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稱足協內部達成共識,為了避免過度使用歸化球員引發爭議,每期國足集訓名單歸化球員數量不得超過四人,此決定引發足壇熱議。不支持歸化政策者認為大規模使用歸化球員,會導致未來歸化扎堆、嚴重擠壓本土球員的生存空間,支持歸化政策者認為足協朝令夕改畏畏縮縮自廢武功。
不過,從目前國足的整體情況來看,足協作出這一決策,還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首先,中國足球目前擁有的歸化球員只有10人,分別是艾克森、蔣光太、高拉特、阿蘭、費南多、洛國富、蕭濤濤、李可、侯永永、德爾加多(申花球員錢傑給屬於恢復國籍,不算作歸化球員)。
這10人中目前有資格代表中國國家隊出戰且實力夠格入圍的有艾克森、蔣光太、阿蘭、費南多、李可;還待獲得出戰資格以及需要觀察的有高拉特、洛國富。也就是說,目前為止比較成功的歸化人數僅佔總人數的一半,足協即便是規定每期只能有4名歸化球員入圍,實際上每次名單也只會淘汰1-2名歸化球員。
此外,這些歸化多是中前場球員,國足能在中前場提供的位置有限,如果全給歸化了,那麼本土射手們幾乎就沒有生存空間了,這也會極大的打擊這些人成長的積極性。而對於歸化球員而已,有1-2個落選名額,也會激發他們的競爭意識。否則,不用好好踢球憑藉著歸化身份就能入圍國足,很容易滋長他們的自大心理,導致管理上出現問題。
本賽季中超第一階段開賽前,恆大歸化球員費南多就曾因為歸化身份出現驕橫心態,甚至挑戰主教練權威,導致其被恆大內部處罰。
另一方面,歸化球員雖然紙面實力看起來是比一般的本土球員要強。但本賽季從數據上看,還是有很多青年才俊有著更優秀的表現。就以射手榜上的排名來說,目前歸化球員中打進最多進球的是艾克森,其次是阿蘭、費南多、高拉特,分別是5球、4球、3球、3球;而韋世豪雖然有一半時間未能登場,但還是打進了6球,此外郜林、畢津浩等土炮也分別有5球和4球進帳。
所以,足協限制每期入選國足的歸化球員數量,出發點是沒有問題的。一方面能給本土鋒線球員發揮的空間,另一方面也能促進歸化球員內部的良性競爭。當然,特殊情況也需要特殊考慮。若某一階段確實所有歸化球員都表現得特別好,或者又有新歸化加入中國足球的大家庭,靈活處理多徵召一兩人也沒有太大問題。目前,足協並沒有發布相關限制的文件,其實也是在為這樣的情況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