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條人線上音樂會開唱!記者直擊幕後現場
9月17日,「向後看,向前走」五條人音樂會在網上開唱。生於廣東市井、向來接地氣的五條人樂隊,這次將音樂會的舉辦地點選在廣州紫泥堂的一處廢棄廠房。南方+記者在現場,第一時間直擊五條人樂隊演出的臺前幕後。
沒有彩排
下雨也繼續唱
裸露的磚牆、生鏽的鋼筋……一個廢棄的五十年代工廠矗立珠江支流岸邊,四下荒草叢生。其間的一片空地上,散落著「夢幻麗莎髮廊」、「五條人大排檔」等霓虹燈牌,在朦朧天色的映襯下,散發迷離的光影。五條人就在此處放聲高歌,從黃昏唱到夜幕降臨。
演出現場
「道山靚仔咿喲,你為什麼穿著你那破拖鞋,道山靚仔咿喲,你為什麼不去剪頭髮……」迎著徐徐江風,穿著標誌性的紅色人字拖,仁科和阿茂用一首《道山靚仔》拉開音樂會的序幕。這首歌講的是一個進了派出所的街頭混混,想起母親在家等他吃飯,悔不當初。
阿茂
隨後,他們接連演唱了《石牌橋》《廣東姑娘》《阿珍愛上阿強》《城市找豬》《夢幻麗莎髮廊》等多首經典原創歌曲。吉他、貝斯、手風琴、架子鼓等同場躁動,翻起陣陣音浪。「這次演出沒有彩排,直接就開始了。」音樂會現場的一名工作人員透露。
在演出現場,五條人一如既往地恣意灑脫。歌到濃時,唱得激動的阿茂還突然喊了暫停,跑去場外隨手拿起一罐啤酒,一飲而下。忽而飄來的淅瀝小雨,也未澆熄他們的熱情,而是繼續抱著琴,和著雨聲酣唱。
演出現場
爆笑出圈
反覆淘汰和復活
五條人樂隊已出道12年,核心成員阿茂和仁科來自廣東汕尾海豐縣。此前,《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開播,五條人憑著搞笑表現圈粉無數,衝上熱搜第一。在節目上,他們穿人字拖登場演出,即興地臨場換歌,將更為大眾化的《問題出現我再告訴大家》,換成海豐方言歌曲《道山靚仔》,把在場的導演、燈光師、歌迷們都嚇了一跳。
阿茂和仁科
在演出後的對話環節,仁科和阿茂自稱是「農村拓哉」、「郭富縣城」,妙語連珠逗樂全場。他們不但不關心是否會被淘汰,而且還安慰跟拍導演「你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
如此不按常理出牌的五條人,意外地收穫大家的喜愛,一時間名聲大噪。諸如「知識分子不打架」、「你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有空打電話給我」等語錄成了網絡熱梗,還被網友們製成大量表情包,成為快樂的源泉。觀眾們被這支率性、生猛、幽默的樂隊深深吸引,在強烈呼聲下,五條人經歷反覆淘汰和復活。網友們戲稱,這個夏天成了「撈五條人的夏天」。
阿茂和仁科
唱人間世
「音樂就是生活」
作為從粵東縣城走出來的青年樂隊,五條人在一些人看來十分接地氣,充滿鄉土氣息。但仁科表示,他們的音樂「可以土到掉渣,絕不俗不可耐」。
阿茂和仁科
阿茂和仁科相繼於2001年、2004年來到廣州,曾長期住在廣州石牌村,起初靠走街串巷賣打口唱片、盜版書為生,在自家小攤聽遍世界各地的搖滾音樂。他們沒有人教,憑著些許吉他的技能,便開始摸索詞曲創作。2008年,兩人正式組建五條人樂隊,推出首張錄音室專輯《縣城記》,甫一出世就獲得音樂獎項。
常年混跡街頭的他們,善於觀察俗世悲歡。這些年,他們吟詠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的故事:工廠打工仔、髮廊妹、貨車司機、地攤「走鬼」、爛尾樓業主、歸鄉旅客等等。在他們的音樂中,經常能聽見自行車鈴聲、豬叫聲、鐵鋪敲打聲、酒瓶破碎聲等生活雜音,充滿人間煙火氣。
那些直白的歌詞既來自街巷裡弄,也取材自身邊事和社會新聞,用或戲謔或詩意的方式講述粗礪的現實,流露出濃厚的人文關懷。如仁科所說,「音樂不是我們的夢想,是我們的生活。」
演出幕後
「地球在我們腳下」
南方+:剛參加完《樂隊的夏天》,你們有什麼感受?
阿茂:玩得很開心。當時不想上節目的原因是可能不太會講話吧,普通話不標準,英文也馬馬虎虎。但去了反正就是玩,享受這個過程,也在《樂隊的夏天》認識了很多朋友。
仁科:要感謝《樂夏》的所有人,和平時的Live house 不一樣,節目的舞臺呈現這麼好是因為有一整個團隊在努力。以後我們自己再去巡演或去音樂節,肯定要多帶一些人,幫忙處理很多事情。以前我們四個出去演成怎麼樣就是怎麼樣,但我們現在要佔領舞臺嘛。
南方+:在上《樂隊的夏天》之前,有沒有想過會造就這麼多經典場面火出圈?
仁科:想到了,一模一樣,全部按照我劇本來的。
阿茂:那就根據仁科劇本來咯,我很配合的。
仁科:馬東、張亞東、周迅、大張偉他們都很配合,我覺得他們表演得很好,我想給他們打分。
阿茂:全部都十分。
南方+:在節目的比賽期間反覆淘汰又復活,會對你們有什麼影響嗎?
仁科:對我們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影響(笑)。(對阿茂說)你做夢有沒有夢過被淘汰?
阿茂:沒有,我還是很平常的,淘汰都無所謂的。
南方+:和其他樂隊相比,你們認為五條人的樂隊特色是什麼?
仁科:我們的特色可能是吉他彈得比較好,不過他們也彈得很好啦。有一段時間我特別喜歡柬埔寨搖滾,東南亞的那些音色。所以我彈吉他的音色比較特別,和別人還是能區別開來。還有我玩手風琴也不太一樣。
南方+:如果用幾個關鍵詞來形容一下五條人的音樂,你們會用什麼詞?
仁科:威士忌、啤酒、紅酒、巧克力。因為它甜,又帶一點酒味,有點迷醉,又有點烈。
南方+:很多歌迷說聽五條人的歌會找到共鳴,有不少人說會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你們怎麼看待這種說法?
仁科:只能說我們的時代走得太快,大家走得太趕了。所以大家看到一些返照回來的東西才會感動。大家走得太快了。(我們的歌)讓他們一下子看到了慢一點的感覺。也許是這樣的。
記者:海豐話、粵語、客家話、英語等各種語言都在五條人的歌裡出現過,為什麼創作時會混搭這麼多語言?
阿茂:主要是適合這個感覺,就像喝醉酒的人有時候會講各種語言。
仁科:我們有一個朋友平時很害羞不講話,喝醉酒之後就總是講英語。我們最近發了兩首新歌,有一首叫《食醉狗》,阿茂就給它填了粵語和海豐話的歌詞「日頭訓覺,夜晚黑飲酒」。
南方+:參加比賽的過程,會刺激你們產生創作欲望嗎?
阿茂:這個是很正常的,我們在樂夏有一個主題創作賽,那段時間,我們花了兩天寫了一首新歌,在樂夏首演,全宇宙首演。
南方+:最近你們在網上開了「五條人士多店」,樂隊擁抱商業之後,會擔心出現一些聲音嗎?
阿茂:其實我們之前就有想過,也準備好了,只是剛好在這時候開起來了。
仁科:肯定有人罵我們的,反正隨著事情發展,我們也要適應一下新環境,跟商業找到一個好的合作方式。因為我們好像都離不開商業啊,自從八十年代初大家下海經商之後,商業對我們的生活確實有改變。我們想把這個店開成小賣部的樣子,不要開太大,店小,不起眼。
南方+:如果沒有出現疫情,你們今年原本的計劃會是什麼?
仁科:如果疫情沒開始的話,我們有兩三張唱片要做。還要跟其他樂隊去合作巡演,去葡萄牙參加音樂節之類,這是之前定下來的。
南方+:接下來,五條人的發展還會以廣州為大本營嗎?
仁科:接下來就全球了,地球都踩在我的腳下。
阿茂:對,就全球跑了。閒下來的時候我還是會喜歡在廣州,但是接下來我們會到處跑。
【記者】歐楚欣
【攝影】吳明
【剪輯】歐楚欣 實習生 邵煦雯
【海報】劉子葵
【統籌】張蜀梅
【作者】 歐楚欣;吳明;劉子葵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