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士力生物IPO:一款產品「打」天下,短期內難以盈利

2020-12-18 和訊股票

  文 / IPO頻道

  出品 / 節點財經

  9月3日,天士力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士力(600535,股吧)生物」)提交了科創板上市申請書,並已獲受理。實際上,天士力生物曾於2019年6月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H股發行並上市的申請,之後公司於2020年6月終止申請選擇轉戰科創板。

  此次IPO,天士力生物慾募集資金24.26億元,主要用於生物創新藥研發項目、營銷及品牌升級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從招股書披露的數據來看,2017-2019年,天士力生物營收快速增長,但依賴於單一產品,公司尚未實現盈利,且存在毛利率下滑、新藥研發風險大等問題。

  / 01 /

  營收依賴單一產品

  尚未實現盈利

  天士力生物成立於2001年,由A股上市公司天士力醫藥直接持有87.75%股權,並通過天士力企管間接持有4.62%股權,為實際控制人。其主營業務為圍繞生物藥全生命周期,覆蓋藥物發現、產品開發及臨床研究、商業化生產及銷售的全過程,產品管線主要針對心腦血管疾病、腫瘤及自身免疫疾病和消化代謝三大治療領域。

  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3月,天士力生物營業收入分別為11464.99萬元、24223.01萬元、22650.30萬元和3552.46萬元,近三年複合增長率達40.56%,整體增速較快。

  其中,治療急性肺栓塞,也是目前公司唯一實現商業化銷售的溶栓藥——普佑克收入分別為11458.12 萬元、24211.70萬元、22553.43萬元和3552.46萬元,主營業務收入佔比均超過98%。

  數據來源:天士力生物招股書

  節點財經注意到,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天士力生物主要產品管線擁有19個產品,除了普佑克,其他18個均處於臨床前研究或臨床試驗階段,純屬一款產品「打」天下。就新藥研發漫長的周期而言,這一經營模式短期內恐難以改變。

  企業產品結構中,單一產品收入佔比過高往往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

  優勢方面,企業可以集中精力發力一點,以打造高質量產品,提高競爭優勢,相對眾多產品一同上市,單一產品的研發成本、營銷成本等支出較低;劣勢方面,單一產品表現和公司業績直接掛鈎,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果普佑克的需求增速放緩,或者遭遇質量、聲譽受損,將會對天士力生物的營收和盈利能力產生負面影響。

  對此,天士力生物在招股書中坦言,「若溶栓相關的其他療法及產品的推出與推廣導致市場競爭加劇,或公司市場營銷策略不當,影響產品市場表現,將對公司業務收入、盈利能力和未來發展前景造成不利影響。」

  與此同時,囿於商業化進展較慢,新藥研發周期長、資金投入大,天士力生物於報告期內仍未盈利,並存在大額累計虧損,現金流淨額持續為負。

  2017年-2019年和2020年1-3月,天士力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11141.74 萬元、-6725.73萬元、-35466.06萬元和-9743.82 萬元,三年虧損超5億元,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6843.70萬元、-10673.29萬元、-18748.75萬元及-3106.42萬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未分配利潤為-71254.26萬元。

  數據來源:天士力生物招股書

  作為一家創新藥研發企業,天士力生物擁有儲備豐富的在研產品管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司前景可期,但也意味著其研發投入將在較長時間內處於高位,若後續產品上市後的商業化進展不及預期,乃至新藥研發失敗,天士力生物可能無法扭轉虧損狀態或累計未彌補虧損繼續擴大,進而導致觸發《上市規則》規定的退市條件。

  / 02 /

  毛利率下滑

  面臨醫保降價的挑戰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一季度,天士力生物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4.03%、68.23%、71.49%和47.56%。2017-2019年,憑藉生產工藝的優化,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產量大幅上升帶來成本規模效應,毛利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

  2019年末,普佑克產品再次進入醫保目錄,而醫保支付基準價格較2017年被納入時下降了50%左右,由此導致公司2020年一季度主營業務毛利率下滑24%至47.56%。

  數據來源:天士力生物招股書

  從上述表格可見,普佑克平均銷售價格一直在下降,在這種情況下,要想維持盈利能力不變,需要在單位成本控制上下功夫。

  和同行業公司相比,2018年和2019年,天士力生物毛利率與可比公司毛利率水平大體相當,2018年高出行業平均值8.77%,2019年低於行業平均值4.78%;2017年則顯著低於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水平33個百分點,主要系受當年產量較2018年和2019年度低,使得單位產品分攤的固定成本費用較高,相應拉低了毛利率水平;2020年低於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水平,緣由依然為醫保降價。

  說到這裡,有必要提一下關係普羅大眾健康,也是藥企異常關注的醫保。

  醫藥領域,醫保政策決定行業發展方向,而其中的醫保目錄又在較大程度上影響公司的營收。

  我國醫保目錄是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基金支付藥品費用的標準,一旦藥品列入國家醫保目錄,將由社保支付全部或部分費用。對醫藥公司來說,進入醫保目錄意味著療效得到市場的充分認可,日後將省去各種營銷推廣費,提前鎖定一筆穩定的營收,使產品更具市場競爭力。

  比如,信達生物今年上半年營收大幅增長了一倍以上,最大的貢獻者乃是達伯舒,一舉斬獲約9億元的銷售業績,接近信達生物2019年的全年收入。背後助推的力量正是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在2019年成為唯一一個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PD-1藥物。

  但同時,進入醫保目錄並非一勞永逸。主管部門會不定期根據醫保藥品的功能定位、藥品臨床需求、安全性、有效性與價格等因素對國家醫保目錄進行調整。

  也就是說,能不能最終進入國家醫保目錄,掌控權並不在醫藥公司手裡,相關結果由主管部門最終確定,至於普佑克為何在2018年被調出醫保目錄,天士力生物並未在招股書中披露,並且這一過程中的拼殺極其慘烈,以多大的價格降幅換取全國的市場空間是新藥企業必須深思熟慮的。

  尤其是近年來,受國家藥品價格談判、帶量採購及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等政策的影響,殺價競爭愈演愈烈,部分藥品終端招標採購價格顯著下降。以8月20日第三批國家集中採購結果為例,很多市場熟悉的藥品,譬如布洛芬、二甲雙胍、氟西汀等,中標價格的降幅均超過80%。

  在藥品價格政策不斷進行相關調整的大背景下,天士力生物唯一上市銷售的普佑克可能面臨投標未中標或中標價格大幅下降的風險,直接影響銷售價格與公司盈利能力。

  除此之外,天士力生物的資本結構也存在些許問題。

  / 03 /

  應收帳款周轉率下降

  新藥研發風險大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一季度,公司應收帳款為3720.62萬元、6913.17萬元、3669.24萬元和3507.48萬元,佔營收比例為32.45%、15.15%、16.2%和98.73%,尤其2020年一季度佔比較高,已接近營收,且應收帳款周轉率從6.01降至3.92。

  數據來源:天士力生物招股書

  應收帳款周轉率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賒銷淨收入與平均應收帳款餘額之比,是衡量企業應收帳款周轉速度及管理效率的指標。該指標越高,說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說明營運資金過多停滯在應收帳款上,影響資金正常流動速度及償債能力。天士力逐年下滑的應收帳款率,值得留意。

  存貨周轉方面,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一季度,公司的存貨周轉率分別為1.08、1.09、0.86及1.04,2019年存貨周轉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為公司為2019 年停工而戰略性排產提高了普佑克產量,相應的單位成本較低且2018年普佑克產品庫存較多,使得2019年所銷售的普佑克產品成本較低,降低了存貨周轉率。

  總的來說,天士力生物這份招股書可圈可點,蘊含著希冀,也面臨著挑戰。

  一方面,我國醫藥市場規模穩定增長,已從2015年的12207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16330億元,複合年增長率超過7.00%,高於同期全球醫藥市場4.63%的複合年增長率,預計到2024年,我國醫藥市場規模將達到22288億元。

  具體到天士力生物專注的心腦血管疾病領域,2019年我國心腦血管疾病市場規模約為2122億元,約佔中國醫藥(600056,股吧)市場整體規模的12.99%,預計至2024年市場規模將增長至2477億元。

  無疑,這是一個具有相當大發展潛力的行業,同時,隨著我國醫保支出增長及居民支付能力提升,也將進一步推動對優質醫療服務的需求擴大,促進我國醫療行業需求的長期穩定增長。

  但不可忽視的是,新藥研發伴隨著高投入、高風險,這也是目前諸多新藥研發企業面臨的困境。根據中金公司和ASPE研究部分別對美國不同適應症的臨床試驗研發投入做整理,針對心血管適應症,囊括6個階段,整個研發周期投入需要6410萬美元,約5億元,時間上大概要7-10年。

  而即便耗時耗力耗錢,新藥研發的成功率並不高。根據2016年Clinical Development Success Rates 2006-2015統計,一個新藥研發項目從臨床到上市的總體成功率為9.6%。

  源於此,諸多新藥研發企業都會求助於資本市場,寄希望於融到研發資金,但背後的風險是投資者應該要關注到的。

  免責聲明:本報告(文章)是基於上市公司的公眾公司屬性、以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招股書和官方互動平臺等)為核心依據的獨立第三方研究;節點財經力求報告(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報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節點財經不對因使用本報告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節點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天士力生物IPO:一款產品「打」天下 短期內難以盈利
    此次IPO,天士力生物慾募集資金24.26億元,主要用於生物創新藥研發項目、營銷及品牌升級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從招股書披露的數據來看,2017-2019年,天士力生物營收快速增長,但依賴於單一產品,公司尚未實現盈利,且存在毛利率下滑、新藥研發風險大等問題。
  • 天士力子公司天士力生物轉戰科創板,僅一種上市藥品何時能實現盈利?
    《洞察IPO》研究發現,天士力生物目前僅1種商業化產品,並持續支出大額費用,尚未實現盈利,有累計虧損風險;控股公司近年有業績承壓風險。 虧損不斷擴大 天士力生物主要聚焦於心腦血管、腫瘤及自身免疫疾病、消化代謝三大治療領域的創新型生物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 天士力生物IPO轉戰科創板 淨利潤虧損擴大!
    報告期內,天士力生物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1.11億元、-0.67億元、-3.55億元和-9743.82萬元,2019年虧損額急劇擴大從港交所撤回上市申請後,天士力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士力生物)將目光轉向科創板。目前,天士力生物已向上海證券交易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現處於已問詢狀態。
  • 天士力生物IPO再出波折,暫停科創板上市為哪般?
    2001年,其前身上海天士力藥業成立,主要產品是一類新藥「重組人尿激酶原」。2017年底,當港交所開放未盈利的生物醫藥企業赴港上市,天士力集團決定把握機會,通過整合已盈利的上海天士力、與法國企業合資成立的天士力創世傑,以及2017年與上海賽倫生物合資成立的賽遠生物,「拼湊」出了生物醫藥企業天士力生物,擬赴港上市。
  • 天士力生物掙扎求存:老闆百花齊放
    2001年,天士力生物的前身上海天士力藥業成立,這家公司的主要業務就是承接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研製的一類新藥「重組人尿激酶原」。天士力的創始人閆希軍夫婦是部隊出身,公司最核心的產品複方丹參滴丸也是閆希軍在部隊任職時期發明的,得到了軍事醫學科學院在技術上的很多支持。有了這一層關係,使得天士力很方便的就和軍科院在產業上有了對接。
  • 生物藥迎來黃金髮展期,天士力生物衝刺科創板
    除了目前在售的普佑克外,身處黃金賽道的天士力生物,已經布局了17款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生物創新藥研發管線。這些管線聚焦於心腦血管、腫瘤及自身免疫、消化代謝三個重大疾病領域,這三大治療領域屬於中國醫藥市場中最大及發展最迅速的治療領域。
  • 天士力生物擬分拆上市,生物藥創新注入新活力
    基於這一平臺,天士力生物擁有多個生物藥項目的廣泛產品組合,成功開發並商業化了主打生物藥產品「注射用重組人尿激酶原」(商品名「普佑克」)。近日,天士力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535.SH,以下簡稱「天士力」)發布公告,擬將控股子公司天士力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士力生物」)分拆至上交所科創板上市。
  • 天士力刮骨療傷?
    按照交易方案,天士力擬向重慶醫藥出售天士營銷88.49%股權,其餘6家合夥企業合計出售天士營銷11.45%股權,股權交易價格定為14.89億元。出售這一資產,意味著天士力退出第三方醫藥產品分銷配送業務平臺。
  • 天士力:天境生物、永泰生物兩家公司為天士力投資項目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9月16日訊,有投資者向天士力(600535)提問, 董秘你好!天士力生物與天境生物(閆凱境控股)、永泰生物(李畇慧控股)同屬生物製藥類公司,且三家公司實控人都與上市公司天士力醫藥高度關聯,按目前公開信息,三家公司都在燒錢搞研發,投入遠超營收,實際貢獻利潤甚少。請問董秘,貴公司是如何應對上市公司與三家公司在人才、資金、產品管線方面的衝突問題,天境生物、永泰生物都是生產醫治腫瘤方面的生物藥,它們與天士力生物產品是否交叉重疊,謝謝!
  • 快訊|天士力回復問詢「自相矛盾」 天士營銷究竟是「香餑餑」還是...
    許偉/文財經網產經訊 6月24日晚間,天士力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士力」)就日前上海證券交易所《關於對天士力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出售草案信息披露的問詢函》中提到的,天士力出售的標的公司天津天士力醫藥營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士營銷」)現有業務規模、盈利水平、市場佔有率等情況,以及公司醫藥工業板塊所處細分領域的市場競爭格局
  • 出售營銷子公司,天士力欲輕騎闖關科創板
    出售天士營銷是最好選擇天士力的主營產品包括現代中藥、化學藥、生物製藥、保健品、功能性食品等,業務分為醫藥工業和醫藥商業兩大板塊。此次出售的天士營銷屬於天士力醫藥商業板塊。如若此次交易成行,這也意味著天士力將全面退出醫藥流通,轉而專注醫藥工業。
  • 直言難以趕超龍頭!天士力出售營收百億的醫藥商業業務,聚焦醫藥製造
    天士力採用雙業態銷售模式:一是天士力自產工業產品的自營銷售,即醫藥工業經營模式;二是第三方產品銷售,即醫藥商業經營模式。本次出售的標的公司天力營銷正是天士力醫藥商業業務的主要負責平臺,其主要負責第三方醫藥工業企業藥品、醫療器械、保健品等產品的分銷配送業務,分銷配送業務輻射陝西、北京、遼寧、天津、山東、湖南、廣東和山西等八省市。鑑於下遊客戶對醫藥工業產品(天士力自產產品)的需求,天士營銷亦會少量銷售醫藥工業產品。
  • IPO日報|金山雲上市首日,股價暴漲40%;天士力生物轉投科創板上市...
    天士力生物轉投科創板上市天士力發布公告稱將分拆所屬子公司天士力生物至科創板上市。天士力生物成立於2001年,具備天士力在生物藥領域的相關資產,主營業務包括現代中藥、生物藥、化學藥三大板塊。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度,麥迪衛康收入分別為2.59億元、2.99億元及4.27億元;毛利分別為7137萬元、8460萬元及9487萬元;年內溢利分別3022萬元、3968萬元及2209萬元。
  • 天士力生物IPO將在年度審計完成後繼續推進
    天士力生物待年度審計完成後繼續推進IPO仔細分析了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規則》,其中對擬上市企業的審核時間、財務數字都有相關具體的規定。天士力(600535)公告顯示,天士力生物考慮到2020年年度審計進度安排及自身業務發展,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並預計將在2020年年度審計工作完成後繼續推進IPO相關事項。天士力生物的科創板上市已經行至中途,進入上交所第二輪問詢階段。
  • 天士力生物發展前景看好 普佑克前三季銷量增長58%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天士力10月28日晚間發布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3.9億元,淨利潤11億元,財務狀況明顯改善。公司重磅生物藥普佑克在二度納入全國醫保後實現快速放量,今年前三季度銷量同比增長58%,逐步擺脫醫保降價帶來的影響。
  • 天士力: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天士力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拆...
    算)分別為131,581.95萬元、134,388.29萬元及94,636.11萬元,符合「最近3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的規定。天士力生物主要從事生物製劑產品的研發、商業製造及銷售與營銷業務,不屬於主要從事金融業務的公司。
  • 不再捨近求遠去境外上市 天士力擬分拆子公司衝刺科創板
    天士力擬分拆子公司衝刺科創板⊙記者 祁豆豆 ○編輯 全澤源A股分拆上市政策落地以來,越來越多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擁抱此項新政,天士力成為最新一例。公司7日晚公告稱,擬將控股子公司天士力生物分拆至上交所科創板上市。
  • 衝刺科創板,天士力生物提交「上市輔導備案文件」
    天士力生物母公司天士力醫藥集團是中藥、生物藥、化學藥研發製造企業。 2018 年,天士力(600535.SH)將公司的生物藥相關資產劃轉給旗下天士力生物,並將其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擬將此生物藥板塊作為獨立平臺上市。今年 5 月,天士力公開表示:計劃將天士力生物分拆至科創板上市。
  • 天士力生物暫停科創板上市
    1月8日,天士力發布公告稱,子公司天士力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公告顯示,天士力生物於2020年8月31日向上海證券交易所報送了《天士力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關於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報告》(滬司〔2020〕01號)及相關申請文件,於2020年9月3日收到《關於受理天士力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申請的通知》(上證科審受理〔2020〕223號),分別於2020年9月29日、2020年12月24日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關於天士力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的首輪及第二輪審核問詢函
  • 瑞博生物科創板IPO:尚無一款產品商業化存累計未彌補虧損超6000萬...
    小核酸遞送技術是制約全球產業發展的瓶頸技術,瑞博生物截至當前在研產品仍處於早期階段,尚無一款產品進行商業化。另外,對於瑞博生物等專注於小核酸藥物的企業,市場認知水平不夠或存在產品商業化不達預期的風險。蘇州瑞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簡稱「瑞博生物」)科創板IPO申請於2020年12月29日獲上交所受理,國泰君安擔任公司保薦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