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17日22時55分,四川宜賓市長寧縣附近發生5.8級左右地震,並伴隨著餘震不斷,附近的成都、重慶等地震感明顯。
截止6.19日早晨,13人遇難,200餘人受傷。
而6月18日晚,日本新潟也發生了6級地震。
眾所周知,日本屬於地震火山等自然災害多發國家,這些年來一直深受其害。
但是這麼些年下來,日本在抗震方面真的做足了功夫,他們的地震應急體系和公民意識體現在了很多細節當中。
下面就來看看他們究竟都有哪些措施吧~
在日本的建築施工中,對於抗震有三種構造概念:耐震、制震和免震。
現在日本大多數建築採用的標準基本都是制震的標準,指的是讓建築物在地震晃動中,集中在一個地方造成損害,但其他地方不會發生損毀。
同時日本的房屋多採用鋼結構和木結構,使其在抗震性上具有天然優勢。
日本這些年來將《建築基準法》一改再改,將建築物的抗震標準一再提高。
修訂後的法規將住宅、樓房抗震標準提高為:經得住6-7級地震搖晃而不坍塌。尤其是商務樓,必須要能抗住8級地震不倒,使用期限能夠超過100年。而在地震頻發區,住宅、樓房抗震標準則為9級。
這種精益求精,不斷修正既有法律的工匠精神確實值得我們學習。
當地震來臨時,家中也會變得不再安全,所以日本對於避難所的設置十分重視,大多會以擁有空曠開闊地帶的學校或是公共大廳作為臨時避難所。
地震發生之後,當地政府官員會第一時間前往這些設施準備開放和經營避難所,並接受疏散的居民。
在本次新潟地震中,市民們打開手機地圖就可以查詢到離自己最近的避難所並前往,為驚慌失措的受災者們提供了最大程度的便利和安心。
為了防止被地震時倒下來的家具壓到,日本對於家具的擺放也是很有講究的。
又因為想進一步地以防萬一,他們還發明了各種各樣能夠固定家具的物品。
千萬不要看輕這些小東西,認為多此一舉。
地震發生時,這些日常生活中的細節每多一點,人們能夠生存下來的可能就又多了一分。
真的是把防災的「防」字做到了極致……
上面說的這些大都是防災措施,然而一旦地震發生,我們能做的其實微乎其微。
但是,就連這一點日本也沒有放過,將震後可能會發生的情況納入了考慮範圍。
日本幾乎每個家庭必備的「地震包」
包括手電筒、耳機、電池、溼巾等震後必備應急設備
如果地震時家裡斷電了,怎麼辦?
別急,這一點他們也想到了
將手電打開,置於透明水瓶下
會使光芒比單獨打開手電的範圍更廣
可以照亮整個房間
日本早在1961年就出臺了《災害對策基本法》,與之後的各種法律法規一起構成了完整的防災法律體系。
其中明確規定了心理援助在災後援助中的重要作用。
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後,日本還建立了心靈創傷治療中心,同時設置心靈創傷治療研究所,對心靈創傷及創傷後應激障礙等進行調查研究。
尤其是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天災所造成的心理創傷如果不經過疏導,短期內也許還不會顯現,長此以往對孩子的成長一定會有不利影響。
對此心理工作者在受災地區中小學設置「教育復興負責教員」及「學校個人生活指導員」,並通過與家長及相關機構的合作,進行學生心理創傷救助。
日本近年來在應對地震災害中總結了許多經驗教訓,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不單純依靠中央政府的行政力量和自衛隊援助的「公共救援」,民間團體也要團結起來,互助「共同救援」。
那麼,對於這些實用有效的抗震方案,我們是否可以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借鑑,使其能為我們所用呢?
在我國,提到地震,大部分人都會想到11年前的「汶川大地震」。
那個5月12日,我們經歷了數十萬同胞的死傷。
新聞中記者發回的畫面已是滿目廢墟, 面對艱苦的自然條件和糟糕的震後環境狀況,消防官兵、救援人員費盡千辛萬苦將救災物資運送至災區……
那時我們認命一般地感嘆,「天災面前,人類何其渺小……一定會一直搜尋下去,不會停止救治任何一名傷員,不放棄任何一絲希望。」
11年後的今天,中國的地震應急響應系統早已有了質的變化。
6月17日,宜賓地震發生時,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研發的ICL地震預警技術系統對此次地震進行了預警。
此次向宜賓市提前10秒預警,向成都提前61秒預警,宜賓、成都的部分市民通過公共廣播、電視、手機、專用地震預警終端都收到了預警提示。
別看才幾十秒的時間,在生死的邊緣,這看似微不足道的幾秒鐘也許就能多救下數百條生命。連日本網友都表示確實是很了不起的發明。
其次,汶川大地震時由於經驗的缺乏,最開始救援物資進入災區並不順利。
而在本次宜賓地震的救災中,震區沿線加油站設綠色通道,中國石化全力保障油品供應,保障了救援物資可以第一時間送入災區提供援助。
最後,相較於2008年,如今媒體行業迅速發展,網絡傳播信息的速度遠快於當年。
在地震發生後的第一時間,大量自媒體都通過微博、微信等渠道發布了地震時的自救方法,並迅速得到了理想的傳播效果。
當人們在微博搜索「地震」關鍵詞時,會瀏覽到大量地震自救指南。
不僅僅是提供給仍在災區的受災群眾
天災固然可怕,然而在歷史的長河中,人類一直在不斷地進步,致力於創造更好的未來。
日本也是經過了無數次的地震災害才建立了如此完善的抗災法律和防災系統的。
短短十年,繼汶川大地震之後,我國在本次宜賓地震救災中所展現出的高效率已經值得讚賞。
對比起地震,人類的身體是渺小的,而人類的力量卻是無窮的。無論是完備的防災體系,還是井然有序的災後救援,亦或是家人、摯友間無私的「捨身為你」,甚至是陌生人之間的互幫互助……
在巨大的災難來臨之時,人類所能爆發出的能量可以擊潰所有絕境。
#關於地震的防災救災,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
淘最霓虹百事通:和櫻娘
ID:taozuinihong
不定期贈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