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最弱春晚小品,下臺忍不住痛哭,何慶魁批評一針見血

2020-12-27 騰訊網

趙本山在春晚舞臺上縱橫21年,為全國觀眾奉上了21個精彩的小品,其中有16個小品獲得了春晚評選一等獎或第一名,還有5個小品獲得春晚評選的二等獎或第二名。

但是,說起這些小品,有些得到二等獎的不一定不算經典,比如《牛大叔提幹》和《拜年》,這些小品沒得到一等獎是有各方面原因的。

同理,有些得到一等獎的趙本山小品也不一定就代表了這個作品就真的特別經典,比如本文要說的《火炬手》,這個作品堪稱趙本山在春晚歷史上最弱的小品。

一、《火炬手》的創作背景

光看名字就知道,《火炬手》在2008年春晚上是一個應景之作,這也多少影響了大家對這個作品的第一印象,畢竟命題作文確實不太容易出彩。

不過,事實上卻是,趙本山團隊一開始就沒有準備這個劇本。編劇徐正超準備了兩個其他劇本交給春晚審查,但春晚導演組的反饋都不太好。這時候,導演組直接建議趙本山團隊做奧運會題材的小品,原因是那次春晚的語言類節目裡居然沒有一個是奧運會題材。

這事也讓趙本山團隊吃了一驚,隨即明白過來,一方面奧運會題材多少屬於應景之作,容易讓觀眾產生心理疲勞之感。另一方面,也就是因為奧運會的影響太大,其他語言類節目的演員都沒有選擇這個題材,擔心和其他人撞車導致落選。

所以,陰差陽錯之下,趙本山團隊就接過了奧運會題材這把雙刃劍,這題材容易火也容易泥。不過,這也算是一個春晚導演組給的任務,畢竟一臺春晚連一個奧運會題材的語言類節目都沒有也說不過去。

這個小品的編劇是徐正超,《火炬手》是他為趙本山創作的第二個春晚小品,這位編劇年齡上比起何慶魁、張超、崔凱都要小不少,當時只有32歲,屬於新生代的編劇。

《火炬手》的導演則是高大寬,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趙本山的經紀人,演完《火炬手》兩年後高大寬被趙本山炒魷魚,又過了半年高大寬因吸毒被抓。相比趙本山之前經常合作的導演張惠中來說,高大寬無疑更像是一個湊人數的角色。

應該說,《火炬手》的主創人員中,三位演員趙本山、宋丹丹經驗豐富水平高,劉流也曾數次登上春晚,編劇和導演的陣容相對來說就單薄了不少,這也是該小品的隱患之一。

二、《火炬手》的兩個「意外」

對於小品《火炬手》的具體內容筆者不再贅述,單說小品表演中的兩個「意外」。

一個意外是,趙本山在表演中親了宋丹丹一下。這個表演是劇本和排練之中沒有的,屬於趙本山的臨場發揮。不過,據趙本山說,他之前只告訴了宋丹丹一個人(估計不告訴她也不行,哈),這也算趙本山送給觀眾的一個「驚喜」。

另一個意外是,趙本山在最後的演講中加入了關於雪災的內容,這段也是臨場發揮,而且不光劇本和排練時沒有,甚至連劉流和宋丹丹也不知道,趙本山只告訴了編劇徐正超一個人,而且叮囑他保密。

我們從小品錄像中可以看到,劉流在趙本山加詞時明顯有驚訝之色,而經驗豐富的宋丹丹不僅沒有表現出驚訝來,還主動給趙本山搭了兩句詞。

這兩次臨場發揮體現了趙本山的自信,他不擔心春晚導演組會反對和事後找麻煩,畢竟都屬於正常範圍內的發揮,同時他也對觀眾的接受度有相當的自信。

不過,趙本山臨場加詞加動作,也說明了一件事,他對《火炬手》這個小品的原有內容並不滿意。

三、表演方式引發的小爭議

讓人沒想到的是,《火炬手》播出後,在網上出現了一種聲音,說趙本山演講時的表演抄襲了田娃的作品,那個故意在尷尬時為自己叫好的表演方法是田娃之前在作品中用過的。

這件事居然還引起了一絲波瀾,有記者去採訪了劉流和高大寬,他們均表示說師父抄襲徒弟的說法純屬不靠譜,這就不存在抄襲的概念。

筆者也認為網友有些過分,畢竟這種為自己叫好的表演在二人轉裡屬於常見的逗笑方式,並不屬于田娃原創,再說了田娃和趙本山的關係決定了確實不存在所謂抄襲。

四、最弱的小品和最一針見血的批評

2008年春晚上,《火炬手》剛剛演完,回到後臺的趙本山突然痛哭失聲,已經年過半百的趙本山像個孩子一樣不停抹眼淚。

剛剛卸完妝的宋丹丹見狀也過來安慰趙本山,但趙本山的情緒依然控制不住。

對於趙本山的痛哭,媒體有多種解讀,而最權威的說法則是趙本山之後自己承認的。

趙本山說道,之所以他表演完在後臺忍不住痛哭,主要是因為壓力太大了,這個壓力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火炬手》這個小品,這個小品在內容上太弱了,要不是他和宋丹丹來演,換成別人肯定就砸了。所以,等到小品演完,回到後臺的趙本山如釋重負,終於可以自由宣洩情緒了。

趙本山對《火炬手》很弱的評價還是很客觀的,也多少驗證了何慶魁在春晚之後的評價。

當2008年春晚結束後,有記者採訪了何慶魁,讓他評價一下《火炬手》。何慶魁毫不客氣的評價道:時間短,包袱少,料還是不夠,完全可以看出演員在舞臺上一點底氣都沒有。本子顯得很粗糙,比如問答那段,料太少了,包袱解得也不好,出來的效果也就比較平。

何慶魁的評價曾引起一些爭論,畢竟《火炬手》獲得了那年春晚節目評選的一等獎,所以有網友認為何慶魁這是在發洩自己沒能和趙本山繼續合作的私憤。

筆者認為,何慶魁對《火炬手》的評價還是一針見血的,這個小品至少存在以下幾個嚴重不足的地方:

1,故事結構平淡無奇。就是兩個老人競爭火炬手的比賽,比賽方式比較單一,沒有戲劇性的衝突和矛盾,也就沒有任何驚喜,所以趙本山只能在其他地方找補。

2、包袱陳舊,鋪墊不足。尤其是在何慶魁重點提到的問答環節,不論是中國足球還是曹操,以及雙人床什麼的,多數都是老段子,觀眾在其他媒體甚至簡訊裡多少都見過,再加上問答形式沒有鋪墊也沒有更多表演空間,因此這個環節其實是失敗的。

3、冗長且教條。在《火炬手》之前,趙本山大多數的小品表演時間都是在15分鐘上下,而從《火炬手》開始,趙本山的小品都達到了20分鐘以上。時間長了但內容不夠,這就逼得趙本山往裡面加詞。

另一方面,由於是應景的作品,趙本山的發揮空間有限,他自己坦承,《火炬手》和《三鞭子》這兩個主旋律小品是讓他感到表演起來特別難受特別費勁的兩個作品。

綜上,趙本山的眼淚,並不僅僅是淚水,裡面有宣洩、釋放和放鬆,還有慶幸、不甘和委屈。

相關焦點

  • 趙本山最具爭議性的春晚小品,有人批評淺薄,有人稱其高深
    趙本山在春晚的二十一個小品裡,有強有弱,有經典也有敷衍。其中有的小品贏得全國觀眾上下交口稱讚,如奠定他小品王名號的《昨天今天明天》。有的小品則硬傷明顯,口碑嚴重下滑,如《捐助》和《同桌的你》。而在本山大叔這些春晚小品裡,最有話題性也最具爭議性的非2001年春晚上的《賣拐》莫屬,相對來說2009年春晚的《不差錢》爭議也很大,但其藝術性和爭議性還是不能和《賣拐》相比。
  • 高秀敏到死沒原諒趙本山!在她葬禮上,趙本山卻救了她愛人何慶魁
    2005年8月18日,著名喜劇演員高秀敏突發心臟病去世,在她的追悼會當天,老搭檔趙本山第一時間趕到,陪在了高秀敏的愛人何慶魁身邊,這是兩人在時隔多年後,因為高秀敏去世而同框,並且還救了傷心過度的何慶魁,安慰他千萬要想開點,但為什麼高秀敏至死都沒能原諒趙本山呢?
  • 高秀敏、趙本山與「丈夫」何慶魁的三角糾葛
    一邊享受甜蜜愛情,一邊打拼事業,那段日子對兩人來說是最美好的。之後高秀敏和何慶魁被「打包」挖到吉林省藝術團。之後高秀敏辭職,做起了個體小品演員。她用何慶魁創作的小品《包袱》到深圳參加全國小品大賽,斬獲金獎。1994年,高秀敏在春晚舞臺上表演小品《密碼》,開始被全國觀眾熟知。
  • 那一年,何慶魁和趙本山他倆和解了
    都來自東北,趙本山進步速度比她更快。她演完《誰娶誰》一年後,姜昆推薦下趙本山上了春晚,表演了《麻將、豆腐》,趙本山出名了。命運太神奇,1991年高秀敏和趙本山全都離婚了。高秀敏因工作忙和丈夫離婚,女兒跟自己。
  • 金牌小品編劇何慶魁,跟高秀敏究竟是不是兩口子
    她看好何慶魁的,婚後,不管別人怎麼嘲諷何慶魁,她都支持何慶魁搞創作。在最艱難的時候,何慶魁想放棄創作,她鼓勵何慶魁:何慶魁寫了個拉場戲劇本——《誰娶誰》,高秀敏力排眾議,堅決排演,大獲成功,獲得吉林省文藝匯演一等獎。這是個了不起的榮譽,何慶魁一下有了名氣,東遼縣文化局聘請他當編劇,何慶魁一家生活有了保障,再也不用靠打漁為生了。
  • 高秀敏為何至死沒與趙本山和解?在她葬禮上,聽聽何慶魁說了什麼
    在春晚的舞臺上,趙本山毫無疑問是最輝煌的一個身影,身為「小品大王」的他,頭上有太多的榮譽光環。然而,正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趙本山的成功離不開眾多搭檔的鼎力相助,而高秀敏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搭檔之一。在她的演藝生涯中,有兩個男人無比重要,一個是何慶魁,是一名落魄的創作家,後來在高秀敏的激勵之下,從新走上了創作之路,並寫出了許多優秀的小品和電視劇劇本,是鐵三角幕後的最大功臣,並且還與高秀敏走到了一起。而另一個就是趙本山,正是在與趙本山合作之後,高秀敏才紅遍了全國,他們與範偉一起組成了小品界的「鐵三角」。
  • 高秀敏至死不與趙本山和解,他們間的那些事,聽聽何慶魁怎麼說的
    高秀敏至死不與趙本山和解,他們間的那些事,聽聽何慶魁怎麼說的上個世紀90年代,可以說是小品最輝煌的時候,其中以趙本山、範偉、高秀敏的「鐵三角」為首,《賣拐》、《心病》、《賣車》、《紅高粱模特隊》等,深受大眾的歡迎。
  • 小品一姐,與何慶魁未婚同居13年,去世後女兒繼承遺產滴淚未流
    成為劇團裡的副團長,然後又擔任縣裡的政協委員,不安現狀的她,又從二人轉走上小品舞臺。1992年,高秀敏參加全國小品大賽,榮獲第一名,1993年,進入中央電視臺表演。1994年,登上了春晚舞臺,之後成為紅極一時的「小品一姐」,幾乎每年春晚都有她的小品。
  • 她是小品女王,為範偉嗆聲趙本山,戀上已婚渣男,46歲夢中去世
    對於痴迷於春晚小品的觀眾來說,「高秀敏」這個名字一定不陌生,因為在趙本山還是春晚的常客時,高秀敏就成了本山大叔的鐵桿搭檔,兩人還和範偉組成了當時最受觀眾歡迎的「黃金鐵三角」,給觀眾帶來了《賣拐》、《賣車》等多部經典小品。都說名人的感情經歷繁亂迷人眼,高秀敏自然也不例外。
  • 趙本山永久封存的小品《星球會議》,為什麼春晚前夕被迫撤下
    2011年春晚,趙本山和三位徒弟王小利、小瀋陽、李琳一起上演了他的春晚封山之作《同桌的你》,該小品口碑和評價都比較一般,在趙本山歷年的春晚小品中似乎屬於中下之作。殊不知,《同桌的你》原本只是替補,趙本山在該次春晚上真正的公認首發主力小品是《星球會議》,只不過該小品卻在一片看好聲中於臘月二十五也就是春晚直播前幾天被撤下。
  • 那些和趙本山春晚合作過的小品女演員們,只有她結局讓人心酸
    這大概是最早出現的小品雛形吧。此後,1984年春晚上,陳佩斯朱時茂開始合作演出小品《吃麵條》,從此,小品開始被觀眾熟悉,正式走上各類綜藝節目。小品真正大紅大紫,趙本山功不可沒。自從趙本山出山後,才把小品帶入了一個階段性高潮。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趙本山的小品王之稱絕對名副其實。
  • 趙本山哪個小品最經典?感覺只有《賣拐》後人難以超越
    趙本山最優秀的小品,都是在春晚這個舞臺上完成的。而至今無人能夠超越,甚至以後也很難被超越的,只有《賣拐》。在藝術上,這是趙本山,高秀敏和範偉鐵三角黃金時期。再加上金牌編劇何慶魁的劇本,使得這個小品幾乎是完美無瑕。
  • 高秀敏的彪悍人生:春晚後臺和趙本山對罵,搶別人老公同居14年
    2003年春晚小品《心病》排練現場,趙本山憋著一肚子火,和他對詞的高秀敏還沒來,而距離審核只剩下一天的時間。幾天以前高秀敏被閨蜜拉去救場,因為她不去,閨蜜要賠高額的違約金,她必須仗義相助。小品審核前一天高秀敏出現了,只是她和趙本山對詞很不順利,兩個人都有點情緒,終於脾氣上頭的本山大叔忍不住了,他連罵帶說,指責高秀敏不敬業,沒有時間觀念。高秀敏一向心氣兒高,性格也比較剛,哪受得了這個,直接懟了回去:「我就這樣,你愛用不用!」
  • 為何高秀敏去世前都不願和趙本山和解?細談兩人恩怨始末
    1989年,何慶魁已經41歲了,有一天和高秀敏相遇,高秀敏給何慶魁指了一條出路,讓他繼續寫劇本,因為之前就給高秀敏寫過。當年,何慶魁寫的《誰娶誰》被高秀敏演得特別成功,兩人因此名聲大振。再反觀趙本山,一路突飛猛進,在姜昆的推薦下登上了春晚,表演《1+1=?》讓他全國聞名。
  • 趙本山、高秀敏的恩怨往事:直到去世前,高秀敏都不願意和解
    她和何慶魁南下深圳參加全國小品大賽,高秀敏表演的是何慶魁創作的《包袱》,一舉拿下這屆比賽的金獎。高秀敏和何慶魁一炮而紅,不久之後,通過別人介紹,他們認識了趙本山。作為都是從白山黑水走出來的東北藝人,地域上的相近讓趙本山對高秀敏和何慶魁本能地就產生好感,而且,何慶魁的才華也讓趙本山很佩服。
  • 趙本山宣布徹底退出小品界 三大原因揭秘
    不是央視不識劇本,我感謝這個平臺,沒有央視春晚,就沒有我的今天,對春晚我有著難以割捨的感情。」  趙本山坦言:「這兩年,感覺大家是在可憐我,我身體也不太好,兩下一商量,不上是合適的。」說罷,他鄭重宣布:「從現在開始,小品的舞臺上不會再有我了,我選擇退出了。除了央視,來年地方臺春晚我也不會去了,我要花時間多思考我的作品,把空間留給別人。」
  • 從13屆小品王到被質疑低俗,離開央視春晚的趙本山如今怎樣了?
    從1990年開始,趙本山的小品便是家家戶戶在除夕夜必看的節目之一。對於很多人來說,趙本山的小品是為大家帶來歡樂的作品,趙本山更是大家對於春晚最深刻的記憶。
  • 何慶魁:與高秀敏未婚同居12年,曾捧紅趙本山,今卻重回妻子身邊
    作為小品王的趙本山和作為小品一姐的高秀敏,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他們都曾給大家帶來過很多歡樂。可是無論的趙本山還是高秀敏,他們的成功離不開同一個人,他就是何慶魁。何慶魁不但捧紅了高秀敏,而且還捧紅了趙本山,創作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獲 1999 年春節聯歡晚會一等獎,《賣拐》《賣車》《心病》《送水工》等分別獲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和 2004 年春節聯歡晚會一等獎。這些小品不但讓趙本山成了「小品之王」,而且還讓高秀敏,趙本山,範偉成為了小品界的「鐵三角」。
  • 那些年,離開了趙本山的「身邊人」
    國內以師徒形式進行管理運作的「戲班子」,名頭最大最成功的當屬趙本山和郭德綱二人的「本山傳媒」和「德雲社」。趙鋼就屬於這一種),從03年的《馬大帥1》開始,到06年《馬大帥3》結束,趙剛便不再和趙本山合作2、劉流(劉大腦袋)相聲演員出身的劉流早年就已經小有名氣,只是離「一線」還欠兩把火候,攀上趙本山以後,先後出演了《馬大帥3》中的胡慶海和《鄉村愛情》中的劉大腦袋,並在2008年春晚中直接和趙本山合作小品《火炬手》,後來二人不再合作
  • 一代春晚笑星辭世後,遺產被女兒繼承,多套房產無數家當被敗光
    春晚作為每年春節必備「大餐」,已經成為中國人必備的儀式感項目。春晚上的很多經典的小品和明星們,也帶給我們很多難忘的回憶。似乎每年必須要看到那些熟悉的臉龐,看到那些熟悉的身影,才能過好這個年。雖然看的過程中,也忍不住會吐槽,但不得不說,還是非常令觀眾們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