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日晚,洛杉磯,球迷慶祝湖人隊奪冠引發衝突。
在奧蘭多迪斯尼世界的「空場」裡奮戰了幾個月後,洛杉磯湖人隊終於帶著2019—2020賽季NBA總冠軍獎盃回到了洛杉磯,享受著球迷們的歡迎和歡呼。
然而,奪冠的另一面,是因違反防疫規定歡慶被警察拘捕的球迷。
在湖人隊能否奪冠已經有了答案後,洛杉磯疫情會不會再次暴發,成了最大的問題。
美國當地時間11日晚,洛杉磯湖人隊時隔10年,再度奪得NBA總冠軍。
比賽在位於美國東海岸的奧蘭多舉行。奪冠時,金色紙屑、香檳、歡呼充滿場館,一如往年。例外的是,沒有一名觀眾在場。而在位於美國西海岸的洛杉磯,則是另一番場景:煙花、揮舞的旗幟、狂歡的人群,在大門緊閉的斯臺普斯中心球館外,球迷高聲慶祝。
球迷市區歡度「今年最開心的一夜」
NBA複賽營才是本賽季真正的MVP?
美國是世界新冠疫情的中心,已是不爭的事實。
另一個事實也隨著NBA總冠軍的揭曉而出爐——直到10月11日(美國時間),NBA複賽營所在的奧蘭多迪斯尼世界是美國最安全的地方。
自7月中旬22支球隊約1300多人進入營地,這裡沒有出現一例新冠陽性病例。相對的,則是總統、白宮、五角大樓接連中招。
為了因疫情中斷的比賽能夠恢復,NBA方面煞費苦心。
入園核酸檢測從6月份就開始陸續進行,以確保進入複賽營的人都足夠「乾淨」。營地所在的佛羅裡達州是全美疫情的高發地。不過,因為迪斯尼本身就是NBA背後的大金主,可以為球員和工作人員提供最好的隔離保護。於是,1300多人被分住在3個酒店中,衣食起居都有嚴格的規劃。
為了讓所有參與者配合,主辦方發布了100多頁的複賽安全手冊。對於複賽後球員新冠檢測呈陽性該如何處理、球員和工作人員接受檢測的頻率,以及球員拒絕複賽所要承擔的相應損失等,都做了細緻入微的說明。主辦方還分發了防疫腕帶,一旦與他人距離少於1.8米且超過10秒,該腕帶就會發出提示音。
剩下的措施,就再熟悉不過了:入營先隔離、定期檢測、定期消毒、聚集場合佩戴口罩……在美國,能嚴格做到的地方可不多。
奧蘭多迪斯尼世界,別名叫做「泡泡」。11日晚奪冠後,湖人隊當家球星詹姆斯一手抱總冠軍獎盃、一手抱FMVP獎盃扭腰的短視頻在社交網絡上瘋傳。美國媒體卻直接打出了標題:「泡泡」才是本賽季真正的MVP。
與詹姆斯搶風頭的,還有科比。
11日晚上,伴隨著湖人隊奪冠的消息,「科比、科比」的呼喊聲充滿了洛杉磯街頭。煙花在洛杉磯各處燃放起來,摩託車和汽車在路中央表演燒胎,讓市區充滿了火藥味和橡膠的煳味。
球迷用呼喊聲和大幅的科比海報紀念這位10年前帶領湖人隊奪得總冠軍的當家球星。今年1月,他在飛機失事中殞命。
「我很高興!」當地居民何塞·瓦爾德斯說。他穿著黃色的科比球衣到市中心參與慶祝。紅色的口罩遮住了他的臉,但遮擋不住他的興奮。
43歲的丹尼爾·門多薩用手機直播現場狂歡活動。這位自稱湖人隊永遠的球迷的快餐店員工,當晚特地在萬豪酒店訂了一間房,以慶祝湖人隊的勝利。
湖人隊主場斯臺普斯中心球館外,街道被身著球衣的球迷染成黃紫色——湖人隊的顏色。附近十字路口被堵得水洩不通,黃色和紫色的煙霧彈在人群中點燃,把歡慶的氣氛推向高潮……
雖然與奪冠賽舉辦地距離遙遠,但對洛杉磯球迷來說,這一晚就是他們「今年最開心的一夜」。
儘管,整個慶祝活動,都是非法的。
場面失控洛杉磯警方動用催淚彈
加州新冠檢測呈陽性的病例已超過84萬例,其中洛杉磯郡就有28.2萬例,死亡病例6771例,每日新增仍在一千以上。
在洛杉磯,任何大型集會都是被禁止的。就在上周五,洛杉磯警察局官員就打了預防針。他們希望球迷留在家裡看比賽,並準備在必要的時候控制人群。副局長維託·帕拉佐羅說:「我希望人們在家慶祝。球隊是在『泡泡』中比賽,而不是在本地。」
為了避免球迷扎堆,洛杉磯甚至停用了直播比賽的戶外大屏。這意味著,你即便來到斯臺普斯中心球館外,也只能用手機觀看比賽。中心附近的部分車輛和人行道被關閉,部分進入市中心的高速路被管制……11日,洛杉磯市長還在推特上勸說球迷不要上街,他表示:「在慶祝湖人隊的第17冠時,請記住,群體聚集不是安全行為。讓我們用保護彼此、不傳播病毒的方式慶祝這場勝利,請在家裡安全地慶祝,不要在斯臺普斯中心聚集,謝謝!」
結果,所有這些法規、措施顯然被當做了耳旁風。不服管的球迷最終引來了警察。騎警試圖將人群從斯臺普斯中心驅趕開,有人向警察投擲石頭和酒瓶,而警察則用催淚彈還擊。據報導,當地時間12日,洛杉磯警方逮捕至少76人。被捕者涉嫌破壞公共財物、非法集會等。
慶祝活動的參與者也慌。身著黃色湖人隊球衣、戴著口罩的當地人羅丹說,「我不想靠近太多的人」。
而在他身邊不遠處,不戴口罩的人實在太多了。
在全美國最安全的「泡泡」中,詹姆斯最糟心的事,是錯過了女兒的第一次上幼兒園和兒子的生日;在洛杉磯,新冠疫情會不會再次暴發則成了最大的問題。
瀟湘晨報記者張錚長沙報導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