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奔放的南美大陸
首次迎來奧林匹克盛會
儘管開幕式上,吉賽爾·邦辰為巴西挽回了一點顏面
但總體而言
裡約奧運畫風都是這樣的
▼▼▼
先是五星紅旗的bug——
再來是可憐的法國人——
接下來
裡約直接碧池了——
just so so
那是你太天真了
桑巴國度讓全世界都跪了
創紀錄的45萬個安全套
比四年前的倫敦奧運足足多三倍
其中包括
首次推出的10萬個女用安全套
45萬隻保險套
什麼概念?
參加本次奧運會的運動員數量為10500人,也就是說,如果平分的話, 每個人在奧運期間可以拿到約42個 。17天的奧運會周期,足夠滿足每人每天兩到三次的用量。而且除了45萬隻保險套外,組委會還貼心地提供17.5萬袋潤滑劑配套。
STOP!
停止你腦子裡活色生香的聯想
風花雪月的故事越傳越離譜
真相是什麼?
奧運史上最長的「套」路
巴西人如今走到哪一步了?
▼▼▼
| 45萬算什麼,政府每年送幾億
桑巴賦予了巴西人天生的激情,保險套在這裡絕對不是神秘的話題。就算沒有裡約奧運,政府豪擲幾億安全套也是常有的事,畢竟這裡是一言不合就發套的荷爾蒙之城。
在巴西,性工作者是合法的,全國擁有100萬在冊的性工作者。單單是世界盃期間的安全套供應商——納特斯,平均每年就得為巴西政府送上2.2億隻套套!45萬?小case!
出乎意料的是,奧運的「套」路居然源自一向(被認為)保守的亞洲。
在漢城還沒改名首爾的1982年,韓國獲得了1988年的漢城奧運主辦權。據《時代》報導,韓國政府在籌備奧運期間,曾經提出要對每一個進入韓國的外國人(包括但不限於運動員)進行強制性的愛滋檢測。
從1988年到2016年,經過了八屆夏季奧運和七屆冬奧會的洗禮,安全套的數量從最初的8500幾何增長成了驚人的45萬,但唯獨不變的就是主辦方對發放安全套的理由——提倡安全健康的性行為。
雖然選手村裡套套免費早已成了公開的秘密,但這45萬個並沒有直接出現在隊員的入住禮包裡,甚至在運動員公寓裡都沒有可以領取套套的地方。(運動員表示:坑爹啊!)
踏破鐵鞋轉遍了整個選手村的公共區域,最後僅在奧運村醫療中心發現了五個安全套自助提取機。
事實上,過去三屆奧運的安全套都是以這種形式發放的:自助免費領取,無需登記證件或姓名,並且沒有個數限制。不過,這幾臺套套自助提取機顯然並沒有想像中的搶手,整整一個小時之內,醫療中心內的五臺領取機始終無人問津。
不過根據《奧林匹克秘密》書中披露的細節:不是不要,只是時候未到。賽後和閉幕式,才是一個「用套」的高需求時段。好不容易能結束長期的禁慾和高強度的訓練,奧運勝利也好失利也罷,反正「來都來了」。
但不管怎麼說,45萬個套套真的用得完嗎?畢竟算下來平均每人可以拿到45個,17天的賽程裡每人每天至少可以滾兩到三次床單。
事實上,這個你在外面買不到的「奧運會限量珍藏版」安全套在奧運會扮演的角色,除了「工具」,也是紀念品。
▲北京奧運的安全套包裝上不僅有明確的「2008」字樣,還印有「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格言
▲一向擅長把城市元素印在商品上的英國人在倫敦奧運期間推出了一系列奧運限量套套,光是看這個包裝就不由得讓人想留下做個紀念。
▲相比之下,裡約奧運的套套顏值實在令人失望,純綠色的包裝上沒有一點2016或是裡約的字樣,甚至連品牌和宣傳語都沒有,只有幾個葡語大字——純天然橡膠!這也難怪它不受人待見了。
對廠商而言,為奧運提供保險套更是一個宣傳自家品牌的大好時機。
杜蕾斯就曾先後在2004和2012年成為奧運的安全套供貨商,設計至今令人津津樂道;2008年傑士邦為北京奧運提供10萬個安全套,力圖洗刷山寨的陰影。
此次為裡約奧運提供保險套的廠商,是巴西一家名為納特斯的國有工廠。選擇這家工廠作為供應商,巴西也頗有些扶植國企的意味。
不過落選的杜蕾斯當然也不會錯過奧運這個大熱點,奧運期間他們推出的新廣告語和廣告牌時常出沒在裡約的大街小巷。
綜合來源:網絡、米來小站
領導說了!
你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