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值一個非常特殊的歷史時期,房地產市場一直是中國經濟的基本盤,唯一的訴求就是必須穩住!
其真正的內涵是:一方面,當前局部地區存在房地產市場的泡沫,不管是房價,還是地價,都不能繼續過快上漲,否則泡沫膨脹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能沒辦法收場,萬一崩坍,對經濟將產生重大衝擊,日本90年前後是前車之鑑!
另一方面,全國樓市當前處於降溫狀態,其中部分地區降溫幅度較大、持續時間較長,比如京津冀地區,另外中西部的很多中小城市當前處於低迷狀態。
要防範這類地區市場超預期下降,必須及時阻擋其房價地價過快下跌,繼續蓋高樓,繼續高價賣地,全部自產自銷,智慧財產權、核心技術都是我們自己的,而且,沒有受國外製裁的風險,並且會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這是要扭曲市場規律的節奏呀,你可以扭曲一時,不能扭曲一世,耐心等待市場規律的懲罰吧!近幾年不可能降,保住地價等於保住房價,地價沒了,少了五成收入。
相信世界萬物自有規律,任何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泡沫終究要破滅,任何人擋不住,現在這個形勢,房價是一定會降的,泡沫太大了,到了關鍵時刻不是你想穩就能穩住的,有句話很準的:出來混早晚要還的!
是泡沫就會破,只是時間有長有短。近10年溫州房價的走勢就是未來很多城市的模板,房地產不漲,無法掏空炒房客和投資客的錢包,減緩經濟發展速度,所以繼續漲才是硬道理。
唯有繁榮昌盛的經濟基礎,才是支撐一切一切行業的堅實根基,脫離了經濟支撐最終一地雞毛。
房子一定要穩住,緩慢上漲,這樣才能繼續通過土地抽取財富,另一方面現在還真沒什麼能接替房地產市場這個大蓄水池,鎖定巨額流動性。
房價兩極分化是必然趨勢,偶遇黑天鵝一起倒黴,風雨過後房價高的地方依舊閃亮,別不信。中國的哲理講究上順天意不可違,下謝黎民不可欺。
凡事講究順勢而為,不可逆天而行。房價該跌的時候,豈是螳臂當門能幹的?土地、稅金、各環節的利潤、貸款利息等。
然後又衍生出高房租、高價商品,即便是買個煎餅果子,大概都會有兩塊錢的房租成本在裡頭,真的很好奇,這幾年為什見不到「房奴」這個詞了,都說股市裡的散戶是韭菜,那受到房地產經紀影響到的人應該就是洋蔥!
看看八九十年代,還沒有房地產市場的時候,發展根本不靠它,人們生活的一切比現在好多了!
疫情對經濟的打擊可以說是嚴重的史無前例的,各行各業都遭受重創,加上大洪災過後使普通階層收入下降或倒欠債,又有外敵制裁打壓,請問拿什麼來穩高房價?
難道說奇高價的房子只需要賣給一小部分的有錢群體即可?關鍵是真正的有錢人誰還缺房誰會買多套房放在哪?穩緊毛線呀,秋風掃落葉的時候還有多少人是剛需,現在還不斷建房,你們炒房客看清楚,儘早把手頭上的空房賣掉是上策。
這樣做合理嗎?評論區發表一下您的見解。
聲明:部分內容及圖片來自網絡,如果信息有誤,或侵犯到您的隱私,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