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餘寒
日前,四川成都武侯區一醫院掛「熱烈祝賀我院成為新冠核酸檢測定點醫院」的橫幅,引發網友熱議。
12月10日,醫院辦公室主任回應記者稱,問題橫幅已撤下。「橫幅是10月份我們取得資質以後掛的,初衷是為了告訴群眾,醫院建成了核酸實驗室,可以就近做核酸檢測,方便大家不用跑那麼遠。因為在用詞上面欠妥欠推敲,已於12月9日撤下」。
因為幾例新增確診病例的出現,近幾天的成都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在此背景下,這則10月就掛上去的橫幅突然火了,而用詞不當的慶祝語氣,在經過廣泛傳播後,無疑更加顯得刺眼。
醫院方面回應稱,只是想宣傳取得了核酸檢測資質,並沒有其他含義。但不管怎麼說,這都好像不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
事實上,考慮到核酸檢測的生物安全風險較高,為了最大限度減少病毒在醫療機構的內部傳播,在核酸檢測資質方面有嚴格的要求——既要具備專業的病原微生物實驗室條件,也要有專業的技術人員、防護管理措施等。能夠拿下核酸檢測資質,也是醫院實力的一種體現。
另一方面,醫院成為核酸檢測的定點機構後,通過合理的方式廣而告知,讓周邊的民眾知曉,無疑能提供檢測便利,配合疫情防控。
但這並不等於用詞用語可以毫無講究,不看語境。道理很簡單,就好比醫院需要對患者開門笑臉相迎,但將「歡迎光臨」寫在大門口,卻會引起反感情緒。
何況在病例不時出現的背景下,疫情給民眾造成的陰影至今仍在,醫院在宣傳時,也應該兼顧社會情緒。這時候採用喜慶的慶祝口吻去宣揚醫院建設的「成績」,傳遞出來的表功觀感,多少有些不合時宜,招來吐槽也就在所難免了。
再者,不管是公立還是私立,醫院說到底是治病救人的地方,有著無可剝離的公共屬性。像此前有醫院掛出「生意興隆、開業大吉」,甚至慶祝住院人數突破的橫幅,同樣曾引起巨大的爭議。
醫院對外宣傳時用詞不當,並因此觸發的網絡質疑,談不上過分苛責。基於疫情造成的社會傷害,外界對於宣揚功績的喜慶表達感到敏感,實屬正常。其實換個角度看,這也是外界對醫院公共屬性的一種監督。
「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惜架上藥生塵」。尤其是在當前的背景下,核酸檢測相關定點醫院門庭冷清,檢測設備派不上用場,反而是外界更樂於看到的局面,畢竟那意味著疫情離我們越來越遠。
如今醫院方面在橫幅引發網友們普遍不適後,已將其撤下。但相較於撤下橫幅,更重要的是醫院自我認知的糾正——核酸檢測資質的取得,是對醫院綜合實力的一種認可,但不應該將其狹隘地理解為提升商業效益的功績。
不管怎麼說,醫院在任何時候都不能遺忘自身的公共屬性,在全民投入的疫情防控戰中,過多地植入功利的考量,確也不合適。同時,疫情防控也還沒有到勝利收官的時候,喜慶的表達口吻,包括此前出現在輿論場上的一些輕佻的表達,只會因為不合時宜而招致質疑。
□餘寒(媒體人)
編輯:馬小龍 實習生:施可兒 校對: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