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朗地區

2021-03-05 華夏地圖

   

    洞朗地區隸屬中國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亞東縣,位於亞東縣下亞東鄉南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固有的領土。其面積約109平方公裡,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部是相對平緩的高原草甸地帶(草質優美,歷來為下亞東牧民的夏季草場),東部為陡峭的河谷原始森林地帶(谷深坡陡,地勢崎嶇)。洞朗內有河流6條,曲北南貫穿全境。

中印此次發生對峙的洞朗地區,是中國固有領土,印度方面稱之為「多蘭高地」,海拔約3500米,面積約100平方公裡,北部寬高,南部窄低,隸屬於我國藏南地區亞東縣。

  這地區正好是個突出部,探入印度國土,位置極端重要。若順河南下,可直接威脅東西印度的連接點西裡古裡-查德瓦走廊,僅數十公裡,數小時內即可切斷印度與東北部的聯繫,那麼印度本土與東北幾個邦的陸上聯繫將會中斷。

1890年,中國和英國籤訂《中英會議藏印條約》,劃定了中國西藏地方和錫金之間的邊界。根據該條約規定,洞朗地區位於邊界線中國一側,是無可爭議的中國領土。長期以來,中國邊防部隊和牧民一直在該地區開展巡邏和放牧活動。該條約是中國承認錫金現狀的基礎。印度獨立後繼承了這一歷史界約。印度歷屆政府也多次以書面形式予以確認,承認雙方對錫金段邊界線的走向沒有異議。目前,洞朗地區與錫金之間的邊界是中印邊界錫金段的一部分,屬於雙方已定邊界。中方一直都認為,中印邊界爭議區分為東、中、西三段,並不包含錫金段。甚至1962年,在這一段邊界也是相安無事的。

中印邊界錫金段已由1890年《中英會議藏印條約》(以下簡稱「1890年條約」)劃定。該條約第一款規定:「藏、哲之界,以自布坦交界之支莫摯山起,至廓爾喀邊界止,分哲屬梯斯塔及近山南流諸小河,藏屬莫竹及近山北流諸小河,分水流之一帶山頂為界」(註:支莫摯山即今吉姆馬珍山)。此段邊界線走向條約敘述清晰準確,實地邊界線沿分水嶺而行,走向清晰可辨。

新中國成立和印度獨立後,兩國政府均繼承了1890年條約以及據此確定的中印邊界錫金段已定界,這反映在印度總理尼赫魯給中國總理周恩來的信件、印度駐華使館給中國外交部的照會、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印方提交的文件中。長期以來,中印兩國按1890年條約確定的邊界線實施管轄,對於邊界線的具體走向沒有異議。邊界一經條約確定,即受國際法特別保護,不得侵犯。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印度起初無意放棄在亞東繼承的英國特權。在中國政府廢除這些非法特權的堅決立場面前,印軍被迫於 1954 年撤出亞東鎮。

1959年,西藏平叛事件後,中國政府逐步在洞朗、查馬浦、朗馬浦(朗瑪普,Langmarpo)等國境線以內地區恢復傳統放牧以及邊境管理。

中國和不丹是友好鄰國,中國軍警目前只是在其幾十年的慣例巡邏地點包括洞朗執行任務,不丹方面幾十年來並無異議。不丹歷史上是西藏的一部分,多年來同錫金一樣受到印度的壓制,不丹王國至今未與中國建交。

相關焦點

  • 我國固有領土洞朗地區,戰略地位有多重要?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打開地圖會發現,洞朗地區隸屬於中國西藏亞東縣亞東鄉,洞朗地區又名多蘭高地,位於亞東縣下亞東鄉南部,面積約一百零九平方公裡,西側是印度錫金邦,東側為不丹,南部與印度的西裡古裡走廊相毗鄰。是亞東遊牧民族的聚居地。洞朗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多為小盆地,四周多山。洞朗地區北接亞東鄉亞拉達下拉,西部以巴塘拉、恩窮拉、拉恩久、多卡拉等一線分水嶺山脈與印度交界。
  • 中印洞朗地區衝突真相——比較中肯全面的總結
    可惜大部分網友都沒有抓住主要的東西,說白了,此次中印洞朗地區衝突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大部分網友都沒弄明白,中印洞朗地區衝突真相,本質究竟如何呢?筆者一一道來。  雙方的對峙從6月16日已經開始。中方使用推土機拆掉了印度之前設立的碉堡。  印度這次狗急跳牆的起因是中國在中印錫金段的洞朗地區修一條公路。公路直接威脅著印度本土與東北部七省連接的戰略安全走廊——西裡古裡走廊。
  • 洞朗地理戰略位置極為重要,可俯視印度,難怪印度虎視眈眈
    洞朗地區位置圖洞朗隸屬中國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亞東縣,是中國固有領土。洞朗位於亞中縣下亞東鄉南部,面積109平方公裡,西、南與印度(錫金邦)、不丹兩國交界。洞朗境內有6條河流,大小湖泊16個,牧場36處,面積109平方公裡。洞朗交通便利,有多條公路在。沈久拉以南交匯,再翻過沈久拉三山口與鄉政府相連。長期以來,中國邊防部隊和當地牧民長期在這裡展開巡防、放牧。洞朗地區自古以來隸屬中國,不存在任何領土糾紛根據《中英會議藏印條約》規定,印度獨立後也繼承這一歷史界約。
  • 洞朗最新衛星圖曝光,中國太可怕,阿三腸子都毀青了
    洞朗局勢大變,敢惹中國,後果是很嚴重的《印度時報》11日爆出消息稱,在靠近錫金-不丹-西藏三地交界處的洞朗地區,約有1600至1800名中國士兵已經建立起了事實上的駐紮點。報導稱自11月底以來,中國在洞朗地區附近不斷開展軍事設施建設。這些軍事設施建在今年8月中印對峙地點直線距離5至10公裡,可以容納5000多人的兵力。
  • 印度外交部狠抽煽風點火的印媒:中國洞朗修路「沒毛病」
    作者:王德華包括《今日印度報》在內的眾多印度主流媒體6日突然公布了一條消息:中國修路隊正在500名解放軍的保護下拓寬洞朗(註:印度媒體稱「多克蘭)前沿地堡工事附近的道路,此外,解放軍還在前沿十公裡一帶部署了約1,000人的兵力。這一安排無疑令新德裡要人「大驚失色」。拉胡爾.甘地是印度國民大會黨主席索尼婭甘地之子。
  • 英媒關注洞朗局勢突破:新德裡可以鬆一口氣了
    中國外交部28日宣布,當天下午14時30分許,印方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中方現場人員對此進行了確認,中國軍隊將繼續在洞朗地區巡邏駐守,按照歷史界約規定行使主權權利,維護領土主權。多家國際媒體在第一時間關注了洞朗局勢的突破。英國《金融時報》28日稱,中印通過外交努力結束了持續兩個多月的邊界緊張對峙,「這場對峙曾令人們擔心,這兩個彼此相鄰的亞洲大國之間可能爆發衝突」。
  • 從洞朗到加勒萬河谷:警惕中印邊界問題的三個改變
    [1]2017年6月至8月,中印兩國還曾在洞朗地區發生過對峙。三年中發生兩次嚴重對峙事件,其背後的原因值得關注。在保持與印度溝通對話、和平解決邊界對峙事件的同時,中國必須對中印邊界問題可能出現的一些變化給予足夠的重視。洞朗地區和東拉達克地區的邊界對峙事件,本質上反映出中印邊界問題正在經歷的三個變化,這些變化對中印邊界問題的「現狀」乃至中印關係的發展都有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