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唯美七律無題詩合集,將愛情寫到極致,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2020-12-22 謝小樓

無題詩是李商隱的藝術獨創,這些無題詩,是李商隱詩集中最美的詩篇。

清代王漁洋《唐賢小三昧集續集》評:「玉溪《無題》諸作,深情麗藻,千古無雙,讀之但覺魂搖心死,亦不能名言其所以佳也。」

李商隱的詩集中,以「無題」為題的詩,可以認定的有十四首。十四首無題詩中,有五古一首,七古一首,五言六句小律一首,五律二首,七絕三首,七律六首。這十四首無題詩,藝術成就最高的,就是六首七律。

下面,小樓將李商隱將李商隱的六首七律無題輯錄在一起,並對其主題、內容以及佳妙之處稍加申說,以一覽這些最令人心醉神迷的詩篇。

一、無題二首(七律一首)

這首《無題》,是李商隱無題詩中主題最易理解的一首。從詩中的「蘭臺」一詞,可以判斷這首詩大約寫於開成四年(839)李商隱任秘書省校書郎之時。

這首七律與一首七絕合編在一起,兩詩內容上有明顯聯繫,從七絕中可以看出,這首詩是寫詩人在某個宴會上,遇到了自己慕名已久的貴家女子,兩人心意相通,但畢竟是有違世俗之情,宴會過後,便無再見可能,只留下一夜美好的回憶。

李商隱的這首詩中的貴家女子,已不可考,甚至所謂的「心有靈犀」也只是詩人的一廂情願,然而李商隱卻將這份感情描寫得無比的謙卑美好。「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一聯,李商隱以其天才般的想像,用靈犀來喻指心靈相通,貌取神,極新奇而貼切,寫出了在明顯無望的愛情中,心靈的交融成了莫大的慰藉,將愛情中的心理體驗寫得極富藝術美感,歷來為人讚賞。

周振甫《李商隱選集》中評:「情致纏綿,設色工麗,把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寫出。構思奇妙,感慨深沉,圓轉流美,精工富麗。」

二、無題二首

李商隱的這兩首無題,一般認為都是陳情令狐綯之作。

李商隱早年受令狐楚賞識,與令狐楚之子令狐綯親如兄弟,後來李商隱改換門庭,兩人漸生嫌隙,直到李商隱的政治傾向明顯傾向李黨時,身為牛黨的令狐綯甚為惱怒,但李商隱一方面念及舊情,另一方面也希望身居高位的令狐綯能幫一把自己,所以屢寫詩文,陳情令狐綯,但令狐綯根本不理睬他。

這兩首詩都是以女子的口吻來寫,所以寄託色彩較為明顯。

第一首是寫女主人以渴望與心上人相會,卻久等不至的心情。

據說,在大中三年(849)重陽節,李商隱去令狐綯家裡拜謁,令狐綯卻故意迴避不見,李商隱寫了一首詩《九日》,悼念令狐楚,尾聯「郎君官貴施行馬,東閣無緣得再窺」,便是直寫令狐綯對自己的無情迴避。這首詩中的女主人公,她與心上人匆匆一晤,未能一語,然後便淪入長期的思念、等待,直到失望,這與李商隱遭到令狐綯刻意迴避的現實情境相似。

當然,詩好不好,並不是因為它有沒有寄託,這首詩的好處在它細膩地表現了女主人公那婉曲的心理變化過程。詩人女主人公深夜縫製羅帳寫起,她一邊縫製羅悵,一邊回憶起上一次與意中人相遇的情景。那時,她心裡羞怯,未敢上前與意中人答話,而意中人的車馬就那樣無情的遠去了。自那以後,女主人公每日每夜地思念意中人,現在石榴花都紅了,還是沒有間中人的消息。現在,她只能痴痴地想像,意中人將他的馬,系在了哪棵柳樹下,等待著好風入懷。

詩中「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一聯,表面是純粹敘事寫景,卻有著心靈化的象徵。女主人公為等待心上人的消息,每天夜裡,她都要等至華燭燒盡,「金燼暗」,既是寫實,同時也象徵著女主人公內心的期望漸漸變成了失望。女主人公等啊等,現在石榴花都紅了,可是,還沒有意中人的消息,「石榴紅」,既是寫時序遷移,也象徵女主人公內心的寂寞,石榴開花之時,春花已經全部凋謝,那觸目驚心的紅,是青春在寂寞中消逝的象徵。

第二首《無題》,寫女主人公對愛情的無望與執著。

女主人公深夜醒來,面對層層帷幕,漫漫清宵,生發了對愛情的幻滅感。那巫山神女與楚王的故事,原來不過是一場夢,古詩中的小姑,也獨處無郎,一生未嫁,而自己本如菱枝般柔弱,卻偏遭風波摧折,自己空有桂葉般的美質,卻無從得月露滋潤而飄香。愛情,也許只是神話中的夢幻泡影,相思已經毫無益處,還會被人說是清狂,但是,我依然不妨痴情一生。

這首無題同樣是陳情令狐綯,希望令狐綯對處於人生困境中的自己施以援手,不過他也明白令狐綯對自己深懷怨恨,兩人的感情如楚王神女的神話,終成一場夢幻,但李商隱終究渴望兩人能和好。「惟懷此深恩,故雖相思無益,終抱痴情耳。」(清馮浩《玉谿生詩集箋注》)

上述兩首無題,都是陳情令狐綯之作,但不論愛情友情,李商隱最讓人讚賞的,是他將情感寫到了極致。

清代黃周星《唐詩快》中評:「義山最工為情語。所謂『情之所鍾,正在我輩』,非義山其誰歸?」

三、無題四首(七律二首)

這組無題詩共有四首,前兩首是七律,第三首是五律,第四首是七古。小樓輯錄的是前兩首七律。

所選兩首七律,同樣有人認為詩中有所寄託,不過,劉學鍇餘恕成所著的《李商隱詩歌集解》中指出,兩詩中的「蠟照」、「賈氏」等聯,看起來像實有其事,而且兩詩的寄寓痕跡也不明顯,所以這兩首無題可以看作純粹的愛情詩。

第一首寫詩人思念一位遠隔天涯的女子,無緣會合,只能夢中悲啼,醒後思念。首聯寫詩人與心上人會合無期,夢醒之後,斜月空照,晨鐘遙聞,倍感惆悵。頷聯追思夢鏡,詩人積思成夢,夢中也因傷別而悲啼不已,醒來被思念驅使,墨未濃時便急寫書信。頸聯寫室內華美的陳設,寓意空對華屋,而意中人在天之一方。尾聯寫所愛隔山嶽,本已恨蓬山相阻,然所愛之人,尚在蓬山萬重之外,寓恨無窮矣。

第二首寫幽居女子對愛情不可抑止的渴望,以及愛而不得的痛苦。首聯寫東風細雨、蓮塘輕雷,隱喻春心萌動和對愛情的希冀。頷聯寫蟾爐雖鎖,仍可添入香料燒香,井水雖深,仍可用轆轤牽引汲水,喑喻情思牽動,難以抑止。頸聯用賈女與韓壽私通,宓妃為曹植枕的典故,都是說情不可抑。尾聯翻說春心不要隨花萌發,屢次相思屢次失望,直似香銷寸寸成灰。「末則如怨訴,相思之至,反言之而情愈深矣。」(明人廖文炳《唐詩鼓吹註解》)

愛情,是世上最美好的東西,但同時也是這世上最痛苦的東西,因為,你內心的情意有可能得不到回應,但是,即使你深知愛情必然帶來痛苦,但依然不能抑止愛的萌發。李商隱的這首無題詩,將這種既讓人渴望,又讓人恐懼,而又不可抑止的愛情,寫得淋漓盡致。

尾聯「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雨灰」,主人公的自我告誡,其實暗示著愛情已如春雨細雨般萌發,但結局必然是相思成灰。整個一聯,象徵著追求——幻滅——再追求——再幻滅的精神歷程,這種無法抑止又必然幻滅、必然幻滅而又無法抑止的感情,是真「情痴」的愛情。

四、無題

最後這首無題詩,是李商隱名氣最大的無題詩,這首詩同樣有人認為有寄託,但寄託說頗有牽強附會的感覺,現在普遍認為這是一首愛情詩。

首聯上句寫愛情受了間阻,相愛的兩個人很難相見,兩人情深意重,既見又忍別。第二句接以春風綿軟、百花凋殘的暮春景象,既點出了雙方分別的時節,又象徵著青春、愛情的逝去,同時暗含著雙方別離時痛苦而無奈的心緒。這一句於寫實中寓含著豐富深永的象徵,《義門讀書記》引馮舒評:「第二句畢世接不出。」

頷聯寫春蠶吐絲,至死方盡,蠟燭燃燒,邊燒邊流下燭淚,直到整支燭都燒成灰,燭淚始幹。這聯用比喻的手法,寫至死不渝的痴情,「到死」、「絲盡」、「成灰」、「淚乾」等語,帶有悲觀絕望的殉情主義精神,將這種痴情表現得深刻而富於悲劇美。

頸聯轉寫意中人的情境,他看到意中人早晨起來,對鏡梳妝,擔心自己的青絲中染髮白髮,他看到意中人,夜裡在寒冷的月光下吟詠,寄託自己的思念。

尾聯說意中人所居之處不遠,希望青鳥代為探望,傳達自己的殷殷情意。

這首無題,寫情鏤心刻骨,直令人神搖心傷,以至於被人批評「情太濃,便不能自攝,入於淫縱」。(清代張謙宜《繭齋詩談》)但也被人讚賞「鏤心刻骨之詞。千秋情語,無出其右」。(清代梅成棟《精選七律耐吟集》)

李商隱的這六首七律無題,雖然有的或有所寄託,但都是以愛情為總主題,它們在古代文人愛情詩的發展史上,具有不朽的藝術價值。這六首七律無題詩,篇篇是名篇,篇篇有佳句,均是適合吟詠背誦的佳作,今集於此,一饗眾友。

相關焦點

  • 李商隱的這七首七律,意境唯美到極致,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下面小樓輯錄李商隱最經典的七首七言律詩,與大家一起分享一、《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李商隱的這首《無題》,是古詩詞中最經典的愛情詩,其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一句,是千載情語中的不朽名句。這首無題詩,並沒有對具體情事的描寫,而將愛情中的感受提煉,純化,升華為結晶,來表達愛情在受到阻隔時更加濃烈,更加深摯的感情。清代梅成棟《精選七律耐吟集》中評:鏤心刻骨之詞。千秋情語,無出其右。
  • 李商隱這首詩,寫出了對美好愛情不可抑制的渴望,尾聯是千古名句
    李商隱有七律無題詩六首,六首都被蘅塘退士選入了《唐詩三百首》,此前,小樓已經寫文章賞讀過四首,今天再讀一首。無題四首(其二)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 李商隱一首經典無題詩,寫出了愛情中的心意相通
    李商隱的詩寫得情詩總是給人朦朧迷離,纏綿悱惻的感覺。不像一些詩詞中寫得非常大膽直接,比如韋莊的《思帝鄉》說道:「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寫在杏花爛漫的春天郊遊,看到一位中意的少年郎,大膽地說就算被無情拋棄也在所不息,由此可見古人追求愛情的大膽直接。
  • 李商隱最經典的五首五言律詩,意境唯美到極致,首首都是千古名篇
    李商隱是李杜之後,最有影響力的詩人,他的詩,常以唯美的意境,精緻的語言折服世人。今天我推薦五首李商隱寫的五言律詩,這五首五律,都是流傳千古的經典名篇。一、《落花》落花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 李商隱很有趣的一首無題詩,每句包含一個數字,寫了女子成長經歷
    李商隱的無題詩每一首都有著極高的藝術水準,往往看似信手拈來,但是充滿了詩情畫意,同時也有著淡淡的憂愁,特別是描寫愛情,更是深入人心,寫得極為傷感,讀來讓人肝腸寸斷。不過有一些作品又是很有趣,例如這首《無題·八歲偷照鏡》,那就是一首很比較獨特的作品,整首詩歡快活潑,又充滿了一絲憂愁,詩人在這首詩中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把一個少女從8歲到15歲的成長過程,有了一個很細緻描寫,從而使得這首詩充滿了詩情畫意,成為了他眾多作品中比較獨特的一首詩。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 李商隱的一首無題詩,意境邈遠,最後7字突顯出悲劇之美
    李商隱也寫過很多無題詩,其中既表達了對美好愛情的謳歌和追求,也暗喻自己的身世之感。讀者不僅非常熟悉這些無題詩中的警句和名言,也從中得到了極大的啟發。下面介紹李商隱的一首七律,曾感動過無數人,最後7字更令人心碎。
  • 杜甫詩一直被模仿很難被超越,李商隱酒席隨手仿一首,成千古名作
    李商隱,生卒年介於約公元813年至約公元858年,比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小了約100歲。李商隱生於晚唐,此時詩歌的大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但他仍然抓住了唐詩風神的尾巴,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李商隱的詩想像奇特瑰麗,風格穠麗,刻意追求詩美。一些寫愛情的詩歌雖略感晦澀難懂,但意境纏綿悱惻,極為動人。
  • 李商隱的愛情詩
    李商隱的愛情詩,多有《無題》這種獨創形式,作品多用典故,辭藻瑰麗,詩旨隱晦,意境空靈: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任好風。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後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 李商隱《無題》詩的感傷情調,體現了他怎麼樣的胸懷?
    無題詩為李商隱首創, 李商隱因無題詩奠定了他 在中國詩歌史上的地位。李義山的無題詩大多寫得 朦朧哀婉, 若即若離, 因為詩歌的無題, 再聯繫詩人 不幸的人生際遇, 給了讀者更多想像的天地。有人說, 李商隱的無題詩所展現的內容不外乎 兩種: 一是隱晦朦朧的愛情, 一是借戀情而寄託激 憤, 抒發感慨, 正如他自己所說, 「為芳草以怨王孫, 借美人以喻君子」。也有人說, 其實李商隱的無題詩 寫的就是一種情致, 一種不平的心緒。詩歌是詩人心 靈狀態的藝術外化, 結合詩人的經歷, 覺得後一種說 法更合理。
  • 君問歸期未有期,這句詩竟是李商隱抄的?網友:難怪他是冷門詩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您的支持將是我最大的動力。微博上有一條「冷門詩人李商隱」的熱搜,點開來看,實在讓人大跌眼鏡。原來,有一個霹靂布袋戲的愛好者,在微博上發帖大罵李商隱,說他抄襲了霹靂布袋戲的《夜雨寄北》。
  • 為何李商隱的愛情詩耐人尋味?
    古往今來,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相關詩句舉不勝舉。但沒人可忽略李商隱的存在。李商隱是唐代乃至整個華夏文化史上,為數不多的愛情詩方面的大家。他的詩構思新奇、對仗工整、風格穠麗、纏綿悱惻,耐人尋味,廣為傳誦。
  • 元稹VS李商隱,誰的愛情詩更深入人心?
    元稹對這位陪著自己吃了不少苦的妻子,還是很有感情的,最直觀的表現是,自妻子身亡,元大詩人寫了一系列懷念她的悼亡詩。題主所列的這句,便是《離思》組詩5首中的第四首。這一首不僅是《離思》中最著名的一首,也是整個詩詞史上愛情詩的標誌性篇章之一。
  • 李商隱的無題詩,形式華麗,但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李商隱在仕途上失意後,基本上絕了升官的夢想,開始逐漸淡化對政治的興趣,專注於詩歌創造。大唐是詩的國度,科舉考試中還專門有詩歌創作的門類,因此,作為科舉之路的勝利者,李商隱寫詩的能力是不容置疑的。其實,在詩歌創作上,李商隱的詩風隨著年齡和經歷地變化而變化,他早期的詩歌主要是學那種奇崛幽峭的風格和南朝清倩流麗的詩體,也有意加以仿效而寫了許多歌唱愛情的詩篇。但在走進官場後,目睹了朝官大量被殺、宦官擅權的血淋淋的黑暗政局,思想和創作都發生了轉變,寫下了不少批判黑暗現實的政治詩。雖然詩風變化明顯,但李商隱最大的詩歌成就就是大量的無題詩。
  • 李商隱最難懂的一首詩,千百年來眾說紛紜,頷聯是千古名句
    凡事不能太絕對,就詩詞來說,有通俗易懂的千古佳作,也有晦澀難懂的經典名篇。李商隱便是晦澀難懂的代表,但是,他的詩雖然難懂,卻深受無數人喜歡,比如《碧城三首》。今天限於篇幅,只說第一首。李商隱的《碧城三首》到底是寫什麼?歷來眾說紛紜。
  • 「情聖」思念遠方愛人,竟寫了一首唯美情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李商隱曾經寫過一首最「絕美」的情詩,詩中通過男子思念遠方的佳人,寫盡了愛情的刻骨銘心和相思之情。 這種感覺是苦澀的,也是帶有憧憬美好的,既殘酷又婉轉,每一次品讀都有不一樣的感覺,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李商隱的這首 無題四首.其一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 愛寫《無題》詩的李商隱,讓無數後人好奇他到底在寫什麼
    人們不禁紛紛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寶玉能升騰起煙雲,還是詩中的詞句另有所指。可以說,讀李商隱的詩需要反覆看、反覆想、反覆探究,才能略懂一二。至於誰敢誇下海口說能夠讀懂李商隱,這樣的才俊恐怕還沒有出現。李商隱的詩中最難懂的是多首《無題》,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李商隱可能也說不清楚他寫的到底是什麼內容,於是就起了個《無題》的名字,希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按照後人自己的理解去分析。詩歌本來就是一種高度概括的文學體裁,詩中的情感更是多種多樣,如果要想讀懂李商隱的《無題》還要先了解一下他這個人。
  • 這首詩被譽為「千古第一情詩」,把情字寫到極致,令人感慨萬千!
    這首詩被譽為「千古第一情詩」,把情字寫到極致,令人感慨萬千!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寫這首詩的作者是唐朝的元稹,他聰明過人,少有才名。貞元九年(793年),明經及第,授左拾遺,進入河中幕府,擢校書郎,遷監察御史。
  • 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隱無題詩中耐人尋味的句子,不只是愛情
    說到無題詩,可能我們接觸最多的就是李商隱,這位晚唐詩人在詩歌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才情不輸於唐朝的每一位詩人。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並稱「溫李」,詩歌風格沉婉。其中他的《無題》詩更是意蘊深刻,被後世作為愛情詩的典範。
  • 李商隱不出名的一首無題詩,最後14字卻成絕唱,寫盡相思的孤獨
    文/顧無【引觴漫談】說到晚唐詩歌,不得不提到李商隱。說到李商隱,不得不提的是他的一系列無題詩。別的題材他也寫過,但這一系列風格特色鮮明的無題詩是他的畢生心血所在,是他人生經驗和心靈狀態的結晶,同時也將唐詩代入到了一個新的境界之中。
  • 李商隱一首《無題》,達到了愛情最高境界,膾炙人口、廣為流傳
    尤其是關於愛情的作品,每個文人墨客都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比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還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等等,在眾多描述愛情詩詞作品中,個人比較欣賞的是李商隱的《無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