粵港澳如何擯棄「瑜亮情結」?

2021-02-07 香港薈


任期只餘兩個多月的特首梁振英,19日起率團考察粵港澳大灣區多個城市,並提出將在6月底卸任前,就大灣區規劃發展事宜向國家發改委提交意見,顯示特區政府對已被列為國家戰略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表現出罕見的主動出擊、率先行動的積極性。

過去5年,梁振英一直為推動大珠三角區域融合,其實無論是梁振英還是業界有識之士,早已意識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於香港而言,無疑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難得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優勢在於,這個「9+2城市群」已歷經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無論經濟實力還是發展經驗都有了豐富的積累。


一方面,不可否認,隨著內地開放水平不斷提升,香港在貿易、投資方面的中轉窗口地位有所下降。不少人擔心香港的相對優勢將逐漸弱化,以致得了患得患失的「信心病」。而積極主動投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顯然有助於香港在國家發展大局中找回屬於自己的位置坐標,重新明確定位自己的角色。

另一方面,近來「區域規劃熱」持續升溫,中央密集推出區域政策,顯示內地經濟已經走到大變局的關口,經濟地理新版圖正處於重塑。有別於前30年東部地區以點狀或線狀開發為特色的非均衡發展模式,未來30年,中國希望以一種動態均衡的網格狀方式走出一條多地爭雄、百花齊放的發展道路。


虎門大橋、深水通道與港珠澳大橋已陸續通車,令這個「9+2城市群」更加緊密。


可以說,當前區域經濟已進入全面發力階段。值此當下,中央提出將制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無疑是在中國發展快車上為香港「購好票留好座」的具體表現,對於此前已經與多個轉型機會擦肩而過的香港來說,顯然是一個契機。

從諸侯經濟到合縱連橫

不同於「當紅炸子雞」雄安新區的「從無到有、開疆拓土」,粵港澳大灣區更著眼於「從有到好、再造輝煌」。後一種模式的優勢在於,這個「9+2城市群」已歷經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無論經濟實力還是發展經驗都有了豐富的積累,但隨之而來的劣勢則是,城市間相對獨立,協調機制尚缺,明爭暗鬥在所難免,有些地方甚至還存在相互叫板的「瑜亮情結」。



事實上,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並非首次問世,此前在地方層面上即有提及。但具體到實際操作中,城市群的各個個體,往往口頭上承諾精誠合作,行動上傾向單打獨鬥;表面上路橋暢通,實質上壁壘橫生。「戰國紛爭」的結果,是大家打著各自的小算盤,重複投資,產業同質,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

必須釐清的是,區域經濟一體化遠不是將地理鄰近的幾個地區「拿捏」在一起就完事,一堆毫無互補性、行政分割嚴重的地區組合在一起,顯然無法形成區域經濟增長極。



要從寸土必爭的「諸侯經濟」,變成合縱連橫的「命運共同體」,首要面臨的將是新一輪競與合的考驗。更何況在「9+2城市群」當中,既有兩種社會制度的不同,又有省會城市與副省會城市的協調,還涉及三個自貿區片區的統籌,關係可謂微妙複雜。如果缺乏全盤考慮的產業布局,缺乏行之有效的協調機制、缺乏自下而上的參與熱情,所謂通過大灣區建設來激發經濟新動能的戰略構想,極有可能將淪為紙上談兵。

從這點來看,卸任特首之後的梁振英,將繼續在全國政協副主席的位置上履職,以其對大珠三角區域經濟發展狀況的熟悉了解,又具有相對超脫、可以統籌全局的身份,未來完全可以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機制協調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資料來源:大公報


相關焦點

  • 獨家觀察 | 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問題在於擯棄「瑜亮情結」
    之所以選擇大灣區規劃作為其特首任上的「收官之作」,除了五年來,梁振英一直為推動大珠三角區域融合而孜孜不倦、親力親為之外,更因為無論是梁振英還是業界有識之士,早已意識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於香港而言,無疑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難得機遇。
  • 從「林志玲情結」看麻生希下馬!
    我個人收集AV女優的作品,只有兩個人我是幾乎一片不落的,除了愛田由之外,就是麻生希了。愛田由一直到引退都沒有拍中出片,就是長留心中的小可愛;但麻生希…希妃啊,看到心愛的女人被人中出,那種被「夫目前の侵犯」的感覺,你造嗎??
  • 情有獨鍾 香港人的中國女排情結
    事實上,港人一直對中國女排情有獨鍾,女排情結由來已久。  決賽當日早晨,香港有一個中型商場電視直播雙方對決。圍著大屏幕看女排決賽直播的香港市民站了幾層樓。  港人在看直播。  每次中國女排的大力扣殺、成功擋波或是不慎失球,都引起現場人士報以歡呼的「好波!」或是緊張地吐出「哎呀!」
  • 不只是「上帝之手」:死敵也為他鼓掌,有資格與球王比利「瑜亮情節...
    不只是「上帝之手」:死敵也為他鼓掌,有資格與球王比利「瑜亮情節」馬拉度納 臺灣時間11月26日凌晨
  • 特區政府歡迎中國氣象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發展規劃(2020-2035)》
    中國氣象局公布《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發展規劃(2020-2035)》(《氣象規劃》),香港特區政府對此表示歡迎。政府發言人今日(四月二十九日)說:「粵港澳三方氣象部門多年來一直就不同範疇保持緊密合作和進行經驗交流,並就重大氣象事件設立溝通聯繫機制。
  • 蔡冠深:打造「世界的中總」
    2019年4月,蔡冠深(右一)主持由中總倡議和發起的「粵港澳大灣區推介會」,共商合作。為什麼會通過這三項活動慶祝國家70周年呢?聯繫內地與國際市場如何打通「中美貿易戰」下香港的橋梁作用?蔡冠深說:「中總的定位曾經是香港的、國家的中總,之後我們想將中總打造為『世界的中總』。」
  • 香港科技如何融入國家 「十四五」發展 ——從大灣區科技市場一體化角度考慮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和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的出臺,為香港科技產業未來發展帶來了巨大發展空間和無限機遇,也對香港科技融入大灣區一體化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從具體操作產業領域來看,以「智慧城市群」所涉及的相關產業作為政策改革落地點,既具有高科技屬性的探索,也可以滿足國家對大灣區規劃發展的戰略目標。
  • 【獅山餘響】深圳「先行示範區」的定位及意義
    香港融入大灣區,與深圳合作,如何在堅守一國之同時、善用兩制,善用香港國際金融上的經驗……在在都是特首林鄭月娥的任務。評議香港事務時,水平線真的不宜拉得太低。習主席在深圳的講話,不止一次提及「一國兩制」。
  • 「2020大灣區(澳門)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 「AI仿生機器人」項目奪冠
    ▲大賽總決賽以線上路演方式舉行為了呼應澳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旅遊休閒中心的方針政策,同時也希望能為遭受疫情打擊的餐飲旅遊業界貢獻一分力量,主辦方將本次雙創大賽定為「文旅餐飲專項賽」是次「2020大灣區(澳門)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以線上路演方式舉行。本次比賽是澳科大校友總會「校友創業論壇系列活動」的其中一部分。賽事獲得澳門創智發展研究協會、澳門網際網路創新投資協會和大灣區青年報的大力支持。大賽邀請粵港澳三地餐飲旅遊業界代表、優秀青創企業家及專家組成評委團隊。
  • 粵港澳大灣區優秀企業家傳承大獎-優秀企業家
    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協會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優秀企業家傳承大獎」得獎企業家是指該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利益承擔責任的同時, 還要承擔對員工、消費者、顧客服務、社會和環境保護的責任並將寶貴的歷史經驗及智慧在大灣區內傳承並繼往開來,
  • 肇慶率先建「香港城」,大灣區步入新階段 |獨家
    廣東省近期從地鐵、城際鐵路和高鐵無縫連接,探索大灣區軌道交通能否實現「一票制」,形成「一張網、一張票、一串城」的格局。粵港澳大灣區擁有世界上最繁忙的機場群。此外,香港、廣州、深圳、澳門和珠海機場直線距離不到150公裡。
  • 【聚焦兩會】港珠澳橋將實現「能上橋願上橋」
    「我們還在積極爭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落地,比如進一步放寬跨境通行政策,增強三地聯動協調互信機制,實現人車物『能上橋、願上橋』的良好局面。」新華社  「內地靠右行駛,香港靠左行駛,那港珠澳大橋上怎麼開車?」就這個問題,蘇權科解釋說,現在全橋跨海部分是靠右行駛,到了香港口岸以後通過轉化變成靠左行駛。  「港珠澳大橋可以說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先導工程和『試驗田』。」蘇權科說,在大橋前期工作和建設過程中,創新發展了粵港澳合作共建共管模式,培養鍛煉了一批專業管理人才。
  • 【複合版】【專題】陳榮:發明家應具備「預見」及「遇見」
    他稱,榮獲「全球發明家」稱號,對作為發明人來說是一種鼓勵,並可藉此平臺將發明力量集結一起,毋須「單打獨鬥」;也希望藉此契機,為本澳對發明有興趣的人士講解如何申請發明專利、參加比賽等細則,繼而將其創意轉為智慧財產權。第十五屆「國際青年發明家展」(IEYI)在去年10月於印尼萬丹省堂格朗BSD市印尼會議展覽中心隆重舉行。
  • 從「冰雪奇緣Frozen」中的Elsa說起
    我的大女兒在電影院看了4次「Frozen2」,在家下載後再repeat了N次,真心佩服製作團隊,可以讓孩子們如此咀嚼作品而不生厭。(豎起大拇指)       我在很早以前有和好友拍過一起教大家如何畫「冰雪奇緣Frozen」妝容的美妝視頻,當初只是順應潮流做了這麼一個主題。為了畫好當時Elsa的妝容,我有很認真地把這部電影看(第一部)看了一次。
  • 專訪大灣區傑出女企業家王文潔|緊貼粵港澳三地市場脈搏 童裝界女企培育新世代企業家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國家發展的重點戰略,將進一步融合珠三角地區之間的合作及發展。
  • 張怡微 | 情「關」與異「境」 ——以董說《西遊補》書寫為例
    有趣的是,在《西遊記》中似乎只有妖不滿足於在一小片地界上稱王稱霸、生兒育女,他們樂此不疲地不滿於「長壽」、追求「長生」,甚至不惜以自毀的代價。而唐僧作為一介肉身,反倒只求「不死」及「保身」(元陽)。失去元陽似乎是比死亡更徹底了斷取經之路的威脅。「長生」和「不死」,是生死覌的兩種不同表述,「長」是一種對永恆的承諾,是與未知毅然決然的契約。「不死」則是慾望和偶然。
  • 黎智英坐「皇座」三會黑幫人物「刀疤剛」
    在佔領行動期間搭上黎智英的「刀疤剛」姓李,現年五十一歲,是黑幫「和×圖」已故話事人「阿肥」的門生,在江湖刀光血影中打滾廿多年,案底和身上傷痕均纍纍,九十年代因同門內訌險死於亂刀下,在面部和頸部留下長長刀疤,得以「刀疤剛」綽號,現為幫中俗稱「雙花紅棍」的「四二六」職級大佬,活躍於灣仔區。
  • 金鈴:人間有愛 鄂港情深 同心戰「疫」共克時艱
    作為湖北省政協十二屆香港委員的金鈴,在疫情面前,慷慨解囊,全情投入,不僅自已積極參與支援,更努力帶動身邊各界愛心人士,踴躍發動眾人捐資籌物,為千裡之外的家鄉送上溫暖,協同抗「疫」,充分體現鄂港兩地的深厚情誼,更體現了一個港區政協委員的社會責任心和大愛精神!金鈴的人生,可謂充滿傳奇,她做過歌手、主持人、拍賣師,在拍賣領域,尤其是慈善拍賣領域,金鈴絕對是塊「金字招牌」。
  • 胡因夢[伊底帕斯情結]
    D.渴求得不到的對象型背叛者,往往是無意識地透過幻想的無法落實的對象,來打通創作靈感管道或是靈性上的密契通道,類似於中世紀的騎士之愛。E.綜合上述四種類型。麗茲‧格林主張伊底帕斯不盡然是和同性的至親對抗,也可能是跟異性的一方對立,主要是要觀察金星落四宮、十宮的情況。此外有兩個對立的行星落四宮、十宮,也代表父母南轅北輒,容易形成極端的伊底帕斯情結。 一個人越是覺知不到原生家庭的三角習題,就越容易進入成年後的三角關係,背後的目的是要揭露潛存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