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人要臉,樹要皮。人活在世,得講一個臉面,而臉面不是別人給的,得是自己掙的。掙臉面的方式,不是靠盛氣凌人,不是靠罵街撒潑,是靠一個人的品德和處世之道。
網上曾有這樣一個新聞:一個小孩子非常喜歡吃韭菜餃子,但是家中地裡卻沒有種韭菜,這天小孩奶奶發現鄰居家地裡的韭菜長得非常好,心中暗喜,晚上悄悄來地裡,將鄰居家的韭菜割了一大把回去給孫子包餃子。
可是孩子吃完沒多久,就出現了中毒症狀,家人及時將孩子送去了醫院,幸虧搶救及時,孩子脫離了生命安全。
這下老婆婆不幹了,來到鄰居家裡,非要對方賠償巨額醫療費,張口就是幾十萬。鄰居聽到她的要求後,感到莫名其妙:我地裡沒有種韭菜啊。
老婆婆拿出她所偷割的「韭菜」,理直氣壯:你看,就是你地裡種地,害得我孫子吃後中了毒,就是你下的毒!
鄰居一見那堆植物,不禁啞然失笑:這哪是韭菜,這是我種的觀賞植物,是有毒的。可是我又沒讓你去割,你偷割我的東西,本就是不道德的,現在怎麼反而倒打一耙,要求我來賠償,這是哪門子的道理?
兩人為了這事爭吵起來,誰也說服不了誰。在老婆婆看來:菜是你地裡的,我孫子吃了中毒,就得你賠;可是在鄰居看來,你這是屬於偷盜行為,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最好兩人只好報警求助。
說實話,我覺得這奶奶的行為就有點不要臉了,純屬惡人先告狀。你偷我的東西我還沒追究你的過錯,現在你竟然好意思來找我要賠償?這世上還有沒有道理可講了?
孩子是父母的複製品,父母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說得直接一點,你在做,孩子在看;你做什麼孩子照單全收,你什麼樣子孩子就會學成什麼樣子。所以如果有一天當你發覺孩子越來越不像話的時候,千萬別怨天怨地,直接看看自己就好。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做父母的心裡一定要有數。
按照這個奶奶的做法,她告訴孫子的就是:我想吃了就去別人家裡偷,偷完了我還得吃好,吃不好就得讓別人賠錢!別人明明是個受害者,還得賠我錢!
這就是強盜邏輯、無賴邏輯,用這樣的邏輯給孩子做榜樣,再去教孩子,能把孩子教成什麼樣子,都不用我說了吧。
有心理學研究表示,兒童的心理問題和不良行為,往往與家長的不良情緒和不良行為互為因果。這需要雙方互相調整,但是於對6歲以下的孩子,往往更要求成年人做出積極的改變,要求成年人有嚴格管理自己的自律能力。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講過:「一個家長對自己的要求,一個家長對自己家庭的尊重,一個家長對自己每一行為舉止的注重,就是對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
因此,作為家長,如果不想把自己的孩子帶壞、不想把自己的孩子養得一事無成,那麼就要從下面這些方法去做:
1. 父母不要說謊,不要做小偷小摸有違道德和法律的事情,這樣的示範簡直是太壞了。你要記住你是什麼樣子,你的孩子就是什麼樣子。
2. 父母一定要能穩定自己的情緒,並且善於反省自己的行為,做事情要專注,在跟孩子溝通交流的時候,要保持一種平等的態度。
3. 在早期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要密切關注並且參與孩子最早幾年的生活,這個時候要更強調紀律,而不是懲罰。教養孩子是一件陪蝸牛散步的事情,最開始的幾年一定不能著急。
4. 當孩子有積極的能力表現,能夠自信進取,能夠參與家務勞動,或者做了其他值得表揚的事情的時候,父母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讓自己的鼓勵來構建建築孩子的自信。
5. 父母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緒投射在孩子身上,不要對孩子控制得太過度、壓抑的太過分,不要高高在上地去對孩子的每一個行為和語言都指手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