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融藝:分享影視資訊,感受影視文化
一直以來,神話故事以及相關文學作品影視化都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幾乎所有的國人在成長過程中,甚至在識字閱讀之前就已沉醉於神話故事。這對擁有數千年歷史文化沉澱的國家而言,是一種得天獨厚的優勢。
在中國,神話故事從來就不是虛妄的空想,在這些天馬行空、綺麗絢爛的想像中,更融有千百年來人們對於生活的思考與寄託。因此,在影視創作方面,許多導演、編劇以及創作團隊都會從神話故事中吸取營養,利用神話的架構、體系和情節,在影視創作上做更加精彩的演繹。
這麼多年來,與神話故事相關的影視作品可謂層出不窮,其中不乏有借神話故事的空殼,做一些泛善可陳的改編,令人頭暈眼花的大亂燉。但不可否認,除這些作品之外,也有許多令人驚豔、劃時代的作品。
比如2015年上映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精彩的劇情加上精美的特效,讓不少人直呼「國漫崛起」,也讓許多追求質量的電影創作團隊安下心來,更加堅信只要是好電影就不怕沒有觀眾。
在此之後,《哪吒之魔童降世》橫空出世,口碑與票房共攬的同時,也引起了一股現象級的觀影潮,不論你是關注已久還是被朋友安利,都難逃它的魅力,被那個痞喪的、兩手插襠的叛逆少年折服。
不過從眾多神話題材的影視作品中我們可以發現,哪吒、孫悟空這兩個形象是被改編和演繹得最多的角色。「美猴王」相關的影視作品可以說是數不勝數,比如《大話西遊》系列、《西遊降魔篇》以及各個版本的《西遊記》;而哪吒也主演了不少影視作品,還曾跨界和變形金剛展開了合作。
這就不禁要讓人為二郎神鳴不平了,畢竟同為神話故事戰力三巨頭,為什麼猴子和「小屁孩」能頻頻繁出鏡,而作為司法天神、戰力強橫的二郎顯聖真君卻久久沒有C位出道呢?
而且從顏值方面來看,「儀容清俊貌堂堂,兩耳垂肩目有光。頭戴三山飛鳳帽,身穿一領淡鵝黃。縷金靴襯盤龍襪,玉帶團花八寶妝。腰挎彈弓新月樣,手執三尖兩刃槍」。二郎神怎麼也會比猴子和沒長開的小孩兒更有吸引力吧。
另外,從人物魅力來看,美猴王和哪吒都有著類似的叛逆與反抗精神:美猴王大鬧天宮、塗改撕毀生死簿,求的是逍遙自在眾生平等;哪吒割肉還母、剔骨還父,為的是打破父權束縛追求個人解放。這些特質都深深地吸引著每一個曾心懷熱血的少年。
但其實二郎神的成長叛逆與這兩位相比也不遑多讓,甚至更值得深思。論背景,二郎神是仙凡之戀的產物,是玉帝之妹與凡人的兒子,因此不被世人認可是他的宿命。為了救出被壓在桃山的母親,二郎神挑山逐日、拜師玉鼎真人、尋求開山斧,最終救出母親,讓玉帝被迫讓步,成為司法天神。
從表面看來,二郎神的反抗終止於救出母親,然後就又歸附於天庭,並成為他之前深惡痛絕的、腐朽固化的規則的代言人,似乎他的反抗長遠來看完全是失敗的。
但仔細看來,二郎神的抉擇又極富深意。經過之前的反抗,他清楚地了解到了天庭階級的固化以及個人的渺小無力,因此個人英雄主義式的反抗已經不再適用。在這種情況下,只能融入其中,爭做這一枚棋子,然後利用棋子擁有的能力慢慢去對體制進行修改,最終跳出棋盤、成為棋手。當然,這條路需要漫長的時間和一顆永不降溫的心。
但誰又能說這種方式的反抗比炸裂式反抗遜色呢?二郎神的反抗融入了更多成人的思考和理性的抉擇,雖然沒有那麼壯美,但可行度更強。因此小H對二郎神的故事一直都充滿好奇,也希望有更多相關的優秀影視作品出現,為角色賦予新的表現和生命。
近期正好也有這麼一部尚在製作中的電影——《封神無雙志》,故事講述了崑崙山學藝歸來的楊戩,因為劈山救母被批「眼界過小」「無視法則」而被打落凡間。楊戩和結識的俠女琳心在陳塘關抗擊魔王時,再度與哪吒相遇。之後兩人摒棄成見,成為摯友,此時哪吒卻遭人挑撥, 殺了龍王太子敖丙,為了保護家人,哪吒以命相抵。 與此同時琳心也被魔王殺害,只剩下楊戩孤身一人面對兩股勢力的壓力……
該片是由王凱執導,陳子由、謝九兒、韓旭、洪冰瑤、脫口秀演員卡姆主演的一部網絡電影,並由負責製作過《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視達坦誠擔任特效製作,因此作為一部網絡電影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另外,也希望有更多優秀的影視創作團隊對中國神話體系進行開發和創作,產出優質的影視作品,讓二郎神、土行孫、雷震子、天蓬等神話角色煥發生機,那麼相信「神話宇宙」散發的魅力也將絲毫不遜「漫威宇宙」。
EDIT&TEXT:小H
THANKS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