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6 1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苗鄉資訊
7.64公裡長的牧羊河穿城而過
與屏邊縣滴水苗城相互守望
從牧羊河的源頭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蜿蜒而下
17處不一樣的美景星羅棋布
徜徉在牧羊河畔
給人安閒與幸福之感
到2021年初,投資1.6億元的屏邊縣牧羊河溼地公園將完全打造完畢,「一心八寨、一河五景」,秀麗的滴水苗城將更加絢麗多彩。
牧羊河原本是一條小溝,順著屏邊老縣城邊流過,是一條典型的山區河流,河谷險而深,河道最寬處僅2米左右。在屏邊縣玉屏鎮新榮村黨總支書記周田明的記憶中,牧羊河雖然離縣城很近,但卻髒亂、雜草叢生,根本沒有什麼景觀可言。
2017年,屏邊縣、鎮、村3級河(湖)長制建立,健全了各項制度體系,壓實了各級河長責任,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州的部署,緊扣「幹什麼」「誰來幹」「怎麼幹」「幹不好怎麼辦」的問題,進一步細化明確各級河長、河長辦以及成員單位的職責分工。各級河長主動作為,堅持守河有責、守河擔責、守河盡責。同時,設置公益性崗位,聘請46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為河道保潔員,使河道日常保潔得到進一步加強,河湖治理取得明顯成效,讓牧羊河煥發出生機。
生活在牧羊河畔的周田明從來沒有想到,牧羊河會變得如此漂亮,在牧羊河兩邊會「變」出一座新城。
「藍脈綠網,寶石項鍊。」屏邊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陳曦說,沿著牧羊河漫步,可以觀賞到不一樣的瀑布景觀,有梯田、有魚鱗、有疊水、有滾水狀等不同形態。站在鵲橋、風雨橋上眺望,一幅幅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象呈現在眼前。
如今的牧羊河,水面面積近1.2萬平方米,河道寬度也擴寬到12米至28米。在牧羊河上,順著7.3公裡長的步棧道一路走來,苗歷廣場、苗王府、鵲橋、5號壩、棧道、日月廣場和滴水苗城城門,每一處景觀都值得駐足觀望。
河的兩邊是紅楓、香樟、銀杏等50餘種不同的樹木,路旁的杜鵑花、春羽、牡丹等30多種花兒競相開放,水中的荷花、睡蓮、花葉盧竹等10多種植物和多種水生生物隨風搖擺、婀娜多姿。
牧羊河畔的滴水苗城,是一幢幢苗族風貌街,風雨廊橋、休憩步道、親水廣場、客棧、餐廳。華燈初上,這裡的夜景顯得格外迷人,好客的苗寨人民還會圍著篝火,歡快的民族舞蹈吸引著無數的遊客也一起載歌載舞。如今的牧羊河溼地公園成了山水相依、城水相融、人水相親,集觀賞遊覽、文化娛樂、康體健身等綜合功能為一體的生態公園。
河對面是3000畝的公益林,玉屏鎮牧羊河鎮級河長羅律說,退耕還林等多項保護政策的落實,讓牧羊河流域的景色變得越來越美。為了讓滴水苗城周邊的村民富裕起來,「迎雙休,憶鄉愁」,每周一跳活動成為滴水苗城的品牌活動,跳出健康、跳出和諧、跳出村民的未來,隨著生態旅遊業的發展,美國、法國等6個國家的苗族同胞都來到了這裡。如今的牧羊河,在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中搖身一變成為屏邊縣居民和遊客的休閒勝地。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屏邊縣河長制辦公室主任何昌建說,牧羊河就如一個可以移動的景觀鑲嵌在屏邊縣城中,突出苗文化、做足水文章、挖掘山潛力、發揮綠優勢,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形態在這裡逐步形成,屏邊縣城這顆「明珠」越來越美,成為全國生態文明示範縣城和全國民族團結示範縣。
水是屏邊縣城的魂,伴隨著牧羊河越來越清脆的流水聲,生態越來越良好的滴水苗城發展步伐也更加鏗鏘有力。
作者:王宗林
供圖: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李夢宇
審閱:李秀英
終審:張 繼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MXpingbian
微博公眾號
@苗鄉屏邊
苗鄉屏邊
今日頭條號
苗鄉屏邊
抖音號
苗鄉屏邊
APP
苗鄉屏邊
快手號
明日天氣預報
未來24小時受弱冷空氣和偏南氣流共同影響
地名
天氣
氣溫
風向
風速
屏邊
陰有小到中雨
19~23℃
偏北風
2級
球分享
球點讚
原標題:《牧羊河美麗蝶變 滴水苗城綻新顏》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