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彌小木
我家小子保持3個月的時間,每天翻閱《戰鬥的恐龍 第一輯》,看到《戰鬥的恐龍》出了第二輯,毫不猶豫入手了。結果發現,我這是給自己挖了一個坑,孩子對這套恐龍書的喜愛,超出了我的想像。每天都拿著書,讓我給他讀了一本,又一本……看到其他的圖書簡介,嚷嚷著快點補全。
《戰鬥的恐龍 第二輯》是由對古生物很有研究的,日本恐龍繪本大師黑川光廣所著。《戰鬥的恐龍 第二輯》繼續講述小三角龍小角和妹妹微微角的成長故事。
對小孩友好的書
我家兒子能對《戰鬥的恐龍》這套書的熱度,保持3個多月,每天閱讀,這其中一定有書本身的魅力。最吸引孩子的肯定是圖片,《戰鬥的恐龍 第二輯》,大開本的圖片,孩子在翻閱時,能關注到一些細節。像我家兒子,看到小角被踢的樣子,會問「為什麼是這樣的?」另一幅圖片中,會問「為什麼畫得那麼小?」這其實是很好的問題引導,可以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動物的形態、動作,事物的遠近、大小的不同,有了現實的觀察,也就能理解圖片上的表達。
除了圖片,最讓孩子喜歡的,一定離不開故事。《戰鬥的恐龍 第二輯》中,增加了一些角色,這讓故事不再單調。並且第二輯的故事,和第一輯有關聯。沒看過第一輯的故事,也沒關係,在第二輯中,都有簡短的情節介紹。
第二輯中,除了迷宮,還增加了「找一找」的遊戲。玩第一輯的迷宮圖,發現孩子通過自己的能力,走出迷宮,能增加他的自信。玩「找一找」遊戲也是如此,當找到所有的動物,孩子臉上也是自信感滿滿。
《戰鬥的恐龍 第二輯》從圖片,到故事,再到遊戲,都會讓孩子保持閱讀的熱情。如此,在每日的閱讀中,不知不覺培養了閱讀習慣。
對大人友好
《戰鬥的恐龍 第二輯》,大人拿來讀給孩子聽,會很輕鬆。照著文本讀,就很生動。語言活潑,有象聲詞的加持,還有轉折句的停頓。讀完這套,孩子眼中最會講故事的人,或許就是你。
我給我家老二讀這套書的時候,有種讀旁白的感覺。孩子眼睛盯著圖片看,耳朵聽講述。聽得次數多了,他對文本熟悉到,不同的人讀了不同的詞,能立馬指出來。而且在日常的生活中,會運用其中的一些成語,比如「戰戰兢兢」。
《戰鬥的恐龍 第二輯》僅僅是故事書嗎?不不不,在書的末尾,還有對恐龍的圖解科普,一目了然。對故事大家都喜歡,但對科普,就不一定了。像我家兩個孩子,都更喜歡故事書,科普類的不太感興趣,但是閱讀《戰鬥的恐龍》,有故事情節打底,會願意去翻閱後面的科普解讀。
《戰鬥的恐龍 第二輯》這套書,拿來當睡前親子閱讀的材料很不錯。
可發覺的閱讀樂趣
讀《戰鬥的恐龍 第二輯》,我家老大提出了一個疑問,為什麼三角龍會和它們的對手懼龍,成了朋友?
對於孩子的這個提問,我沒做回答。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非善即惡。《戰鬥的恐龍 第二輯》的故事中,傳遞的世界觀,有打動到我。
三角龍可以為了幫助對手,不顧自己的危險。面對比自己強大的對手,為了保護更小的夥伴,小角會挺身而出,妹妹微微角則去找幫助。曾經幫助過的無齒翼龍,與三角龍們成了朋友,和它們並肩作戰。這些故事,有對這個世界的理解,而這份理解,比起大人的說教,更有力量。故事的內核,需要孩子自己去體會,然後去和真實的世界,建立連接。
《戰鬥的恐龍 第二輯》這套書,值得學習的還有故事的開頭,相似的開頭,不就是寫作模仿的好對象嗎?讀完第二輯,還意猶未盡的,完全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編第三輯。到時黑川光廣出了續集,不如做個對比,看看誰的故事,更吸引人?這樣也可以學習到,高手是如何編故事的,這不就是閱讀帶來的另一種樂趣了嗎?當然,還可以對恐龍,做一個專題閱讀,了解恐龍的前世今生,這又是另一種閱讀能力的培養了。
讀《戰鬥的恐龍 第二輯》,帶來唯一的煩惱,就是因為孩子太喜歡這套書,一天中,要講述很多很多遍,哪怕讀得嗓子冒煙,孩子仍意猶未盡……
選什麼樣的書,能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孩子喜歡的,是第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當閱讀的習慣,成了日常生活中,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孩子的閱讀習慣養成,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戰鬥的恐龍》帶著孩子了解恐龍的世界,感知故事的魅力,體會成長的力量,順便培養閱讀習慣,一讀幾得。
我是@彌小木,如果內容對您有啟發,歡迎分享,並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