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電影和韓國的差距,或許比中國足球和韓國差距還要大

2021-01-08 懂球帝官方

首先給大家看一張電影截圖:

可能會有人認為,這是某個版本的哥斯拉電影。但真實的答案可能會出乎你的意料:這是一部1985年上映的朝鮮電影:《平壤怪獸》。

故事的梗概是這樣的:古時候有個暴君,害怕百姓造反,把百姓的鐵器全部收走。農民沒了鐵器,就沒辦法耕種,大批餓死。一位老農去講理,但被抓進了大牢,折磨致死。臨死之前,他用泥土和米捏成了一個小怪獸,交給了探監的女兒。

女兒把泥人拿回家,有一次不慎把血滴在了泥人身上,這個小怪獸就活了。怪獸吃一切金屬製品,越長越大。最終,它參加了農民起義,攻打王宮,吃掉了軍隊的兵器,推翻了國王。但是老百姓得勝之後,怪獸還是要不停地吃鐵,成為了百姓的負擔。最終那位老農的女兒設計與它同歸於盡,還百姓一個安寧。

這部電影無論是拍攝手法、思想深度、故事邏輯上,在當時都屬於上乘水準。當然,它雖然產於朝鮮,但導演申相玉其實是個是韓國人。申相玉在1978年被朝鮮綁架,在朝鮮期間,為朝鮮執導了7部電影,1986年才借參加柏林電影節的機會逃出。他就是韓國電影在上世紀60年代進入黃金期時的代表人物。

韓國影視界也曾有失敗的「U23政策」

我們常說,藝術來源於生活。韓國電影的發展歷史,就十分透徹地體現了這一點。

韓國剛剛取得獨立,並且經歷了韓戰後,其影視題材打著鮮明的時代烙印。一批體現韓國人民族解放和國家光復的影視作品應運而生。但在進入60年代,國家局勢穩定後,韓國逐漸出現了以家庭題材為主的影視作品。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申相玉執導的《浪漫爸爸》。本片體現了60年代韓國中產階級在適應社會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比較富有生活氣息。

除了家庭題材外,韓國在60年代也推出了愛情題材、驚悚題材等各式各樣的影視作品,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的態勢。但是,韓國電影的發展也遇到過障礙。這個障礙,來自於時任韓國總統樸正熙推出的一系列政策。

樸正熙

樸正熙當政的時候,為了保護本土電影,設置了一個電影配額制度。這個制度規定,韓國的影院,每年每個廳,都必須上映一定天數的本國電影。全國的電視臺,也必須按照一定比例播放本國電影。而且,必須是有實力的製作商才能註冊電影公司,這些電影公司達不到一定程度的國產電影產量,是不能進口外國電影的。

但是,這種保護相當於在中超聯賽裡加大外援限制、設置U23政策,治標不治本,並沒有給韓國電影水平帶來實質的幫助。外國電影的進口量少了,反倒導致了外國電影的收益增加。有的電影公司為了從中獲利,甚至出現了非法出售進口外國電影配額的行為。1966年,韓國還規定,一家電影公司必須放映三部韓國電影,才能進口一部外國電影。所以某些公司就在那三部國產電影上採取完全糊弄的態度,只求數量不求質量,注意力全放到了進口外國電影上。

這種保護主義、金錢至上的口子一開,韓國電影在觀眾心裡,就成了低成本、低質量、粗製濫造的代名詞。一旦口碑倒了,什麼政策都拯救不了票房。韓國影視界已經在他們的發展歷程中,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有用的經驗和教訓。

當然,對於那個時代韓國影視界的低迷,我們也必須將一部分原因歸咎於樸正熙時期對電影題材的過度限制。但是,無論在何時,我們都應該絕對反對將影視藝術低迷的理由全部扣在「體制」、「國情」上。就像文章開頭所說,申相玉這樣優秀的導演,即使是在朝鮮,也能夠拍出《平壤怪獸》這樣的劃時代作品。

申相玉

直到樸正熙去世後的80年代,韓國電影才迎來了轉折。一些在80年代經歷了電影轉折期的年輕人,後來成長為了優秀的導演,其中包括1969年出生的奉俊昊。今天,奉俊昊憑藉自己執導的《寄生蟲》,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他是繼去年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之後,影史第二位以非英語片拿下該獎的導演。也是李安之後,第二位奪得該獎項的亞洲導演。

而目前中國影視界和韓國影視界的差距,比中國足球和韓國足球的差距可能更大。中國足球和韓國足球的差距,根源不在足球本身,而在思想觀念;同樣,中國電影和韓國電影的差距,根源也不在電影本身,也是在思想觀念。

奉俊昊

臉譜化形象:影視藝術的致命傷

我不知道現在中國國內的小學語文教科書都在教什麼。我們那個年代,書裡經常會有革命先輩們的事跡。但那些課文並沒有把背景講清楚,老師也不會講的太明白,只告訴你課文裡的主人公幹的都是好事,他們在與壞人作鬥爭。這樣一來,許多同學分不清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反正都是好人打壞人;甚至有人認為蔣介石和日本人都是一回事,因為課本說他們都是壞人,而壞蛋都是一樣的。那個時候課本裡還會講列寧的事跡,但列寧究竟在和誰作鬥爭,為什麼要鬥爭,很多人直到小學畢業也搞不清楚。一切的一切,只是填鴨式的灌輸。

曾經有一次,老師講到了有關宋慶齡的一篇課文。宋慶齡在課本裡的形象,當然是關愛下一代的慈祥奶奶。但我們的老師多了一句嘴,告訴大家:宋慶齡的妹妹嫁給了蔣介石。同學們立即就無法接受,也無法理解:好人的妹妹,怎麼能嫁給壞蛋呢?

把人物臉譜化,非黑即白,這就是中國人從小接受的教育。這種教育明明是錯誤的,我們卻很難去改正。這或許也是教育當中的一種「懶政」,因為用這樣的教育方法,風險最小、最省事。但教育者沒有考慮到的是,一旦當接受這些教育的孩子長大,接觸到冷冰冰的現實的時候,他們會對自己以前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懷疑,進而衍生出自我懷疑。當他們的價值體系崩塌的時候,就是產生痛苦的時候。產生痛苦的人多了,這個社會就會隨之變得痛苦起來。

在一般人的印象當中,年輕人不喜歡看主旋律的影視作品。但有一部劇例外:李幼斌主演的《亮劍》,在年輕人為主要用戶群體的B站上大受歡迎。當B站失去《亮劍》版權時,許多年輕用戶紛紛表達惋惜之情。他們不但喜歡看這部劇,還喜歡在網絡上分享和討論其中的情節,一些經典橋段甚至能夠全文背誦。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在主題曲《中國軍魂》奏響時,一句一句地以發彈幕的形式「合唱」,熱血沸騰。

這充分說明:題材問題,並不是某個年齡段受眾的桎梏。只要能講好故事、尊重常識、有血有肉、拒絕說教,就能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同樣,在美國拍攝的抗日電影《血戰鋼鋸嶺》上映後,有一條中國的影評說:「這是我這輩子最恨日本鬼子的兩個小時」。輸出價值觀,靠的絕不是褲襠藏雷、手撕鬼子之類的超現實魔幻情節,也不是《舉起手來》中那樣臉譜化的處理方式。

我們就以奉俊昊的作品為例,看看他在表達價值觀的時候,是如何處理的。

你以為我在講故事,其實我在記錄歷史

奉俊昊最為人所知的作品,就是2003年的《殺人回憶》。這被很多人認為是韓國電影史上的最佳作品。故事的背景是真實發生的華城連環殺人案,但這部電影最可貴的地方,就是不單單在敘述案件本身。它通過許多有意無意的元素和表現手法,表現了韓國社會當時的種種問題,以及韓國人當時思想中的痛苦和迷茫。

在影片中,有一位辦事不嚴謹的警官,單憑著自己的直覺辦案,他的粗暴手法一次又一次被證明是錯的;也有一位信奉科學的警官,經過一系列嚴密的推理,找出了他所認為的真兇。而他所信奉的科學:美國的DNA檢測報告,卻又親手打破了他對案件的判斷,讓他對自己的信仰產生了懷疑。

而這些情節,加上一系列影片的臺詞和拍攝手法,其實體現的是韓國社會由傳統走向現代過程中,民眾思想當中的糾結和痛苦。韓國傳統社會等級森嚴,嚴格區分的長幼、上下級關係,到如今還存在;而戰後受到美國的影響,韓國社會迅速西化,取得經濟發展的同時,人們的思想卻無法接受百分之百地西方化。由於這個國家所經歷的獨特歷史,導致了其民族性格中彷徨和迷茫的一面,而《殺人回憶》就是借著殺人案,講述這種讓人糾結的現狀,從而引起大家的共鳴和思考。

說實話,在中國的影視界,只有賈樟柯的部分作品讓我能從其中品到一絲這樣的味道。而就是這樣的一位導演,在中國也受到了諸多的爭議。對他的爭議主要集中在:他塑造了一個「擰巴的中國」,尋求著「悲天憫人的快感」,用電影傳遞一種「自我低估」的消極思想。可是,批評者們卻忘記了最基本的一點:這樣的電影,題材都來自於生活,來自於活生生的你我他之中。睜大眼睛去看、去面對,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這是人性的真實。影視藝術,不應該完全是虛假玄幻的世界。

就像正在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我相信到了疫情結束之後,它也會對我們經歷過這一切的所有人產生難以磨滅的印象。短短2個多月,已經有無數讓我們難忘的事件發生。當災難降臨的時候,我們有責任一起去抗擊;當災難離開的時候,我想,影視界也有責任用自己的作品去紀念這次抗擊的過程,給後人留下警醒。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中國能有這樣的作品。

類似的作品,韓國也早已有了。導演還是奉俊昊,他執導的《漢江怪物》,推薦給大家觀看。和《殺人回憶》不同,這部電影表現的不是一樁現實中發生的災難,但讓人看過之後,又覺得它切切實實地在自己的生活裡出現過。在這裡就不再多提,大家一看便知。

不要讓影視作品變成乾隆的詩

說到這裡,我仔細回想了一下,又覺得中國電影或許並沒有我們所說的那麼脫離現實社會:那些光怪陸離、邏輯混亂、虛假尷尬、浮誇浮躁的表演,客觀上不恰恰是中國社會目前許多真實現象的體現嗎?多年以後,當我們整理中國21世紀的影視史的時候,這些「爛片」都將以一個整體的姿態,在這部史書中佔據一席之地。它體現的不是中國影視界的浮躁和墮落,而是進入網絡傳播時代後,中國影視界對快餐文化的順從和妥協。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之中,偶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少部分作品,也不能改變這一洪流的大方向。

影視從業者們,放棄了在追求質量和迎合市場之間尋找平衡的權利;他們一味向市場實施右傾投降主義,沒有以自己的作品內容來定義這個時代,而是讓這個時代定義了自己的作品。他們的作品就像乾隆的詩:一輩子寫了四萬多首,卻讓人一首也記不住。如果真的要在行業內做出一番事業,我們還是建議,中國影視界最好能夠出產一些能夠「留得住」的作品。

當受眾關注熒幕外的花邊,多於關注電影本身;吐槽電影的作品,比電影本身還要精彩;對角色妝容服飾的討論,超越了對劇情的討論;影視界投資和逃稅的數額越來越大,卻年復一年出不了好內容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發自內心的告訴他們一句:

你們的水平,現在看來和中國足球也沒什麼區別。

相關焦點

  • 體壇:武磊和孫興慜的差距,或許比中韓足球的差距還要大
    虎撲9月21日訊 孫興慜英超大殺四方上演「大四喜」的同一天,在西乙效力的武磊首發表現平平,只踢了57分鐘就被主教練換下。對此,《體壇周報》撰文稱,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武磊和孫興慜的差距,或許比中韓足球的差距還要大。相關文章寫道,上賽季,武磊在西甲效力時,就時常被拿來和孫興慜做比較。
  • 紙上談兵:中國足球最強11人 VS 韓國最強11人 差距有多少?
    中國足球與韓國足球差距有多大?也許不看足球的人認為是天壤之別,好比頂級聯賽的球隊與一個小區的業餘足球隊一樣的差距。實際上,個別位置差距是比較明顯,但一些位置上的球員,本身並沒有太大的差距。雖然身價和場上作用不可同日而語,但足球是11個人的運動(只能這樣說了,畢竟中韓足球上有差距是不爭的事實)。右邊鋒:楊立瑜 VS 權昶勳在右邊路,中韓足球之間的差距,比左路還要大。
  • U23亞洲杯決賽,韓國奪冠,中國足球的差距到底在哪裡?
    U23亞洲杯決賽,韓國奪冠,中國足球的差距到底在哪裡?中國國奧隊在郝偉指導的帶領下以3戰0勝0進球的戰績無緣本屆奧運會,這尷尬成績的背後,引發了球迷無限的憤怒與思考,到底中國足球在亞洲層面與強隊之間的差距在哪裡?喊了這麼多年「發展青訓」的口號,成果到底有多少?
  • 今年亞冠的比賽來看,我們和韓國足球的水平差距還在不斷擴大!
    我們不禁要思考一個問題,經過這麼多年聯賽和青訓等各方面的改革,我們究竟拉近了和日韓等亞洲足球強國的距離了嗎? ,中國媒體卻在為武磊近11輪以來打破了西乙進球荒而歡呼雀躍!留洋球員水平的差距也許就是中韓足球目前水平的真實寫照!
  • 中韓棒球差距觀眾直接體現 韓國狂追中國迷茫
    在今天棒球半決賽的觀眾席上,韓國SBS電視臺的記者幾乎用同一個問題問遍了所有到場的中國觀眾:「是否認識韓國隊中的棒球明星?」但他們得到的答案只有一個:不知道。韓國記者或許並不知道,棒球在中國是絕對的冷門項目。正如一位觀眾說的那樣:「我連中國隊的球員都不認識呢。」
  • 中國男明星和韓國男明星的差距,為什麼韓國肌肉男明星這麼多?
    眾所周知韓國娛樂圈盛產花美男,其實也盛產肌肉男。其實很多韓劇或韓國電影中都有男明星脫衣露肉的戲碼,通過展現完美的肌肉身材,不僅可以引起外界的話題,還可以提高收視率,同時給觀眾帶來福利。那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差距呢?一、韓國娛樂圈的競爭激烈。韓國就這麼點地方,加上娛樂產業發達,優勝劣汰,而且男明星還有兵役的困擾,一不小心就被淘汰了。只有加強自身的優勢,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二、韓國健身文化。眾所周知,韓國是個健身文化很普及的國家。韓國健身房遍地都是,並且價格都非常便宜。很多藝人也會利用空閒時間健身。而且現在韓國的健身模特、健身明星,真是越來越多了。
  • 體壇周報評論:武磊和孫興慜的差距,比中韓足球的差距還要大
    北京時間9月20日晚上,英超聯賽,託特納姆熱刺大勝南安普頓,孫興慜在比賽中上演大四喜,創造亞洲球員新紀錄,同時武磊在西乙聯賽表現一般。對此,國內媒體《體壇周報》發表文章認為:武磊和孫興慜的差距,或許比中韓足球的差距還要大。
  • 日本和韓國的火鍋,都是學習中國的,現在和中國火鍋的差距太大了
    火鍋最早起源於中國,早在秦朝時期,火鍋就有了雛形,人們將大塊的牛肉或是羊肉放在青銅鑄造的鼎中烹煮,煮好的肉再撈出來切割好分給眾人,到了現代社會,火鍋早已在中國各地形成自己的派系,有熱愛重口味的牛油火鍋和清油火鍋,有講究吃食材原汁原味的毋米粥火鍋,還有各類新型的酸湯鍋、菌湯鍋、牛肉鍋、羊肉鍋等等
  • 日本、韓國,與中國棋手的差距將越來越大!
    9日,16歲的沈準燮通過韓國的升段比賽,成了一名韓國棋院的職業棋手。據說他入段以後,韓國棋院的職業棋手一共是350人。這350名職業棋手包括286名男子棋手和64名女子棋手。順便說一順,韓國棋院始建於1945年11月。韓國棋院發展了將近73年,才有350人的規模。而我們中國,一下子就產生44位職業棋手。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差距?
  • 中國龍與太極虎,中國男足與韓國男足相比到底有多大差距?
    曾經的中國龍顯現出了亞洲稱霸的決心,也只是在與日韓伊朗等隊對陣之時有些不穩。但是如今的中國足球呢,無論是泰國,中國香港甚至是越南和緬甸,都不能夠胸有成竹。如今狀況,簡直是慘不忍睹。青少年才是一個國家的未來,這一點在足球的世界裡同樣適用。韓國的青少年球員一個又一個的湧現了出來,前赴後繼奔向歐洲聯賽,中國的青少年球員們一個又一個的抽菸喝酒,成為媒體的頭版頭條。以小見大,這也許就是兩國足球之間的差距,就像是不可逾越的鴻溝。
  • 詳解中國、韓國、伊朗三大旅歐頂級球星,看國足與亞洲一流差距
    ,簡要解析海灣梅西阿茲蒙、熱刺前鋒孫興慜、中國球星武磊,以上三人分別是伊朗的頂級球員代表,韓國足球最優秀的代表以及中國旅歐球員最優秀的代表。通過分析他們三位頂級球員的各項技術數據,找出各自的優勢和不足,從一個側面客觀反映中國足球的差距還有多少。我國足球需要再次加速追趕,才能趕超亞洲一流足球強國,繼而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 同為經濟中心,中國的上海和韓國的首爾相比,差距有多少呢?
    相信許多人一定都知道,現在在每個國家中都有自己的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這代表著這個國家政治和經濟的重要性放在哪裡,在我們中國的政治中心無疑是我們中國的首都北京,而我們的經濟中心則是我們的上海,上海的經濟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中國城市中經濟十分強勁的存在。
  • 「韓國歐巴」出工不出力,卻穩坐國安主力,中韓足球差距明顯
    上輪中超北京國安5:2大勝重慶當代,前鋒線尤其是巴坎布發揮出色,但2個失球卻暴露了後防線的不足,這就不得不說一下韓國後衛金玟哉了。金玟哉幾個月前在韓國某電視節目中公開吐槽國安隊友,尤其是吐槽隊長于大寶「不懂防守」。不管金玟哉是有意還是無意,他嚴重傷害了國安隊友的感情,破壞了隊內的團結。
  • 都說中國的高鐵,與韓國進行對比後,發現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
    都說中國的高鐵,與韓國進行對比後,發現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高鐵作為現在人們出行上班的交通工具之一,是非常方便快捷的,相比汽車來說,高鐵可以避免堵車,是比汽車還要快的交通工具。都說中國的高鐵好,與韓國進行對比後,發現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究竟是怎樣一回事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高鐵的起步對於別的國家來說,我們的國家相比來說是有點晚的,這也引起了不少國家的關注,甚至還有些人來到高鐵站與韓國的高鐵進行了對比,對比以後人們發現,中國地鐵好不是空有其談。
  • 恐怖分子的數據顯示中國足球是落後的,他落後日本和韓國幾十年
    同一支亞洲隊伍,為什麼力量差距這麼大?希丁克在遊戲後更真實,以目前國奧隊的實力,很難進入東京奧運會!確實,希丁克並沒有談論重大節日,目前,中國足球的水平遠遠落後於歐洲,南美洲,即使在亞洲、日本和韓國也落後了幾十年,如果你看一組數據,從到現在,時間裡中國青少年參與者從60萬下降到不到1萬,足球學校的數量從4000個下降到20多個,如此多的數字下降是多麼可怕啊!我真不敢相信!目前,日本和韓國青少年參與足球運動的人口仍在50萬至60萬之間。
  • 看完《大贏家》對中國電影感到絕望,我們和韓國電影差距有多大?
    繼徐崢的《囧媽》之後,大鵬和柳巖的《大贏家》也以採取線上播放的形式上映了。當然這對憋了很久的觀眾而言簡直就是喜聞樂見。我個人比較認同魏君子最近說的一句話:現在這個時代就沒有「已經沒有網大這個說法了」。現在電影也不分什麼平臺了,只有好電影和爛電影的區分。
  • 韓國足球完勝中國足球?事實也許並非如此讓人悲觀!
    在賽後有不少自媒體大放悲聲,認為韓國足球再一次完勝中國足球。對此大嘴仍然有不同看法,今天不妨和各位看官仔細說說。從畏懼韓國隊,到設法克制韓國隊,中國足球已不再畏懼韓國足球中國足球自1978年起到2010年東亞四強賽3-0橫掃韓國隊,「恐韓症」持續了32年。
  • 從身價上看,國奧與日韓究竟有多大差距?結果或許和你想得不一樣
    近日,足球資訊網站《GOAL》評選出了當今足壇的50大「01後」球星。本次盤點中,皇馬天才羅德裡戈高居榜首,而分別位列第7名和第9名的「日韓雙星」李剛仁和久保建英則也一同殺入了前10,著實為亞洲足球爭了光。
  • 數據看中日韓足球差距,發展足球應著力夯實基礎和營造氛圍
    數據看中日韓足球差距,發展足球應著力夯實基礎和營造氛圍 2020賽季亞冠聯賽最終以蔚山現代奪冠而告終
  • 從恆大,申花的接連被韓國球隊的替補按地摩擦看中韓足球的差距到底...
    不得不承認,中國足球與韓國足球的差距正在繼續以不可逆轉的方式和方向加速拉大。 現在的韓國聯賽已經成為中超聯賽事實上的外援與外教的選拔梯隊,當金元砸出時,已經無人能夠阻擋,甚至當二次限薪會註定發生時,韓國聯賽的mvp孫準浩依舊會在明年加盟中超聯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