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手抖先別「帕」,看完讓你「抖」個明白

2021-03-05 醫來伸手資訊

手抖會不會是帕金森病?」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問題。一提到手抖,許多人第一個聯想到的也是帕金森病。手抖=帕金森嗎?

哪種情況會出現手抖?

「抖動」,醫學名詞叫「震顫」。在生活中每個人在不同的情況下都有可能會出現震顫。有些人在緊張的時候會發抖,有些人在發脾氣的時候會發抖,有些人在剛做完體力活的時候會發抖。

Q:這些震顫都是有問題的嗎?

其實不是,震顫也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

生理性震顫:就是正常狀態下會出現的抖動。比如緊張、勞累、焦慮(想一想,你有沒有曾經氣得渾身顫抖過啊?冬天有沒有被凍得發抖過啊?)

病理性震顫:是在疾病的影響下出現的抖動。可引起震顫的常見疾病包括原發性震顫、甲狀腺功能亢進、小腦性疾病和帕金森病。所以,需要注意啦!帕金森並不是唯一一種會導致手抖的疾病。

病理性震顫的幾種「抖」法?

震顫有三種類型:靜止性震顫、姿勢性震顫和動作性震顫。

Q:怎麼知道自己是否有震顫?屬於哪種類型呢?

我們先來個小測試,就可以輕鬆辨別了:

1、全身放鬆,雙手放在大腿上,處於自然舒適的狀態。此時,觀察你的手或腳是否顫抖。這是檢查靜止性震顫的方法。您還可以試試跟家人邊聊天邊讓家人觀察是否存在抖動(這樣能夠避免可能因為注意力集中而掩蓋掉抖動)。

放鬆狀態下出現的抖動,就是靜止性震顫。

2、雙臂向前平舉60秒。仔細觀察你的手有沒有在抖動。這是檢測姿勢性震顫的方法。

維持固定姿勢的時候出現的抖動,就是姿勢性震顫。

3、在桌上放一個裝大半滿水的水杯,然後分別伸左手和右手去拿,觀察自己的手是否有抖動,水是否灑出來,往往手接近目標或端起水杯時手抖動明顯。這是檢測動作性震顫的方法。

動作性震顫,就是做動作時候出現的抖動。在有小腦性疾病的時候最多見到這種類型的抖動。越接近目標的時候抖動越明顯。

不同疾病「抖」有什麼不同?

01、帕金森病

最常見的就是靜止性震顫。是指在靜止的狀態下會出現的抖動現象,一旦開始活動,抖動便會消失。而且帕金森病除了抖,還有行動遲緩,四肢僵硬,姿勢嚴重不穩。四大症狀,簡稱:慢、硬、抖、摔。

*所以帕金森病,不會僅表現為抖動,只有抖動不等於帕金森病。

02、原發性震顫

最常見的是姿勢性震顫和動作性震顫。經常表現為頭部或下頜的抖動,很容易受緊張情緒和勞累影響。往往在做精細動作時出現(如夾菜、倒茶、站立過久等情況下),嚴重者只要一拿東西就會抖,越接近目標就越抖得厲害,平息情緒和主動意識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範圍內改善症狀。往往女性比較多見,通常家族裡有其他人存在相似的情況。這類患者除了抖,通常沒有別的症狀。

原發性震顫一旦出現即貫穿於整個生命,一般不影響壽命。但是臨床上有6倍以上的原發性震顫會轉化為帕金森病。因此,原發性震顫患者需要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態,如果出現其他症狀比如動作慢,走路不穩等,建議儘快就醫。

03、甲亢

最常見的是姿勢性震顫。年輕女性容易出現,一般情況還會伴有其他的甲亢症狀,心慌、出汗增多、進食及排便增多、體重減輕。大多數人還會伴有突眼。所以突然變身大眼萌,也是需要注意的。

今日總結

抖動並不等於帕金森,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又或者根本就沒有問題。所以呢,出現抖動也不用太過於擔心,可以自己先測試一下,也可以到神經內科檢查明確一下,如果有問題,可以及時進行相應的治療。

治療就診須知


地址:
北京昌平區北七家定泗路218號院4號樓1-2層101

導航  北京澤元堂中醫

熱線   18210058802


掛號費  
80元

出診時間  
每周周六

接診醫師  
王世龍

預約電話  
18210058802

預約微信  
ynzz3120

每天都會更新疾病內容,關注不迷路!快快搜索微信公眾號《醫來伸手資訊》或者掃一掃下面二維碼就可以關注我啦!!!

相關焦點

  • 【帕金森與特發震顫】別讓快樂『欠帳』,讓手抖遠離我們的生活
    在生活中我們常遇到手抖,不管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當我們問老爺爺老奶奶怎麼回事時,他們回答說:年紀大了,人老了,手腳不聽使喚了,沒多大事。真的是年紀大了嗎?到底怎麼回事呢? 當你控制不住手抖時,可能是自己的身體在提醒自己身體出現了問題,這可能是特發性震顫,特發性震顫在任何年齡均可發病,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加重,部分患者會喝酒後有所緩解,第二天更加嚴重。
  • 彎腰駝背,被告知帕金森?帕金森不只是手抖,還有潛藏的表現
    人們一直以為帕金森最開始的表現是手抖,在手不聽使喚的抖動時才會引起注意。然而很多人的發病並非是從手抖開始的,而是一些容易被忽視的常見表現,比如彎腰駝背。就這樣拖拖轉轉,三年間張先生也吃了不少的藥,身體卻一直沒有得到恢復,彎腰駝背的表現還變得很嚴重了,實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又去了大醫院檢查,卻被告知是帕金森。很多人就不理解,不應該是手抖才和帕金森有關嗎?中老年人彎腰駝背不是很常見的嗎,怎麼也會和他扯上關係呢?其實手抖只是帕金森的一種表現,並非所有的手抖都和它有著關係。
  • 一畫就手抖,4步治好你的 「眼線帕金森症」!
    眼線對於各位小仙女來說可是個疑難雜症,一畫眼線就開始手抖,曾經小編一度認為自己是不是畫眼線,就會觸發帕金森症,當然我是開玩笑的,想要畫好眼線,這4個方法你有沒有掌握呢?內雙怎麼畫眼線?一畫就手抖,4步治好你的 「眼線帕金森症」!
  • 你認為帕金森只是「手抖」?這4個特點要注意了……
    近年來,隨著升學、就業壓力的逐步增大,帕金森病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生活中,醫學界普遍認為,帕金森病跨年齡發病的病因跟心理壓力也有關聯。不僅僅局限於老年人,青少年帕金森病也是有的,另外,青少年帕金森也多見於病毒性腦炎、腦外傷、一氧化碳中毒、亦或服用藥物所致。
  • 如果你手抖的話可能是這些病!
    有很多患者不知如何區分帕金森手抖頭抖和特發性震顫手抖頭抖,下面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1、特發性震顫手抖頭抖特發性震顫就是在特定的情況下肢體的某個部位出現不由自主的抖動,例如在情緒緊張激動、疲勞飢餓、注意力集中、手拿東西、做精細活以及心慌生氣時抖動較為明顯,情緒的波動讓患者抖動更加明顯,但並不是疾病的病因,很多發病的患者,因此失去了自己喜歡的工作,被愛人嫌棄,被家人冷落,害怕社交
  • 世界帕金森日|帕金森症狀不止手抖,這些表現難發現,千萬要警惕
    今天,是第24個世界帕金森日。數據表明,預計2030年,我國將有500萬帕金森病患者。目前來看,50歲以下的帕金森患者呈現出增加的趨勢,最小的患者竟然只有十幾歲!佔總患病人數的10%。先來大腦裡的作戰指揮部看看。成千上萬的作戰室24小時連軸轉,多巴胺這信息使者們來回地穿梭,海量的信息有條不紊地運行著。突然,多巴胺大量減少,於是作戰指揮部亂套了。
  • 不是所有帕金森病患者都手抖,這個症狀才是診斷的必要條件
    說到帕金森病,很多人都會想到手抖,確實這個症狀是大家比較熟知的,但也不是所有帕金森病患者都會出現手抖,動作緩慢、走路慢才是診斷帕金森病的必要條件。帕金森病的表現主要就是運動症狀和非運動症狀。運動症狀就是這些表現會影響帕金森病患者的運動能力,也就是患者出現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步態異常等。靜止性震顫就是身體在靜止,不活動的時候出現震顫明顯,典型主訴就是「手經常抖動,越是不動越是抖得厲害,幹活的時候反而不抖了」。
  • 手抖是帕金森病引起的?這4個「變化」,也可能是帕金森病信號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知道帕金森病患者會有手抖的情況出現。但是,帕金森病出現時,除了手抖之外,還會有哪些表現呢?1、運動動作遲緩大部分人都知道帕金森病發展時會有手抖的表現,除此之外,患者還可能會有運動動作遲緩的情況。
  • 帕金森病不僅僅是手抖,還有這些症狀需要注意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得了帕金森病就是手不停地抖,但是在帕金森病早期,還有很多前兆徵兆,快來看看有哪些?帕金森病主要就是出現多巴胺的合成減少,我們的嗅球和嗅覺神經中樞也需要依賴多巴胺作為神經遞質來傳遞嗅覺,當多巴胺減少的時候也會出現嗅覺的減退。
  • 「帕友」回家慶新生!湖北首家「帕金森病多學科診療中心」在漢成立
    12月17日下午,湖北首家「帕金森病多學科診療中心」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揭牌成立。揭牌儀式上,多位曾經飽受病痛折磨的「帕友」上臺分享救治經過。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人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被稱為「沉默殺手」或「不死的癌症」。
  • 手抖也是病?哪些疾病可以引起手抖呢?
    拿杯子手抖 拿筷子手抖 開門手抖 人多手抖 坐著不動手也抖 抖抖抖~~~ 難道是帕金森病?特發性震顫?
  • 手抖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很可能是得這種病的前兆,千萬別大意
    這是不是什麼病的暗示西醫臨床對手抖的研究,結論是原因不明,症狀分類倒是總結一大堆,生理性手抖:心理精神緊張時的手指抖動;病理性手抖:又有個專業詞,叫震顫。一般是神經疾病與損傷、腦組織疾病、藥物中毒性手抖、老年帕金森等。又有分什麼:靜止性震顫、運動性震顫、姿勢性震顫、回跳性震顫及震動性震顫等,然後病因,可能是腦部神經,肝豆狀核變性,動脈硬化,老痴等!
  • 年輕人手抖是什麼情況?
    手抖僅是一個症狀,是指身體的一部分或全部表現為不隨意的、有節律性的顫動。例如:做精細動作時出現手抖,如寫字、持筷子、扣紐扣等,情緒緊張、疲勞時手抖更明顯,而精神鬆弛或休息時症狀減輕或完全消失,喝酒後症狀也可減輕,這是怎麼回事呢? 有的老年人平常手顫動,常認為是人老的正常現象,就不注意了!
  • 帕金森病不只是「抖」!醫生提醒,帕金森病初期症狀不典型,易被誤診
    看了許多醫生,但得到的診斷結果卻各不相同,多次診療後,依伯仍舊沒有好轉。近日,依伯來到福建省級機關醫院,被確診為帕金森病,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他的病情明顯好轉。網絡配圖依伯神疲愚鈍 竟是帕金森纏身黃依伯平時身體健康、手腳麻利,家中九十多歲的老母親都是他一人照顧。
  • 重申一下:除了手抖,帕金森還有這3個症狀,同樣也很重要
    很多人都知道帕金森病在發病期間會有手抖的表現,這種情況稱為靜止性震顫,會發現上肢的遠端不斷抖動,在精神緊張的時候更加明顯,通過隨意地運動會減輕或者停止,入睡時後會消失,這些都是帕金森病常見的表現。 如果可以發現疾病之後及時治療,或許可以將帕金森病帶來的影響減輕。
  • 帕金森病的預警信號別忽視了!
    2020年4月11日是第24屆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題是「抗疫抗帕,你我同行」。據不完全統計,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患病率為1%,65歲以上人口患病率為1.5-1.7%,70歲以上患病率約為3%-5%。雖然現代醫學治療帕金森病還沒有特效藥和方法,但是及早發現和幹預可以有效延緩甚至停止該病的發展。
  • 帕金森病並非手抖那麼簡單,它到底是什麼?
    每年的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世界衛生組織專家預測,到2030年,中國的帕金森病患者將達到500萬。說起帕金森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一個老人手一直顫抖。但其實目前,帕金森病患者正趨於年輕化,「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佔總人數的10%。那麼什麼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有哪些徵兆?如何預防?
  • 老了「走不動」,可能是帕金森病症狀!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提起帕金森病,大多數人首先想起的就是一雙滿是皺紋、不停顫抖的手,事實上,帕金森病的症狀並不僅僅是顫抖。震顫、僵直、運動遲緩,都是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狀。帕金森病最常見的症狀是手不停地抖,那麼出現莫名手抖患病了嗎?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帕金森病?
  • 手抖越來越明顯,是不是要得帕金森了?醫生:不一定!
    現在很多人都聽說過帕金森病,但是對於帕金森病的認識,其實很多人都是不太深入的。大部分人認為,手抖就可能是帕金森了,但實際上不是這樣。手抖,還有可能見於特發性震顫。這種疾病主要表現為上下肢或頭面部不自主地震顫,直白一點來說,就是手抖。以前我們認為,這種特發性震顫並不會影響患者的壽命,但是近年來的研究發現,特發性震顫的患者晚年患上帕金森病的概率比常人要高。
  • 手抖是什麼原因 應該怎麼辦
    手抖很好理解,這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很多人都有手抖的經歷,有的人症狀較輕,過一會就不抖了,有的人會比較嚴重。那麼,手抖是什麼原因呢?手抖應該怎麼辦?接下來大家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帕金森病一類的病這是腦內錐體外系疾患之一,病灶在大腦深處的丘腦基底節處,主要是缺乏多巴胺。典型的是一側或雙上肢,尤其是遠端出現不以意志為轉移的抖動,緊張激動時加重,安靜時消失,且動作遲鈍、反應慢、關節僵硬、手腳不靈、步態不穩、語言不暢、抄寫時字歪扭。此病確診後可採用服藥或手術方法,如服用左旋多巴、安坦以及行立體定向術,效果不錯,但可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