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會不會是帕金森病?」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問題。一提到手抖,許多人第一個聯想到的也是帕金森病。手抖=帕金森嗎?
哪種情況會出現手抖?
「抖動」,醫學名詞叫「震顫」。在生活中每個人在不同的情況下都有可能會出現震顫。有些人在緊張的時候會發抖,有些人在發脾氣的時候會發抖,有些人在剛做完體力活的時候會發抖。
Q:這些震顫都是有問題的嗎?
其實不是,震顫也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
生理性震顫:就是正常狀態下會出現的抖動。比如緊張、勞累、焦慮(想一想,你有沒有曾經氣得渾身顫抖過啊?冬天有沒有被凍得發抖過啊?)
病理性震顫:是在疾病的影響下出現的抖動。可引起震顫的常見疾病包括原發性震顫、甲狀腺功能亢進、小腦性疾病和帕金森病。所以,需要注意啦!帕金森並不是唯一一種會導致手抖的疾病。
病理性震顫的幾種「抖」法?
震顫有三種類型:靜止性震顫、姿勢性震顫和動作性震顫。
Q:怎麼知道自己是否有震顫?屬於哪種類型呢?
我們先來個小測試,就可以輕鬆辨別了:
1、全身放鬆,雙手放在大腿上,處於自然舒適的狀態。此時,觀察你的手或腳是否顫抖。這是檢查靜止性震顫的方法。您還可以試試跟家人邊聊天邊讓家人觀察是否存在抖動(這樣能夠避免可能因為注意力集中而掩蓋掉抖動)。
放鬆狀態下出現的抖動,就是靜止性震顫。
2、雙臂向前平舉60秒。仔細觀察你的手有沒有在抖動。這是檢測姿勢性震顫的方法。
維持固定姿勢的時候出現的抖動,就是姿勢性震顫。
3、在桌上放一個裝大半滿水的水杯,然後分別伸左手和右手去拿,觀察自己的手是否有抖動,水是否灑出來,往往手接近目標或端起水杯時手抖動明顯。這是檢測動作性震顫的方法。
動作性震顫,就是做動作時候出現的抖動。在有小腦性疾病的時候最多見到這種類型的抖動。越接近目標的時候抖動越明顯。
不同疾病「抖」有什麼不同?
01、帕金森病
最常見的就是靜止性震顫。是指在靜止的狀態下會出現的抖動現象,一旦開始活動,抖動便會消失。而且帕金森病除了抖,還有行動遲緩,四肢僵硬,姿勢嚴重不穩。四大症狀,簡稱:慢、硬、抖、摔。
*所以帕金森病,不會僅表現為抖動,只有抖動不等於帕金森病。
02、原發性震顫
最常見的是姿勢性震顫和動作性震顫。經常表現為頭部或下頜的抖動,很容易受緊張情緒和勞累影響。往往在做精細動作時出現(如夾菜、倒茶、站立過久等情況下),嚴重者只要一拿東西就會抖,越接近目標就越抖得厲害,平息情緒和主動意識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範圍內改善症狀。往往女性比較多見,通常家族裡有其他人存在相似的情況。這類患者除了抖,通常沒有別的症狀。
原發性震顫一旦出現即貫穿於整個生命,一般不影響壽命。但是臨床上有6倍以上的原發性震顫會轉化為帕金森病。因此,原發性震顫患者需要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態,如果出現其他症狀比如動作慢,走路不穩等,建議儘快就醫。
03、甲亢
最常見的是姿勢性震顫。年輕女性容易出現,一般情況還會伴有其他的甲亢症狀,心慌、出汗增多、進食及排便增多、體重減輕。大多數人還會伴有突眼。所以突然變身大眼萌,也是需要注意的。
今日總結
抖動並不等於帕金森,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又或者根本就沒有問題。所以呢,出現抖動也不用太過於擔心,可以自己先測試一下,也可以到神經內科檢查明確一下,如果有問題,可以及時進行相應的治療。
治療就診須知
地址:北京昌平區北七家定泗路218號院4號樓1-2層101
導航 北京澤元堂中醫
熱線 18210058802
掛號費 80元
出診時間 每周周六
接診醫師 王世龍
預約電話 18210058802
預約微信 ynzz3120
每天都會更新疾病內容,關注不迷路!快快搜索微信公眾號《醫來伸手資訊》或者掃一掃下面二維碼就可以關注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