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外貿資訊(9月21日)

2020-12-18 易賽諾

小易說

噹噹當!一周新聞匯來啦,為大家總結一周關於外貿、電商的新聞!大家別忘了每周一來圍觀哦~

第四屆全球跨境電商大會

9月22日在鄭州開幕

第四屆全球跨境電商大會將於9月22-24日在鄭州舉行。屆時,阿里巴巴、京東、唯品會、敦煌、谷歌、亞馬遜等一批跨境電商巨頭將齊聚鄭州,探討全球疫情下跨境電商發展的新方向。

大會堅持嘉賓數量服從質量,重點邀請高層次嘉賓參會,邀請了世界CEO發展大會聯合主席、世界貿易組織、世界海關組織和上合組織等相關負責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駐華使領館代表,跨境電商綜試區城市代表,阿里巴巴、敦煌網、中通速遞等境內外知名跨境電商企業高管以及中國瑞士商會、中國報關協會、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等知名商協會負責人參會。

大會將舉辦知名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線上直播活動,選擇義大利、韓國、等16個國家近30個品類近千種跨境電商產品,河南十八地市、成都、內蒙古、新疆、長沙等省市地區的特色產品,舉辦直播帶貨活動。

此外,大會還將發布《中國跨境電商綜試區城市發展指數報告(2020)》,通過對近5萬條數據梳理計算,從跨境電商發展基礎、發展規模和發展創新三個方面建立綜試區城市發展指數評價體系,為跨境電商綜試區發展提供建議。

將發布《中國跨境電商教材框架》《中國跨境電商人才資格認定標準框架》,為跨境電商實用性人才培養提供方向。

韓國:與華搭建海上「八小時經濟圈」

中國海關總署9月18日消息,山東榮成海關對韓打造「空運的速度,海運的價格」競爭優勢,疫情以來實施「兩步申報」、「兩段準入」等通關改革措施,進口通關僅需1.76小時,出口通關僅需0.18小時。中韓逐漸形成「八小時經濟圈」海上高速公路。

中拉兩國經貿多元合作

中企對拉美投資應尋求新的增長點,投資其旅遊市場不失為一大選擇;在保健食品、醫療服務等領域有開展廣泛合作的巨大市場空間;電信服務業、網際網路產業也可成為中國中小企業進軍拉美市場的突破口……

拉美作為中國海外經濟合作的第三大市場、「一帶一路」重要合作地區,與中國的經貿合作成果豐碩。2019年拉美與中國的貿易額創歷史新高,拉美對中國的出口額達1415億美元(佔地區GDP的2.7%),進口額達1617億美元(佔地區GDP的3.1%)。

隨著中國海外併購的理性回歸,中國對拉美的併購交易額近年來雖持續下降,2019年僅為43億美元,但「綠地投資」項目卻新增了120億美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尤其是港口和水電大壩)佔據了主導地位。

巴西是中國在拉美地區最大的貿易夥伴。據中國海關統計,2019年中巴雙邊貿易額首次突破千億美元,達1111.81億美元,同比增長27%;其中,中國對巴出口336.69億美元,同比增長16.3%;中國自巴西進口775.12億美元,同比增長32.3%。中國連續十年穩居巴西最大貿易夥伴地位。

墨西哥:外貿出口成為經濟復甦重要引擎

墨西哥聯邦政府日前推出的「2021年經濟發展計劃」中指出,《美墨加協定》正式生效以及外貿出口重要性的不斷增加將助力墨西哥在2021年實現經濟復甦。「儘管當前墨對外出口因疫明顯減少,但其復甦態勢強勁,外貿已成墨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今年7月,墨對外產品出口總額已恢復到年初水平的96.8%。此外,國際地緣政治改變也將助推墨未來經濟增長。「2018年美中貿易摩擦發生後,中國對美出口已明顯減少,無疑給墨帶來更多機遇」。

「波蘭亞馬遜」Allegro若成功上市

將成波蘭最大IPO

外媒報導,波蘭電商領頭羊Allegro已宣布將在華沙證券所IPO,其目標估值在119億至142億美元之間。此次IPO將成為自2010年保險公司PZU籌資21億歐元以來該國最大規模的IPO。

Allegro此次上市將發行價值約2.7億美元的新股。現有出資人和管理層還將減持他們的股份,所得款項將用於償還公司債務。Allegro還同意提供一筆55億茲羅提的五年期優先擔保貸款,以及一筆相當於5億茲羅提克的多貨幣循環信貸安排,為其債務進行再融資。

和業內大環境一樣,自疫情爆發以來,Allegro的業績大幅上升,網站活躍量不斷攀升,Allegro宣布,從2020年6月起,除了支付所購商品的價格外,分銷商和零售商還必須支付運費佣金。

此前,路透社援引Allegro的話說,其收費的目標是「為消費者、賣家和Allegro平臺建立一個公平的生態系統」。據悉,自2016年以32.5億美元的價格被收購以來,Allegro有約1,230萬買家和約11.7萬商家的客戶群體,截至去年12月31日,其年度GMV為57億美元。

服務「雙循環」,逆勢創紀錄

廈門港連續三月吞吐超百萬標箱

從廈門港口管理局獲悉,廈門港6月至8月貨櫃吞吐量數據連續錄得三個單月「百萬」標箱,分別100.60萬、100.73萬、100.44萬標箱,創下開港以來的最好成績。廈門港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各項亮點數據中,7月份100.73萬標箱吞吐量是開港以來的歷史最高,8月份的100.44萬標箱較去年同期增長達到10個百分點。

在提升硬體服務保障能力方面,廈門港主航道四期完成竣工驗收,海滄航道四期擴建加快推進,世界最大貨櫃船舶接連來訪;碼頭建設加速進入智能化時代,遠海碼頭5G全場景智能碼頭項目、海潤碼頭智能化改造升級項目水平均走在全國前列;港務集團4個主要外貿碼頭取得危貨作業附證,為工業製造提供更強的物流支撐。

在軟體服務方面,疫情發生後部門企業積極推動復工復產,快速實現滿產達產;引航和口岸服務頂住疫情壓力「不縮水」,確保船舶進出港「零待時」;提前兌付港口貨櫃發展等扶持資金,減免相關港口費用超億元;試行貨櫃貨物「卸船直提」「抵港直裝」「港內藍色公路」等創新舉措強化作業效率;全港實施貨櫃貨物提貨單和設備交接單電子化操作,進出口提卸箱業務節省作業時間10小時;全國首創港口使費「結算直通車」;持續推動「散改集」,省時省力減少貨損……

在增強樞紐能力服務「雙循環」方面,廈門港先後與排名靠前的外貿、內貿航商籤訂合作協議,落實一系列投資增產計劃,積極培育以廈門為總部、為樞紐港的龍頭航運企業;優化中轉業務流程、降費減負,水-水中轉業務今年以來始終保持兩位數增長;新投用的海翔碼頭在內貿業務上持續發力,優化了港口功能布局;海鐵聯運發展迅猛,陸向腹地集聚輻射能力增強,為中西部多省份打造快捷「出海口」。

字節跳動回應TikTok交易

不涉及業務和技術出售

日前,字節跳動就TikTok近期的大量報導做出回應:「近期有關TikTok的大量關注與報導中,有很多猜測和不實信息。真實情況是, 我們確實在與一些公司探討合作方案,以解決美國政府與公眾對於美國用戶數據安全的顧慮,上述方案不涉及業務和技術出售,也尚未籤署最終協議。最終協議的籤署,還需依據法律獲得中國和美國相關部門的批准。」

外資企業長期在華投資經營的信心

並沒有改變

針對「外資撤離論」,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 16 日援引兩份主要外國商會的最新報告說,外資企業長期在華投資經營的信心並沒有改變。

孟瑋在當天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9 月 9 日,上海美國商會發布報告稱,大部分企業持續看好中國市場,78.6% 的受訪企業表示不會轉移在華投資,較去年提升 5.1 個百分點;9 月 10 日,中國歐盟商會發布報告稱,歐盟企業在華投資情況總體穩定,只有 11% 的受訪企業考慮外遷或改變投資計劃,接近 10 年來最低水平。

「這些數據都進一步顯示,外資企業長期在華投資經營的信心並沒有改變。」她說。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今年全球跨境直接投資大幅下降。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利用外資形勢逐步回穩。商務部數據顯示,1至8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 6197.8 億元,同比增長 2.6%;8 月當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 841.3 億元,同比增長 18.7%。

孟瑋表示,近年來,受要素成本上升等影響,包括外資企業在內的部分企業在全球範圍內調整生產布局。「應該講這一現象屬於正常的市場行為。」

她說,我國將進一步深化對外開放,穩定外商在華長期發展信心,重點抓好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實施、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外商投資項目服務保障、優化外商投資環境等方面工作。

商務部、騰訊、TikTok都回應了

當地時間18日,美國商務部發布消息稱,將在美國境內禁止與WeChat和TikTok有關交易。19日,我國商務部在網站上刊發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答記者問,就此回應稱,美方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與行動應用程式WeChat和TikTok的有關交易,嚴重損害有關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美方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多次動用國家力量,以莫須有的理由對上述兩家企業進行「圍獵」和打壓,嚴重擾亂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損害了國際投資者對美國投資環境的信心,破壞了正常的國際經貿秩序。

中方敦促美方摒棄霸凌行徑,立即停止錯誤做法,切實維護公平透明的國際規則和秩序。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TikTok回應稱將繼續堅持訴訟。18日,TikTok回應稱,堅決反對美方的決定並對此深感失望。「美國政府此前行政令未經正當程序頒布,可能剝奪美國民眾及小企業發聲和生存的重要平臺。」為此,TikTok將繼續堅持訴訟,維護用戶、創作者、合作夥伴以及公司的正當權益。

騰訊回應美國商務部決定:很遺憾,無共識。19日,騰訊公司也對美國的相關決定進行回應。騰訊公司表示,作為一款服務於海外各地用戶的應用,WeChat一直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其數據政策與程序符合全球最嚴格的隱私標準。

「為了保障美國用戶的基本通信權益不受影響,這段時間我們與美國政府進行了多輪溝通,尋求妥善的解決方案。但很遺憾,雙方尚未達成共識。我們會繼續與美國政府溝通,以爭取長期解決方案。」

中國成為德國第一大出口市場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17日介紹,中國和德國長期互為各自所在地區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根據德方統計,2016年以來,中國成為德國在全球最大的貿易夥伴,今年二季度,中國成為德國第一大出口市場。

高峰在商務部當天舉行的網上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中德貿易的快速發展,既得益於兩國雙邊關係良好、經濟優勢互補,也得益於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中德貿易發展的格局,是兩國企業按照市場化原則和世貿組織規則合作共贏的結果,滿足了雙方的市場需求。

高峰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德積極開展醫療物資合作,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為人員和貨物跨境流動提供便利,為中德貿易的平穩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9月14日晚,中德歐領導人舉行視頻會晤,為下階段中歐關係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願與德方共同努力,認真落實好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推動中德和中歐經貿合作提質升級,釋放更多發展機遇,為全球經濟復甦注入新的動力。

相關焦點

  • 全球外貿資訊(11月16日)-雨果網
    德國出口環比增長2.3% 中國仍為其第一大貿易夥伴 德國聯邦統計局11月9日發布9月貨物進出口貿易數據,具體如下:2020年9月,德國出口貨物價值1098億歐元,進口貨物價值890今年「雙11」的進出口業務總量佔去年全年總量的近7%,充分體現了廣州買全球、賣全球的強勁實力,展現出跨境電商這一業態的勃勃生機。 外貿迎來重磅政策支持! 國務院發布九大舉措推進外貿發展!
  • 全球外貿資訊 12.14
    海關總署:外貿進出口連續6個月保持正增長據海關統計:今年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其中,出口16.13萬億元,增長3.7%;進口12.91萬億元,下降0.5%;貿易順差3.22萬億元,增加24.6%。今年1至9月,我國外貿累計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同比增長0.7%;1至10月,外貿增速提高到1.1%;進入11月,增幅繼續擴大。
  • 全球外貿資訊(11月30日)
    一周新聞匯來啦,為大家總結一周關於外貿、電商的新聞!大家別忘了每周一來圍觀哦~ 疫情之下中非應推動經貿合作高質量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11月24日發布《非洲黃皮書:非洲發展報告(2019~2020)》。
  • 全球外貿資訊 12.07
    日媒:中國在全球出口總額中所佔份額上升 日本媒體29日報導,數據顯示中國在世界主要經濟體出口總額中所佔份額呈上升趨勢。 《日本經濟新聞》29日刊登的一篇報導對經合組織與司爾亞司數據信息有限公司的統計數據做了分析。
  • 11月出口激增21.1% 貨櫃緊張:外貿V型反轉能否持續?
    原標題:11月出口激增21.1%,貨櫃緊張:外貿V型反轉能否持續? 摘要 【11月出口激增21.1% 貨櫃緊張:外貿V型反轉能否持續?】
  • 1月至11月江蘇外貿增長1.9%
    中國江蘇網訊 南京海關21日發布,1月-11月江蘇外貿保持增長,進出口總值40286.6億元,增長1.9%,增幅較前10個月擴大0.7個百分點,較全國增幅高0.1個百分點,佔同期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3.9%。一般貿易、保稅物流進出口保持增長。
  • 全球經濟下行大環境影響對外貿易,外貿人要怎樣尋找外貿客戶?
    5 月 20 日,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測,第二季度美國GDP將同比下滑 38%,失業率將在第三季度達到 15.8%的頂峰。美聯儲主席鮑威爾 5 月 17 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受疫情影響,美國第二季度經濟很可能萎縮 20%-30%,美國經濟實現復甦或至 2021 年年底。
  • 被無數外貿人哭慘的2020年,全球跨境電商業務飆升21%
    聊到已過大半的2020年,不少外貿人都表示實慘,以新冠疫情為代表的非常事件層出不窮,給全球經濟帶來了難以估量的持續性影響,傳統外貿大受打擊,無數店鋪血虧或倒閉的悲觀消息充斥著整個外貿圈,大家紛紛感嘆活著已是不易。
  • 全球圍棋資訊丨10月21日
    大家好,小編今天繼續為大家帶來全球圍棋資訊1、首先一起來看看日本的棋聖戰的比賽現場
  • 全球圍棋資訊 07月02日
    大家好,小編今天繼續為大家帶來全球圍棋資訊 1、首先帶大家來看看21路圍棋棋盤 小編:這是日本女棋士小林泉美朋友的孩子,他這樣子看圍棋書已經10個月了,看來很有圍棋天賦啊
  • 全球圍棋資訊丨09月19日
    大家好,小編今天繼續為大家帶來全球圍棋資訊1、首先為大家帶來日本關西棋院的新人王戰2、接下來給大家帶來一本圍棋書籍小編:這是日本朝日出版社即將在9月26日發售的《洪道場的AI定石辭典》,由小池芳弘五段和山田真生所著3、最後給大家帶來幾款有意思的APP圖標
  • 先鋒全球郵 專為外貿定製
    企業郵箱對於任何公司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外貿公司通過郵件與國外客戶溝通做生意,簡單快捷方便,不過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如果郵件收發不到,郵件丟失,或者被黑客攻擊,均會造成不小的損失。所以,企業郵箱對於穩定性、安全性、收發率等都有著極高的要求。
  • 海外網深一度:外貿「轉正」,中國經濟復甦領跑全球
    海關總署10月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3.12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0.7%,實現今年以來外貿進出口增速首次「轉正」。其中,出口12.71萬億元,增長1.8%;進口10.41萬億元,下降0.6%,明顯好於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單月進口值創歷史新高。
  • 海外網評:外貿連續6個月正增長,中國角色不可替代
    青島港貨櫃碼頭外一艘貨輪正在進港(圖源:新華社)12月7日,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價,11月中國出口達2680.7億美元,同比增長21.1%,出口增速創下了2018年3月以來新高。這意味著,出口增速已連續多月超出預期的中國外貿,又一次刷新了紀錄。路透社、《金融時報》、《聯合早報》、德國之聲等海外媒體紛紛聚焦「21.1%」,稱「中國外貿已從年初的驟降狀態恢復正常」。這份超出預期的中國外貿成績單,著實來之不易。
  • 數字外貿新勢力——外貿牛攜手亞馬遜全球開店等共拓外貿新航線
    2020年12月10日,外貿企業相聚在美麗的鷺島--廈門,共同參加「聚焦全球 開拓數字貿易新航線」主題會議。世貿組織、經合組織等國際機構均上調全球貿易和經濟增速預測。對此張新民強調,從反彈到復甦還有一個過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際需求仍受制約,外貿發展面臨諸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我國將緊緊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外貿創新發展,堅定支持多邊貿易體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更加積極融入全球經濟循環。據相關數據統計,前三季度累計進出口實現正增長。
  • 我國外貿切實發揮全球穩定器作用
    前11個月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我國外貿切實發揮全球穩定器作用   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超預期的「成績單」讓疲弱低迷的全球市場為之一振。  外貿是觀察一國經濟狀況的重要窗口。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總額達29.04萬億元,同比增長1.8%。超預期的「成績單」讓疲弱低迷的全球市場為之一振。中國外貿何以快速擺脫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外貿持續向好對世界經貿有何積極意義?
  • 銀行周報(9月21日)
    6.SWIFT:8月人民幣國際支付排名維持全球第五9月17日,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在基於金額統計的全球支付貨幣排名中,人民幣繼續保持全球第五大活躍貨幣的位置。18.21日起銀行間現券買賣交易時段延至20點整9月15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和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周二晚宣布,為進一步推動銀行間債券市場開放發展,便利境內外投資者交易銀行間債券,自2020年9月21日起延長銀行間現券買賣交易時段至20點整。
  • 6月進出口雙增長!上半年外貿成績單出爐:這些趨勢出乎意料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中美順差收窄,能源、農產品進口激增,防疫物資出口大增,不確定性猶存。 儘管不少人對疫情中的中國外貿心存憂慮,但從數據上看,中國取得一份好於預期的外貿成績單。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4.2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2%,降幅較前5個月收窄1.7個百分點。
  • 數讀6月21日全球疫情:全球日增確診超14.9萬例 美國新增逾2.7萬例
    21日,全球日增確診逾14.9萬例。(圖源:美聯社)海外網6月22日電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6月22日6時30分左右,全球單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49017例,單日新增死亡病例3808例。
  • 廣東外貿反彈:11月出口增10.7% 民企7個月正增長
    中國海關總署廣東分署12月15日發布數據,2020年1—11月,廣東出口3.8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下降0.1%,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單11月,進出口增速較10月回升6.4個百分點,出口向好態勢延續,進口繼續修復調整,其中出口4353.5億元、增長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