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in university of internati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成立於1982年,是中國最為頂尖的商學院之一,中國商學院綜合排名前五,也是京城四大(北大、清華、人大、貿大)之一貿大的工商管理學院,號稱中國最為國際化的商學院,目前具有學士、碩士、博士三個學位序列的培養資格。本科層次開設工商管理、會計學、市場營銷、財務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五個專業;碩士層次設企業管理、會計學、技術經濟與管理和審計學四個碩士點,同時包括MBA、EMBA和國際MBA專業碩士項目;博士層次設企業管理、產業經濟學和統計學三個博士點。學院設北京企業國際化經營研究基地,企業管理為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
國際商學院自1982年成立伊始,全面引進美國工商管理教育體系和經濟學、企業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會計學等原版教材,融合中國經濟發展所創造的人文社會科學成果和中國企業的成功實踐,創建了獨具特色、貫通中西的工商管理教學與人才培養體系。2009年,學院正式成為國際商學院聯合會(AACSB,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的會員。
學院受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辦公室的委託建設北京企業國際化經營研究基地(2004年);學院的企業管理學科被列入北京市重點學科建設行列(2003年、2008年);我院的國際化工商管理類精英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是教育部重點實驗區(2007年),管理系列課程教學團隊獲得國家級教學團隊稱號。我院有兩個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市場營銷專業、會計學專業);4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國際營銷學、營銷學原理、戰略管理、國際財務管理);另有5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國際企業管理、企業財務報表分析、中小企業管理、公司理財、營銷學原理)。學院學術氛圍濃厚,提倡兼容並蓄、學術自由。依託重點研究基地、教學實驗區、研究中心、虛擬學科研究平臺、「211工程建設」等基礎設施,學院在科研項目立項和高水平學術論文發表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碩果,極大地提升了學院的核心競爭力。
2004-2006三年內,共獲準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6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立項,7項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基金立項,4項教育部人文社會規劃項目立項,霍英東基金項目1項,橫向課題7項,1項世界銀行技術援助會計改革與發展項目,獲科研與教學獎8項。出版專著30本,編著26本,譯著13本,教材35本,工具書2本,發表學術論文約264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140篇。
學院從開始籌建就決定採用國際工商管理教育標準建設,國際化特色突出。鄧寧(Dunning)、巴克利(Barkely)、魯格曼(Rugmann)等一批國際知名學者先後來學院訪問交流;課程體系和教材自1983年開始從西方引進,長期堅持引進原版教材(60%以上),且90%以上的教師可以直接用英語、雙語和原版教材授課;;在國內率先開展國內外聯合辦學,先後創建了中法國際管理學院(1991)、中美國際管理學院(2002)、海爾商學院(2003),為學科的國際化與本土化結合探索了新路徑。
學院特別注重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和領先性(1)注重經濟、管理、財務、會計、統計、管理科學、商業英語等商業課程的教學;(2)強調全面訓練與應用經濟學、統計學、運籌學、行為科學等分析方法;(3)認同植根於中國工商企業的成功實踐和經驗,進行案例開掘,熟悉其發展、轉型和創新,提煉其經營理念、戰略、經營方法論和技能。
連續幾年以來,學院的MBA項目、EMBA項目、中法MBA項目在全國權威榜單上名列前茅。EDP項目也成為國內高層管理者持續學習的重要基地。我院本碩博畢業生目前廣泛就職於政府機構和著名企業,就業層次高、僱主評價好、適應能力強,得到社會的積極認可和讚譽。
國際商學院將繼續堅持國際取向、本土植根的辦院方針,以「創造管理新知,培養高素質全球化工商管理人才」為使命,不斷優化師資隊伍結構和質量,探索國際化商業人才的培養規律,強力推進從「商學院的國際化」到「國際化的商學院」的跨越。
學科建設
國際商學院具有悠久的學科歷史,是國內最早(1983年)引進西方工商管理教育體系的管理學院,也是首家(1988年)獲得美國同類大學MBA資格承認的中國商學院。學院(原國際企業管理系)在 1982年成立伊始,就全面引進美國工商管理教育方式和西方企業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會計學等學科的教材體系,並在此基礎上結合中國企業管理實踐,創建了頗具特色、貫通中外的管理理論與實踐的教育體系,取得了優異的教育效果。至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管理學科已有25年的歷史。
在企業管理學科下,學院形成了國際企業管理、國際營銷、國際會計與財務分析、中小企業成長機制與創新、國際物流管理、公司治理與社會責任等研究方向;並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理論功底紮實的研究團隊,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先後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商務部、教育部等機構的科研課題,發表了大量在國際、國內有一定影響的論文,出版了多部學術著作。《中小企業管理》和《財務報表分析》獲國家級精品課程(2007年、2008年)立項,《國際企業管理》(2003)、《財務報表分析》、《財務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統》(2004)等獲北京市級精品課程立項。《國際企業管理》、《財務報表分析》等11門課程被批准為教育部 「十一五」國家級規劃建設教材。《高級投資分析》等8門課程先後獲得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稱號。
學院現設企業管理學系、會計與財務管理學系、市場營銷學系、統計及數量分析學系四個教學機構,設EMBA教育中心、MBA教育中心、培訓部三個培訓機構,2004年成立「北京企業國際化經營研究中心」,2006年1月成立ERP實驗室和沙盤模擬實驗室,並建立了跨國經營研究中心、國際會計與財務研究中心、中小企業研究中心、全球營銷研究中心、技術經濟研究中心等7個非實體性、開放的學術研究機構。
現有大學本科、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三個培養層次。研究生教育有企業管理(含:財務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產業經濟學和統計學三個博士點和企業管理、會計學、技術經濟與管理三個碩士點。招收企業管理、會計學和技術經濟與管理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以及MBA、EMBA研究生以及EDP項目生。本科教育開設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市場營銷和財務管理5個專業。
國際商學院學科發展的戰略是「建設成為在國際具有一定影響力,在國內居於領先地位、且具有突出的國際化特色(話語權)的優勢學科」,致力於「以一流的教學、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為中國企業國際化戰略實施與推進提供全面的智力支持,並成為中國企業國際化戰略研究的主力分子或領先者」。
師資力量
截止2008年10月,學院專任教師共72名,其中具有教授職稱的教師共23人,具有副教授職稱的教師共3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4人,博士率為61%海外背景率89%,碩士率100%。大部分教師擁有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ACCA)、加拿大註冊會計師(CGA)等國際專業團體的會員資格,為國內其他院校所罕見。我院的教授和專家始終站在科研和教學的最前沿,使用學院配備的最先進的技術設備,隨時準備把最先進的成果奉獻給學員。
學院使命
創造管理新知,培養高素質全球化工商管理人才
學院願景
成為中國領先的商學院
發展戰略
不斷優化師資結構和質量,持續改進內部管理機制,通過提升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的整體質量,實現從「商學院的國際化」到「國際化的商學院」的跨越。
本文來源:網易財經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