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越多死得越快,揭開猴子「八分飽」長壽的秘密

2020-12-26 秩序創造價值

秩序創造價值,創造美好生活。本篇是「秩序下的人生智慧」之「吃出長壽」的第三篇,揭開美國200隻猴子「八分飽」長壽試驗的秘密,探討吃得越多死得越快,養生瞎折騰的問題。前兩文分別講了「養腸胃」和「喝水生津」的內容,這一篇講怎樣遵循科學規律,科學地吃,吃出長壽人生。

01 200隻美國猴子「八分飽」試驗

2018年底至2019年初,我國網際網路上突然冒出了眾多「美國200隻猴子實驗」的網文,影響之廣、波及之大世所罕見。而且,這篇文章至今仍在網絡上盛傳。

說的是什麼呢?

大意是說美國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研究人員將200隻猴子分成兩組:一組猴子不控制飲食,管飽,另外一組嚴格控制飲食,只讓吃七八分飽。10年後,敞開吃的這100隻猴子中,很多體胖多病的猴子,有得脂肪肝、冠心病、高血壓的,100隻猴子死了50隻;而控制飲食的那100隻猴子中,只有12隻死亡。

呵呵,這真是太有趣了。

網上盛傳美國200隻猴子實驗

我知道,科學實驗向來是很嚴謹的。可我查了這裡面的大量文章,都沒有尋見這是美國的哪所大學,或哪所實驗室做的試驗,留下影像記錄沒有呀?都不得而知!

我不敢輕易斷言這試驗,就又繼續查。後來查到一個更搞笑的。

一篇帖子居然說這個試驗是在「郭華山」做的。

郭華山上做了個美國試驗?

可「郭華山」在哪兒呢?它在中國的「水簾洞」景區,那裡也有很多的猴子。

美國做了那麼一個轟動天下的試驗,真的不留下任何可供人們查詢得著的蹤跡嗎?

郭華山猴子,在孫悟空的「水簾洞」

關於猴子的試驗,美國還真做了幾個,而且美國人還真的喜歡用猴子做試驗。

耶魯大學心理學家勞裡·桑託斯與經濟學家一起,把7隻猴子(3雄4雌)關進一個大籠子裡,做了個關於猴子財富分配消費行為的實驗。

耶魯大學心理學家勞裡·桑託斯試驗證明猴子可以學會商品交易

美國心理學會前會長亨利·哈洛做過著名的「恆河猴實驗」,將從幼年起就被隔離的母恆河猴放入群體後,發現其無法融入猴群進而無法受孕。人工受孕產下的小猴,也被其殘酷咬死。

這些試驗都有據可查。可是,200猴試驗,卻查不出任何出處,突然間就神秘地冒了出來,而且到處都是。

02 明尼蘇達「飢餓試驗」告訴你不要亂減肥

這裡還要說美國的另一個著名的試驗。

1944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流行病學家安塞爾·凱斯博士從400多個志願者中,挑選了32個身心健康的青年男性進行飢餓試驗。第一階段是12周的控制期,每天可以吃到熱量3200卡路裡左右的食物。第二階段是長達24周的挨餓期,只能進食大概1600卡路裡的食品。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流行病學家安塞爾·凱斯博士

試驗結果是,在控制期,這些人感到又冷又累,大量掉頭髮,經常暈眩,常常脾氣暴躁。而且,所有人都出現肌肉萎縮,浮腫,貧血,並患上精神類病症。

三個月的恢復期結束時,很多人沒有回到試驗前的狀態,有的甚至因為如影隨形的飢餓感開始暴飲暴食。

顯然,試驗期的「飢餓感」已刻入骨髓,在無形間被放大了。

03 養生最忌瞎折騰

講這些故事並不是要否認「八分飽」的說法。而是說我們要嚴謹,要科學判定,而不是像某一些人那樣,去附會,甚至生生弄出一個試驗來。

那麼,究竟應該怎麼吃飯呢?我們天天吃飯,少的也吃了幾年、十幾年了,多的吃了幾十年,還不知道怎麼吃飯嗎?

也許,我們中的一部分人,可能還真的不知道怎麼吃飯。

其實,還是我們老祖宗最有智慧的,孔子不是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說法嗎。

早在公元前1649年,中國就出了一個偉人伊尹,他生於夏末商初,被稱為「中華廚神」,活了100歲。

偉人毛澤東對他的評價很高,說「伊尹之道德、學問、經濟事功俱全,可法。」

中華廚神伊尹(公元前1649年~前1550年)

2015年4月9日,《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伍)》公布,裡面有一篇剛剛在2020年6月23日入選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文章,叫《湯處於湯丘》,裡面就記載了一句伊尹說過的話:「(古之聖人)食時不嗜珍,五味皆哉,不有所傺。」

意思是說聖人吃飯不愛好珍饈,各種味道都吃,沒有特殊專一的偏好。

看看,這就是百歲廚神的觀點:不嗜珍,五味皆哉。

而可笑的是一些現代人。比如2019年11月11日在麗江去世的自然療法大師林海峰,他認為大眾應該斷食絕食排毒養生,每天只需要喝8杯西芹、胡蘿蔔、黃瓜等榨成的果蔬汁。結果,幾顆紅棗就把脆弱的他給「毒」倒了。

在論壇上的林海峰

杭州虎跑寺,弘一法師李叔同曾到那兒去斷食辟穀。他被稱作通才和奇才的,寫下「長亭外,古道邊」名篇,至今傳響不止。

不過,我觀其《斷食日誌》,似其辟穀有諸多不妙之處。

比如,「斷食初期改食冷生水,漸次加多」,「飲冷水三杯」等。

斷食第一日,就已讓他受不了了,清晨八時就「手足乏力,頭微暈」「腦力漸衰,眼手不靈,寫日記時有誤字,多遺忘」。

第二天他餓得實在受不了,「飲冷水甚多」。第四日「小便後尿管微痛,因飲水太多之故」……

這樣,本來身體很正常的,生生要辟穀,還飲大量冷水,給腸胃折騰出許多的不正常來。

李叔同61歲就去世了,或許與此有關吧。

弘一法師李叔同

我們的老祖宗早已留下了很多養生之道,比如被稱作「醫之始祖」的《黃帝內經》就說,「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虛。」

所以早飯可飽,午飯則「過午不食」。

又說,「瓜果生冷諸物,亦當慎。胃喜暖,暖則散,冷則凝,凝則胃先受傷,脾即不運」等。

李叔同辟穀喝冷水,又生吃瓜果等,是不是有違「內經」之道呢?

我有一個朋友兼同事,本來身體就瘦小呀,可她還要減肥。在朋友圈,她曬自己減肥的成效,一周可以減一、兩公斤雲。

某一天,她突然不再曬朋友圈了,後來才得知,她在醫院查出了癌。讓人嘆息不已。

04 均衡協調是飲食長壽之道

秩序論有一個「均衡協調原理」,就是說什麼都要講究均衡與協調,不要暴飲暴食,不要偏重一方。

人體呀,是一個功能特別奇妙的生命體,它需要各種各樣的營養成份和微量元素,你偏重於一種或幾種,又怎麼滿足得了其繁雜的需要呢?

冷熱均衡,寒熱協調,如藥王孫思邈就說:「春少酸增甘,夏少苦增辛,秋少辛增酸,冬少鹹增苦,四季少甘增鹹。」飲食得搭配著來呀。

藥王孫思邈

抱樸子葛洪也講究均衡協調,他說:「熱食傷骨,冷食傷肺,熱毋灼唇,冷毋冰齒。」所以,飲食不要過熱也不要過冷。

清代有一個很出名的養生大師叫曹廷棟。在那個醫療水平較低的年代,他靠養生活了86歲。他專門寫了一部養生書籍叫《老老恆言》,是真正的養生專家。

秩序論說,「元素越多越混沌」,你吃得多了,攝入的食量多,種類多,當然就會加劇體內的混沌。「混沌熵增」,對身體又有什麼好處呢?

這就是很多現代人養生所說的「八分飽」。

我們的老祖宗其實早就說過「八分飽」的道理,《道德經》說「五味令人口爽」。「爽」不是爽快、舒服的意思,而是指「失」,「失去正味」的「失」。所以,要分開來分頓吃,各有各的味道。這對嘴巴有好處,對腸胃也有好處。

老子《道德經》

曹廷棟說:「勿極飢而食,食不過飽;勿極渴而飲,飲不過多。」這與《抱樸子》說的「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是同樣的道理。

再來看國外的研究,少吃可以長壽的試驗倒是比較多。

自上世紀30年代始,以蠕蟲、蒼蠅、小鼠和猴子為對象做過實驗,尤其是1935年那場小白鼠實驗,讓小白鼠節食30%後,其壽命反而更長。

美國國立衰老研究所(NIA)科學家茱莉·馬蒂森和她的同事對多項研究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後認為,比正常進食少的猴子,死亡率,相應的就更長壽了。

威斯康星大學科學家經過長期觀察後也發現,吃得少的猴子外表更年輕,身體更健康,癌症和心臟病發病率降低50%以上。

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均衡協調的情況下,要讓細胞保持一定的「飢餓感」「危機感」,從而讓細胞更有活力,生命力更旺盛。這正是秩序論「危機進化律」所闡釋的原理。

吃得越多,死得越快,這是說吃得多了會加重腸胃的負擔,還加重內臟的負擔,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當然器官就損壞得快。器官壞得快,是不是死得快呢?

要想吃得健康、吃出長壽,「八分飽」之外,還是順其自然的好。

長壽之道重在養生

用最新的秩序論原理解構公眾大凡小事及世界政經時事,用秩序創造價值,創造美好生活。喜歡我的文章和觀點,敬請點擊文首「關注」,關注「秩序創造價值」。心中有感想請在評論區留下您寶貴的意見。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原創文章,竊用必究!

相關焦點

  • 「吃得越飽,死得越早」是偽科學還是真靠譜?權威解答來了
    「吃什麼、怎麼吃」,一直是我們關心的問題。有句老話說:「吃得越飽,死得越早」,但也有人經常大魚大肉,卻依然非常健康,活到了九十歲。那麼,「吃得越飽,死得越早」到底靠不靠譜,怎麼吃才健康呢?最近發表在科學雜誌《nature》的最新研究給了我們答案——Nature:吃得越飽,死得越早應儘早調整飲食《Nature》子刊《Nature Metabolism》近期刊載了一篇研究。
  • 吃得越飽,壽命越短?飲食和壽命的關係被揭開,3種吃法值得提倡
    人活一輩子,離不開吃,但怎麼吃才能延年益壽,是有講究的。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吃得越多,壽命越短」,但又發現自己身邊也有吃得多活得也長的人,一時之間不知道這種說法到底是危言聳聽還是事實了。飲食和壽命的關係被揭開 ,3種吃法值得提倡,接下來就詳細跟大家說一下,看看你吃對了嗎?
  • 脾虛難長壽?傷脾的「禍根」已被揪出,吃得越多脾或越虛,少碰
    胃好易長壽、肝好易長壽,但其實脾的健康程度對於壽命也有很大的影響,而脾的存在感比較低,大家更應該要多關注關注它。在中醫看來,脾是後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虛的人難長壽。脾為什麼會虛?其實很多原因都出在自己身上!平時傷脾的事做得多了,尤其是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 俗話說:吃飯只吃七分飽,難道真能延長壽命?來看看實驗結果!
    研究人員將200隻猴子分成兩組:一組猴子不控制飲食,頓頓管飽,另外一組嚴格控制飲食,只讓吃七八分飽。10年後敞開吃的那一組猴子,有很多都是體胖虛弱,100 只猴子死了50隻;而控制飲食的那一組猴子中,只有12隻死亡。由此可見,適當控制飲食,是有利於長壽的。
  • 人一生只能吃9噸食物,誰吃完誰先走?吃得越飽死得越早?真相是
    有的人吃飯的時候就喜歡吃得飽飽的尤其是最愛的火鍋、燒烤……哪怕是因為疫情不出門在家裡也要吃得撐撐的認為吃得越多越不容易生病然而網絡上一直有說法說「吃得越飽,死得越早」而且還跟《自然》雜誌有關還一直有傳言說每個人一生能吃9噸食物誰吃完誰先走這些究竟是真是假
  • 減肥的人,這5種主食最好別吃,吃的越多,胖得越快,根本戒不掉
    減肥的人,這5種主食最好別吃,吃的越多,胖得越快,根本戒不掉減肥不是餓肚子,而是應該健康又合理地控制飲食,不管是主食還是飯菜,都應該是低脂低熱低糖的。生活中常見常吃的主食有很多種,其中有那麼5種就特別不適合減肥的人吃,雖然好吃受歡迎,可是吃得越多,胖的就越快,很多人根本戒不掉。第一種:油潑麵油潑麵一種特別好吃的特色面,色香味俱全,麵條勁道有嚼勁,越吃越香,深受不少上班族的喜愛。
  • 減肥的人,這5種主食最好別吃,吃得越多,胖得越快,根本戒不掉
    生活中常見常吃的主食有很多種,其中有那麼5種就特別不適合減肥的人吃,雖然好吃受歡迎,可是吃得越多,胖的就越快,很多人根本戒不掉。第一種:油潑麵油潑麵一種特別好吃的特色面,色香味俱全,麵條勁道有嚼勁,越吃越香
  • 堪稱水果界的「發胖王」,熱量比一碗米飯高,吃得越多,胖得越快
    堪稱水果界的「發胖王」,熱量比一碗米飯高,吃得越多,胖得越快!夏天到了以後,大家應該都知道天氣是非常炎熱的,所以說有很多的人都沒有什麼食慾,飯吃不下去,在這個時候我們都會認為夏天是一個絕佳的減肥世界,相比較於飯菜來說的話,那麼有很多的人他們都會選擇吃上一些水果,畢竟水果的熱量低,所以說有的人減肥的話,晚上不吃飯只吃水果。
  • 吃七分飽會更長壽?中美聯合實驗證明:吃太飽,確實「死」得快…
    一、每頓吃到撐,可能吃出這些病事實上,即使沒有該項研究實驗,日常生活中人們也明白,如果頓頓都是吃到撐,身體是根本受不了的。吃的太多,容易經常性犯困。食物被攝入體內後,如果吃的太多,血液都集中到了人體的消化系統,而大腦就會出現缺血缺氧的症狀,身體自然就會顯得沒有精神昏昏欲睡。
  • 吃得少為何更長壽?醫生:3種抗氧化劑助你長壽
    王公貴族的人們想著怎麼樣才能長壽。現在更多的人有這樣的想法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會想著自己怎麼樣才能不衰老的那麼快,如何才能青春永駐。科學家證實:吃得少一點,的確更長壽!雖說這世上沒有長生不老藥,但卻有延緩衰老的方法,除了美容院還有其他的方法而這個方法也許是——少吃點。國外科一項科學研究發現:通過熱量限制,人或許就不會那麼早死。那麼,吃得少為什麼就能夠長壽?
  • 減肥不能吃米飯?原來這5種食物最長肉,吃得越多,體重增長越快
    原來這5種食物最長肉,吃得越多,體重增長越快主食是咱們一日三餐不可少的,如果不吃主食,隔一小會兒就覺得特別餓,可是對於減肥的小夥伴來說,多數人都是不敢吃主食的,擔心一碗下去,體重又會飆升,比如米飯中有大量的澱粉,是屬於碳水的一種,也是飲食中主要的熱量來源,所以吃多米飯會讓人變胖。
  • 4種常見水果,吃得越多皮膚衰老越快,早該進黑名單,女性莫貪吃
    每種水果的功效不同,在選擇水果方面要更加注意,有些常見的水果吃得越多反而衰老越快,你知道嗎?4種常見水果,吃得越多皮膚衰老越快,早該進黑名單,女性莫貪吃1.榴槤榴槤果肉有多種維生素,具有「水果之王」的美稱,愛吃榴槤的人愛之如命感覺垂涎欲滴,不愛吃榴槤的人,感覺味道難以接受,遠遠地躲避。
  • 日本人長壽全球第一!他們的長壽秘訣,就藏在每天吃的食物中
    這種飲食習慣讓日本人吃得更健康,營養攝入更均衡。而平衡膳食與適量飲食,正是預防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癌症、骨質疏鬆症等多種慢性疾病的關鍵因素。 日本的這種「水料理」可以更好地保持食物的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的活性,也避免在高溫烹飪過程中形成致癌物質,讓日本人吃得更營養、更無害。 -愛吃海產品 日本是個島國,海產非常豐富,而日本人也非常喜歡吃海產。日本人每年吃海產的量甚至超過吃大米的量。
  • 逼瘋網友的"八分飽"到底是多飽?今天終於說清楚了
    逼瘋網友的"八分飽"到底是多飽?對於美國網友來說這個哲學題是「吃多少才是八分飽」由於個體的胃容量差異一千個「吃貨」會有一千種「飽」的感覺有人吃兩口就飽
  • 花兒都是澆死的,這種6花,澆水越多死得越快,趕緊住手吧!
    花兒都是澆死的,這六種花澆水越多,死得越快,趕緊住手吧!很多朋友養花都管不住手,東看看西瞧瞧不說,想起來就澆水,一天甚至澆幾遍水,有時候忙起來幾天澆不到一遍水,花花一會兒吃得太飽,一會兒又飢餓要命,簡直是太難受!
  • 吃對有助長壽,關鍵在吃什麼,怎麼吃!
    民以食為天,人們的生活離不開一日三餐,有的人越吃身體問題越多,有人越吃精神越好。中國地大物博、食材豐富,南北飲食也存在很大的區別,南方人習慣喝湯,身材多纖細輕盈,北方人喜好主食,身材多壯碩結實。飲食習慣,對人體的影響幾乎是不動聲色的,長壽和飲食也存在著莫大的關係。
  • 牛怎麼餵才是八分飽?
    這個是任誰都無法精確掌握的,就連畜牧專家,你問他們牛怎麼餵才是八分飽?我敢打賭他們也是一籌莫展。牛的大小、品種、飼養方法等因素決定了它一天當中所吃的食物,而牛一晝夜的採食量主要和牛的體重有密切關係。接下來,我就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下這個問題。
  • 減肥蛋白質攝入很重要,吃肉吃得越多減得越快
    很多人想到減肥就只想到吃各種水煮菜,各種沙拉,但是大鵬一直強調減肥一定要吃肉,因為肉就是蛋白質,蛋白質是減肥不可缺少的東西。但是很多小夥伴就不懂了,吃了肉有什麼用?今天大鵬就來詳細說明!而蛋白質中的8種必需胺基酸+1種兒童必需胺基酸,是不能在體內合成或合成速度不夠快,需要由食物供給的。
  • 吃得越少會活得越久?帶你識別偽科學,辯出真道理,助力健康長壽
    相信很多朋友都聽過「吃得越少活得越久」的說法,一直以來,飲食習慣與壽命長短之間的關係,都是人們激烈討論的對象。病從口入的說法也讓大家在飲食上留了心眼,為了維持健康,達成長壽的心願,很多朋友都暗自尋找著更加健康的飲食習慣。
  • 為什麼日本人的長壽比較長?先看看人家的習慣
    長壽一直都備受大家的關注,雖然說現在因為生活條件和醫療水平不斷的進步,人們的壽命已經有了一個顯著的提高,但是相對比日本人而言,壽命還是要略微低一些。其實壽命的長短除去本身的基因之外,還要通過後天的一些生活習慣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