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金融科技專業委員會成員大會暨金融科技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支付結算司副巡視員張曄、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蔡洪波出席了會議並發表致辭。
京東金融作為此次會議唯一的金融科技企業代表,CEO陳生強在論壇上發表了他對於國內外金融科技發展趨勢的看法,以及金融科技可以服務金融機構和助力監管的方向。陳生強表示,傳統金融依靠金融科技的求變之心是毅然決然的,而金融科技能夠給金融機構帶來的,並非只是流量和渠道,而是核心業務能力的重塑。
國內外金融機構都在擁抱金融科技
「在國外,傳統的大型金融機構不僅局限在將傳統的業務通過網際網路延伸到更多的場景之中,而是更多利用科技的力量,對業務進行全面的迭代升級。」在出席中國支付清算協會金融科技專業委員會成員大會時,京東金融CEO陳生強表示,在金融全球化競爭的環境下,選擇金融科技、擁抱金融科技並不是一個態度問題,實際上已經關係到各國銀行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金融科技公司能夠為傳統金融機構賦能的並非只是流量和渠道,而是真正能對其核心業務能力進行重塑。
比如高盛通過自己建立的Marquee平臺為客戶提供現金的分析與風險管理工具,利用金融大數據機器學習平臺「Kensho」公司的產品來挖掘國家勞工統計局的數據,並將所有信息彙編成定期摘要。瑞銀則是通過投資一家做智能金融服務工具的公司Sigfig並利用Sigfig的科技優勢幫助瑞銀的金融顧問對客戶的資金進行組合配置和管理。而在國內,包括工商銀行、招商銀行等等,都已經將金融科技提升至企業戰略層面。工商銀行甚至在最新年報中表示,金融科技創新正加速重構銀行經營發展模式和市場競爭格局。
在陳生強看來,不管是自己做金融科技,還是與外部金融科技公司相融合, 不管是在內生動力還是外在壓力的作用下,金融機構都是在主動擁抱科技,並且通過科技所賦能的領域,從簡單的獲客,慢慢轉向核心業務能力的重塑,這種求變之心,是毅然決然的。
人工智慧助力科技監管
陳生強表示,京東金融目前所積累的技術能力,可以助力監管提高監管效率。陳生強舉例說,利用人工智慧下的大數據分析方法,對媒體文章進行提煉和測算,能夠詳細刻畫出公眾在不同的時間點對一些行業和一些公司的關注和敏感度,監管機構可以通過這個變化來判斷整個行業或者是個別公司的風險。通過這個方法下做出來的指數產品,陳生強將其命名為「金融科技風險指數」。
在反洗錢方面,陳生強表示,京東金融目前的反洗錢模型基於完備的KYC(Know your customer)流程及客戶信息收集與驗證,充分運用人臉識別、語音識別、設備指紋等人工智慧技術,增強了客戶信息的準確性與完整性。由於人工智慧具有更高水平的全局優化計算能力,因此,在反洗錢過程中,人工智慧將幫助監管科技更好地識別和應對系統性風險。
「最後想說的是,金融科技給整個行業帶來的不只是升級,而對金融服務帶來全方位全領域的改造。」陳生強表示,京東金融想做的是開放、共享,為金融機構去輸出技術能力,一起建設金融科技的未來。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均來企業宣傳,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請注意可能的風險。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