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哪一天我們會飛》夢想與現實的距離

2021-01-17 風影觀視界

小時候,我們在中文作文課內,總寫過「我的志願」/「我的夢想」之類的文章,當時充滿著熱情,希望未來的自己能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即使不能名成利就,最少仍能從事自己感興趣的職業,發揮所長,服務人群。不過,當我們日漸長大,就會發覺這些夢想與自己的能力有一大段距離,不論自己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實現夢想,經歷挫折、失望和沮喪後,會嘗試調整自己的夢想,甚至向殘酷的現實低頭,甘願完全放棄夢想。

《哪一天我們會飛》以飛行為主題,提醒我們:不論際遇有多不幸,生命有多無常,我們仍須堅持夢想,不要因小小的困難而徹底放棄,即使自己暫時需要為生活奔波而勞碌不停,我們仍舊需珍惜夢想帶來的滿足和喜樂;否則,自己的人生就會有難以彌補的缺陷,到了中年和老年,自己就會後悔莫及,對自己未能實現夢想而深感遺憾,難以補償,亦不可能「捲土重來」。片中餘鳳芝長大後竟放棄了年青時代欲環遊世界的夢想,為了工作而甘願把年青時代的夢想拋諸腦後,對今時今日過著忙碌生活的我們,實在有深刻的啟示。

描寫中學生活的亞洲電影不少,但以夢想為題的港產片卻十分罕見。導演黃修平著意透過電影發放正能量,以消解社會上的怨氣和怒氣,讓身為觀眾的我們重拾實現夢想的珍貴价值,不會因現實的壓迫而放棄夢想,反而年紀越大,越需擁抱夢想,即使為了維持正常的物質生活而暫時放下夢想,但仍然須在閒暇的時間內發揮所長,享受夢想帶來的歡愉和快慰,縱使未能徹底地把夢想付諸實踐,最低限度仍能告訴自己:曾經嘗試實現夢想,雖然失敗,但仍覺不枉此生。

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做法,可能被視為魯迅筆下阿Q的精神勝利法的轉化版本,但這可能已是沒有辦法之中的最佳辦法。與其像片中長大後的餘鳳芝被迫「逃避」自己的夢想而自怨自艾,不如儘自己的能力縮短夢想與現實的距離,初嘗實現夢想的滋味可能比勞碌工作而「一無所獲」的失落感相距百倍,同樣道理,回憶中的願望得以實現所帶來的盼望可能比現實中欲望無法獲得滿足的無奈相距千倍,甚至萬倍。

由此可見,人類有與生俱來的選擇權,可選擇逃避或實現夢想,但在實踐夢想的過程中去得太盡,又是否一件好事?片中長大後的蘇博文因眼睛色弱而不能成為飛機師,但其後為了實現夢想,竟非法駕駛小型飛機,其墜機身亡的結局,反映當初他對夢想的堅持和執著有利亦有弊。利在於實現夢想能帶給他一種對光輝未來的希冀,當中追逐夢想的歡愉,實非外人所能輕易了解;弊在於夢想為他帶來沉重的「負擔」,未能實踐夢想的殘酷事實使他心有不甘,想盡辦法在能力範圍以內甚至以外作出最大膽的嘗試,悲劇告終。

不過,從另一角度分析,雖然他死亡,但他最少曾經擁抱夢想,即使最終離開人世,他仍覺今生無悔。在全片的中後段內,他中學時代的好友為他的死亡而感到無奈悲傷,但其實他們不了解他為夢想而「去到最盡」所帶來的安然舒暢,亦不明白他失落至終而孤注一擲的冒險精神。

因此,導演的前作《狂舞派》與《哪》的主題雖有很大的差異,但兩部作品同樣強調主角為夢想而「去到最盡」,可見兩片的主題一脈相承,這證明《哪》是《狂》不折不扣的延續,在主題先行的大前提下,不論舞蹈還是飛行,都只是一種表達主題的「媒介」,脫掉這件外衣後,兩片的「身體內蘊」明顯有不少相似和共通之處。

文字部分原創,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哪一天我們會飛影評 爬得上獅子山飛不出香港
    哪一天我們會飛影評 爬得上獅子山飛不出香港時間:2016-07-07 21:19   來源:豆瓣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青春是時間之殤。香港亦是。如果去掉與香港有關的細節元素,從獅子山到玫瑰園,從校園搖滾歌曲表演裡的郭富城,到生於 9 月 12 號、死於 2003 年 4 月 1 號的飛行員。
  • 《哪一天我們會飛》3.10上映 港式青春片笑中帶淚
    《哪一天我們會飛》3.10上映 港式青春片笑中帶淚 《哪一天我們會飛》宣傳曲 楊千嬅主演陳奕迅作曲 時長:02:54 來源:電影網
  • 《哪一天我們會飛》首映 楊千嬅蘇麗珊放飛夢想
    由金像獎新晉導演黃修平執導,黃修平、陳心遙編劇,影視歌三棲天后楊千嬅主演的電影《哪一天我們會飛》(以下簡稱《哪一天》)內地正式定檔3月10日上映。 3月5日正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電影《哪一天我們會飛》選擇驚蟄這天在花城廣州舉辦內地首映發布會,有其特別的意義。希望藉此節日告訴大家《哪一天我們會飛》這部很好看的青春片,會給你帶來春天的感覺。
  • 京華時報:《哪一天我們會飛》披著日韓外衣的香港青春片
    原標題:披著日韓外衣的香港青春片 《哪一天我們會飛》在香港上映的時候,贏得了很多好評,不但獲得了香港金像獎最佳編劇提名,主演蘇麗珊在香港金像獎和臺北金馬獎上也雙雙獲得最佳新演員的提名。但是這部電影在內地上映的時候,卻排片慘澹,口碑平平。
  • 《哪一天我們會飛》成都看片 笑中帶淚喚醒青春夢想
    四川新聞網成都3月3日訊(蔣娜)3月2日,電影《哪一天我們會飛》在成都舉行看片會,現場座無虛席人氣爆滿。《哪一天我們會飛》是由黃修平執導,楊千嬅、林海峰等主演的校園青春電影。  電影《哪一天》講述了餘鳳芝和彭盛華結婚後,生活平淡似水,某天餘鳳芝在網絡上偶然發現舊同學蘇博文的博客,喚起了他們三人上學時的陳年回憶。  昨(2)日,格瓦拉在成都舉辦了《哪一天》提前看片活動,影片映後收穫了滿滿的口碑和超高的觀影評價:」它是一部青春片,但絕對不僅僅是一部青春片。」除了片中主演楊千嬅、林海峰獲一致好評外,幾位小演員的表現令人眼前一亮。
  • 《哪一天我們會飛》用重溫舊夢的故事,把青春轉化成時代的追憶
    她重返母校,再遇上昔日老師、校工、舊同學,一幕幕青蔥歲月曆歷在目;對比當下,那個滿懷夢想,不知天高地厚的自己,去了哪裡呢。最後,鳳芝終在博客上收到蘇博文的回音,可是,結果卻是她意料之外。 作為港產片中鮮有的校園青春電影代表作,《哪一天我們會飛》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同題材的臺灣電影《我的少女時代》,也因此被稱作是「港版少女時代」。
  • 《哪一天我們會飛》:學會飛行
    一個人去看了這部口碑不錯的《哪一天我們會飛》對於楊千嬅的喜愛來源於她的粵語歌,百聽不厭。作為一個演員,她也非常之成功。不管是被無數青年男女們奉為愛情聖經的《志明與春嬌》,還是和Eason的那部情懷無限的《每當變幻時》。
  • 《哪一天我們會飛》點映 觀眾:雞皮疙瘩起來了
    《哪一天我們會飛》點映   搜狐娛樂訊(上海站 馬蓉玲/文)日前,由金像獎新晉導演黃修平執導,楊千嬅、林海峰主演的電影《哪一天我們會飛》在上海舉行點映。  《哪一天我們會飛》講述了餘鳳芝和彭盛華結婚十年,生活平淡似水,某天餘鳳芝在網絡上偶然發現舊同學蘇博文的博客,喚起了他們三人上學時的陳年回憶。上世紀90年代的香港,餘鳳芝、彭盛華、蘇博文是就讀同一所高中的好友,蘇博文痴迷於飛機,能裸耳分辨38種飛機的聲音,彭盛華也心思巧妙、擅長手工。他們三個人在屬於自己的小天地裡,談笑嬉鬧,同時也談及夢想和未來。
  • 《哪一天我們會飛》將映 楊千嬅林海峰飾中年夫妻
    《哪一天我們會飛》將映 楊千嬅林海峰飾中年夫妻 共13張     1905電影網訊 由香港導演黃修平執導,楊千嬅與林海峰再度合作的新片
  • 港版「少女時代」《哪一天我們會飛》3月10日將上映
    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湯薇)由黃修平執導,楊千嬅、林海峰、蘇麗珊、遊學修、吳肇軒等主演的校園青春電影《哪一天我們會飛》將於3月10日登陸全國院線。  《哪一天我們會飛》劇照    作為港產片中鮮有的校園青春電影代表作,《哪一天我們會飛》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同題材的臺灣電影《我的少女時代》。
  • 《哪一天我們會飛》楊千嬅獻演技 票房表現不俗
    宣傳圖  搜狐娛樂訊 由黃修平執導,黃修平、陳心遙編劇,楊千嬅、林海峰主演,被視為「香港版《我的少女時代》」的催淚青春懷舊之作《哪一天我們會飛》,繼曝光推廣曲《那一天還未到》後受到了媒體和影迷的廣泛關注。
  • 《哪一天我們會飛》:你的青春是否也如此沉重
    《哪一天我們會飛》:你的青春是否也如此沉重記得2013年的《狂舞派》中有句經典臺詞,一句「為了夢想,你可以去到幾盡?」引起廣大網友的熱議,而導演黃修平則再次延續夢想這個主題,不論在故事和影像的處理上均有所進步。
  • 《哪一天我們會飛》哪一天才能展翅翱翔?
    近期兩岸三地的電影多著眼在那個最清純卻也最多事的校園裡頭,從《匆匆那年》的錯過、《我的少女時代》的緬懷到香港的這部電影《哪一天我們會飛》(She Remembers, He Forgets, 2015),似乎是共同陷入了一種集體回憶的狀態,但是這部《哪一天我們會飛》是我在這些青春校園電影裡面看到除了純愛以外,導演存在著一些野心藏著某些議題的電影,這些議題當中很不著痕跡,隱晦地提到了編劇
  • 《哪一天我們會飛》:18歲的年華總是美麗,總引人回憶
    《哪一天我們會飛》是一部港式電影,在2015年上映,導演是黃修平。電影主要講述了女主人公的對高中時代的回憶:餘鳳之和彭盛華結婚了數十年,婚姻生活開始歸於平淡,兩人聚少離多,漸漸出現了隔閡。一次同學聚會時,餘鳳之(楊千嬅飾演)聽到了蘇博文的名字,喚起了她對高中時代的回憶。
  • 《哪一天我們會飛》:平淡生活裡的激情故事
    《哪一天我們會飛》:平淡生活裡的激情故事《哪一天我們會飛》講述了彭盛華和餘鳳芝結婚十年,生活平淡似水,某天餘鳳芝在網上偶然發現舊同學蘇博文的博客,喚起了他們三個人上學時陳年回憶的故事。讓我們看看有哪些演員令我們難忘。
  • 楊千嬅出演校園電影 《哪一天我們會飛》來深
    【深圳商報訊】(記者 李佳佳)3月6日,由黃修平執導,楊千嬅、林海峰、蘇麗珊、遊學修、吳肇軒等主演的校園青春電影《哪一天我們會飛》在深圳金光華南國影城舉行新片發布會,主演楊千嬅、蘇麗珊,監製陳心遙與媒體見面並接受採訪。3月10日,影片將於全國公映。
  • 夢已逝 情也淡/《哪一天我們會飛》
    圖:彭盛華(右)與餘鳳芝最終因紙飛機緩和夫妻矛盾  不知道一九九二年是不是一個有特別意思的年份,但近來兩部講回憶以及少年情懷的香港電影,都以這一年為故事發生的時間,卻是一個頗為有趣的現象:上星期談的《王家欣》是發生在那一年的故事,今個星期備受注目的黃修平新作《哪一天我們會飛
  • 《哪一天我們會飛》今公映 四大看點打破港片印象
    由金像獎新晉導演黃修平執導,楊千嬅、林海峰主演的首部港式校園青春片《哪一天我們會飛》今日全國公映。    看點一:前所未見的港式校園青春    在以往的香港電影中,我們很少看到這種充滿了青春氣息的作品,就算有也是講述邊緣青年故事的佔多數,比如《古惑仔》、《香港製造》等。但人生總是有正有負,電影中有很多關於人性陰暗的一面,也同時應該有美好的一面。
  • 《哪一天我們會飛》定檔310 楊千嬅約你"抬頭飛"
    由黃修平執導,黃修平、陳心遙編劇,香港金像獎影后楊千嬅,、香港著名演員林海峰主演的電影《哪一天我們會飛》今日公布定檔海報。該電影已確定於2016年3月10日在內地與影迷們見面。    作為港產片中鮮有的青春旋律電影代表,《哪一天我們會飛》不得不讓人聯想到同題材作品《我的少女時代》。「餘鳳芝與蘇博文」,「林真心與徐太宇」,雖然在整體拍攝風格上都鋪滿清新氛圍,在敘事效果上呼喚青春回憶,都以高中校園為時代背景,但《哪一天我們會飛》更加彰顯的是對理想追求。
  • 楊千嬅專訪自曝絕對忍不了丈夫的背叛 新電影《哪一天我們會飛...
    [摘要]楊千嬅是香港的 演員,也是一個很 的歌手,而近日她主演的新電影《哪一天我們會飛》也將會在內地上映了,在片中楊千嬅是飾演一個隱忍的妻子,在面對夫妻關係的時候更多的是會想到退讓,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她卻忍受不了丈夫的背叛,我們一起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