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嘉興這位年僅7歲的小男孩,移植骨髓救了母親…

2021-03-05 嘉興第九區

有時候,小小的少年

傳遞著大大的榜樣的力量

前天下午,由省文明辦、省教育廳、團省委、省少工委、浙江廣電集團聯合主辦的2020年度浙江省「新時代好少年」頒獎典禮在桐鄉舉行。

▲「新時代好少年」們接受表彰

典禮現場,表彰了獲評2020年浙江省「新時代好少年」榮譽稱號的20位少先隊員,其中有一名來自平湖,他就是平湖市全塘中心小學的楊子涵。

相信很多網友對楊子涵也絲毫不陌生,今年6月,當時他被評為嘉興市「新時代好少年」,樂樂也報導了他「捐髓救母」的感人事跡。

楊子涵小朋友的媽媽程女士在2020年1月8號左右就診於上海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被查出患有重症再生障礙性貧血,這是一種類似於白血病的重症。化療是基礎治療方法,要想根本治癒,唯一的辦法是骨髓移植。

因病情需要,程女士於1月23日轉院進行治療,並開始嘗試移植手術的可能。但是程女士的弟弟與她的血液匹配度只有50%,風險很大;程女士的父母也已經年邁體弱,手術風險也高,不適合進行手術;家裡的親戚朋友挨個配型,都失敗了。

配型無果的打擊、加上疫情的肆虐、高昂的醫療費用,治療漸漸進入令人擔憂的狀況。

此時,年僅七歲的楊子涵成了全家唯一的希望。「可是子涵太小了,只有7歲,怎麼承受得了?不要說抽骨髓了,抽點血我都心疼,真的不忍心,捨不得…」程女士說起當時的情況,聲音有些哽咽。面對家庭的困境,小小的楊子涵義無反顧地站了出來,他心裡知道,媽媽沒有血了,非常危險,媽媽需要他的血來維持生命!「只要能救媽媽,我一點兒也不怕!」這句話從楊子涵口中說出來,格外有分量!

幸運的是,楊子涵和媽媽第一次配型的結果顯示非常好!雖然被抽了兩大管血,但楊子涵很勇敢,不哭也不鬧,心裡為自己能幫上媽媽而高興。幾天後又進行了第二次抽血,配型效果比上一次還要令人滿意。不僅血液適配,楊子涵不挑食,喜歡運動,身體健康,達到了捐獻了造血幹細胞的其他要求。雖然年齡小的捐獻者少見,但是醫院之前也做過類似手術,有一定經驗。

4月上旬,楊子涵的媽媽和楊子涵陸續住院調養,開始為手術做準備。手術中經歷一些波折,但管道還是成功地從楊子涵的雙手、脖子和大腿埋了進去,開始抽血分離出造血幹細胞。在醫院的三、四天時間裡,做手術他會疼痛,失血讓他面臨一定程度的頭暈、乏力、食欲不振,術後恢復也不能隨便動,需要他在床上好好靜養。但是楊子涵很堅強,沒有哭,沒有鬧,一心只想救媽媽,讓人欣慰的是,他在休養了一周左右便恢復了活力。

楊子涵的媽媽接受了造血幹細胞移植之後,在無菌病房中修養了幾周,恢復狀況良好,已於4月30號出院。經過四個月的奔波勞碌、擔憂害怕,終於移植成功了,這個家也得以新生。這不僅得益於親朋好友的幫助,得益於楊子涵爸爸的堅守,得益於楊子涵媽媽的不放棄,也得益於楊子涵的孝順、勇敢和健康。鑑於楊子涵年齡小,但表現勇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特地為他頒發了捐獻造血幹細胞榮譽證書,以獎勵這位勇敢的小英雄。

現在,楊子涵的媽媽程女士已經日漸康復,也能幫著小餐館打打下手,楊子涵的臉上笑容也多了起來。這位小勇士不僅在大事中敢於擔當,在家庭生活的小事中,也會盡己所能,常常幫奶奶做做家務,給爸爸捶捶背,放學了也不用大人操心學業,會自覺完成回家作業。

這個小小少年,

用他的勇敢樂觀託起了家庭的希望,

祝願他未來更美好!

來源:樂享平湖

 掃碼進群 

相關焦點

  • 母親身患白血病讓兒子捐骨髓,兒子:打感情牌沒用!
    據了解,視頻中的母親在11年前因為某些原因與前夫離了婚,當時兒子只有5歲,離婚後兒子被判給了父親,為了補償她,其丈夫選擇帶著兒子淨身出戶但是在2年前,這位母親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大家都知道,白血病在現在來說很容易治療,只要找到匹配的骨髓移植就有了,這位母親也比較幸運,兒子與自己完美匹配,但是在等待移植期間出現了意外,兒子竟不同意為自己捐獻
  • 8歲女孩捐骨髓救4歲妹妹:別怕 我要你活著(組圖)
    如果不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重病,8歲的武靜會像往常一樣,每天牽著4歲妹妹的小手,一起蹦蹦跳跳地上學放學。現在,她們卻雙雙躺在了病床上。去年5 月,妹妹小楠被診斷患有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同年11 月,姐姐武靜的骨髓與她配型吻合。今年2 月4 日,姐妹倆成功進行了骨髓移植手術。平時連打針都害怕的武靜在整個手術過程中沒有掉一滴淚。醒來後,她的第一句話是:「媽媽,妹妹能活下來了嗎?」
  • 7歲男孩捐獻造血幹細胞救母:「能救媽媽,我不害怕」
    獨山港鎮供圖中新網嘉興6月19日電(記者 施紫楠)這幾天,在浙江省嘉興市平湖市獨山港鎮中心小學,7歲的楊子涵和其他孩子一樣,認真地學習著知識。誰也想不到,這個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孩子,竟然可以毫無懼色地走進手術室,為救治患病母親捐獻造血幹細胞。楊子涵一家來自安徽,在獨山港鎮經營著一家小吃店,生活幸福和睦。
  • 英國男孩骨髓移植治癒白血病,卻因感染死亡,母親做慈善紀念他
    據英國《鏡報》2月5日關注了一位失去兒子的母親紀念自己孩子的故事。6歲的抗白血病小英雄扎克(Zach),在其白血病清除7天後死亡,原因是遭受感染。扎克36歲的媽媽納比拉·穆哈爾·馬丁(Nabila Mughal-Martin)悲痛欲絕,她說,扎克總是笑著面對每一次挑戰(化療),但是整個治療過程痛苦而漫長,雖然扎克完成了與疾病的鬥爭,卻遭到了無法抵抗的感染,直到被擊倒時,他的身體也沒有得到恢復。
  • 為救7歲哥哥,3歲妹妹每天和家人跑步5公裡
    9 月 11 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小安爸爸劉萬榮處得知,他和小安三歲的妹妹小雅詩已與哥哥配型成功。目前小安病情恢復良好,體重已恢復到 40 斤,每個月按時到醫院化療,等療程走完,便可以進行骨髓移植。對此,為了有更好的移植身體條件,三歲妹妹每天跟著家人跑步鍛鍊,堅持每天跑步兩小時,爸爸問她累不累,她奶聲奶氣地說:" 救哥哥。"
  • 碭山捐骨髓救哥女大學生丁雪可當選「中國好人」
    但不幸的噩耗又發生在這個負擔沉重的家庭,2015年8月20日,丁夜明被查出患有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重型),須進行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丁雪可毫不猶豫地表示願為哥哥捐獻骨髓。10月28日,移植手術非常成功,兄妹二人都很安全。「我哥哥只有24歲,是家中的『頂梁柱』,他為家裡付出的太多太多。現在他病了,我必須捐獻骨髓來救他。作為小妹,救哥哥是應該的。」
  • 6歲男童獲WBC金腰帶!從惡犬口中救下妹妹,傷口縫90針!
    6歲男童獲WBC金腰帶!從惡犬口中救下妹妹,傷口縫90針!感情是人類最值得稱頌的特質,在無數種感情中,親情無疑是最動人,最讓人感動的那一種。親人間的關愛,無私奉獻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親情產生的故事,總是讓人感動不已。
  • 為給白血病妹妹籌錢做骨髓移植,13歲女孩街邊擺攤賣童裝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到,女孩今年13歲,來自濰坊,因為兩歲半的妹妹得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她要給妹妹捐骨髓,但需要30萬手術費,為儘快籌集到錢,便在路邊幫家裡擺攤售賣。2歲半女童突然身上疼,被診斷患上白血病11日上午10點,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位於師範路動物園南門的便民市場,見到了擺攤賣童裝的女孩,旁邊還有她的父親和弟弟。攤位很小,只掛了二三十件童裝,不時有市民駐足詢問價格。沒有顧客時,女孩就趴在電線桿的底座上寫作業,寒風中顯得身形很瘦小。
  • 21歲醫學生捐骨髓救高三男孩?央視新聞,你們能不能遵守一下骨髓庫...
    今天晚上,很多網友都圈我一條微博,微博的內容是: #21歲醫學生捐骨髓救高三男孩#:救人是學醫人的使命】28日,在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1歲的南京中醫藥大學大二學生盧昕寧捐獻了造血幹細胞。受捐者是重慶一名患白血病的19歲高三男生。
  • 骨髓移植後有什麼後遺症?該如何護理?
    核心提示:進行骨髓移植手術並不是意味著患者已經擺脫了疾病,移植後的挑戰更是嚴峻,因為這直接決定患者的命運。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骨髓移植後可能出現的後遺症以及如何進行移植後的護理工作。   進行骨髓移植手術並不是意味著患者已經擺脫了疾病,移植後的挑戰更是嚴峻,因為這直接決定患者的命運。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骨髓移植後可能出現的後遺症以及如何進行移植後的護理工作。
  • 母親離異多年未聯繫,患病找兒子捐骨髓,兒子:找你小兒子去
    看完別人的故事,感觸頗深,不禁讓人想起正在熱播的電視劇《愛的釐米》,關永年在兒子和女兒同時被送進醫院時,毫不猶豫地選擇救兒子,平時對女兒也是百般壓榨,什麼事情都是以兒子為先,關雨晴忍受不了這樣的生活,選擇與父親斷絕關係。
  • 山西小男孩7歲淪為戰俘,被日本人從槍口救下,34歲走上人生巔峰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用這首《思鄉》來描述光俊明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再合適不過了,這個在7歲時,就成為日軍俘虜的小男孩,從此以後再也沒有見過自己的親人,在日本生活的幾十年間,他都對中國家鄉充滿了思念,他一直記得母親離開時的音容笑貌。
  • 小天使一路走好 7歲男孩去世捐器官救6人
    小天使一路走好 7歲男孩去世捐器官救6人 2020-08-11 14:53:59  來源:江蘇新聞
  • 子毅有望接受骨髓移植 孩子已於3月30日進入無菌病房
    近日,記者從雙胞胎的爸爸劉元宏處了解到,目前在北京治療的老二劉子毅已於3月30日「進倉」(無菌病房),準備在4月15日接受骨髓和幹細胞移植,在倉裡的費用每天約2萬元。和老大劉子豪一樣,這些骨髓與幹細胞也來自於父親劉元宏。儘管由於疫情影響推遲手術,一家人飽受煎熬,劉元宏依然鼓勵自己堅持下去。
  • 跨海衝刺30小時,臺灣同胞骨髓挽救38歲深圳男子,終於.....
    經過檢查,醫生告訴他,他出現了「貧血和血小板減少」,骨髓穿刺檢查之後,他被診斷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MDS)。對於熱愛運動的戴深來說,第一次聽到「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MDS)」這個詞,感覺非常陌生。從小他特別愛打籃球,30歲從老家陽春移居深圳,成為一名工程師,生活在碧海藍天的深圳,由於熱愛運動,他自覺身體狀況一直不錯。
  • 骨髓移植後,白血病患者出現這些情況仍會走向死亡!
    患者關心的問題: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後還是會死嗎?知名血液病專家史淑榮表示:有的白血病患者因為病情嚴重,可能會通過骨髓移植的方式來治療,但是很多人在骨髓移植後,短則幾天到一個月,長則幾個月到幾年後還是死亡,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白血病患者應不應該做骨髓移植手術?
  • 骨髓移植後劉曉今天出倉啦!女大學生感恩全社會的幫助
    骨髓移植後劉曉今天出倉啦!7月6日,從醫院傳來好消息,劉曉骨髓移植手術成功,各項指標正常,於7月6日中午正式出倉!恢復良好劉曉出倉7月6日清晨,河北省廊坊市一家醫院的移植倉內,劉德琰醫生在全面檢查了劉曉的身體狀況之後告訴她:「你現在恢復很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你馬上就可以出倉了!接下來,你還需要繼續加油!」
  • 爸爸走了,母親入獄,她臍帶血移植後高燒不退 一起為楊子加油
    15歲少女楊子(化名),一個人躺在浙二濱江院區的病床上。沒有父親,母親入獄,自己患上白血病,剛完成臍帶血移植,連續高燒好幾天,讓她的舅舅老倪很揪心。為了楊子,為了採集到楊子媽媽的血液,舅舅老倪曾跑到楊子母親入獄的山西,經歷一波三折後,總算得到了備用的親緣血。
  • 一個12歲的女孩通過一天吃6頓飯和14天向她父親捐獻骨髓增加了10磅
    當這個12歲的女孩聽說她的父親患有白血病,需要她捐獻骨髓來挽救她的生命時,她毫不猶豫。然而,周曉只有70多公斤,而且他的身體很瘦。為了更好地收集骨髓和造血幹細胞,她開始了一項增重計劃。她開始一天吃六頓飯,有時甚至嘔吐。「當我想起我父親的病時,我希望我的體重會增加得快一點。如果我早一天達到標準,我父親可能早一天康復。」在14天內,她很快體重增加了10多公斤,並成功地將骨髓捐獻給了她的父親。
  • 為了給姐姐捐骨髓,一個多月,我從「小蘿蔔頭」變成了「小胖墩」
    這張照片就是當時1歲的我和7歲的姐姐的合影。那時候大家都誇姐姐漂亮、聰明又懂事,因為她5歲就上了小學一年級,而且一直都是班上的第一名。媽媽給我打了一通電話,她說只有骨髓移植才能救姐姐的命,我聽到媽媽哭了,哭得很傷心。爸媽賣掉了房子和所有的家電,又向親戚朋友借了很多錢,把我託付給外婆後,再次帶著姐姐踏上了漫漫求醫路。(圖為姐姐在醫院治療時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