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舞作為歷史傳承最悠久的一種中國古代舞蹈,舞姿更是含蓄優美,令人陶醉,之所以跳的好看中國古典舞身韻是非常重要的,身韻是中國古典舞的內涵,每個舞蹈的韻味不同,兩個人跳同樣動作,韻味都不同,因此小舞今天特意為藝考生整理了一篇中國古典舞身韻八個基本動作要素,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一、衝
是在「提沉」的基礎上軀幹「斜移」的動律。掌握以擰帶動向側前形成的橫向動勢,體現古典舞的飽滿、端莊、嫵媚、含蓄的氣質特點。
做法:在「沉」的過程中,用肩的外側和胸大肌向8點或2點水平衝出,肩與地面保持水平線,切記上身不要向前傾倒,感覺腰側肌拉長,頭與肩相反,肩向左衝,頭略向又偏,眼和衝的方向一致。
二、形
中國舞在人體形態上強調「擰、傾、圓、曲,仰、俯、翻、卷」的曲線美和「剛健挺拔、含蓄柔韌」的氣質美。
做法:從出土的墓俑和敦煌壁畫中不難看出這一點是由古至今一脈相承而不斷發展演變的。如秦漢舞俑的「塌腰蹶臀」、「翹袖折腰」、唐代的「三道彎」、戲曲舞蹈中的「子午相」 「陰陽面」 「擰麻花」,中國民間舞的「輾、擰、轉、韌」等無一不貫穿著人體的「擰、傾、圓、曲」之美。
三、靠
是在「提沉」的基礎上軀幹「斜移」的動律。掌握以擰帶動向側後形成的橫向動勢,體現古典舞的飽滿、端莊、嫵媚、含蓄的氣質特點。
做法:首先「提」,然後在「沉」的過程中,用後肩部及後肋側帶動上身向4點或6點水平拉出,感覺前肋往裡收,後背側肌拉長,要求肩與地面保持水平拉出,決不能有躺倒之感,身如向右靠,頭則微向左轉,眼平視放神,頭及頸部略向下梗。
六、腆
軀幹向前移動,形成」外開「的過程。是胸腔推力的向前動律。
做法:和「含」相反的動作,在「提」的過程中,雙肩向後掰,探胸微抬頭,使上身的肩胸完全舒展開。
四、沉
是軀幹之上下動律,主要掌握軀幹上提下沉縱向的動勢與呼吸的配合關係。先「沉」後「提」。
做法:在盤坐的姿態上通過呼氣,使氣息下沉,感覺氣沉丹田,以氣息帶動腰椎從自然垂直狀一節一節下壓而形成胸微含,身微彎狀,眼皮隨沉氣慢慢放鬆。
五、含
軀幹向後移動,形成」內收「的過程。是後肩縮力的向後動律。
做法:過程和「沉」一樣,但加強胸腔的內收,雙肩向裡合擠,腰椎形成弓形,空胸低頭。」裡含」不是旁腰,而是感覺雙肩裡合與胸腔收縮,可用雙手抱肩尋找感覺。
七、移
腰、肩進行左右水平運動的「橫線」動律。
做法:要考慮到肩部和腰的用力。先經過提,在沉的過程中,要以腰發力,用肩帶動向旁拉長腰肋肌,頭與身體運動方向相反。移是橫向動勢,因此要有不斷延伸的感覺。注意與靠區分開,不能帶擰的動勢。
八、勁
「勁」即賦予外部動作的內在節奏和有層次、有對比的力度處理。中國古典舞的運行節奏與有規則的2/4,3/4,4/4式的音樂節奏不大相同。
做法:它往往是在舒而不緩、緊而不亂、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自由而又有規律的「彈性」節奏中進行的。「勁」不僅貫穿於動作的過程中,在結束動作時的勁更是十分重要的。
了解了這麼多,所以要學習中國古典舞就一定要重視身韻,身法,技巧,只要堅持練習,你的舞姿會讓別人眼前一亮的!如還有其他舞蹈藝考方面的藝考,可關注「舞蹈生」了解更多藝考資訊!
平時有任何的需求或建議
歡迎給小舞留言
別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