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臺河「農」墨重彩推進鄉村振興

2020-12-27 黑龍江政府網

「十三五」期間,七臺河市農業農村戰線圍繞「三農」工作目標任務,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不斷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農村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農業戰線發展碩果壓枝

全市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20億斤以上,實現「十四連豐」。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9家,特色經濟作物面積穩定在30.8萬畝左右,綠色食品標識發展到56個,有機食品標識36個,地理標誌5個,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231個,綠色有機認證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大力發展野豬、梅花鹿、肉驢等特色養殖,加快天兆百萬頭生豬項目建設。創建「網際網路+農業」示範基地,加速構建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網絡。打好寒地黑土、非轉基因、綠色有機優勢牌,完善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

三產融合程度空前緊密

全市轉型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力支撐,加快三產融合、產城融合、城鄉融合。重點推進5000萬元以上產業項目50個,總投資236億元。深入推進「兩頭兩尾」,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突破25億元,尚品菽有機醬油、春力豆製品、三勝雜糧等特色食品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

一批「網際網路+農業」「網際網路+工業」「網際網路+商業」的電商嶄露頭角,雙葉公司等50餘戶本地知名企業產品與多家電商平臺實現緊密嫁接,全市依託農村淘寶、黑龍江大米網等第三方網絡平臺的農村電商達到2000餘家,糧油、山特、畜禽等五大類53個優質農產品插上電商「翅膀」後迅速走紅。

推動設施農業、休閒觀光農業發展,加快龍谷田園綜合體、田潤農業生態園、金沙鄉村度假綜合體等項目建設。青山鄉田園音樂葡萄、金沙實業公司洪忠葡萄園被省旅遊局確定為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點,西大圈森林公園、薰衣草莊園、奮鬥葡萄園入選《黑龍江省休閒農業宣傳圖冊》。「忍冬小子」「三勝雜糧」「東之星高鈣菜」等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綠色產品品牌蓬勃發展,高鈣菜、藍靛果、黑甜甜葡萄等特色產品已成為七臺河市一張張「美食名片」,深受各地消費者青睞。

農村綜合改革持續推進

全市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基本完成,實行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土地經營權流轉不斷加快,全面鋪開了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納入全市區域性經濟發展綜合考核範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4個省級試點村和13個市級試點村如期完成試點任務。推進多種形式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一步壯大,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47個、家庭農場338個、種植大戶720戶、養殖大戶92戶,農民合作社達到1008個。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良好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鄉村振興創造了生態條件。加快通村道路硬化建設,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光纖寬帶網絡和移動通信已覆蓋全部行政村。深入挖掘鄉村特色文化潛能,加大宏偉鎮等特色小鎮、四新村等鄉村旅遊示範村建設,重現田園風光,留住黑土鄉愁。大力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完成改造危房151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任務基本完成。大力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互聯互通,實施農村道路、廁所、供電、學校、住房、飲水等工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80%的村莊進行了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大部分村莊實現了清潔供暖,農村幼兒園、中小學、衛生室、養老院、便民服務中心等公共場所和農村新型社區全部實現冬季清潔供暖。

「十四五」努力實現「兩提三促」

未來五年,七臺河市將立足資源稟賦,緊緊圍繞打優勢牌走特色路發展方向,激發農村發展活力,通過規模化經營穩步提升糧食生產能力,降低生產成本,擴大經濟作物面積,銜接精深加工,增加單位產出。著力優化主糧、畜禽等基礎產業,提升蔬菜、雜糧、食用菌等優勢產業,壯大北藥、林下經濟等地方特色產業,做好「農業+N」實現「接二連三」,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第一產業提質量、提效益,促創新、促融合、促增收。(韓婷澎、解洪旺、羅丹)

圖片由七臺河市委宣傳部提供

相關焦點

  • 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 全面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明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前段時間已經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作出了具體部署。李克強總理3月5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再次強調,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依靠改革創新壯大鄉村發展新動能。
  • 中和農信為鄉村振興提供金融支持
    魯網4月21日訊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著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深刻把握現代化建設規律和城鄉關係變化特徵,順應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這一重大戰略部署的實施推進,必須有強大的資金投入作保障,還需要依賴更多社會力量的支持與幫助。
  • 【鄉村振興】「農」墨重彩繪就固安富美鄉村新畫卷
    組團發展 全域推進「農」墨重彩繪就固安富美鄉村新畫卷作為京津地區的「菜籃子」「米袋子」,近年來,固安縣立足豐富的資源稟賦和獨特的區位優勢,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推進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一號工程」,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引領,大力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戰略,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
  • 促進鄉村謀定產業振興-農業大健康·萬祥軍:姓農立農興農
    促進鄉村謀定產業振興-農業大健康·萬祥軍:姓農立農興農(劉璐琳中央民族大學)新聞中國採編網 中國新聞採編網 謀定研究中國智庫網 經信研究 國研智庫 國情講壇 哲商對話 萬贏信採編:7月1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國務院近日印發的《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
  • 【為鄉村振興插上金融的翅膀】省農擔中心財政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座談會在呂藝鎮召開
    為紮實做好財政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工作,提升農村基礎金融服務水平,使財政金融政策更好的服務於鄉村振興戰略,7月31日下午,省農擔濱州市管理中心主任高擁軍一行來呂藝調研並召開座談會,縣農商行黨委副書記、行長穆德生,鎮黨委書記祁巍,鎮黨委副書記趙蕊等陪同。
  • 新農創總部落戶新津!助力「農博引領+鄉村振興」
    新津作為四川農博會的永久舉辦地,承擔著融入全球農業創新、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建設四川美麗鄉村、打造成都農業公園的歷史使命,致力把中國天府農博園打造成為鄉村振興的中國典範、世界農博的東方品牌。 6月2日上午,新津與新農創集團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及新津鄉村振興總顧問聘任儀式在天府農博創新中心舉行。
  • 建設銀行寶雞分行「裕農通」 助力振興鄉村經濟發展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蘇博文 郝菊惠)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農戶要致富,鄉村要發展振興。那麼,為振興鄉村經濟提供金融服務的金融單位有啥舉措?
  • 遼寧省多措並舉推進鄉村產業振興
    第一產業增加值穩步增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升,「菜籃子」產品供給能力增強、農產品加工能力不斷提升……「十三五」時期,我省多措並舉,推進鄉村產業快速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基礎和支撐。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也是解決農村諸多問題的前提。「十三五」時期,我省積極推動鄉村產業由全面覆蓋向提檔升級、可持續發展轉變,取得長足進步。數據顯示,我省去年第一產業增加值2177.8億元,同比增長3.5%,高於全國0.4個百分點。今年前三季度,第一產業增加值1313.1億元,同比增長3.4%。
  • 墨園嬗變見證鄉村振興
    400年前,祖輩在惠城區橫瀝鎮一處跑馬滴墨,圈定了現今村莊的範圍,故名「墨園」。彼時,墨園村在廣州、惠州及東江沿岸一帶頗有名氣。橫瀝鎮黨委委員劉枚豔表示,借著政策東風,橫瀝鎮將以組織振興為引領,以人才振興為切入點,引入「名師名廚」,建設集交流平臺、展示窗口、實訓基地為一體的「東江菜師傅」鄉土人才培訓體系。環境整治提升鄉風面貌走進墨園村,沿著青灰石板鋪成的小道行走,一座座清代古建築、古民居映入眼帘。
  • 建設銀行肇源支行 「裕農快貸」助力鄉村振興
    建設銀行肇源支行 「裕農快貸」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16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歸農,顛覆電商模式 促進鄉村振興
    當不少農業勞動者篳路藍縷,奮力打開農產品銷路卻依然逃脫不了農產品滯銷的命運而無可奈何時,有一群默默奉獻的人,響應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國家目標,用開拓性的商業模式、創新性的商業思路幫助全國多地農產品實現了暢銷。這群人有一個統一的名稱——「歸農」。它的創造者,上海季芬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蔣憲彬,也是這群人的引領者。
  • 煙臺開發區海洋發展局奏響「三部曲」 引領鄉村振興戰略快速推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世羚 通訊員 趙韜 張秀玲 煙臺報導  煙臺開發區海洋發展局黨委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著力激發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奏響「支農、護農、助農」三部曲,引領鄉村振興戰略有序實施
  • 推進鄉村振興,「新倉經驗」又有新內涵
    近年來,平湖在「新倉經驗」基礎上創新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社、供銷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體」改革,賦予「新倉經驗」新內涵,全面推進新時代鄉村振興。▲毛澤東同志「新倉經驗」批示展示館新館揭幕。鬱中奇攝「我們把傳承發展『新倉經驗』與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緊密結合起來。」
  • 乳源必背鎮:推進鄉村振興 建設美麗瑤寨
    金燦燦的桂坑尾梯田稻穀(央廣網發)央廣網廣州12月16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馮永成)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美麗畫卷在世界過山瑤之鄉必背瑤鄉徐徐展開。
  • 鄉村振興路上的「農信楷模」
    (資料圖) 11月28日,瀋陽農商行大東支行組織員工參觀位於遼中區肖寨門的吳連武事跡陳列館,只見一輛破舊的28式自行車嵌入牆內,車主便是已故遼中區農信聯社優秀共產黨員吳連武。
  • 「新雲採消費助農計劃」將啟 數字經濟點亮鄉村振興
    該計劃是政策性功能和市場化機制跨界融合的創新助農項目,運用生態合作的方式,通過搭建農產品網上直採直銷平臺推動農業供給側轉型升級。據悉,該計劃輻射浙江省90個縣(市、區),將以數字經濟點亮鄉村振興戰略。今年是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答好鄉村振興這道大題,是全面小康的關鍵因素。
  • 濟寧市政府與省農行、省農擔公司、省供銷社籤訂金融服務鄉村振興...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馬文洋 張偉)11月29日上午,濟寧市政府與省農行、省農擔公司、省供銷社籤訂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發揮各自優勢,提升金融服務「三農」水平,攜手助推鄉村全面振興。濟寧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傅明先出席籤約儀式並致辭,市委副書記、市長林紅玉主持,省農行行長益虎,省農擔公司董事長魏華祥,省供銷社理事會主任付偉致辭。
  • 舞陽縣馬村鄉借勢借力推進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為同步推進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群眾和村集體雙增收,舞陽縣馬村鄉把發展產業作為培育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基礎性工作,借勢借力、加快發展。堅持規劃先行。該鄉以編制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和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規劃為契機,依託馬村鄉產業發展基礎和資源稟賦,在綜合分析加工業、養殖業和種植業發展態勢、風險隱患的基礎上,按照「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思路,確立了符合馬村實際的主導產業——特色種植業,高標準編制了產業發展規劃,劃定了優先發展區域和統籌推進區域。近年來,先後投資2000多萬元,集中建成了佔地3000多畝,各類設施大棚300多座的產業示範園區。
  • 江蘇沛縣:推進鄉村振興 繪就「三園建設」好風景
    李輝攝近年來,江蘇沛縣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農業「大花園」、農村「大公園」、農民「大樂園」三園建設為總牽引,不斷滿足群眾產業融合生產美、秀麗宜居生態美、幸福和諧生活美的期盼,奮力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 「新雲採消費助農計劃」於杭州啟動探鄉村振興新路
    項目支持方代表,浙江省財政廳黨組成員、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章啟誠介紹,「『新雲採消費助農計劃』是助力浙江鄉村振興戰略,聚焦新農村高質量發展的美好願景而誕生的。它將基於雲平臺經濟優勢和採購交易大數據,以農產品網上直採直銷、居民消費側推動農業供給側轉型升級,以消費助農方式,助力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美,助推鄉村振興戰略更加精準、更加有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