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兩岸關係如今由於各種原因遭遇困難,但兩岸經貿合作逆勢上揚,兩岸交流活動接連不斷。事實證明,兩岸同胞交流合作的意願真誠強烈,兩岸融合發展是兩岸互利共贏的必由之路。」全國臺聯副會長楊毅周說。
由全國臺聯、閩南師範大學共同主辦的第二屆臺商發展論壇近日在陝西銅川舉辦。100餘位臺商臺企代表、常住大陸臺胞青年、專家學者圍繞「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攜手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主題,共商融合發展大計,共謀合作共贏新篇。
2020年10月28日,由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閩南師範大學共同主辦的第二屆臺商發展論壇在陝西省銅川市開幕
加強交流是兩岸同胞共同心願
楊毅周在致辭中表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和經濟全球化逆流等複雜因素,祖國大陸率先克服了疫情的不利影響,實現了全面復工復產,經濟韌性強勁。加強交流合作、實現融合發展,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和共同利益。
楊毅周認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正加快形成,這為臺商發展提供了新機遇。他希望參會臺商通過論壇更多了解大陸新發展格局,尋找自身定位。本次論壇選址銅川,把東南沿海的臺商引到內陸來,也是希望幫助臺商尋找新機會、新商機,為臺商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銅川市副市長陳小豔說,銅川市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歷史文化厚重、經濟發展迅速、生態優良宜居,資源型城市轉型工作走在全國前列,連續3年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兩岸血脈相連、情感親近,銅川將始終秉持企業為基、環境為重的理念,全心全力提供「一站式」服務,為廣大臺商臺企來銅投資興業提供更加便捷、更有溫度的營商環境。希望廣大臺灣同胞多來銅川參訪交流、尋找發展契機,助推銅川新時代追趕超越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
論壇期間,與會嘉賓圍繞「『一帶一路』背景下,以陝西為起點的臺商內陸發展新機遇」、「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對大陸臺商的影響與變化」、「中美貿易戰形勢下大陸臺商投資、營運機遇與挑戰」、「藉助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之機創造臺商發展新空間」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還赴銅川新區、高新區、新材料產業園區、董家河循環經濟產業園、耀州窯文化基地等地考察。
努力為臺商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陝西省海外聯誼會副會長虞浩桂說,陝臺人文交流日益頻繁,近年來堅持以中華傳統文化、根祖文化、紅色文化、黃土文化為主體,廣泛開展各類交流活動。陝臺經貿合作日益密切,出臺「陝西惠臺措施60條」,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幫助臺商排憂解難,逐步落實同等待遇。
「據統計,截至今年5月份,陝西累計設立臺資企業600多家,實際利用臺資金額位居在陝投資34個國家和地區的第二位。陝西省將以本次論壇為契機,紮實做好對臺各項工作,嚴格落實各項惠臺措施,努力為臺商在陝西發展創造良好環境。」虞浩桂介紹說。
臺灣中華兩岸新時代交流協會理事長黃清賢認為,兩岸關係在2016年後陷入愈來愈嚴重的困境,近期風險更是陡增。不過,大陸提出的兩岸融合發展政策,可以讓臺海緊張氛圍有緩和空間,大陸陸續推出「31條」「26條」「11條」措施,地方陸續推出落實措施,都讓兩岸關係存在正面因子,更讓臺商的發展存在樂觀機遇。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認為,大陸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大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西部內陸地區發展潛能正在發揮,是未來臺商投資的新窪地。如果臺商能夠抓住機遇,做出正確的投資選擇,將會創造新的臺商發展奇蹟。
相信兩岸企業可攜手再創輝煌
上海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認為,限於當前兩岸關係的實際狀況,最有效的機制化合作難以推展,因此可以考慮從兩方面實施:一是有效強化兩岸各領域合作,強化戰略合作,結合各自優勢拓寬國際營銷網絡及在第三方市場的合作。二是加快落實「31條」,以「率先讓臺灣同胞享有大陸發展的機遇」為原則,加快推動臺灣企業轉型升級和拓展內銷市場,在大陸新一輪改革開放進程中尋求、把握新的發展契機。在他看來,兩岸合作已經歷30年的風雨,面對外部挑戰,相信兩岸企業可以攜手再創輝煌。
「西部內陸地區的營商環境、配套服務等與沿海地區差距正在縮小,投資西部就是投資未來。」臺企代表、陝西宇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林立騰紮根陝西創業已有五載。在他看來,大陸擁有龐大的產業與工業體系以及完善的產業鏈、供應鏈與服務體系。陝西正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為臺商臺企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閩南師範大學副校長蔣一婷說,祖國大陸一直關心關注臺商發展,持續不斷為臺商在大陸發展創造新空間,幫助臺商深耕祖國大陸,開拓內需市場。本屆論壇選擇在陝西銅川舉辦,對於臺商融入大陸內循環、新基建、「一帶一路」、中西部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蔣一婷說,長期以來,閩南師範大學把閩南文化與涉臺研究作為優勢資源,成就了一批高水平閩南文化與涉臺研究學術成果。我們願意全面助力廣大臺商實現高質量發展,希望論壇發揮平臺作用,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同胞情誼,實現兩岸融合發展。
吸引臺青來大陸就業創業
東山歐凱金屬塑料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呂榜洲認為,大陸持續深化兩岸社會領域融合,吸引臺灣青年來大陸實習就業創業,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兩岸持續交流。在「一帶一路」倡議、長江經濟帶新戰略背景下,中西部地區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程中,發掘優勢資源,拓展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如今臺企與大陸中西部地區實現優勢互補的條件逐漸成熟,在國家經濟新戰略背景下,臺商參與中西部發展正逢其時。臺胞臺商更應積極面對祖國經濟的新常態,面對依法治國的新趨勢,創新進取,加快臺資企業轉型升級,提高競爭力,尋找新的發展機遇。
臺企聯西南西北區青委會秘書長、重慶窩克海峽孵化器有限公司法人許淵順介紹了四川德陽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園的情況。該創業園藉助成渝雙城經濟圈及成德同城的發展機遇,聯通海峽兩岸及德陽周邊城市等,發揮數字經濟網絡宣傳推廣的帶動作用,以持續吸引海峽兩岸相關人才來德陽創業就業為目標,助推德陽市創新驅動產業,讓臺企臺資更深介入大陸內需市場的挖掘。
展望未來,創業園可通過持續推廣大西部海峽兩岸青創品牌,擴大對臺招商引資,對臺招才引智實現向上延伸。同時通過加強兩岸大學生就業、創業,兩岸學術交流、兩岸產學合作、兩岸青年深度融合,實現向下紮根。
張 盼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