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匯發展:完善產業布局,做大做強主業,增強核心競爭力

2020-12-27 21世紀商業評論

文/ 李代廣

近日,中國證監會根據《公司法》《證券法》和《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163號)等有關規定,經審核,發布了《關於核准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批覆》。

據記者查看了解,中國證監會批覆內容主要有:一、核准雙匯發展(證券代碼:000895)非公開發行不超過331,928,219股新股,發生轉增股本等情形導致總股本發生變化的,可相應調整本次發行數量;二、本次發行股票應嚴格按照雙匯發展報送中國證監會的申請文件實施;三、本批覆自核准發行之日起12個月內有效;四、自核准發行之日起至本次股票發行結束前,雙匯發展如發生重大事項,應及時報告中國證監會並按有關規定處理。

據記者了解,雙匯發展本次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總額為700,000.00 萬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後,擬全部用於肉雞產業化產能建設項目、生豬養殖產能建設項目、生豬屠宰及調理製品技術改造項目、肉製品加工技術改造項目、中國雙匯總部項目等。

通過本次非公開發行,雙匯發展將把握機遇、提升主業、發揮產業協同效應,進一步增強公司盈利能力,持續為股東創造價值。

雙匯發展核心競爭優勢明顯,本次非公開發行將幫助打造更具核心競爭力的肉類產業龍頭企業

雙匯發展一直堅持以屠宰和肉類加工為核心,30多年來,在國家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下,抓住機遇、克服困難、創新發展,從漯河走向全國、從全國走向世界,在引領行業變革中持續發展,形成了以下核心競爭優勢:

品牌和規模優勢。雙匯「開創中國肉類品牌」,已成為我國肉類行業最有影響力的品牌之一。2020年,雙匯入選 BrandZ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在中國品牌價值500強評選中,「雙匯」品牌價值連續多年保持全國肉類行業第一。公司肉製品產銷量連續多年排名全國首位,屠宰業務市場佔有率領先,是中國肉類行業的領軍企業。

布局和網絡優勢。公司在全國18個省建有30個現代化肉類加工基地和配套產業,形成飼料、養殖、屠宰、肉製品加工、新材料包裝、商業、外貿等完善的產業鏈,資源整合能力強,協同效應突出。同時,公司高度重視渠道開拓和網絡建設,擁有遍布全國的一百多萬個銷售網點,公司產品在絕大部分省份可以實現朝發夕至。

設備和品控優勢。公司先後從歐美等發達國家引進5000多臺套技術設備,建設現代化加工基地,推動公司工藝技術和裝備不斷升級,始終保持行業領先優勢。在裝備升級的同時,公司建立了科學完善的食品質量及安全管控體系,實施全程信息化的供應鏈管理和食品安全控制,有效追溯產品質量信息,確保產品品質和食品安全。

技術和創新優勢。公司在中國肉類行業率先建立了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認可實驗室、博士後工作站,技術研究、產品開發和創新能力居行業前列。公司持續在產品的創新研發領域進行投入,強大的綜合研發能力確保公司在生產加工技術和新產品開發方面始終領先於競爭對手,保持了公司強大的活力和競爭優勢。

人才和管理優勢。本公司的管理層長期從事屠宰和肉製品加工行業,對肉類行業有著深入的理解和認識,具備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和長遠的發展思路。公司圍繞做強主業、做大輔業,不斷引進國際先進的管理體系,實行事業部制管理,提高專業化運作水平。公司將信息化引入生豬屠宰和肉製品加工業,利用信息化實現了採購、生產、銷售的流程再造。自1998年上市以來,公司不斷優化治理結構,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同時,公司依靠資本市場,累計進行了兩次股權融資,募集資金合計9.12億元,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為股東帶來持續、穩定回報,累計向股東現金分紅364.72億元(不包含2019年度現金分紅)。

通過本次非公開發行,雙匯發展將把握機遇、提升主業、發揮產業協同效應,進一步增強公司盈利能力,持續為股東創造價值,力爭通過完善豬肉產業鏈、擴大禽業規模,配套已有的屠宰、肉製品產業布局,繼續做大做強主業;通過技術進步、產業升級,由工業化向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轉變,持續激發主業活力,從而進一步提升企業整體實力,打造更具核心競爭力的肉類產業龍頭企業。

肉類龍頭企業聚焦主業有利於肉類產業的健康發展,本次非公開發行的背景及目的

2018年下半年以來,非洲豬瘟防控形勢嚴峻,生豬產能大幅下滑,生豬供給大幅減少,造成豬價肉價高企,規模化養殖是兼顧補欄增養和疫病防控的有效方式,是豬肉、雞肉保供穩價,保障民生的重要措施。

2020年2月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提出要加快恢復生豬生產,要「推動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在強調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同時,支持奶業、禽類、牛羊等生產,引導優化肉類消費結構」。因此,加快發展規模化畜禽養殖業務,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雙匯發展作為中國肉類行業的龍頭企業,進一步擴大發展養殖業,一方面能夠完善企業肉類產業鏈,增強抗風險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另一方面也是企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具體舉措,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

肉類龍頭企業聚焦主業有利於肉類產業的健康發展。中國是全球豬肉消費量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肉類消費市場之一。隨著居民收入增加和消費結構升級優化,未來中國肉類消費增長潛力巨大。因此,提升產業集中度已成為中國肉類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

在經歷非洲豬瘟之後,我國養殖業和屠宰業將發生歷史性變化,豬肉和雞肉產業將加速整合,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

目前,雙匯發展屠宰業務、肉製品業務均處於國內領軍地位,發展養殖業,有利於增強公司對產業鏈上遊的影響力和對畜禽市場的洞察力,有利於減少原料外部採購依賴,增加對主業原材料的供應,從而提升成本控制能力、採購議價能力和產品質量控制能力。

因此,本次非公開發行將有利於公司抓住養殖業難得的歷史機遇,藉助國家相關政策支持,完善產業鏈,實現產業協同,壯大企業規模,進一步增強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推進工業改造升級,實現集約化生產、高質量發展。多年以來,雙匯發展堅持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肉類加工效率不斷提升,產品結構持續調整,推動工業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保證企業始終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通過本次非公開發行,公司對部分屠宰和肉製品產能進行技術改造,引進自動化和信息化技術及設備,優化工藝流程和產品結構,實現集約化生產,提升公司肉類加工業務的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實現技術進步、產業升級、提速增效,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補充業務發展資金,優化公司財務結構。雙匯發展是我國肉類行業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龍頭企業,業務發展速度快、空間大。隨著公司產業鏈逐步延伸,產業布局逐步完善,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公司的業務規模持續增長,公司對流動資金的需求也持續增加。

通過本次非公開發行方式實施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可以更好地滿足公司持續、健康的業務發展資金需求,進一步增強公司資本實力,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符合全體股東的利益。

本次募集資金70億元,計劃使用於肉雞產業化產能建設項目、生豬養殖產能建設項目等

據了解,本次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總額為700,000.00 萬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後擬全部用於以下項目:

肉雞產業化產能建設項目。具體包括:西華1億羽肉雞產業化產能建設項目和彰武1億羽肉雞產業化產能建設項目,西華1億羽肉雞產業化產能建設項目實施主體為西華雙匯禽業有限公司,實施地點為河南省周口市,項目建成達產後,形成種雞存欄120萬套,商品雞年出欄10,000萬羽,飼料產能80萬噸,屠宰產能 10,000萬羽。

彰武1億羽肉雞產業化產能建設項目實施主體為阜新雙匯禽業有限公司,實施地點為遼寧省阜新市。項目建成達產後,形成種雞存欄120萬套,商品雞年出欄10,000萬羽,飼料產能50萬噸,屠宰產能10,000萬羽。

本項目總投資金額為451,589.30萬元,擬使用募集資金投入333,000.00萬元,全部用於資本性支出。

生豬養殖產能建設項目。本項目實施主體為阜新雙匯牧業有限公司,為本公司全資子公司,本項目實施地點為遼寧省阜新市。項目建成達產後,形成的產能為曾祖代種豬存欄 1000 頭,祖代種豬存欄2000 頭,父母代種豬存欄20000 頭,年種豬、生豬出欄合計約 50萬頭。總投資金額為125,681.29萬元,擬使用募集資金投入 99,000.00萬元,全部用於資本性支出。

生豬屠宰及調理製品技術改造項目。本項目實施地點為河南省漯河市,將在原有土地上進行,是對漯河屠宰廠原有屠宰產能、調理製品產能等整體升級改造,總投資金額為48,511.00萬元,主要用於廠房擴建及改造、設備購置等,擬使用募集資金投入36,000.00萬元,全部用於資本性支出。

肉製品加工技術改造項目。本項目實施地點為河南省漯河市,將在原有土地上進行,是對公司下屬部分肉製品生產車間的整體升級改造,進一步提升肉製品生產的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總投資金額為32,400.00萬元,主要用於廠房改造、設備購置等,擬使用募集資金投入27,000.00萬元,全部用於資本性支出。

補充流動資金。雙匯發展業務保持較高增長速度,營業總收入由2017年的505.54 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603.48 億元,2020年1至3月實現營業總收入175.92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6.94%,業務規模持續增長。過去幾年,本公司業務快速增長的同時,負債水平也有所提升,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資產負債率為 40.31%。公司擬將本次募集資金中的130,000.00萬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補充與業務經營相適應的流動資金,以滿足公司持續、健康的業務發展,進一步增強公司資本實力,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據了解,本次發行完成後,雙匯發展資產總額、淨資產規模均將有所增加,進一步提高公司抗風險的能力,為公司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後,公司業務將更加完整,有利於提高公司的主營收入與利潤規模,提升公司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資訊)

來源:企業家日報網

相關焦點

  • 克克:完善產業布局提高綜合承載力 提升功能品質增強核心競爭力
    克克調研城南高鐵片區建設工作強調完善產業布局提高綜合承載力提升功能品質增強核心競爭力隨州日報訊(全媒記者劉詩詩)12月20日上午,市長克克調研城南高鐵片區建設工作時強調,要明確發展定位,不斷完善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建設等
  • 克克:完善產業布局提高綜合承載力提升功能品質增強核心競爭力
    12月20日上午,市長克克調研城南高鐵片區建設工作時強調,要明確發展定位,不斷完善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建設等,著力提升整體形象,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和綜合承載力,為我市經濟發展培育新的增長點。 副市長、市公安局長熊楨,市政府秘書長劉光海等參加調研。
  • 際華集團加速剝離非優勢產業 聚焦主業提升核心競爭力
    來源:時刻頭條12月1日晚間,際華集團(601718)發布多則公告,其中涉及擬向控股股東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興際華」)轉讓下屬五家全資子公司100%股權,變更部分募投項目,積極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要求,加速剝離非優勢產業,進一步優化公司資產和業務結構,聚焦主責主業打造核心競爭力。
  • 中城新產業劉愛明:聯手中關村做強產業運營 專業園區發展難度大
    劉愛明坦言,產業地產跟國家經濟緊密相關,所以影響會比較直接,影響有好有壞。不好的一面確實就是需求在下降,特別是廣東區域以外貿訂單為主的企業,確實受到非常大的影響。尤其作為中城新產業重倉的深圳,從18年下半年開始由於大環境的影響,園區有一定數量的企業發展受阻,整體出現比較明顯的退租現象,此次疫情加劇了退租現象的產生。
  • 掌握創新發展主動權 加快做大做強新興產業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十三五」時期,我國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等為代表,推動了新興產業的發展,技術創新明顯加快,規模不斷擴大,出現了一大批發展潛力大的優質產業和產業集群。5G、新能源汽車和工業網際網路等部分關鍵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甚至出現了領跑,成為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 加快做大做強新興產業
    在5G、新能源汽車和工業網際網路等關鍵領域,我國實現從跟跑到並跑甚至領跑——加快做大做強新興產業坐地鐵時用5G手機觀看高清視頻,周末開著新能源汽車去網紅景點「打卡」……這些都是新興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 康欣新材:康欣新材將繼續做大做強公司主業
    康欣新材將繼續做大做強公司主業,鞏固其在貨櫃底板市場的龍頭地位,同時憑藉現有成熟的OSB技術儲備和產品,積極開拓OSB產品在木結構建築市場的應用,加快多元化產品布局,為公司帶來新的業務增長點,從而進一步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從國家儲備林建設、林下經濟開展等方面增加林業業務附加值。抓住天欣木結構工廠落成契機,通過大項目建設打開國內市場。
  • 著力增強國有經濟「五力」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強調,要探索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貫徹落實四中全會精神,必須切實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加快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有效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功能作用,著力增強國有經濟「五力」。
  • 廣州港集團多元化產業布局 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
    自第二次黨代會以來,廣州港集團黨委團結和帶領全體職工,在從嚴治黨中凝心聚力,在創新發展中砥礪前行,在搶抓機遇中乘勢而上,多元布局,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寫下了廣州港集團發展的新篇章。持續深化港口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集團公司「十三五」規劃和產業多元化發展實際,形成了多元化產業布局協同發展協調發展,為廣州國際航運樞紐建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保障區域市民「菜籃子」和支撐航運產業發展貢獻廣州港力量,以一流的業績迎接了集團本次黨代會的召開。
  • 國新辦發布會:加快做大做強新興產業主要三方面考慮
    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司長盧山先生,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先生。王志軍在回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關於「十四五」期間推動新興產業創新發展,加快推進優勢長板方面的布局考慮等問題時指出,新興產業非常重要,是引領未來發展和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 劉奇:毫不動搖做實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 全力推動國有經濟高質量...
    他強調,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牢牢把握新時代國有企業的戰略定位,主動適應發展形勢變化,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毫不動搖做實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全力推動國有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為決戰決勝全面小康、開啟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徵程提供強有力支撐。
  • 企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紅塔山」品牌實現恢復提升
    記者從11月10日召開的全國省際捲菸產銷銜接會紅塔集團「品牌·市場」懇談會上獲悉:近年來,紅塔集團以市場為導向,以品牌整合為重心,深化改革,加大自有智慧財產權核心技術研究,企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品牌更加適應市場,「紅塔山」品牌今年全面實現恢復提升
  • 改革創新強主業 雙效統一促發展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全力推動影片創作生產和各項經營管理工作,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公司的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及淨利潤均在國內電影行業中保持領先優勢。近年來,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堅持「社會效益優先,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經營理念,突出守正創新,著力打造高質量影視精品,深化傳統電視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發展新業態,布局新媒體,鞏固完善全媒體產業鏈布局,持續增強國際傳播能力,突出規模化產業集群優勢,形成了以傳媒產業為核心的多元化經營體系,成效顯著。
  • 中鋼天源擬募資不超過11億元 完善磁材料領域布局
    企業,中鋼天源(002057)擬進一步完善在主業的布局。   本次募投項目中的年產 1.5萬噸高性能軟磁鐵氧體材料及器件建設項目、高性能永磁鐵氧體綠色製造生產建設項目將進一步完善公司在磁性材料領域的布局,貫通上下遊產業,充分發揮產業鏈中不同業務的
  • 沙鋼股份加速轉型發展 將做全球IDC戰略資源整合者
    十年兩度開啟轉型升級,持續強化公司核心競爭力   從2010年末沙鋼集團入主高新張銅(沙鋼股份前身)開始,近十年來沙鋼集團持續增強上市公司綜合競爭力,   公司擬收購蘇州卿峰 100%的股權,其核心資產為歐洲和亞太地區最大的數據中心業主、運營商和開發商——Global Switch 51%股權(以下簡稱「GS」)。收購完成後公司將正式進入數據中心行業,主營業務轉為特鋼和數據中心雙主業共同發展。公司將持續穩健發展特鋼業務,著力打造國內領先的特鋼生產企業。
  • 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
    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 2020-11-16 19:1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在全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工作會議上強調:進一步做強做優做大我...
    彭清華在全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工作會議上強調發揚奮鬥精神深入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發展進一步做強做優做大我省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黃強主持1月7日,全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省委書記彭清華出席會議並講話。
  • 做優做強大南昌都市圈 打造新發展格局核心引擎 ——市委十一屆...
    為此,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南昌要引領大南昌都市圈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對全省發展的輻射帶動力,充分釋放區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新動能,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加快做優做強大南昌都市圈,打造全國新發展格局重要戰略支點的核心引擎。
  • 做強中國品牌 提高發展質量
    品牌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關係國家經濟發展質量。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國品牌建設,明確要求「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圍繞這「三個轉變」,我國就加快推進位造強國、品牌強國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為品牌建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 夯實商超主業布局大健康 匯嘉時代二十年再踏新徵程
    匯嘉時代自2000年成立以來始終根植新疆區域,強化當地零售市場優勢地位,積極尋求契機拓展新的發展領域,持續推進商品、服務和購物環境的提升,建設並重構供應鏈、物流配送體系,提升超市業態的品牌價值;致力於將公司打造成國際水準、國內知名、區域一流、具有卓越績效、強勁核心競爭力的商業零售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