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3月26日訊 老馬 為減緩冠狀病毒傳播,紐約已經關閉了學校,令非必要商家停業,並敦促居民幾乎全天待在家裡。但在抑制新增病例方面,它面臨著一個明顯的障礙:摩肩接踵的人口密度。
布魯克林一個支票兌換點。官員建議人們保持六英尺的間距以防止冠狀病毒傳播
紐約時報報導,紐約比美國其他任何主要城市都要擁擠得多。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的數據顯示,全市每平方英裡有2.8萬居民,人口密度排第二的城市舊金山每平方英裡有1.7萬居民。
在這麼小的空間裡,在擁擠的地鐵、繁忙的操場和蜂巢般的公寓樓,所有人似乎都在幫助病毒迅速傳播,形成不斷擴大的感染範圍,使紐約成為美國的疫情中心。
「在這種情況下,人口密度確實是敵人,」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流行病學家史蒂文·古德曼(Steven Goodman)博士說。「在人口密集中心,人們隨時都在與更多的人互動,所以它就會成為病毒傳播最快的地方。」
紐約是美國最大的城市,將它和美國第二大城市洛杉磯進行比較,就可以看出它和其他擁擠的美國城市所面臨的挑戰。
截至周一,紐約的冠狀病毒確診病例超過1.3萬例,洛杉磯約有500例。紐約報告了125例死亡;洛杉磯報告了7名。
洛杉磯的人口大約是紐約的一半,而且對冠狀病毒的檢測也少得多。但研究人員表示,造成這種差異的最大原因之一可能是,加州的居住環境整體而言間距較大。
「在這裡,我們被分散開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公共衛生學院(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傳染病學教授李·賴利(Lee Riley)博士說。「大家都開車,公共運輸系統很糟糕。而在紐約,你們有地鐵、公交車、時報廣場,住在自己的小公寓樓裡。」
無論以何種標準衡量,紐約的生活、工作和娛樂比美國任何地方都要擁擠熱鬧。
在一個普通的工作日,會有超過500萬人擠上這座城市的地鐵——這是洛杉磯半個月的地鐵出行人數。紐約有40萬人居住在擁擠的公共住房裡,遠遠超過其他任何城市。每年參觀時報廣場的人數將近4000萬人,使其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旅遊景點之一。
在過去幾周,隨著冠狀病毒蔓延到這個國家,擁擠的人群成了易感的目標。
白宮冠狀病毒應對協調員黛博拉·L·比爾克斯(Deborah L. Birx)博士周一表示,紐約地區的「發病率」——即感染該病毒的人口佔比——接近千分之一,是美國其他地區的五倍。
「所以,我要對紐約的所有朋友和同事們說,這個群體在這個時候需要絕對的社交距離和自我隔離,」她說。「很明顯,這種病毒已經在這裡傳播了幾周,達到了滲入普通社區的程度。」
隨著紐約官員在討論該病毒傳播時越來越警惕,對病毒密度的擔憂也成了前沿問題。紐約現在是世界上最嚴重的熱點城市之一:這個城市現在的人均冠狀病毒病例比義大利還多。
州長安德魯·科莫(Andrew Cuomo)說,到目前為止,紐約州有2萬多人病毒檢測呈陽性,157人死亡。2600多人仍在住院。
紐約市及周邊地區的醫院報告了日益增多的病例,院方宣布對醫院訪客實行新的限制,而且醫護人員警告防護裝備短缺。科莫宣布計劃向醫療機構發放數十萬件口罩、手套和防護服,並說曼哈頓的雅各布·K·賈維茨會展中心(Jacob K. Javits Convention Center)將被改建為4所「緊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