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度納與趙本山
2010年11月4日晚上,馬拉度納在北京舉行了溫暖中國行慈善晚宴,趙本山也出現在宴會中。
彼時本山大叔的「本山傳媒」已經是享譽業內,趙本山也穩坐國內「小品王」的頭把交椅,見過無數世面,早已不是當年那個鐵嶺的窮小子。
然而當他見到馬拉度納時,還是忍不住格外激動。
因為趙本山是個地道球迷,而且一直都是馬拉度納的忠實粉絲,所以接到主辦方邀請,參加這次慈善晚宴,他毫不猶豫就去了,也終於如願以償地見到偶像。
兩人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是就像多年的老友重逢一樣,一點都不陌生,甚至跨越了語言障礙,不管聊什麼話題,彼此似乎都能有心靈感應,兩人在一起擁抱、牽手,一起唱歌,甚至還一起跳起了二人轉。
慈善晚宴的現場,趙本山花了12萬拍下馬拉度納的一件球衣。一位球王,一位小品王,就這樣有了一次難忘的交集。
那一年馬拉度納50歲,趙本山53歲。
馬拉度納與白巖松
2012年,馬拉度納第五次訪華,這次白巖松對他進行了專訪。
就像趙本山一樣,白巖松也是馬拉度納的忠實球迷。從馬拉度納的世界盃首秀開始,白巖松就為這位天才球員深深著迷。
1982年的世界盃是馬拉度納的世界盃首秀。其實在1978年他就有資格踢世界盃,無奈帕薩雷拉堅決反對,失去了一次寶貴的歷練機會。所以1982年,他成了世界盃上的新兵。
他實在是太耀眼了,所以幾乎所有的防守都是針對他來的。那時候背後鏟球還沒有明令禁止,面對無所不用其極的防守方式,馬拉度納十分惱怒,最後竟然情緒失控,一腳踹向了巴西球星巴蒂斯塔,被裁判逮個正著,亮了紅牌,被驅逐出場。
然而當時的馬拉度納就是短暫的出場,也讓白巖松深感驚豔。所以在1986年的世界盃比賽時,白巖松成為了馬拉度納和阿根廷隊的球迷。而當時他的絕大多數同學都在追普拉蒂尼。
白巖松就在這種幾乎無人支持和分享的狀態下,孤單地力挺馬拉度納,一直看著他笑到最後。
從那以後,白巖松知道,不管今後再經歷怎樣的失敗,已經不會再有哪個球隊在他的心中取代阿根廷隊的位置。
從那以後的二十年,白巖松一直都是阿根廷隊的忠實球迷。
2012年,在追星三十年後,白巖松終於有機會採訪到這位天才球員。
馬拉度納說,足球不是只靠速度,如果只靠速度,那我們有博爾特就夠了,足球是「快和準的完美結合」。
博爾特,牙買加短跑運動員,9秒69跑完100米,打破自己的9.72秒世界紀錄。
(博爾特經典的「指月」動作)
白巖松問:「建一所足球學校,但是跟每個孩子收很多錢,你覺得這樣的模式能培養出很好的球員嗎?」
馬拉度納立馬否定了這個想法。
他說,如果他辦一所學校,首先要有完備的設施,完整的體系,他會教孩子們頭球、控制球、過人等基本技術,還有很多很多東西。
但是,他不喜歡利用他個人形象的這種建校斂財行為。他憎惡那些企圖以他的名義建校,但是孩子們一年只能見到他一次,這樣不負責任的行為。
他認為,這是一種偷竊,如果這樣做,他就成了一個小偷。
白巖松繼續發揮毒舌追問:「一定會有人這樣問您,為什麼選擇中國呢?是因為錢、人、還是可能?」
球王回答道:我重申一遍,我不是來找工作的。
孩子幾歲開始踢球比較合適呢?球王給出的建議:
孩子八九歲以前,就讓他們玩兒,從八九歲到十二三歲, 教給他們一些東西,然後讓他們自己決定,繼續踢還是不踢。最重要的是興趣,最大限度享受足球的快樂。
前三次訪華
馬拉度納一生來過中國五次。1996年是他第一次訪華。
1996年,他36歲,已經過了自己作為球員的黃金時期,但是他憑藉精準的腳法和極其嫻熟的帶球,贏得了無數中國球迷。他應邀率領博卡青年隊到中國訪問,簡直轟動中國足壇。
1996年7月25日,北京國安在工體迎戰馬拉度納領銜的博卡青年隊。之後他們又前往成都,與四川全興隊踢了一場友誼賽。兩場球賽,萬人空巷,座無虛席。
四川省球迷協會會長張利梅回憶:「我們那個時候都很瘋狂,只要能夠看到馬拉度納的地方都圍得水洩不通,擠得滿滿當當。」在當時,馬拉度納絕對是頂級流量明星。
在成都,球王留下了一張著名照片。
這是博卡青年隊的大巴車在路上等紅燈的時候,球王看到路邊的人力三輪,急忙要求司機開門,他下車借來,擺拍完了之後,又坐著體驗了一下。體驗完了不過癮,又騎著車,圍著錦江賓館繞了一圈。球王的率真,可見一斑。
一年以後,1997年10月29日,迭戈·馬拉度納正式宣布退役。
登長城
2003年,馬拉度納第二次來到中國。他曾許願,希望能在長城上過生日,這次他實現了一半,終於登上了萬裡長城。
「不到長城非好漢」,這句話不僅在國內老少皆知,就連這位球王也熟知並且篤信。於是在他登上長城之後,他振臂高呼:「我也過了一把好漢癮!」
北京奧運,我來了
2008年,馬拉度納以阿根廷奧隊顧問的身份,第三次來到中國,並且成功衛冕了奧運會冠軍。
這次來華,他又留下了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幕:親吻了被阿根廷淘汰的小羅。
小羅,羅納爾迪尼奧,巴西球星,08奧運,巴西隊被阿根廷淘汰。小羅很沮喪。但是馬拉度納親吻了他的手,給予了對手極大的肯定和欣賞。
兩人雖然各為其主,但是在足球這件事上,他們情深義重。
馬拉度納曾以為自己會在中國執教,無數的中國球迷也曾這樣以為。
雖然最終沒有實現,但是從2011年起,馬拉度納先後在北京、福建等12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25個馬拉度納足球培訓基地,向中國輸送了50多名優秀的阿根廷青少年足球教練,培訓了6000多名中國體育教師和足球教練。
一代球王,永遠都活在球迷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