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媒RT上周稱,目前,中國、俄羅斯、伊朗、土耳其、阿聯、委內瑞拉、德國、法國及印度為代表性的9個國家已經為繞開美元結算石油採取了一定的現實步驟,尤其石油人民幣體系的成形,而拔起石油美元的最後幾顆釘子的衝擊波最初可能會先發生在亞歐市場,去美元化的趨勢更是勢不可擋,現在也出現了越來越多有關數字加密貨幣去美元化的聲音,順便說一句,這不只是我們的意見,這是IMF中國前負責人普拉薩德所說的:美元的飆升將再次呼籲從以美元為中心的全球金融體系轉變。
美國當局在今年稍早時明確表示,美國不需要中東石油,這對石油美元的影響是長遠的,特別在多國在能源領域去美元化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按The McGill International Review專欄作家的解釋就是,這個突然變化似乎表明統冶了石油市場近50年的美國與沙特之間的石油美元協議可能會提前結束,至少將失去更大的市場份額。
最新進展是,據美國金融媒體MarketOrcale、路透社和RT等媒體最新報導稱,洲際交易所將與阿布達比和包括中國、英國及荷蘭的一些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合作,在阿聯推出一個新的原油期貨交易所,這必將削弱以美元計價的兩大油準,而就在二周前,俄羅斯也正在準備推出以歐元計價的基準原油,與此同時,沙特在面對美國低價頁巖油搶佔市場的背景下,這將迫使後者不得不尋求更加獨立的立場,減少對美元的依賴。不僅於此,作為石油美元的根基美債,全球央行也正在遠離,已連續17個月淨拋售美債,持續時長和金額都是有記錄以來最高,這意味著美國能源經濟三循環中的要素變淡。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數據和跡象表明,中國版的原油期貨正在動搖了石油美元的全球市場份額,據上期所三周前給到BWC中文網記者的最新數據顯示,在新冠狀病毒期間,人民幣原油期貨持倉規模繼續呈現快速放大趨勢,持倉量創歷史新高達6.4萬手,像摩根證券、高盛國際這樣的西方巨頭也通過經紀商參與人民幣原油交易,支持中國實體經濟復工復產,吸引更多投資湧入中國經濟。
緊接著,國際清算銀行在上周發表的最新報告指出,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可能促使各國加快採用數字支付和加密貨幣的速度,當前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清算體系也已經不再符合全球貿易和商業活動的要求。
正如BWC中文網一直強調的那樣,現在,全球多國遠離美元的趨勢已經開始,開始尋求消除或降低其對美元的依賴,而目前新冠病毒將催化這一趨勢的加速度,迫使全球重新思考美元的價值,也就是說,正是全球面臨嚴重的美元短缺促發市場尋找替代方案,特別美聯儲在過去的六周中,開啟"傾家蕩產、彈盡糧絕"式的核彈級別的貨幣舉措的背景下變得更加明確,但到目前為止,所有這些政策都沒有真正奏效,但副作用已經顯現。
路透在上周預測一旦全球經濟企穩,美元將在未來12-24個月下跌超過15%,不僅於此,最近四周以來,美國的主權信用違約掉期CDS也開始激增,但美國人永遠也不會真正付清它,取而代之的是印更多的錢,這也意味著未來這些債務的償還壓力將像一條溼毛巾一樣拖累經濟,進而影響到更廣泛的經濟領域,美國印出來的美元盛宴或將中道而止。
而以上這些新聞的背後,按照摩根大通最新報告中的解釋就是,當前的美國經濟貨幣舉措正在成為長期去美元化的催化劑,才使得美元的貨幣地位和國際使用量受到威脅,這才是全球去美元化的真正幕後推手,而新興市場好像正在為美元將來突然有一天喪失主要儲備貨幣地位而提前在做準備。
對此,資深經濟學家Jim Rickards表示,十多年以來,國際貨幣分析師們一直在尋找全球主要儲備貨幣被重置的跡象,現在的病毒危機將削弱美元的角色,進而影響到美元戰略地位,而從當前的市場環境來看,這些舉措只會增加,對此,美國金融媒體MarketOrcale進一步分析認為,以上這些消息也意味著正在成為中俄等多國在不同領域開始去美元化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