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紅娟)11月13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成立15周年慶典在人大國學館報告廳舉行。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齊鵬飛教授出席了慶典。眾多校內外專家同行和校友到場祝賀,多所兄弟院校發來賀信,為學院十五周年生日送上祝福。慶典由國學院院長楊慧林教授主持。
創辦於2005年10月16日的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系新中國第一家以「國學」為名的高等教育科研機構,馮其庸先生為創院院長並由此提出「大國學」理念。2017年國學院舉行古典學學院掛牌儀式,標誌著學院進入新發展階段,致力於推進古典學視野下的「大國學」研究,建設「國學-古典學」特色學科和人才培養模式。目前,國學院設有漢語古典學系和西域古典學系,包括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考古學、哲學、民族學等一級學科,涉及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代史、專門史、中國哲學等二級學科。國學院始終強調打破學科壁壘,貫通文史哲,積極開展根植於「大國學」的古典學研究,努力打造適應時代需求的國學學科體系,促進有深度的古今對話和跨文明溝通。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齊鵬飛教授為慶祝大會致辭並為國學院「國學教育傑出貢獻獎」獲得者黃克劍、王子今、孫家洲三位教授頒獎。他在致辭中從歷史沿革、發展理念、培養特色等方面對國學院未來的發展提出期許與展望。強調作為中國大學中成立的第一家實體國學院,人大國學院當持續推進「雙一流」建設、夯實學科基礎,培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的「國民表率、社會棟梁」。國學院常務副院長烏雲畢力格教授引用《周易》中「不易」和「變易」之說,從不能丟的「大國學」學科理念、不能改的「文史哲融合」人才培養理念和不能忘的「國學普及」社會使命三個方面闡釋了國學院志學十五載的立院根本。高校代表北京師範大學王寧教授、北京大學鄧小南教授等則從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和提高全民族道德文化修養等角度強調了國學教育在今天的重要性。
慶典上還同時舉行了中國人民大學校友會國學院分會和「古代中國與絲路文明研究中心」的揭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