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5 14: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陳運森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
自2000年至今,普京已執掌俄羅斯20年。縱觀這20年發展沉浮,俄羅斯經濟經歷了繁榮—緩慢增長—停滯的過程。20年後俄羅斯經濟面臨的挑戰是在實現了量的突破後如何實現質的改變。
2000—2008年:經濟快速增長
這一時期俄羅斯經濟實現高速增長,年增長率達7%。到2007年俄國內生產總值(GDP)已達1.3萬億美元,比普京執政之初增長了94%,佔世界經濟的比重也從2%攀升到4%。人均收入翻了一番、半數以上貧困人口脫貧、提前償還外債,2007年外債餘額僅佔GDP的5%。
這一時期經濟發展取得成就主要有如下原因:一是原油價格持續上漲。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從1999年每桶15.9美元上漲到2007年64.28美元,普京執政8年,油氣出口帶來的收入達萬億美元。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急劇上揚,對俄羅斯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很強的助推作用。俄原經濟發展和貿易部部長格爾曼·格列夫表示:俄羅斯的經濟增長,30%是國際能源價格上漲的結果。二是普京對葉爾欽時期的經濟政策進行調整與改革,頒布了一系列穩定經濟的政策,如調整私有化戰略、將戰略性行業收歸國有;提高國有資產管理效率;遏制寡頭對國民經濟的壟斷和掠奪;頒布土地、財政、勞動法案;優化營商環境、參加入世談判,這些措施重振了投資者對於政府當局和對經濟前景的信心,也是普京探索具有俄特色經濟改革道路的嘗試。
2008—2020年:經濟發展跌宕起伏
2008—2020年間,俄羅斯先後遭遇2008年金融危機、2014年經濟危機和此次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危機。2008年普京就職總理後,國際經濟環境突變,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給俄羅斯經濟帶來重創,俄GDP同比下降7.9%,這也是普京執政後經濟首次出現負增長。2009—2013年,石油價格回暖,世界經濟復甦,俄羅斯經濟實現恢復性增長。然而俄羅斯經濟在2014年遭受油價暴跌和歐美制裁的雙重打擊,經濟再次陷入衰退,一直到2016年才有所緩解。2009—2018年,俄羅斯GDP年均增長率僅為0.9%,遠低於3.2%的世界平均水平。在俄羅斯經濟緩慢步入2020年之際,全球爆發了新冠疫情,隨之而來的油價暴跌與政府實施的社交隔離措施,給本已低迷不振的俄羅斯經濟帶來又一輪衝擊,2020年前三季度,俄GDP下降3.6%。縱觀這一時期,每次危機都會打亂其國家發展戰略實施步伐,政府為提振經濟、支持民生而出臺反危機政策,但如何協調經濟長期發展規劃,一直是俄政府面臨的棘手問題。
經濟發展跌宕起伏的原因
20年間俄羅斯的經濟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其深層次的原因在於經濟對油氣資源的依賴,且這種依賴具有長期性。賣資源掙快錢的方式使得經濟的結構性問題往往被忽視,現代化改革難以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俄羅斯始終未能尋找到適合國情的可持續經濟發展道路。一是經濟結構單一。能源部門約佔俄工業產值的30%,為政府創造50%以上的財政收入。二是政府過度幹預經濟,政府的觸手伸到經濟的方方面面,影響了市場機制的正常發揮,導致經濟發展僵化、死板。三是經濟增長方式低效落後,俄羅斯在市場經濟轉型中,未能擺脫蘇聯時期實行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依靠大量投入勞力、人力、物力發展經濟,能源有效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低下。四是營商環境不佳,儘管俄羅斯在世界銀行《2020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升至第28位,但仍存在嚴重的官僚主義,對於中小企業來說融資、審批等手續複雜,提高了企業成本,中小企業生存空間被擠佔。五是人力資本發展不足,市場化改革中,大批俄羅斯人才外流,直接削弱了俄羅斯的經濟實力和科技發展潛力。同時,政府對於教育的投資嚴重不足,缺乏對各類人才的培育。六是創新停滯不前,國內投資環境不佳間接導致創新型領域投資不足,同時多數投資湧入了能源行業,導致新興部門資金短缺。
經濟發展前景展望
2020年,俄羅斯經濟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和油價暴跌的雙重夾擊。根據俄經濟發展部預測,俄2020年GDP將萎縮3.9%。
未來兩至三年內,考慮到全球經濟恢復有限、西方制裁以及自身的結構性問題,在現階段和今後一段時期,俄羅斯經濟前景仍不容樂觀。從外部環境來看,全球經濟復甦乏力,俄與西方,特別是與美國的關係短期內難以改善,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還將持續,這使得資金不足的企業資金鍊斷裂現象更加嚴重。從內部看,制約俄羅斯經濟發展的自身結構性因素短期內也難以改變。因此,俄央行預測直到2021年底俄經濟才能走上緩慢復甦的道路。
(陳運森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亞研究所研究實習員)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陳運森:普京20年:俄羅斯經濟發展回顧》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