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校徽為三個同心圓構成的圓面,外環為中文校名(繁體)、英文校名(TSINGHUA UNIVERSITY)和建校時間,中環為校訓「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字樣,中心為五角星。清華大學能以孔子名言作為辦學的精神標誌,可見其在努力辦成世界第一流大學的同時,既注重加強對我國傳統教育的研究,也注重培養新型君子人格的教育。
北京大學校徽中心「北大」二字飽含篆刻風韻,由三個人形圖案組成,象徵著學校乃育人之所;標誌形似瓦當,具有鮮明的中華傳統文化特色;中間部分用陰文,體現了兼容並蓄、飽滿深厚的內涵;外圈簡潔明了,展現了廣博開放、常為新的姿態。
浙江大學校徽分內外兩圈,兩圈之間的中英文浙江大學字形內含著今日之浙江大學已走向世界,1897表示浙江大學的創建年代可追溯至求是書院。校徽中央展翅飛翔的求是鷹代表浙大的「求是」精神,寓意著浙江大學師生,繼承發揚「求是創新」的優良傳統。
上海交通大學校徽圖案為齒輪鐵砧錘鏈和書本。校徽中心為鐵砧、鐵錘,砧上置四本平放的線裝書和三本豎放的現代書籍,表示工程教育工讀並重,融匯古今、學貫中西之意。砧座有阿拉伯數碼1896,表明交通大學的創辦年份。砧外為齒輪,內部為一船舶形狀,皆寓工程與交通之意。
武漢大學校徽圖式為圓形,上方為武漢大學英文校名,呈弧形,表達學校國際化辦學理念和成為國際一流大學的奮鬥目標與價值追求;中居學校老圖書館造形,表達學校獨有地標特徵和文化標誌;中間下書阿拉伯數字「1893」,表明學校建校年代;下方為中文漢字毛體校名。
南京大學校徽外形採用盾形的設計風格,校徽將特定色值的紫色為標準色,校徽正中為南京市—雪松,寓意南大堅忍不拔的精神。雪松的下方為書圖案及「1902」字樣,表明南京大學建校時間。校徽的上方中間部位為由「南京」的藝術字體所組成的圓形圖案,其兩旁各有一隻金陵闢邪神獸(貔貅),是南京的標誌。
華中科技大學校徽中的橢圓形富有新意,地球寓意辦學國際化,同時校徽中含有學校中英文校名、校訓以及校標,信息量大。校徽由藍色、紅色和灰色組成。藍色是學校的基準色調,代表素雅和純潔,寓意著天、海一般廣闊的文化包容的精神,兼聽各種文化的聲音,思想具有自由性;紅色是熱火般的顏色,積極熱情,寓意對學習的熱情,積極開拓進取,不斷求實創新。
一九二零年冬,復旦大學在江灣奠基,復旦大學校徽即根據江灣校區奠基石拓片製作。復旦大學校徽為正圓形,內圈正中為小篆繁體中文「復旦」字樣,內外圈間為復旦大學英文名稱「FUDAN UNIVERSITY」以及建校年份「1905」。
四川大學校徽是雙圓套圓形徽標,以錦繡紅為標準色,內圓正中是「鳳鐘樓」圖像標誌,鳳鐘樓圖像標誌是根據能代表中華傳統文化精神、作為百年老校象徵的原川大、成都科大、華西醫大古建築意象與鳳凰涅槃圖騰創意而來。鐘的兩側是一對相向高歌的鳳凰。雙鳳之間形成「川U」兩字,意指「川大」。
吉林大學校徽是雙圓套圓形徽標,中間是由「吉林大學」英文縮寫組成的天鵝飛翔圖案,上方有「1946」字樣,代表學校建校時間;外環上方是「中國·吉林大學」的英文大寫,下方是郭沫若題寫的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