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00年內燃機時代到底成就了誰?

2020-12-27 電子發燒友

過去100年內燃機時代到底成就了誰?

高工鋰電 發表於 2020-12-24 10:37:41

編者按

2020高工鋰電&電動車年會上,國軒高科董事長李縝發表了題為「能源文明的變與不變」主題演講,與現場嘉賓一起回顧過往,展望未來。

李縝認為,過去100年發明和創造了內燃機汽車,但未來100年將會是電動汽車的發明和創造時代,將會為產業發展帶來全新的機會。

縱觀百年,變化的是,人類從過去依靠化石能源推進文明與進步,轉變為依靠自然資源推進文明與進步;不變的是,每一次能源使用方式的變革,都孕育出巨大商業空間。產業的參與者在關注滿地都是六便士時,別忘了抬頭看月亮。

以下為李縝演講內容整理(略有刪減)。

國軒高科董事長李縝發表主題演講

我覺得要重新思考一下,新能源汽車產業到底應該怎麼發展?今天我不會分享具體的技術內容,我只想回顧一下過去100年,燃油汽車到底成就了誰?未來100年,電動汽車又會成就誰?大自然的資源會怎樣給予人類?我們人類又應該怎樣去努力用好這些資源?

先講第一個問題,過去100年內燃機時代到底成就了誰?

第一,動力基礎。傳統汽車動力的基礎是石油,從石油的開採到石油的冶煉、傳輸以及加油站的建立,為整個汽車工業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

第二,產業基礎。鋼鐵主導了燃油汽車的產業基礎,成就了一大批鋼鐵大王、輪胎大王、橡膠大王等。

第三,科技基礎。這100年中,一大批科技創新者發明了內燃機、發動機到變速箱等汽車相關技術,並助推了一大批相關核心產業的形成。

第四,社會基礎。比如高速公路等大規模、長期性的社會基礎設施配套的迅速發展。

第五,協同基礎。造就了如博世、大陸、海拉等全球汽車零部件及維保產業的興起與繁榮。

100年過去了,汽車工業文明發展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造就了一大批的世界工廠和跨國企業,資本和財富在世界範圍內重新分配與集聚。產業的集聚是這個時代的典型特徵。

未來100年,電動汽車的發明和創造,又會成就誰?

第一,動力基礎的變化。未來的動力基礎將以風能、水能、太陽能等自然能源為主體,化石能源為輔。

第二,產品基礎會發生標誌性變化。過去以鋼鐵為主體的產業鏈會發生很大的改變,輕量化新型材料的廣泛應用將會創造新的產業鏈和發展空間。

第三,科技基礎的新定義。過去是硬體定義汽車,發動機技術,變速箱技術等得到了飛速發展,但未來100年,「軟體定義汽車」將成為主流的創新模式。

第四,社會基礎的革新。隨著5G技術、汽車充換電、無人駕駛技術,以及車電分離和電池銀行等創新技術的發展與實現,新的產業業態將形成。

第五,協同發展形式多變。汽車產品由信息孤島向智能終端轉變並將具備辦公、住所、物流以及其他移動空間的功能,進而催生出全新的產業生態系統,人類的出行方式也隨之改變。

未來100年,產業分散化或將成為時代的主要特徵。未來的電動汽車應該有三方面特徵。第一,一體化底盤;第二,多樣化外殼;第三,多元化軟體體系。這三個領域將由大大小小的企業去做,也可以一對一定製出來。所以,未來的電動汽車產業將由一個個分散的板塊共同打造。

未來100年,電動汽車時代應該聚焦在哪些地方呢?

在這裡,請允許我給合肥做個廣告。前段時間,我與我們省市領導探討,未來的合肥會建設成一個什麼樣的城市?大家說合肥可能會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底特律。當然,這需要幾個先決條件:

第一,成長的動力。政府的強大意志力是真正助推產業成長的動力。合肥市政府這幾年大力投資、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並從頂層設計層面謀劃未來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為這個產業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第二,產業的基礎。合肥不僅引進了大眾汽車,同時又引進了蔚來汽車等,傳統的造車企業和造車新勢力集聚。大眾、蔚來都將在合肥組建強大的專業研發團隊,加上越來越多的產業配套,大家共同為合肥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著動力。

第三,科技的支撐。以中科大、中科院、合工大等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為代表的科技力量,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供著優秀的創新能力支撐。

第四,社會的共識。合肥市民對電動汽車有著高度認同感,城市的基礎配套設施也日趨完善。

展望2021年,我認為,全球經濟在疫情後將出現爆發式增長;大宗商品價格將繼續上揚;在高增長的情況下,資源、資金將會再次出現緊張;資本市場將成為創新型企業成長的主通道,特別是註冊制的實施,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創新提供了新的動力;以能源存儲技術為中心的新能源產業將蓬勃發展。

縱觀百年,人類從依靠化石能源推進文明與進步,轉變為依靠新能源推進文明與進步,這是變化的一面;不變的是,每一次能源使用方式的變革,都孕育出巨大商業空間。產業的參與者在關注滿地都是六便士時,別忘了抬頭看月亮。與大家共勉!

責任編輯:lq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熱點討論:內燃機(燃油動力)汽車會在幾年後退出歷史舞臺?
    內燃機的大限應為燃油動力汽車的禁售,注意重點-禁售而不是禁行;所以分析內燃機還剩下幾年的光陰,本質需要分析或預測的是合適禁售燃油車。不斷出現的新能源大巴2:規劃要求到2025年,純電動汽車的平均電耗要降至12kwh/100km以下,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包括增程式插混的平均油耗要低於2L/100km,燃油動力汽車未提及
  • 馬刺隊的榮光,波波維奇和鄧肯,到底是誰成就了誰?
    格雷格-波波維奇96年接過了馬刺隊的教鞭,直到今天已經有24年的漫長時光,在這段時間裡,波波攜手鄧肯締造了球隊歷史上全部的5座總冠軍獎盃,蒂姆-鄧肯在波波的手下成為了歷史第一的大前鋒,而波波在鄧肯的努力下,成為了這個時代的千古名帥,那麼問題來了,這對師徒之間,到底是誰成就了誰呢?
  • 中國藝術在過去100年,到底經歷了什麼?
    從100年的中國藝術發展歷史裡,我們試圖尋找答案。 中國當下的藝術(這裡的藝術主要指美術)現狀源於百年前的那場變革。雖百年滄桑巨變,但細分起來基本是四個階段:中西融合的探索期(1920-1949)、美術服務政治時期(1949-1978)、85思潮的黃金十年(1979-1989)和狂熱的市場導向期(1990-2020)。
  • 汽車發動機、內燃機歷史
    [1]內燃機有非常廣泛的應用,車輛、船舶、飛機、火箭等的發動機基本都是內燃機,其最常見的例子即為車用汽油機與柴油機。內燃機的燃燒氣體同時也是工作介質,比如汽油機中,汽油燃燒後的氣體直接推動活塞做功。與此相對,燃料不作為工作介質的熱機則稱為外燃機,比如蒸汽機的工作介質(蒸氣)並不是燃料。
  • 內燃機已死 電動車萬歲
    這意味著內燃機的時代是有限的。法國、英國、丹麥和西班牙都設定了在未來10到20年內禁止銷售汽油和柴油車的目標日期,其他國家也有望效仿。電動汽車的興起加速了內燃機的滅亡,對內燃機的限制又進一步推動了電動汽車的發展。由內燃機向電動汽車的轉型成為不可逆轉的未來發展趨勢。
  • 禪師和喬丹,到底誰成就了誰?
    禪師和喬丹,到底誰成就了誰?1996夏天,喬丹就威脅不跟公牛續約,並且授意經紀人去跟尼克斯談,就是因為公牛總經理克勞斯不跟禪師續約,喬丹鬥爭的結果是公牛給禪師續約, 喬丹也拿到3000萬的高工資,1998年之後,公牛不肯跟禪師續約,喬丹宣布退役,當時公牛老闆萊因斯多夫找喬丹商量,多打一年,給喬丹5%股份,滿足喬丹當球隊老闆的願望,喬丹不同意,喬丹說:不想再跟其他教練合作了。
  • 「內燃機」的思考:未來汽車真的會淘汰燃油發動機嗎?
    因為往復活塞式內燃機多為「四衝程」,運行步驟包括:進氣噴油,壓縮蒸發,膨脹做功,排放尾氣,運動概念參考下圖。內燃機運行時其中每一個步驟都會影響熱效率,而且運行的基礎是依靠燃燒,高頻率的燃燒自然會產生高溫。
  • 緩期15-20年?奧迪宣布內燃機「死刑」
    據外媒報導,在15-20年內,奧迪將只銷售不使用化石燃料的電動車。目前,該公司正在制定具體的實施計劃,預計未來幾個月確定各個工廠停產內燃機汽車的日期。  奧迪執行董事Markus Duesmann在接受外媒採訪時稱,環境保護和在經濟上取得成功這兩者之間並不矛盾,而且可以結合得很好。
  • 熊貓到底是熊還是貓?在與人類相遇100年,也爭論了100年
    作者:陳夢溪《來自中國的禮物:大熊貓與人類相遇的100年》[英]亨利·尼克爾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來自中國的禮物:大熊貓與人類相遇的100年》是新知文庫第100本,一個月前剛剛出版。在關注了世界各地的文化、歷史、地理、科技等故事後,新知文庫選擇了大熊貓與人類的100年的故事作為這套書的節點,實在是因為大熊貓對我們有著特殊的意義。相貌憨厚、動作溫吞、帶著濃濃黑眼圈的大貓熊,絕對是地球上最惹人憐愛的動物之一。但是提起它的過去,我們所知道的卻出奇地少。熊貓自古生長在中國的四川和陝西,可是歷史文獻裡卻幾乎沒有關於它的記載。
  • 張一山和《餘罪》到底是誰成就了誰
    2016年張一山可謂迎來了事業的轉折點,一部大火的網絡懸疑劇《餘罪》讓張一山徹底擺脫了劉星的標籤,《餘罪》讓所有人從新認識了張一山,而張一山在戲裡的演技也是折服了同行,折服了觀眾。那麼張一山和《餘罪》到底是誰成就了誰?
  • 破舊立新正當時 內燃機產業煥發新的生命力
    加強核心技術儲備 補齊產業鏈短板  隨著近幾十年來經濟快速發展,交通運輸事業和汽車工業不斷成長壯大,作為主要動力裝置的內燃機也得到了長足發展。新材料和代用材料,以及新的設計思想、內燃機定優化,讓內燃機的運行參數保持最佳值,使其功率消耗排放得到了最佳平衡。  實際上,近10年以來,圍繞著節能減排、整機耐久性等多項技術指標,國內內燃機工業處在技術發展的高潮期,使得內燃機的發展非常平穩。不過,在技術不斷進步,關鍵技術參數不斷提升的同時,國內內燃機產品研發的原始創新能力仍有待突破,核心技術儲備仍有待加強。
  • 羅斯是08年狀元秀,如今12年過去了,前3順位成就誰更高?
    如果不是傷病,現在誰是第一人,真的不好說。羅斯2008年出道,這已經過去12載,他作為2008年狀元秀,曾經是無限風光。健康羅斯的突破,誰來都防不住,就算喬丹來防,也只能是無奈攤手。羅斯肯定能進名人堂,狀元有水貨,MVP不會有。那麼這過去12年,同屆的前3順位,誰的成就更高呢,我們今天就有答案。
  • 頂級內燃機專家集體發聲:內燃機主流地位不可動搖,提高整機熱效就是節能減排
    2020年10月31日-11月1日,今年內燃機行業的一次重要學術活動——第九屆內燃機可靠性技術國際研討會,在濟南山東大廈召開。來自國內外科研院所、汽車及零部件企業的頂尖內燃機技術專家們,聚焦內燃機整機可靠性、內燃機關鍵零部件可靠性、內燃機可靠性預測與評估等專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學術研討。
  • 全球哪些國家和地區將會率先淘汰內燃機汽車?我做了個表格
    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哥斯大黎加和哥倫比亞是唯一在官方政策文件中規定了內燃機汽車淘汰目標的國家。哥斯大黎加在其《國家脫碳計劃》中提出,最遲在2050年,用於人員和貨物運輸的新輕型車輛的銷售應100%為零排放。
  • 信仰不滅,內燃機不死
    因為當特斯拉以1.9秒的成績,打破了內燃機數百年努力才進入3秒時代的成績站上頂端時,汽車世界就開始與各種經典說再見了。比如,AMG放棄了6.2L自然吸氣;寶馬逐漸棄用V8、V12;奧迪停止研發下一代W12;Jeep放手6缸;豐田也取消了V8發動機等等。
  • 熱火奪冠大學那四年,韋德和詹姆斯,到底誰成就了誰?
    而在2011-14的四個賽季當中,詹姆斯前往邁阿密搭檔韋德和波什,連續4年殺進總決賽,奪得兩連冠,至此詹姆斯「奪冠大學」畢業,於14年夏天回到了夢開始的地方。如今當年的熱火三巨頭其中的波什和韋德早已退役,而詹姆斯依舊帶領著紫金軍團站在了世界之巔。
  • 首屆SCP大會:「吉利已做好全面迎接混動時代的準備」|中國內燃機...
    12月10日,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乘用車動力總成專業委員會(以下英文簡稱SCP)成立大會在寧波杭州灣召開。來自寧波市政府、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知名高校、汽車廠商以及新聞媒體的300多位嘉賓及會員單位代表出席了此次大會,共同探討未來動力總成清潔高效的升級換代及其與電氣化技術高度融合的發展趨勢。
  • 聚焦|曜變伊始,「超變擎」已成汽車內燃機的下一個進化方向
    汽車歷史同樣如此,從奔馳發明世界上第一輛車開始,汽車發動機技術也不斷騰飛和進化,DVVT、缸內直噴、渦輪增壓早已成熟並駛入尋常百姓家,而困擾車壇100年的可變壓縮比也隨著全球首款量產的可變壓縮比渦輪增壓發動機——日產VC-TURBO的量產而迎來了突破。這款被消費者賦予「超變擎」外號的發動機,不僅開啟了內燃機向環保清潔動力的升級進化,更成為混動外未來出行的又一個理想選擇。
  • 內燃機&電動機:新能源汽車為什麼選擇第二種發動機?
    在數十年的使用經歷中又形成了汽車的普及形態認知,所以在戰後仍舊被接受並延續了,然而這是個錯誤。>內燃機是通過燃燒燃油產生熱能,利用燃燒過程中分子無規則的劇烈運動產生推動力(熱能),驅動活塞連杆曲軸運轉輸出動力。
  • 不會放棄內燃機 阿斯頓·馬丁最新聲明
    斯特羅爾說道:「總是會有發燒友想要使用內燃機,公司將迎合他們的需求。到2030年,仍然有5%的業務將是內燃機。」之所以發表這一個聲明,是因為此前英國宣布將從2030年起禁止銷售新的汽油和柴油汽車,2035年逐步停止銷售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在此之前,阿斯頓·馬丁曾表示向電動化轉型。到2024年,阿斯頓·馬丁計劃電動車的銷量將佔總銷量的五分之一,預計屆時每年總銷量達10000臺(2019全年總銷量為5809臺),因此可以推算出其電動車型每年的銷量將達到2000-2500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