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大書法家,楷草篆隸各領風騷!

2021-02-08 書法字典網

點擊上面藍字免費訂閱


民國時期,有四位書法家享譽書壇,他們也是當時政壇的風雲人物。他們是譚延闓、胡漢民、吳稚暉、于右任。其中譚延闓善於楷書,胡漢民工於隸書,吳稚暉精於篆書,于右任長於草書。他們四位在當時可謂各領風騷,被譽為「民國四大書家」,也稱「真草篆隸四大家」。



       譚延闓
       譚延闓(1880-1930),字祖安、祖庵,號無畏、切齋,湖南茶陵人,生於浙江杭州。





譚延闓的字亦如其人,有種大權在握的氣象,結體寬博,顧盼自雄。是清代錢灃之後又一個寫顏體的大家。我們欣賞下:


      世人對他褒貶不一,有人稱他為「民國完一人」,說他是「休休有容,庸庸有度」的大政治家,有人稱他為「黨國柱石」、「藥中甘草」,也有人說他是八面玲瓏「水晶球」、「伴食畫諾的活馮道」。當然,他的字,還是不容置疑的。
       從民國至今,寫顏體的人沒有出譚延闓右者。他尤以顏體楷書譽滿天下。譚延闓可以說一生基本都在攻顏書。

譚延闓善詩聯,擘窠榜書、蠅頭小楷均極精妙。書法作品兼有藝術和文物雙重價值,國內民間所藏多集中於湖南。



吳敬恆
        吳敬恆(1865年-1953年),字稚暉,出生在中國江蘇武進和中國江蘇無錫交界處的雪堰橋。系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一生追隨國民黨革命卻一生不入官門,亦為可敬。



他25歲入江陰南菁書院。1891年辛卯科舉人。1901年春留學日本,入東京高等師範。1902年5月任上海愛國學社教員。1903年利用《蘇報》鼓吹革命,因「《蘇報》案」發生,與蔡元培被迫去英國。1905年冬加入中國同盟會。中國國民黨政府官員,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校務委員,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主任。近、當代著名無政府主義者,政治家、教育家、篆書名家。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認定的二十世紀「世界100個文化名人」之一。



稚老的石鼓文寫得線條靜穆,結體安然,好像沒有那種跳躍性的躁動感,而且其落筆清新乾淨,線條在平直中又略帶一點彎曲,使得字又生動靈活起來,通篇觀之,則別有天趣。若比之缶老書法中的霸悍強勁之勢,吳稚暉這類文人書法,就顯得有點內斂羞澀,不夠專業的樣子,然而正是由於書家的這種業餘狀態,反而使趣味從中生焉。


胡漢民
       胡漢民(1879年12月9日~1936年5月12日)原名衍鴻,字展堂,廣東番禺人。中國國民黨元老和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也是國民黨前期右派代表人物之一。






早年加入同盟會,追隨孫中山,曾任廣東省省長,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主席,國民政府主席,立法院院長等職務,對書法頗有研究,自成一體,別具風格。「胡漢民,工書法,清挺峻拔,能合褚遂良、米芾為一體。晚工曹全碑,極神似,集字為詩如己出。」


于右任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原名伯循,字誘人,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祖籍涇陽,陝西三原人,國民黨元老,別署「騷心」、「髯翁」,晚號「太平老人」,是我國近代、現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別署「騷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系同盟會成員,長年在國民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同時也是中國近代書法家,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中國近現代著名高校的創辦人。





于右任在中國草書藝術領域佔有極高地位。1932年,他在上海創辦標準草書社,以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為原則,整理、研究與推廣草書,整理成系統的草書代表符號,集字編成《標準草書千字文》(1936年由上海文正楷印書局初版),影響深遠,至今仍在重印。被譽為「當代草聖」。


       此四人,在民國時期,不僅是在文化領域,還是在政壇,都是呼風喚雨式的人物,在事業與學問上均有非同尋常的建樹,也給後世書法帶來重要影響。

熱誠歡迎廣大微友投稿,我們將在最顯著的位置註明作者姓名、來源及作者。投稿信箱:2480955491@qq.com

本字典完全免費供廣大書法愛好者學習、欣賞和臨摹;

點擊微信底邊"書法字典"即可直接查詢書法字體等;

贊是一種鼓勵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民國書法四大家,楷草篆隸精彩絕倫
    民國時期,有四位書法家享譽書壇,他們也是當時政壇的風雲人物。他們是譚延闓、胡漢民、吳稚暉、于右任。其中譚延闓善於楷書,胡漢民工於隸書,吳稚暉精於篆書,于右任長於草書。
  • 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
    一般說書法分為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每一大類又可細分。了解區別有助於理解中國書法藝術的深廣內涵。篆字分為大篆、小篆兩種。隸書是相對於篆書而言的,隸書之名源於東漢。當時通用的是「草隸」,即潦草的隸書,後來逐漸發展,形成一種具有藝術價值的「章草」。漢未,張芝變革「章草」為「今草」,字的體勢一筆而成。唐代張旭、懷素又發展為筆勢連綿迴繞,字形變化繁多的「狂草」。草書的特點是結構簡省、筆劃連綿。「大草」與「小草」相對稱,大草純用草法,難以辨認,張旭、懷素善此,其字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草書分為章草、今草、狂草。
  • 當代楷書之王:精通楷、行、草、隸、篆,獨創「破體」,比田體強
    姜東舒書法楷、行、草、隸、篆,他樣樣精通,尤其是楷書,更是融合這五大書體之精華,獨創一種獨有書體:「破體」,也稱為「姜體」!與田英章所寫楷書不同,姜東舒的楷書取法於鍾紹京的《靈飛經》,其楷書遒勁端莊,結字疏展,工整精細,篤守楷法,於法度嚴謹之中有奇正姿態的變化,其結構字勢,乃不失為楷書中的能品!
  • 民國隸書大家——胡漢民
    來源    書法與字帖民國時期,有四位書法家享譽書壇,他們也是當時政壇的風雲人物。他們是譚延闓、胡漢民、吳稚暉、于右任。其中譚延闓善於楷書,胡漢民工於隸書,吳稚暉精於篆書,于右任長於草書。他們四位在當時可謂各領風騷,被譽為「民國四大書家」,也稱「真草篆隸四大家」。胡漢民
  • 鄭文公下碑功足真草隸篆一筆成—著名書法家駱飈作品的碑韻體驗
    著名書法家駱飈碑學與帖學雙成,端走書法修煉的主路正途,根基深厚,令人敬仰。  特別是他的碑學用功之深,在當下書壇非常鮮見,他潛心修習書壇名碑《鄭文公下碑》已歷時數十年。依對此碑精深獨到的探研成果,事半功倍,一舉把書法的真草隸篆四體多韻融成一體,創立了書法習碑成真功的獨門修煉路徑,所創書體質感高古,姿態飄逸,收穫了在書壇可立一派的書法藝術研習成果。
  • 學習書法為何繞不過篆隸?篆隸轉化有何奧秘?
    書法史對漢隸《禮器碑》讚譽有加,其屬於東漢晚期成熟之隸,《禮器碑》具有典雅雋永,骨力洞達,清勁寬綽,雍雅蕭散,瘦勁如鐵
  • 中國歷史上十五位著名的書法家
    張芝,東漢時期書法家,擅長草書,被譽為「草書之祖」,人稱「草聖」,他將古代字字區別、筆畫分離的草法,改為上下牽連富於變化的新寫法,富有獨創性,在當時影響很大,創造了草書問世以來的第一座高峰。鍾繇,三國曹魏時期書法家,擅篆、隸、真、行、草多種書體,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推動了楷書(小楷)的發展,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對王羲之等後世書法家有著深遠影響。
  • 舉世公認名家——近現代十大書法家,都是扎紮實實過來的!
    與詞學家朱祖謀、葉恭綽交往,與學者夏承燾、畫家張善孖、大千兄弟交誼深篤。工辭賦,善書畫,中年以後特以詞名世。未幾病卒。詞名大於書名,書名大於畫名。書法尤以篆、隸為工,所書鐘鼎金文,論者以為「可勝缶翁」(吳昌碩)。
  • 篆隸築基一(禮器碑)見山書法公益社區
    來楚生臨禮器本期專題為篆隸築基中的廟堂巨製禮器碑      清代書法家傅山曾經說過,「楷書不知篆隸之變,任寫到妙境清代的書法家孫過庭在《書譜》裡說,「篆尚婉而通」 ,篆書的線條通暢厚實,曲線婉轉優美,練習篆書是對基礎的點畫質量最好的訓練。篆書基本上已經形成方形的字體結構,但線條還是以圓形曲線為主。「篆」常用來形容如同菸絲繚繞的婉轉,這與篆書使用的曲線有關。書寫篆體,有許多曲線的圓轉。唐代李陽冰就常以圓轉線條書寫出他著名的「玉莇篆」,粗細均勻,緊勁連綿,布局秀麗。
  • 宋代四大書法家是否以蘇東坡的成就最高呢?
    回答這個問題要先談談宋四家的書法造詣,他們的成就主要體現於行書,此外是楷、草兩種字體,米芾有少量的篆、隸書作,但不值得稱道。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是我國歷史上罕見的在詩、書、畫、文學等方面都有巨大成就的天才,也是一個政治家!
  • 107位民國人物的書法欣賞
    伊立勳 伊立勳(1856~1942),字熙績,福建寧化人,清末民初著名書法大家,真草篆隸無所不能,功力深厚。曾任清光緒無錫知縣,民國時期寓居上海,以賣字為生。
  • 當代國禮書法家包建新作品賞析
    簡介包建新,字守仁,號逸隱,山東單縣人.當代著名國禮書法家.中國著名書畫家教育家文史研究家包備伍先生衣缽傳人(真傳弟子)隸書作品《心經》被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鐵農,中宣部王偉華部長,國務院外交部副部長張廣德
  • 我國歷史著名的書法家有哪些?盤點歷史上十大書法家及其代表作
    王羲之的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廣採眾長,自成一家。王羲之書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書法家,從南朝開始,到唐太宗,再到宋、元、明、清諸朝學書人,無不學習「二王」,因而王羲之被尊為「書聖」。王羲之真跡早於不存於世,現存書帖皆為後人摹本。代表作有《蘭亭集序》、《初月帖》、《黃庭經》、《樂毅論》、《十七帖》等。
  • 宋代四大書法家「蘇黃米蔡」中的「蔡」究竟指誰?
    宋代四大書法家有「蘇黃米蔡」之譽,前三位幾乎沒有爭議,分別是:蘇軾、黃庭堅、米芾,而最後一個「蔡」卻存在爭議,有人說是「蔡京」,但大多數人卻認為是
  • 民國108位書家精品書法作品合集
    伊立勳 伊立勳(1856~1942),字熙績,福建寧化人,清末民初著名書法大家,真草篆隸無所不能,功力深厚。曾任清光緒無錫知縣,民國時期寓居上海,以賣字為生。
  • 107位民國人物的書法,賞心悅目,先收著,慢慢看.
    張祖翼張祖翼(1849~1917),字逖先,安徽桐城人,近代著名書法家、篆刻家、金石收藏家,時與吳昌碩、高邕之、汪洵同稱海上四大書法家。伊立勳伊立勳(1856~1942),字熙績,福建寧化人,清末民初著名書法大家,真草篆隸無所不能,功力深厚。曾任清光緒無錫知縣,民國時期寓居上海,以賣字為生。
  • 107位民國人物的書法(高清大圖)
    行書八言聯伊立勳伊立勳(1856~1942),字熙績,福建寧化人,清末民初著名書法大家,真草篆隸無所不能,功力深厚。曾任清光緒無錫知縣,民國時期寓居上海,以賣字為生。李 健李健(1881-1956),字仲乾,江西臨川人,著名書法家李瑞清(清道人)之姪,民國以後投身教育事業,擅書法,真、草、篆、籀皆工,亦善治印。行書七言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