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中國電影編劇榮譽表彰頒獎典禮近日在上海戲劇學院舉行。頒獎典禮主題為「讓歷史證明,電影劇本是電影版權之母」,編劇王一民、王靜珠獲得終身成就獎,編劇錢道遠、陸壽鈞、黃世英、凌紓獲得突出貢獻獎。中國電影文學學會上海創作中心同日揭牌,掛靠上海戲劇學院電影學院,開展系列研討、培訓、推優、交流等活動。
王一民具有深厚的農村生活基礎,又能以穿透的眼光發現生活中的底蘊,用詩性的語言鑄造了《鄉情》《鄉音》《鄉思》三部曲,為觀眾還原神往己久的鄉土世界。王靜珠是改革開放第一個創辦劇本公司的編劇。她堅守「從生活中來到創作中去」的信念,《梅花巾》寫出蘇州新舊藝人的今昔,《少年犯》《白粉妹》關注未成年犯罪問題,《特區打工妹》《龍出海》《嶺南春秋》為改革開放留下時代的證據。王靜珠的丈夫、電影《董存瑞》董存瑞扮演者張良作為家屬陪同來到頒獎現場。
獲得突出貢獻獎的四位編劇各有特色。錢道遠在電影《鄧稼先》中為兩彈元勳樹碑立傳,在電影《瘋狂的小鎮》裡,以黑色幽默生動地寫出國人在危難時刻之心態種種,在《熊貓的故事》中搭建中日人民友好之橋;在《國際大營救》中勇敢地探索中國類型片之路,用自己的電影劇作記錄時代,懲惡揚善,撒播美和愛的種子。
改革開放以後,陸壽鈞把二十多位業餘作者的電影劇本處女作扶上了銀幕,同時,由他編劇的《燭光裡的微笑》教師形象喚醒了一代人的內心感悟,《神秘的大佛》成為新中國電影史上商業片運行模式的一次成功實踐。退休後,錢道遠繼續為上影廠工作,還為不少劇本「打鐵」「救火」。他還捐出自己的全部資料,回歸為「零」後,鞭策自己作出新的貢獻。
黃世英曾多次到東海、南海鑽井平臺、2次走進號稱「死亡之海」的羅布泊、3次隻身闖進塔克拉瑪幹大漠、6次走上青藏高原,創作出《男兒要遠行》《世界屋脊的太陽》《生死羅布泊》等記錄時代光影、刻印國家記憶的優秀作品。
凌紓在上海美影廠工作,把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動畫編劇事業,先後投拍了六十餘部美術片,獲得眾多獎項。幾十年來,許多動畫片至今仍在不斷重播,《邋遢大王》主題歌、《西遊記》中的《猴哥》《白龍馬》等插曲,成了幾代人的美好回憶。
老編劇們還共同籤署《以著作權法的名義,請尊重劇本版權作者的署名權——電影老編劇致廣大媒體的信》,呼籲堅決貫徹《著作權法》,提升智慧財產權意識。
頒獎典禮由中國電影文學學會主辦,上海戲劇學院電影學院承辦。
來源: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