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移動硬碟,很多人或許想到的是以前的那種2.5寸產品,尺寸大,攜帶也不是很方便,其實,隨著存儲技術的發展,現在的移動硬碟產品是容量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小了;近年來移動SSD固態硬碟非常流行,這類硬碟最大的特點是小巧且速度非常快。高速的數據存儲也讓移動SSD固態硬碟擁有了更多的使用場景,可以作為移動硬碟使用,也可以作為筆記本、臺式機電腦的擴展內存,疾速的數據傳輸與直接安裝在機器上的硬碟幾乎一樣,基本沒有拖延感,這類移動SSD固態硬碟也成了無法擴充硬碟的筆記本用戶選擇。
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是奧睿科最近推出的可攜式SSD移動固態硬碟,體積與普通優盤差不多到,可以放包包,掛鑰匙上,攜帶非常方便,當然,性能等方面也表現不錯。
外觀細節
從設計風格與命名看,奧睿科iMatch移動固態硬碟似乎主要定位於乞丐版MacBook、容量不夠的MacBook拓展存儲;當然了,其他筆記本、臺式機、甚至手機也多是可以使用這款產品的,與普通存儲設備並沒有大的區別。我這款是500G的容量,包裝是也是比較簡潔,藍白相間的配色,開窗式外包裝設計方便我們看到iMatch移動固態硬碟主體。
包裝內的配件並不多,包括ORICO iMatch移動固態硬碟、說明書,另外還很貼心地配送了兩個短數據線,一根是USB-A TO TYPE-C線,另外一個是TYPE-C TO TYPE-C ,可以連接筆記本、臺式機、平板、手機、PS4等設備,為這些設備擴展存儲使用。
iMatch移動固態硬碟的設計非常小巧,三圍尺寸69mmx32mmx10mm,重量僅為35g,如果你還對這個大小沒有概念,沒關係,上一張iMatch移動固態硬碟其他優盤的對比,你就知道有都迷你了。看到上圖的對比,是不是大概知道了這款產品的體積呢。
畢竟定位是蘋果產品用戶,所以,iMatch移動固態硬碟在設計上蘋果風十足,採用的是全鋁外殼,並輔以CNC切割工藝,外形設計四個邊角有圓潤大弧度,而磨砂質感的合金材質則又表現出了其硬朗的氣質,正面是簡簡單單的「ORICO」LOGO,整體有一種高顏值的簡約之美。
iMatch移動固態硬碟的側面是一個TYPE-C接口,邊上還設計有一個狀態燈,工作的時候呈藍色 ,燈光柔和,一閃一閃不刺眼。
iMatch移動固態硬碟還設計有一個掛孔,可以掛在鑰匙上、包包上,當然也可以隨手放入包包,揣入口袋,攜帶是很方便的有麼有。
從外觀上看,iMatch移動固態硬碟確實是非常小巧,隨身攜帶毫無壓力,而金屬材質,蘋果風的設計也顯得顏值超高。
實際使用
性能方面,採用的是USB3.1 Gen2接口,支持10Gbps速率,配合UASP加速以及TRIM指令。理論讀取速度為:985MB/s,寫入速度為:931MB/s。由於實際上的速度深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所以數據僅供參考。
簡單測速
移動硬碟上手,跟手機就一樣,自然要跑一下分,雖然沒什麼大用途,不過對於性能來說,數據表現會直觀一點。電腦是十代平臺,簡單地通過TxBENCH固態硬碟性能測試工具測試了一下跑分,測試中順序讀取958MB/s,順序寫入935MB/s;隨機讀取617MB/s,隨機寫入723MB/s;4K方面的數據也表現不錯。其他測試軟體也沒有試了,結果大同小異。
Win10下實際複製
那麼,實際使用如何呢?
不管你的測試數據有多高,最終還是要應用到實際的使用上,所以,我也測了一下實際的拷貝速度,這次是從希捷2.5機械硬碟拷貝一個3.34G的壓縮包到奧睿科iMatch移動固態硬碟;可以看到速度穩定在330MB/s以上,花了9秒的時間拷貝完成,速度是槓槓的。那麼有人問了,為什麼速度只有330MB/s,這是由於機械硬碟的速度存在瓶頸緣故,自然是達不到理論值了940MB/s了,所以說,影響測試結果是多方面的,猶如木桶原理,很正常,不用糾結。
手機OTG使用
除了日常擴展存儲空間外,奧睿科iMatch移動固態硬碟還可以作為手機的OTG使用,也就是說,也可以為手機進行拓展存儲。而在速度上,我也測試了一下,順序讀取為817.66MB/s,順序寫入167.1MB/s;隨機讀取431.1MB/s,隨機寫入5.1MB/s,作為OTG使用有這個速度非常不錯。
GIF
實際上我拷貝了一部3.4G的4K電影到iMatch移動固態硬碟,然後在手機上觀看,快進快退都非常快速,指哪打哪,整體感覺順暢無比。
作為NAS備份盤
當然,用iMatch移動固態硬碟備份家庭NAS數據或者是配合路由器搭建家庭NAS也是不錯的,我家裡已經有了NAS,所以有時候我會通過iMatch移動固態硬碟將NAS中的重要數據備份到iMatch移動固態硬碟,多一處備份數據多一點安全,對不對。
總體來說,對於日常經常交換數據,又覺得普通移動硬碟速度慢,不易攜帶的話,那麼,奧睿科iMatch移動固態硬碟小巧的身材,疾速的數據傳輸加上不錯的顏值,應該是你的選擇。優點如上
缺點的話,感覺溫度控制不夠得力,有點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