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那些無名英雄
2020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同時又是體現我們偉大民族意志的一年。
這一年,我們經歷了疫情,經歷了洪水.....從一件件的大事件中也湧現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無名英雄。
年初,一場疫情將我們「禁錮」在家,每天看著網際網路上不斷增加的疫情人數,憂心忡忡,不止一次的疑問,何時是個頭。
何時是個頭?當無數的逆行者頂著壓力往前一步一步走時,我們就看到了頭,這是自信,是源自血脈裡的相信。
無數的醫護人員趕赴前線,為了安全,不得不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為了和病毒抗爭,他們哪有時間休息,即使出了一身的汗,防護服也不敢脫下,即使臉部被護目鏡和口罩擠壓的難受,也不能摘下。
是他們這一個個的天使們,不畏懼病毒,為患者們架起了生與死之間的橋梁。他們真的不怕嗎?怎麼可能不怕,只不過穿上了那件衣服,就必須擔起那份責任。
記得有一篇報導,在浙江的一家人民醫院裡,有一對醫護夫妻,在同所醫院工作多日卻從未見面,有一天終於在隔離病房走廊遇見了彼此。
兩個人都穿著防護服,但通過眼神,他們一眼就認出了對方,然後緊緊相擁在一起。
不僅是我們的醫護人員,在這場無聲的「硝煙」中,還陸陸續續地出現了許多隱藏在普通生活中的「無名英雄」。
火神山和雷神山的方艙醫院僅用半個多月的時間建成,是有神仙相助嗎?不是!是我們一個個的民工兄弟,一磚一瓦,沒日沒夜的辛苦建出來的。
山東壽光無償捐獻蔬菜,四川汶川自發自願江城,孤寡老人拿出低保的錢也要捐款,諸多卡車運輸團隊不分晝夜,馬不停蹄的奔跑。
一個又一個的平凡人,在眾多虛幻且又真實的影像,鉤織成了民族之間的大情大義的精神梁柱網。
2020年7月份,九江江洲遭遇特大洪水,江洲的一封《告遊子書》進入大家視野,「十萬火急,江洲陷於危難······抗沙壘壩,家鄉需要你的援手······守望相助,孤寡老弱等待你的救援······江洲兒郎,速回家鄉救援」。
此書一發,僅僅幾天時間,就有3000多青壯年回到家鄉,其中有連續幾年不斷返回家鄉抗洪的年輕人,還有專門請假回家的職工,更有外地的志願者。
當然,辛苦的還有我們衝在一線的消防員同志,整天泡在水裡,吃飯在前線,睡覺在前線,如果仔細看看他們的面孔,會發現他們只是一個二十幾歲的小夥子,甚至是十幾歲。
在他們身上,我讀到了何為中國人,何為我華夏,有如此好兒郎,有何不敢?
大水衝垮了我們的家,卻衝不垮我們重建家鄉的決心;疫情擊垮了健康,卻擊不垮我們戰勝它的決心,這就是中國人,這就是英雄。
他們立功於世,又隱於塵世。
正是因為這些普通人中的英雄,我們才能一次又一次的見證,中國人那種骨子裡不服輸,團結奮戰的精神,才能一次又一次的證明,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民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