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說實話,《紅頭髮的N》這本書,看第二眼就喜歡上了,超級治癒的一本書。
《紅頭髮的N》是一本寫給大人的治癒風漫畫書,它的作者是韓國水原人崔賢廷。這是一個30多歲還依然單身的「大齡剩女」,是一名廣告從業者、撰稿人,也是一個頭一天抱怨要辭職第二天卻照常上班的普通人。
偶然間在朋友那裡看到《紅頭髮的N》這本書,看著封面上的小女孩,奇奇怪怪的書名,好奇心驅使我打開這本書,隨手翻了一頁,瞬間被吸引了。
事情多了會煩惱,沒事情做也會煩惱; 有煩惱會煩惱 沒有煩惱也會煩惱。 不知不覺 我就成了「煩惱人」。 今天入睡前,我也會思考: 我今天做了什麼?
每個單純善良的孩子都會長大,都要面臨這個世界的煩惱與複雜,不是我們沒有自己的真實感受,而是沒有人來聽我們的表達。
正被煩惱困擾著我,看完這段話,腦子忽然清醒了許多。接著饒有興趣地通讀起這本書。
「難道我就一直這樣成為配角的生活下去?庸庸碌碌,毫無作為,特別喪的過一生嗎?」,靈魂拷問,我的回答當然是:不,絕不。正如這本漫畫書《紅頭髮的N》裡所寫的:「與其為做主角而苦苦掙扎,還不如成為特別的配角。」書中主人公是一位滿臉雀斑、頭扎麻花辮,身穿紅白格條紋T恤、藍色牛仔褲的紅頭髮女孩N,書中盡述她對生活、工作,以及對親情、友情、夢想、愛情的感悟。讀著她的生活軌跡,我被帶入進去,看到平凡並不代表平庸,相反,平凡也可以魅力無窮。
01成功也是分級的,弱弱弱弱的成功,也屬於成功
成功或許也能分為弱成功、中成功、強成功,由弱變強的成功、有強變弱的成功等不同類型。 如果人人都能這麼想,想必追求成功的壓力會減輕不少,人們會變得自由一點。 畢竟,弱弱弱弱成功,也屬於成功。
身邊的小環境,世界的大環境不會因為我的改變而改變。相反,我的改變,再微小的改變,哪怕在別人看來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改變,也是我的世界的改變,一次翻天覆地變化。每天上班早走3分鐘,我就能獨自享受電梯,不用擔心電梯超載進不了電梯,因而耽誤時間遲到。我快樂因為我成功地調整了作息時間。我的成功就是從踏踏實實做好一些小事開始,給自己一整天一個好心情的開始。
02苟且的生活為何也會蘊藏著詩和遠方?
人對物質生活的追求是出自本能需求,無可挑剔,只是追求的方式、走的路會有差異。而人對精神上的追求形式豐富多彩,比如學業有成,事業發達,亦或是哲學,藝術,科學等領域的追求。這自然可以談及詩與遠方。遠方更多指向未來、希望以及生活理想,詩則會指向精神世界的追求——理想。即使現實生活一直苟且著,但因為有這些,這種苟且也是有希望的、有寄託的、有奔頭的。因此苟且的生活一樣蘊藏著詩和遠方。
03生活的真正意義是讓自己內心快樂
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中這樣說:
對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如果我們不是在跟別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為自己找心靈安適之所在,那麼連「平庸」這個詞都不太有意義了。「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千山萬水走到最後,還是「自己」二字。
面對一個個需要解決的危機和強大的變數,作者選擇用文字+漫畫的形式去表達自己,去講述自己的小故事、去說藏在心裡的話。在書寫和繪畫的過程中,在吐露心聲、嬉笑怒罵之中,療愈著自己千瘡百孔的靈魂。闡釋生活的真正意義是讓自己內心快樂。書中所述,給讀者也許是一些笑果,也許是一些啟示。
作者通過紅頭髮的N,將她對生活的感受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讀來感同身受,感覺就是自己想說的話。告別朋友,我網購了這本書,每每夜深人靜的時候,拿出來翻閱一下,解脫一下。
書中好句:
我人生中最公平的機會 直到走上社會,我才明白:高考是我人生中最公平的機會。 一個與我的外貌、出身及父親的職業無關, 一個付出多少努力就能收穫多少果實的機會。 沒有靠山,不好好學習,你如何出類拔萃?「平凡的上班族的理財秘訣」。 首先,沒必要整天想著攢錢; 其次,每天在公司上班、加班; 再次,不參加聚餐等人多的活動; 最後,不談戀愛,也不搞曖昧, 這樣,錢自然就能攢下了! 這該死的秘訣!從過分在意幸福的那一刻起,我就變得不幸福了。 從我下定決心要變得幸福的那一刻起,原本比較令人滿意的生活變得不那麼令人滿意了,人生仿佛缺少了什麼,我感覺自己過得沒有別人幸福。 最終,我覺得自己的人生從頭到尾都是不幸的。 我甚至開始懷疑世上究竟有沒有幸福這種東西。很奇怪。人們會問沒有結婚的人:「你為什麼不結婚?」 但從來不問那些打算結婚的人「你為什麼要結婚?」 不結婚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 他們只是像昨天那樣過今天而已。 若是有人選擇了結婚——選擇迎接這種生活的變化,那她肯定是出於某種理由:要麼是找到了愛情,要麼是找到了依靠。
如果對生活感覺迷茫,想找一個釋放的窗口的時候,真得很適合對一本類似《紅頭髮的N》這樣一本書。
人的生活意味著什麼? 在進入小學之前就開始競爭? 你是否發奮學習,沒有休息、只能工作? 你是不是過著沒有晚上、沒有周末的生活?
——END——
我是為娃學畫,我始終堅信初生的嬰兒好似一張白紙,一方未開墾的沃土,父母唯有勤練「畫功」,才能為娃畫出一條人生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