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運動頻率?運動頻率會影響訓練效果,一起來學習一下

2020-09-10 私人健身王

一周練幾次?每天的訓練量如何制定?什麼樣的訓練頻率才是最佳的?相信有不少人存在著這樣的困惑。今天就跟大家來聊聊:訓練頻率那些事兒。

訓練頻率是什麼?

訓練頻率是將訓練容量和強度組織與融合的方式,它意味著你將把一周裡的訓練內容分布和安排在不同的訓練日中。在訓練過程中,為了避免過度運動,通過調節訓練頻率來調整訓練與恢復之間的關係也是常用手段。此外,不同的訓練頻率產生不同的訓練效果。將所有訓練放在一天完成,和將訓練分配在一周6天中進行,二者的效果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訓練頻率對訓練過程和訓練效果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頻率是如何影響訓練的

當談論到訓練頻率是如何影響訓練的,就必然少不了「學習過程」這個因素。

如果所有訓練都放在同一天進行,那麼可能會影響到良好動作模式的學習和原定的增肌或增力的訓練效果。隨著訓練時間變長,生理和心理會產生疲勞累積,動作質量會慢慢下降。而且訓練拖得越久,所能夠獲得的訓練刺激也會逐漸減少,從而會使增肌或者增力效果變得不理想。

如果每周進行6次訓練,每次訓練只有1組內容,那麼動作的熟悉度和正確率有可能會大打折扣。如果動作的質量不好,訓練者沒有第2組或者第3組的時間來修正它;就算動作非常完美,訓練者也沒機會重新做一遍來鞏固,除非等到下個訓練日。

如此看來,不合理的、不科學的訓練頻率可能會嚴重影響到訓練過程,進而使得訓練效果變得微乎其微,更嚴重的情況就是出現損傷。

訓練頻率推薦

訓練頻率在訓練過程中很重要,在一次訓練中做太多訓練也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為了規避不合理的訓練頻率,所以要將一周中需要做的訓練合理分配在不同訓練日裡。

沒有一種訓練頻率是適用於所有人的。當大家在設計訓練計劃時,不能夠直接借鑑他人的訓練安排,而是要根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身體情況來安排訓練。下面就為大家推薦如何制定與調節訓練安排,保持合適的訓練頻率。

  • 首先,確定一周的訓練總容量(考慮一下要做幾個動作,一共幾組,組間休息多久,以及熱身情況等)需要達到多少,這樣才能保證離訓練目標更進一步。接下來,估計下做完這些訓練總共需要多少時間。然後,在保證動作質量和時間安排的基礎上,考慮將這些內容分為幾次進行訓練比較合適。
  • 試一試自己安排的訓練方式。如果在某一次訓練中,你覺得容量太大而影響了訓練質量,可以考慮將一些本次訓練的容量移到其他訓練日中,或者加入一個新的訓練日裡。
  • 類似地,如果發現某一次訓練基本不用花多少時間,也沒產生什麼疲勞,可以考慮將一些訓練容量移到這個訓練日裡。

以上內容來自《肌肉與力量全書:用嚴謹的科學構建關於健身的完整知識體系》

由人民郵電出版社授權發布,轉載務必保留圖書版權資訊:書名、封面、出版社

相關焦點

  • 運動頻率會影響運動效果,應該如何制定運動頻率?我們來看一下
    訓練計劃當中的訓練動作非常重要。除此之外,你計劃當中的訓練容量,訓練強度,組間休息,運動頻率這些都是一份科學合理健身計劃當中的重要因素。那麼今天在這裡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運動計劃當中的運動頻率應該如何制定才能夠讓訓練效果更好。
  • 闢謠:健身頻率越高效果越好?別鬧了,過度訓練您需要了解一下
    所以很多人堅信,只有刻苦訓練才能得到好的訓練效果!尤其是很多身材超級贊的職業選手,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一天兩練,這更讓大部分人相信只有高頻率訓練才能得到好的訓練效果。中國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個理念在健身上也成立嗎?健身真的是頻率越高越好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如果健身頻率過高,很容易導致健身過度,從而導致一系列問題的發生。
  • 訓練頻率:它如何影響力量的增長
    唯一的區別是訓練頻率。目的是看哪種訓練頻率可以最有效地提高深蹲,臥推和硬拉中的力量。 力量舉是一項相對年輕且規模較小的運動,因此很少有人進行專門的研究,尤其是對於高水平的受試者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為了檢查健康狀況,生活質量或類似健康參數的改善,許多關於力量訓練的研究都是針對初學者或未經訓練的人所進行的。而另一些研究是關於使用力量訓練作為主要運動的補充以優化其運動員表現的。
  • 只會燃脂運動還不夠!懂得訓練頻率才能減肥
    想必努力減肥的人都或多或少聽說過HIIT,甚至有些人已經開始用它在訓練了。HIIT一般指高強度間歇性訓練,簡單來說就是讓你在短時間內使用全力,不斷爆發,從而達到消耗大量熱量的效果。這種運動幾乎適合所有減肥人士,所以也被稱為高效燃脂運動。
  • 最佳運動頻率每周幾次,過猶不及,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不過現實中卻有個問題,就是運動頻率,頻率太少達不到效果,太多的話就容易傷身,如果把控好這個度最佳運動頻率每周幾次  一周運動1~2次,每次鍛鍊後都會出現肌肉酸痛,並且練習的效果也不太明顯。  一周運動3~5次,是最適合身體的頻率嗎,因為即能鍛鍊身體,也不宜出現疲勞。  而一周運動6~7次,則會加重身體的負擔,加重身體的疲累感。
  • 一周運動的最佳頻率
    為什麼天天去訓練反而不好呢?人類的肌肉在訓練後會受到一定的損傷,恢復需要一到兩天的時間,而恢復後的肌肉會比訓練前更強。如果我們每天都運動,那麼肌肉就會處於疲勞狀態,肌肉量也不會增加。根據運動相關研究,將每周訓練一次,兩次和三次的人進行比較,發現每周訓練兩次的人比訓練一次的人效果好一倍,而每周三次和兩次比較則沒多大變化。
  • 更年期女人的運動頻率與時間
    那麼,想要緩解所謂的更年期症狀,運動是最好的方式。我們現在有很多中老年人意識到這一點,所以也都在做各種運動。有的選擇快走,有的選擇慢跑,有的選擇遊泳,爬山,跳舞等適合自己的運動。不論做什麼運動,中老年人運動頻率多長時間比較合適呢?憑我多年運動的經驗,我覺得每天運動30分鐘比較合適。
  • 在健身中,如何選擇練習頻率練習的時間,以及練習的長短呢?
    因為他們只知道去觀察網絡上一些專業健身達人的視頻以及好的動作,但是要知道,一個真正完整的一個真正正確的健身是不只有運動項目的。運動過程當中我們需要注意到的還有練習的頻率以及練習的時間選擇,還有練習的時間長短,而這些都是大多數人所容易忽略到的。我今天在這裡著重給大家說一下這幾個方面的健身常識,讓大家對該領域有一個新層次的認知。
  • 如何給自己制定健身訓練計劃?
    所有的訓練者一開始都是需要學習這些動作。我們在給自己制定訓練計劃時,主要考慮的是:如何能夠讓自己更規範的學習動作如何能夠更全面的提高我們的身體素質如何能夠讓自己保持良好的健身習慣所以在初學者階段,我們不應該給自己安排太高的訓練容量和訓練的強度,在制定計劃時,儘量保證自己的規範性和正確性。
  • 控制好健身時長,以及健身頻率,才能夠讓增肌效果更好
    導語:一味的增加健身的時間以及建設的頻率,是很多健身新手都會犯的錯誤。因為在最開始他們認為只要我運動的時間足夠長,只要我運動的頻率足夠快,那麼減肥的效果就會更加明顯。難道真的是這樣的嗎?其實我們如果能夠控制好健身時長以及健身頻率的話,增肌效果反而會更好一些。
  • 控制好健身時長,以及健身頻率,才能夠讓增肌效果更好
    因為在最開始他們認為只要我運動的時間足夠長,只要我運動的頻率足夠快,那麼減肥的效果就會更加明顯。難道真的是這樣的嗎?其實我們如果能夠控制好健身時長以及健身頻率的話,增肌效果反而會更好一些。而且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健身的時間越長,頻率越快,會對我們的健身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 體育鍛鍊應該如何制定科學的運動處方?
    比如在短程徑賽預備階段,可以在原地縱跳幾次,活動一下四肢,做擴胸運動等。準備活動的目的是提高肌肉的溫度,增加工作肌肉的血流量,加強肌肉、韌帶的柔韌性、彈性,擴大肌肉活動幅度,從而達到預先克服內臟機能的惰性,提高神經和肌肉組織的興奮性,以及循環和呼吸等內臟器官的機能水平。這不僅能提高運動的能力,且能預防運動損傷。
  • 李國平教授:運動處方該如何制定?
    李國平教授長期從事我國運動醫學的臨床、科研、教學和管理工作,創建了國家體育總局體育醫院,開創了中華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構建了優秀運動員醫療服務與醫療保障體系,為中國運動醫學事業的全面發展與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有著廣泛的社會影響。
  • 什麼運動頻率最好呢?
    Hello,大家好,今天讓我們來嘮嘮健身的那些事兒,本期的關鍵詞是運動頻率。運動頻率指的是在固定時間內進行的運動次數,通常來說運動頻率的時間單位是以星期來計算的,如果你一個星期進行三次鍛鍊,就叫做「一周三練」,如果你一個星期能進行五次鍛鍊,就叫做「一周五練」
  • 身體每個部位每周最佳訓練頻率,你知道嗎?
    首先讓我們對高低頻率做個定義:高頻率:對特定的運動(動作)或部位進行每周3次以上訓練低頻率:對特定的運動(動作)或部位進行一周一次,甚至更少的訓練。更頻繁的訓練某些運動將會增加了力量和運動能力,本質上也會提高神經系統。(3)結果的好壞取決於練習的多少。有人認為掌握熟練程度取決於練習時間是否到了10000小時——時間的累積通常需要更多、更高頻率的訓練。在年底我喜歡簡單的看看訓練日誌,每個頁面等於一個訓練,我的訓練進步取決於它的厚度。
  • 新手如何制定訓練計劃?看看這篇文章,讓你健身更順暢
    導語:許多健身新手,在踏進健身房的時候,經常被裡面的器械鬧得暈頭轉向,不知如何開展自己的鍛鍊,制定每天訓練計劃的時候,也是沒有科學性,不是時間太長,就是選擇的動作太多,體力消耗盡了都沒有完成計劃動作的訓練,鍛鍊效果被大大的打了折扣,今天我們以一天的力量訓練計劃為例,開始我們的學習。
  • 堅持健身一周六次的頻率,你會有什麼變化?
    一旦訓練超過1小時,就錯過了肌肉修復階段,就是在消耗肌肉,而那些健身房一練就練2小時的人,肌肉永遠也恢復不了,肌肉不僅沒法恢復,還會被消耗,從而越練越小。So ,到底接觸健身的小白們最佳的運動頻率控制在幾次比較好呢?❤健身想要效果好,不要中斷三天!尤其在練肌肉時,更要嚴格掌握健身頻率。
  • 聲音頻率對人的影響
    、工作時辦公室裡的窸窣談話、下班後去賣場的人聲鼎沸等,一天 24 小時,大多無意識的接收這些聲音而不自覺,都知道聲音的本質上是聲波的震動,不同的聲音取決于震動的頻率與強度,並無好壞之分,事實上決定聲音好壞的,是身體、心緒、靈魂能否同頻共振,頻率能量對人影響之深,可能比所知的想像中超出許多,不僅是在身、心、靈及認知行為上,甚至影響人體最基本的健康。
  • 什麼是增肌最佳訓練頻率,和肌肉生長有什麼關係?一起來了解
    訓練頻率並不是指每周去幾次健身房,也可以稱之為頻率,但今天我想談的「頻率」有更多的科學研究,與肌肉生長更相關,它指的是每塊肌肉每周訓練多少次。我不知道從哪個時代開始,幾乎所有健美運動員平均每周主要鍛鍊一次每塊肌肉,這就是為什麼會有周一胸部訓練、周二背部訓練、周三腿部訓練、周四肩部訓練和周五手臂訓練等訓練方法,我把這種訓練頻率稱為傳統的「低頻訓練」。然而,從最近幾年開始,也許由於力量提升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進行全身訓練,每塊肌肉每周練習3-4次甚至更高,我把這種訓練頻率稱為「高頻訓練」。
  • 為什麼運動卻練不出腹肌?換個方法試試,一起來學習
    導語:女生多半都會欣賞有腹肌的、身材緊實的男性,所以練出好看的腹肌也成為男孩子們堅持運動的目標。但是很多努力運動的人都會發出疑問,為什麼已經很用心地鍛鍊了,卻還是練不出腹肌。別著急,可能是用錯方法了,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