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9月,有邵逸夫起名,五虎將被打造出臺。當時苗僑偉年齡最大,25歲,湯鎮業小他3個月,黃日華和劉德華22歲,梁朝偉只有21歲,後來這五人享有「無線五虎」的美譽。
當年在無線多產工廠式的制度下,「五虎將」辛辛苦苦卻賺錢不多。所以熬了多年後,大家都希望為自己爭取合理權益。一向單純而且將情誼的華仔,當時有多家電影公司邀約,不過他卻本著「我為人人」的心出發,知道其他「虎」也想找出路,於是幫忙跟電影公司接洽,希望籤下自己的同時也帶籤其他人。但他的理想最終未能實現。無線高層得知「五虎」要集體跳槽,採取了各個擊破談合約的策略,暗地分化「五虎」。由於那時需要靠工作養家的梁朝偉行事保守、低調,所以無線高層決心從梁朝偉下手,不斷勸他先行續約,還增加額外額薪酬作為誘惑。最後,梁朝偉在威逼利誘下,先行跟無線續約。梁朝偉被突破後,「五虎」陣營因此瓦解。但劉德華還是不肯屈服籤約,結果遭到無線雪藏一年,原來幫他推唱片的計劃也全部暫停。
時光飛逝,當年的孰是孰非已不能考。其實,當年五人原本不是情投意合的死黨,彼此競爭的利害關係讓五人之間的尤其極其微妙。在與公司洽談五年長約期間,香港媒體報導說「五虎面和心不齊,各自為政,倘若五人聯合起來一起爭取,反而會得到自己要求的東西。」這些報導,也多少影響了幾個兄弟間的感情。續約無線後,梁朝偉的日子並不好過,每日被無限逼迫像鐵人一樣不停開工,劉德華、苗僑偉卻早一步開創電影事業,各有得失。幾年後梁朝偉也離開了無限,勇闖影壇,而湯鎮業則因翁美玲自殺事件聲譽受損,基本處於半隱退狀態。只有黃日華藝人堅守無線,這份韌勁跟靖哥哥如出一轍。1991年五虎將拍了一部意味深長的影片《五虎將之決裂》,名為十年紀念之作,實為應景,這是最後一部五虎聚首的戲,為五虎在無線的風雲時代,唱響了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