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陳少君入展十二屆國展的草書
編輯
古代書法和當代書法相比,幾乎都是小字。在古代,書法是文人的業餘愛好,古代的書法經典幾乎都是信手揮灑的產物;但當代書法創作大多離不開反覆改進,甚至提前設計草稿,然後進行按圖索驥的創作。
陳少君認為:解決筆法、結構、章法和墨法是書法創作的核心。大字創作能力是今人區別於古人的關鍵。作品設計和展廳陳設的精心布置(設計感),是現代書法具有時代審美的重要一環。陳少君入展設計國展的作品闡釋了他的這一創作理念。
上海陳少君入展十二屆國展的草書作品《王守仁<龍潭夜坐>》創作手記:
我以山谷大草來完成此次國展創作,尺寸現在八尺整張,充分發揮大草的表現力。在創作中,我對自己的要求一是放大書寫,二是加大誇張變形和適當雜糅處理。在作品主體部分的創作中,既要保持線條的精度與空間位置的準確性,又要做好墨色變化的處理,作品左上方以山谷筆意兼魯公手法糅合,以小字書寫正文內容,大字和小字之間可以形成強烈的對比關係。另一隸書用紅紙題詩名,落款以兩行結束,高低錯落,破除行款的呆板,增加靈動。
陳少君,男,1988年生,畢業於四川大學藝術學院國畫專業,授業於唐允明、段七丁、呂金光諸師,來滬後師從張衛東先生。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準),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市青年書法家協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