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是由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執導,李夢、張健編劇,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該劇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
秦始皇因為背負「焚書坑儒」的罵名,又有民間故事「孟姜女哭長城」的廣為流傳,秦始皇一直以暴君形象示人。近年來隨著《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熱播,我們國人對秦帝國的崛起重新認識,對秦始皇歷史貢獻重新平反。
《大秦帝國》第一部於2019年播出,在豆瓣網上有4萬人評價,評分高達9.3分,位列中國大陸古裝電視劇榜第11名。
《大秦帝國》第二部於2013年播出,在豆瓣網有4萬多人評價,評分也為9.3分,位列中國大陸古裝劇榜第16名。
《大秦帝國》第三部於2017年播出,豆瓣上有4萬5千人評價,評分為8.5分,位列2017年大陸電視劇高分榜第二名。
《大秦帝國》第四部終結篇《大秦賦》正在熱播,目前豆瓣網有4萬6千人評價,評分為7.4分,位列近期熱播榜第六名。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更加喜歡秦始皇。有很多人無限感慨如果秦始皇多活幾年,就沒有劉邦和項羽生麼事呢。或者扶蘇順利繼承皇位成為二世皇帝,大秦帝國斷然不會二世而亡。歷史沒有如果,不防我們來做一個假設,扶蘇繼位能否讓大秦帝國繼往開來?
要理清楚這個假設,我們先來從秦始皇統一前的天下格局來看待這個問題。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前,中國雖然周天子是天下共主,可早已名存實亡。戰國時代的周天子的權利還沒有羅馬教皇大!中國大地上諸侯國林立,這些諸侯國各自有自己的文化體系、擁有土地、自行鑄造貨幣、擁有軍隊、有自己的信仰。這樣長此以往發展下去不就是歐洲的局面嗎?
好在上天眷顧華夏這時候秦國出了千古一帝秦始皇!秦始皇識人善用、選賢任能通過多年努力最終實現統一,並且建立中央集權社會。 然後著手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建立秦直道(高速公路)、修築長城、建造兵馬俑,建立中央集權帝制社會,終結分封制,開啟以法治國的先河!他建立的中央集權帝制社會影響中國2000年,也為中國的大一統奠定基礎!
「書同文、車同軌」等這些政策用現在的眼光來看絕對是偉大、光明、正確的!可在當時社會,舊貴族、原六國王族勢力依然很大!中央集權帝制政策利國利民,可它嚴重損害原六國王族、貴族、秦國貴族的利益!這些利益受損的舊貴族,對秦國政令陽奉陰違,暗中策劃反秦運動、甚至派刺客刺殺秦始皇,並且還假借天意來忽悠普通人民!始皇帝在位時這些人的伎倆只不過是跳梁小丑成不了大氣候!
秦始皇駕崩倉促小兒子胡亥繼位,可是小兒子胡亥能力和威信都不能服眾,秦始皇的其他公子爭奪皇位,造成兄弟手足自相殘殺,這時舊貴看到反秦時機到了,於是族蓄謀已久的反秦運動爆發。可惜秦二世因缺乏歷練軍事才能和帝王心術都嚴重欠缺,最終舊貴族勢力打敗秦帝國勢力!秦二世皇帝也被後來的偽文人黑的體無完膚!
秦始皇中央集權帝制社會在當時應該是深得民心,至少深得秦國人民民心。其他諸侯國的人民大多都對陌生的新統治者牴觸心裡,這時舊貴族煽風點火,刻意抹黑秦二世皇帝。原六國人民信以為真,於是跟隨有勢力的六國王族和貴族後遺揭竿而起。
我們再來回到前文的假設,進而回答這個問題!那麼如果扶蘇繼位大秦能繼往開來?
其實扶蘇的仁德出自反對秦二世統治的陳勝吳廣之口。既然是出自反對派之口,那麼真實性有待探究。因為陳勝和吳廣專門幹假借天意,散播謠言,恐嚇普通戍卒的的事。他們給戍卒散播的謠言是秦嚴刑峻法,沒有按時上班會被砍頭,戍卒信以為真於是揭竿而起。可是通過考古發現得知,秦法對於沒有按時到崗的戍卒只是罰款處理,並不會殺頭。如果天氣原因延時,還可以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所以陳勝口中的扶蘇仁德和胡亥殘暴都是為他造反做鋪墊的言論依據。
扶蘇真實能力也不得而知,秦始皇把扶蘇發配到邊關就是為了磨礪扶蘇的意志,很有可能是把扶蘇當成將才來培養。把小兒子胡亥帶在身邊很有可能是培養帝王心術。趙高聯合李斯胡亥三人篡改聖旨可能是漢朝時期史學家編造的故事。如果是李斯、趙高和胡亥三人密謀假傳聖旨,這件事對於三個人都是絕頂機密,他們三個人不可能向外洩露。其他身邊知道這件事的人估計都被滅口,所以這件事司馬遷是怎麼知道呢?
難道是司馬遷做夢的時候夢到的。很顯然不是,最有可能的是反對秦朝統制的陳勝、吳廣等人編造的故事目的是黑秦二世。給他們造反行為尋找正義性和合法性,於是這個故事傳播開來。原六國貴族藉助這個故事,紛紛叛亂復闢。當劉邦建立漢朝後明知道這個故事是假的,但是有助於宣揚漢朝改朝換代的合法性,於是將謊言繼續傳播。
秦始皇為什麼不立長子扶蘇為皇太子,最後培養的接班人是小兒子胡亥。原因可能是這樣,長子扶蘇母親是楚國公主,其他兒子也都是原其他諸侯國的公主。只有小兒子胡亥的母親是位北方被滅國的胡人。據說秦始皇為國為民,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忙於政務,都沒有時間去後宮打卡放鬆。他的助理趙高就給始皇帝建議勞逸結合,適當放鬆有利於身心健康。於是秦始皇去後宮,臨幸的女人是一位胡人,後來這位女人身懷六甲在亥時生下兒子,秦始皇給兒子取名胡亥。從這裡可以看出秦始皇的其他公子身份比較繁雜,他們即是秦始皇的兒子,又是原六國君王的親外甥。這些公子任何一位都有原六國君王的親緣關係。如果任何一位在帝位爭奪中失敗,都有可能聯合親娘舅叛亂,重新恢復戰國時代的格局。這是秦始皇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只有小兒子胡亥背景最為純粹,只有他繼位才會堅定不移的走中央集權制度,避免六國死灰復燃,避免外戚幹政!如果其他公子繼位母親就是太后,太后是原六國的公主。太后的兄弟是原諸侯國的國王。這樣不利於中央集權制度。這也就是為什麼秦始皇不立皇后的根源……!
(註:以上內容均系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