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尋食,元朗一天

2021-02-16 三聯生活周刊

位於新界的元朗是香港一塊特別的地域。在多山的香港,只有元朗這一塊平整而廣闊的平原,所以這裡曾經有連綿的農田與魚塘,很長時間都被稱作「香港的糧倉」。


元朗中心區,好到底面家、大同老餅家集中在一條街上

追溯歷史,元朗很早就出現了一個繁華的市鎮。深圳原來屬於寶安縣,同屬寶安縣的還有在1842年開埠之後劃入另一命運的香港。開埠之前,寶安的中心並非今天劃至深圳周邊的位置,也不是還未脫離漁村狀態的港島,而是在元朗。由於元朗周邊水系發達,深圳河兩邊的農民和漁民都會將產品拿到這裡來交易,這就形成了墟市。墟市的發展帶動起商業與茶樓酒肆的興旺,元朗自古以來有著發達的飲食文化。

元朗人以元朗的身份驕傲。時裝設計師、同時也是電臺主持人和專欄作家的鄧達智就是這樣的人物。他生長在元朗的圍村,對它舊日的田園風光充滿感情。隨著香港城市化進程的深入,元朗許多田地魚塘都已經填平,取而代之的連片大型的公共屋邨。鄧達智曾與姐姐鄧桂香合作,寫下一本《元朗食事好時光》,從媽媽做的菜開始,讓味蕾在時空中旅行,串聯起根植於記憶中的元朗風物。


香港時裝設計師鄧達智從小生長在元朗,對這裡的風土人情頗為熟悉

儘管鄧達智在書中提到的一些特色名物已經消失不存,但作為物產豐饒之地的元朗至今仍然以美食馳名香港。今天在元朗尋食,既有大榮華這樣的酒樓可以吃懷舊茶點與圍村菜來飽口福,還有街邊數不清的小吃和排檔可以發掘「寶藏」。如果你沒有去過元朗,那不妨按照鄧達智為我們設計的行程,開啟「吃」的一天。

早尖峰時間,乘地鐵從港島前往新界元朗,雖然路程要一個多小時,但卻心情舒爽——換乘站的人步履變慢,車廂裡的人也愈來愈少。當列車忽然由隧道變為地上行駛,衝出黑暗的那一刻終於覺得掙脫了港島的擁擠與壓抑,到了個開闊的世界。

只是肚子還在咕咕亂叫。早餐未吃,就為將胃留給鄧達智推薦的「冬菇亭」去體驗一下。「冬菇亭」是老香港的記憶。上世紀70年代,隨著公共屋村的誕生,政府在各個屋村社區建了一批為居民提供熟食的攤檔,把它們都集中在一個冬菇形狀的屋簷下。因為噪音問題,90年代後許多「冬菇亭」都被改作它用,元朗市中心大棠路一帶的「冬菇亭」是難得保留下來的一處。


保留下來為數不多的「冬菇亭」

圍繞「冬菇亭」走了一圈,發現有擅長做雞粥的善心粥品店,有以咖啡和紅茶見長的佳記,主打腸粉的王海記,還有個粥麵粉飯無所不賣的洪記。抱著什麼都想嘗嘗的想法,我們就在洪記的圓桌前坐下。如此平民化的街邊攤檔做的也不比酒樓差:艇仔粥裡魷魚、豬皮、鯇魚肉和碎牛肉一樣不少;小籠蒸鳳爪照樣酥香軟爛;齋腸粉雖沒有餡料,但也混了一層細細的蔥花和蝦皮。

來「冬菇亭」吃早餐,為了盤中的滋味,也為了感受人情世故與市井日常。旁邊的老爺爺一落座,服務員就貼心地端來了一碟蘿蔔糕和一籠豉汁蒸排骨,可見都是熟客。不遠處,幾位叔叔伯伯不知道聊到什麼話題,開心得好像孩子一樣。大約他們都是學生時代的好友,退休無事,天天又可以在這裡聚會了吧!「冬菇亭」外的街道上車水馬龍,「冬菇亭」裡的人們則是悠悠篤篤,仿佛這裡是塊被時光遺忘的角落。


元朗的街邊排擋

走在市區中心最繁華元朗大馬路上,我們遠遠就被一股炒花生的香氣吸引。原來是一家名叫「其奧」的店鋪正在現場製作花生糖。一位老伯正將冒著熱氣的糖漿倒在鋪滿花生和芝麻的鐵盒子裡,接著拿兩柄鏟子將它們一併炒起。如此反覆多次,最後將圓形木棍將糖壓成規整的形狀,再用刀來切成小條。「喏,嘗一塊吧!」老伯遞給我。這塊花生糖還溫熱著,每口咬下去都是足足的花生和芝麻,又香又甜。他建議我買一盒混合了椰絲、黑芝麻和白芝麻三種不同口味花生糖的盒子。「我幫你密封好,帶回北京去放一個月都不會壞的。」


其奧

這樣的傳統零食店鋪在香港已經不多了,這讓它如同標本一樣特別。除了花生糖外,在這裡還能找到各式各樣天然食材製成的糖:腰果核桃糖、南瓜子糖、柚皮糖、薑糖、龍鬚糖;還有各種涼果子:芒果乾、陳皮梅、柚皮絲、杏脯、化皮欖;以及不同糕點:香蕉糕、綠豆餅、雲片糕、糖柑餅等等。可以想像,如果把童年的我扔進店鋪,我必定如痴如醉,再也不想走開。


其奧花生糖店內

老伯正是鄧達智和我提過幾次的黃嶽永,一個有故事的人物。黃伯30年代生於潮州,經歷過日本人佔領時代的困苦年代,後來輾轉來到香港,在九龍城立足,賣起最拿手的花生糖。70年代,他覺得還未去看過世界,便出去跑船,沒想到染上了賭癮。結果行船風光,不過是大夢一場。黃伯最後終於悟得人生道理,回來娶妻生子,一心一意經營這家店鋪,生活仿佛又回到原點。經歷過大起大落,黃伯手作花生糖的技術才更上一層樓:沒有喧賓奪主的甜,沒有咬而不破的硬,是有嚼勁,但不會傷著牙。人生的味道,剛剛好。

在元朗品嘗小吃,鄧達智就提前有忠告:每次只能吃半飽,因為美食隨時可能就會出現在下一個轉角。我們嘴裡還嚼著花生糖在街上走走逛逛,不一會兒就來到了鄧達智經常光顧的另外一家店鋪——勝利牛丸店。

經過30多年的經營,菜單還是簡簡單單,沒有什麼花樣。和牛相關的就是牛丸、牛筋、牛腩再和粉面的配搭。我們要了一種三樣澆頭拼在一起的米粉。咬下一口牛肉丸,肉汁立刻爆漿而出,牛肉味也濃鬱,果然名不虛傳。那種彈牙的口感,可以描述為一種肉質對於牙齒微妙的抵抗和反彈,也是能讓人吃起來上癮的。想到電影《食神》中有把牛丸當桌球來打的場面,大概這「勝利」的牛丸落到地上也一定會彈起很高。牛腩同樣做得相當出色,用花椒八角滷汁燜香,入口鬆化,牛筋部分膠質豐富,吃起來都是黏嘴的。湯有種清鮮之味,也是湯裡加了冬菜的緣故。 


勝利牛丸店

據鄧達智說,老闆胡順清12歲就隨母親在市場裡打工,能有今天三家店面的成就,完全是拼搏向上「香港精神」的最好寫照。他對胡老闆做牛丸的講究非常了解:他每天早晨五點都要去市場採購新鮮的牛眼肉,那種肉剛剛從屠宰場運送過來,細胞未死而有彈力。如果找不到足夠量的牛肉,他寧願少做一點,提早關門,也不會以次充好。

鄧達智最近就發現店裡的法蘭西多士也很妙。所謂法蘭西多士,就是英語的French Toast,普通話的法國土司麵包。這裡的多士貴在料足:三片方麵包中放入火腿和芝士,浸足蛋液後到鍋裡油炸,盛入盤中後,淋上糖漿和鮮奶油。看來勝利店中的招牌小吃又可以補上一樣。

之前我曾經兩次去過「成記」茶餐廳。第一次是在晚上,結果發現是個叫做「旺記」的海鮮排檔。一問才明白「成記」和「旺記」兩家餐館共同租用一個地點,「成記」只做早晨六點到下午三點半的時段。第二次我是上午去的,想嘗一份鄧達智心心念念的「瑞士汁雞翼」和「瑞士汁豬排」,不料對方又告訴我,這兩道菜只在中午12點到下午3點半售賣。於是這天我第三次來到了「成記」。老闆阿MING已經認得我們了,他笑著說:「啊,你終於來對了時間!」


「成記」老闆阿MING

阿MING算是鄧達智的一位遠親。其實也多虧鄧達智和阿MING打過招呼,否則這兩道菜12點售賣,不到一小時就會賣光。估計全香港也找不到這樣價廉而物美的豬扒與雞翼。一塊比手掌還大幾圈的豬扒或者4塊雞翼組合,加米飯,再加一杯飲品,只需28元。「瑞士汁」的配方是這裡的秘密。「瑞士汁」這個名字起源於廣州一家中西合璧的太平館餐廳,是一種以豉油、姜、蔥、冰糖和香料調製的甜味滷水,各家會有自己的比例。傳說是一位外地遊客去餐館吃飯,詢問一道菜的名字。侍者回答是sweet wings(甜雞翼),但客人理解成swiss wings(瑞士雞翼),這種醬汁也就被稱作瑞士汁了。我嘗了下豬扒,肥瘦剛好,完全浸透了汁水的甜鮮,的確非常美味。

阿MING實在是這個世界上最瀟灑的老闆。「那麼受歡迎為什麼不多賣些?而且,這樣的質量在銅鑼灣怎麼樣也要80多塊錢一份吧?」我問。「生意做夠了,就不會想太多咯!」他說。

元朗以做餅和餅家著名,「元朗老婆餅」是我來元朗之前就了解的特產。鄧達智告訴我,元朗的做餅傳統首先還是和它豐富的物產相關。「我祖母說,就是日治時期,元朗人也從沒有挨過一頓餓。做餅所需要的雞、鴨、蛋、米粉、糖和豆類元朗均可依自給自足。」另外就是元朗人的婚嫁習俗。在「過大禮」——也就是男方帶著聘金和聘禮到女家下聘,確立婚約的時候,同時要把禮餅擔至女方家。50個最少,多的則要300多個。普通人家多是簡單樸素的白餅,大戶人家的餅就豐富,像是紅綾、白綾、黃綾、核桃酥這些。這樣的派禮餅的習慣讓元朗能有高品質的餅家出現。


恆香餅店傳統中式禮餅

元朗今天三個餅店老字號大同、恆香和榮華中,要屬大同餅家最為忠於傳統。恆香和榮華都是從酒樓轉做禮餅,今天的業務也日益多元化。大同於1943年由現任老闆謝禎原的父親謝睦堯創立,至今70多年的歲月,雖然也兼營腊味和西點,但中式唐餅的製作始終是他們最看重的一塊。


大同老餅家老闆謝禎原先生

我們進店的時候,謝禎原正好在場。見我對唐餅感興趣,他便一一給我介紹。他最推薦的是白餅,「除了我們做,其他餅家已經沒有了。」這種餅在過去結婚送禮中是量最大最普通的一種,外形圓圓白白,中心隆起,有著早生貴子的寓意,也叫做「大肚餅」。咬有一口,感到有小麥的清香,柔軟卻很有種嚼勁兒,十分耐吃。謝禎原說,在新界的農村,男女老少都愛這種餅,它對腸胃不好的人也有好處。另外有一種皮蛋酥也很特別。酥皮點心中,是綠豆蓉和一小枚皮蛋的組合。習慣了皮蛋在涼菜中出現,覺得它應該是鹹口而不是甜口,但吃起來就覺得十分和諧,它給點心增添了滑和彈的口感。我還對一種純粹月餅皮做的點心非常中意,據說那是大同最早做月餅時「廢料利用」的結果。想起以前過中秋節,經常對甜得發膩得餡料望而卻步,總想要是能只吃皮,不吃餡就好了。這回真的有人做出來,滿足我的願望。

連續吃了五六種唐餅,發現每樣都有自己的風味和面貌,而且能感受到不同原材料的天然香氣。謝禎原就說,這是因為這些餅都沒有加入任何防腐劑與添加劑,所以吃著無論口頭還是腸胃,都不會有什麼負擔。「多吃幾個不覺得乾渴,反而會有喉嚨滋潤的感覺呢!」此時已經六點多的光景,下了班的主婦們紛紛來店裡採購。我們慶幸自己來得早,否則像是白餅和皮蛋酥那樣搶手的糕點,恐怕就輪不到給我們了。

鄧達智說,每次經過元朗市區,他都有一種懷舊情緒在舌尖上醞釀。是吃一碗勝利的牛丸米粉,還是來碗好到底的雲吞麵呢?很多時候,他還是會選擇後者。這家1946年就開業的店中承載了更多關於童年和母親的記憶。


「好到底」的招牌鮮蝦雲吞麵

那時「好到底」的對面是光華戲院。母親生養六個孩子,周末有餘暇時還是會帶鄧達智以及兄弟姐妹們去看電影。而每次看完電影後的吃食,幾乎必然就是吃「好到底」的雲吞麵。在那裡,母親教會鄧達智應該如何欣賞一碗好的雲吞麵:首先賣相就要端正,是四粒雲吞在中間,上面放一層面,而面要浮在湯上。然後則要從湯、面、皮和餡四個方面來評判——湯是要由豬骨、大地魚、蝦頭和蝦殼等材料慢火熬製而成的,裡面要再加上幾根韭黃提香;面是要鴨蛋製作,或是用竹竿壓制的竹升面,或是人手打制的銀絲面,但都要鹼水面才能保證爽口;雲吞的皮要擀得非常薄,而且包完餡之後要有「金魚尾」出來才是正宗;餡料也須得是蝦肉和豬肉的混合,蝦肉越足雲吞的整體質感和鮮味才越高。


一直保留至今的老招牌

我們走到「好到底」的門口,果然一股舊日氣息撲面而來。門旁邊的廣告牌是40年代的作品,聯繫電話都是當時四位數的編排;裡面的馬賽克牆壁和皮座卡位就好像香港老電影的布景。這裡的雲吞麵味道堪稱完美。值得一提的還有一種水餃面。它相當於是用水餃代替了雲吞,但這種水餃是魚皮水餃,製作工藝更加複雜:將鯪魚的背脊肉切碎製成魚茸,再與澄粉混合在一起製成餃子皮,餡料裡有蝦肉、墨魚、豬肉、香菇與木耳。吃到嘴裡魚皮是種脆而韌的感覺。

完美的一天要以甜品收尾。鄧達智的建議是不能錯過B仔涼粉,「一定能給你們』吃貨』的一天畫上個完美的句號!」


B仔涼粉店面

我們開始還一頭霧水,因為香港食評網站Openrice(相當於「大眾點評」)上面根本找不到這家店鋪的名字。接受之前尋找成記的教訓,我還在想是不是B仔涼粉也是只做晚上的生意,白天是另外的店鋪,所以就沒有登記。結果原來是B仔涼粉是佳記甜品點的一個招牌甜品。1985年開業的佳記曾幾何時只是家默默無聞的糖水店,售賣傳統的紅豆沙和芝麻糊之類,直到有一天元朗警務署一名外號「B生仔」的熟客讓老闆按照他的要求做個「水果拌涼粉」,味道出奇地好,「B仔涼粉」也就固定下來成為本店主打。


B仔涼粉

「B仔涼粉」端上桌我們就驚詫了,完全不是精緻小巧的一碗糖水,而是豪邁華麗的一大盆,裡面層層疊疊堆放著涼粉和西瓜、芒果、密瓜、菠蘿蜜、龍眼、荔枝等超過十種的熱帶水果。涼粉也就是燒仙草,是將一種叫做仙草的草本植物煎制過濾得到汁液,再加入薯粉凝固而成的。另外有煉奶可以澆在上面。「B仔涼粉」吃的是水果的新鮮,同時也有驚喜,「哇!這裡還有椰果!」,「看!下面還藏著蘆薈!」我和同伴就一起在這裡面「挖掘」著「寶藏」。

這家甜品店如今還有另外一個特色——蒜茸香辣雞翼尖。聽上去在糖水店裡出現有些違和,但這種甜鹹搭配也能讓人食慾大增。我上一次吃雞翼尖這種東西還是在西雙版納瀾滄江旁的小店,當地人喜歡用辣椒爆炒的方式來做這道下酒菜。雞翼尖沒什麼吃頭但非常有滋味,吃過一次便叫人念念不忘。

臨近午夜12點,我們終於心滿意足地揉著圓滾的肚皮搭上了返回港島地列車。由於這是冬至後的第二天,有的店家這天還在歇業,比如那個鼎鼎有名的亞玉豆腐花店,所以還是留下了遺憾。不過,這也算下次再來元朗的念想吧!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 本文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請勿轉載,侵權必究。

長按二維碼 即關注

相關焦點

  • 元朗,元朗,,,
    我們找到了幾部港人製作的視頻與你一起分享元朗人眼中的那個元朗元朗是香港元朗區的主要部分位於新界西北部是一塊衝積平原與深圳隔深圳灣相望乘過境巴士半小時就到了皇崗口岸近年來發展迅速被香港人選入了「新市鎮五大天王」
  • 什麼是元朗?
    我們找了幾部港人製作的視頻 與你一起分享真實的那個元朗▼元朗是香港元朗區的主要部分位於新界西北部的衝積平原上與深圳隔深圳灣相望乘過境巴士30分鐘就到皇崗口岸近年來發展迅速被香港人選為元朗人民牢記著民族恨家族仇抗日戰爭時期,香港淪陷元朗成了東江遊擊隊的根據地相比起那些數典忘祖崇洋媚外的人元朗人民有著中華民族真正的骨氣
  • 元朗街坊出手,香港正出現微妙變化
    原標題:元朗街坊出手,香港正出現微妙變化亂港暴徒一連3日進行所謂「三罷」行動,嚴重擾亂了香港的社會秩序。大批黑衣人上街堵路,破壞交通設施,罔顧市民安全,阻礙市民上班上學。對此,元朗街坊忍無可忍,出手了!他們驅趕暴徒,用磚塊回擊黑衣人,並自發清理道路。
  • 元朗事件後續,白衣人無差別襲擊居民和乘客!香港警方出手拉人!
    他稱,在元朗發生的「嚴重暴力案件」,已由新界北重案組接手調查,暫時已有6人被拘捕,他們均涉嫌「非法集結」罪名。被捕的6人均為男性,由24歲至54歲,報稱無業人士、司機、小販、裝修工人等,警方於黃昏時份,在被捕人的天水圍及元朗寓所進行拘捕行動,部份人相信有黑幫背景,將被通宵扣查。暫以「非法集結」拘捕 不排除更多罪名
  • 香港元朗「燈籠街」 掛數百傳統燈籠慶中秋
    香港元朗中秋節即將到來,位於香港元朗大橋街市的香燭小店布置成「燈籠街」,掛起數百個傳統紙紮燈籠,吸引大量市民入內選購。中新社記者 李志華 攝 發布時間:2020-09-27 17:57:56 【編輯:李駿】 香港元朗「燈籠街」 掛數百傳統燈籠慶中秋
  • 可恥香港議員林卓廷炒作所謂「7·21元朗事件」聚眾生事.
    直擊:香港反對派疫情下仍「犯聚」炒作所謂「7·21元朗事件」       在香港新冠肺炎疫情瀕臨失控之際,以林卓廷為首的香港反對派21日繼續無視公眾衛生及安全,大力炒作去年「7·21元朗事件」,從市區跑到新界,再次在元朗鐵路站和附近商場聚眾生事。
  • 汙損國徽的香港黑衣人被元朗白衣人「破相」,「沉默的多數」應夢醒
    黑衣人已經演變成為了以打著「民主和自由」旗號的暴亂者,成為香港穩定的破壞者和香港人民的叛徒。白衣人要的不是民主自由的空頭支票,要的是家鄉平安和穩定白衣人是在7月21日後異軍突起的一股政治力量,這些人是由香港西北面的元朗地區的民眾組成。
  • 【香港正能量】港男銀包得30蚊唔夠比飯錢 元朗茶餐廳:橫風橫雨,下次嚟先俾
    關 注 新 港 人    傳 遞 正 能 量香港新移民
  • 香港黑幫風雲錄之:「元朗之虎」旗下猛人大盤點
    14K天下,和勝和元朗勢力在囝囝帶領下只是新近崛起、新義安多年來想啃下元朗無從下口,和合圖更是在元朗頭目扎職宴上被當眾砸場、遑論其它小幫,14K穩居元朗地下王者、無人可與爭鋒。
  • 元朗每年盛事天后寶誕會景巡遊
    元朗十八鄉天后寶誕會景巡遊是全港最大型的巡遊活動,有超過60年歷史,是天后誕慶典的重頭戲,參加人數多達數千人。今年共有35隊來自各鄉、堂的花炮隊伍大張旗鼓組成,舞龍、舞獅,還有各個團體帶來「英歌舞」、「秧歌舞」、「飄色」等特色表演,在元朗區內巡遊,歷時三個多小時。
  • 元朗昨日始作俑者被抓!至少13人被拘捕!元朗到底發生了什麼?
    香港元朗27日非法集會示威的始作俑者鍾健平已被警方拘捕。香港警方表示,此人系27日元朗集會的申請人,其在集會已被被警方禁止的情況下仍然組織、參加,違反香港《公安條例》第17A組織未經批准集結罪,已被警方拘捕。鍾健平(資料圖)。來源:港媒綜合香港《明報》等媒體報導,香港警方28日以涉嫌組織非法集結罪拘捕元朗行動的申請者鍾健平。
  • 元朗,有大事發生?!
    本文轉自公眾號:24氪金(微信ID: kingsof24)上周日香港元朗地區發生衝突事件,極端分子卻將矛頭指向當地居民,欲在27日發起所謂「光復元朗」遊行,網絡上暴徒預謀「放火燒村拆祠堂」的傳言甚囂塵上,令村民戰戰兢兢。
  • 香港元朗謝屋村舉辦58席大盆菜聯歡敬老會
    現今已成為香港飲食文化的標誌。香港元朗把大盆菜當作地方的招牌菜向世人推介,昨天(2017年1月8日)下午16點在香港新界元朗謝屋村舉辦了58席大盆菜聯歡敬老會,這裡聚集著600人左右的謝氏家人,每年本村謝族人都會舉行敬老盆菜宴。
  • 「白衣黑漢」肆虐,香港警方搜元朗拘捕6人
    警員昨晚巡查元朗區內娛樂場所李家超:不能姑息任何暴力 一哥:與違法者勢不兩立澳門元朗西鐵站及附近街頭前晚爆發
  • 基礎教育|搭建交流平臺 促進互動交流 ——香港元朗公立中學師生在遵開展兩地青少年交流聯誼活動
    4月26日,在遵義市委統戰部(市僑聯)、市教育局、香港百仁基金會的牽線搭橋下,香港元朗公立中學30餘名師生赴遵開展兩地青少年交流聯誼活動
  • 《琉璃》若玉:被野心家元朗操控,身不由己的一生
    離澤宮副宮主元朗抓走了若玉相依為命的妹妹若雪,以此為要挾,逼迫若玉為他賣命,為了妹妹的性命,為了能終有一天接回被囚禁的妹妹,也為了被囚的妹妹不至於太孤單,若玉不得不接受副宮主的要挾。為他賣命。有這麼大一個宏願,元朗勢必會犧牲掉很多人,若玉便是那個被犧牲掉的人,是元朗宏大願望裡眾多棋子裡的一顆,在元朗眼裡,所有能利用的人都是他的棋子,除了他自己,其他人皆可拋棄。
  • 香港元朗鄧氏宗祠門聯
    1、香港新任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在京觀看升旗儀式2、誤傳鄧*平為鄧譜作序的再思考3、《餘江鄧氏宗譜》第十六修 序4、仙東鄧氏神童兄弟——「廬陵杯」首屆鄧氏文史研討會論文105、【靈山鄧氏權威發布】廣西靈山鄧氏紀念館開光大典6、【鄧氏盛會】深圳市鄧氏宗親聯誼會10周年慶典暨2020年會隆重召開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鄧姓家族
  • 【港你知】爆漿肉丸出元朗
    經過了港島的茶餐廳和九龍的粉面,今天我們來到了新界,在香港最為幅員遼闊的土地上尋找價廉味美的地道美食。
  • 香港元朗形點商場YOHO MALL、旺角MOKO新世紀廣場呈現聖誕主題活動
    臨近聖誕,香港新鴻基地產旗下兩大商場香港元朗形點商場YOHO MALL及旺角MOKO新世紀廣場推出繽紛聖誕主題活動,美輪美奐的夢幻裝飾讓人十分驚喜。現場使用銀聯卡消費滿指定金額還可獲贈現金購物券,讓你越逛越開心,越買越愉快!
  • 圖集 天后誕巡遊 元朗十八鄉的花炮盛宴
    天后誕巡遊「英歌舞」(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麥鈞傑攝)【4·19 港青快線】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綜合報道:一年一度的「元朗十八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