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喜事》上映的時間是1992年,正處於香港電影巔峰時期。就算是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期,《家有喜事》依然憑藉其獨特的魅力,從503部香港上映電影中脫穎而出,成為1992年香港年度10大最賣座電影第2名,票房超過了5000萬。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家有喜事》這部電影的拍攝時間僅僅只有13天。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部電影如此受觀眾喜愛呢?對此,我個人有以下幾點見解。
1.演員及導演陣容強悍
《家有喜事》這部電影由著名導演高志森執導,在電影的拍攝構思上相當的前衛大膽,採用了非常誇張的手法,將所有的戲都推向了極端的方向。比如說,劇中周星馳和張曼玉之間的吻戲採用了「巴黎鐵塔反轉再反轉」的方式,誇張到可以讓女孩子在接吻過程中倒立飛起來。
《家有喜事》的演員陣容也是強悍無比,邀請了鼎鼎大名的6位演員加盟,組成了3對強大CP組合:周星馳(飾演常歡)和張曼玉(飾演何裡玉),張國榮(飾演常舒)和毛舜筠(飾演梁無雙),黃百鳴(飾演常滿)和吳君如(飾演程大嫂)。
2.劇情完美
《家有喜事》講述了一家三兄弟的親情和各自的愛情故事,每個人的愛情故事相對比較獨立,但是又因為親情而有著一絲聯繫。
老大常滿有家庭、有事業,算得上是「成功人士」,卻嫌棄妻子人老珠黃,不修邊幅,在外包養情婦。程大嫂多年來為了家庭任勞任怨而變得不修邊幅,得知丈夫婚外情後憤然離婚。離婚後,常滿生活一塌糊塗,程大嫂卻變得越來越美豔動人,經歷許多波折後,兩人和好如初。
老二常舒作為一個男性,卻有著女性的性格和脾氣。與之相反,梁無雙作為一個女性,卻有著男性的性格和脾氣。常舒一直與梁無雙鋒相對,意外觸電後,兩人恢復了各自本來的性格,陷入愛河。
老三常歡是一個花花公子,日日尋歡卻不懂愛的真諦。何裡玉是一個電影迷,期望浪漫而真摯的愛情。兩人相遇後,擦出了火花。常歡失憶後得到何裡玉悉心照顧,最終浪子回頭,尋得真愛。
《家有喜事》這部電影,劇情完整,有條有理,故事前半部分充滿各種「無釐頭」搞笑,後半部則更多的是溫馨感人。雖然還是有點俗套的劇情,但是總體而言,還是很不錯的。
3.演員演技完美
《家有喜事》劇中,無論是張國榮扮演的「娘娘腔」、周星馳扮演的「渣男」、黃百鳴扮演的「出軌男」,還是張曼玉扮演的「痴女」、吳君如扮演的「黃臉婆」、毛舜筠扮演的「男人婆」,都惟妙惟俏,活靈活現。
張國榮和毛舜筠這兩個小冤家之間的演技比拼,勢均力敵,旗鼓相當。周星馳和張曼玉天馬行空,充滿想像的演技,讓這部劇充滿了戲謔,捧腹大笑。我個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電影的前半段,黃百鳴演的「出軌男」和吳君如演的「黃臉婆」,前者的出軌行為讓人恨得咬牙切齒,後者的百般忍讓難免讓人怒其不爭,哀其不幸。
六位大咖在演技上的深厚功力,使得其扮演的每個人物形象的刻畫都入木三分,擁有各自的特點,每段劇情都精彩絕倫。每一位演員都演出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內涵,讓人印象深刻。
4.背景音樂很好聽
英文歌曲《Unchained Melody》——常歡和何裡玉的背景音樂,浪漫而有情調。
最喜歡的還是一眾演員最後合唱的《相逢何必曾相識》,歌詞裡面的愛情故事耐人尋味,感人至深,而且和電影裡面的劇情十分吻合,實在是太好聽了。
以上是個人對《家有喜事》的一些淺顯觀點,如果大家有不同觀點或更深的理解,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