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從黃河來
情向長江聚
《黃河長江守望相助》
共同戰「疫」詩歌朗誦徵集作品展播
帶你一起
用詩歌的力量
鼓舞中國
雖然現在年紀大了,上不了前線,但我要用詩把黃河對長江的深情厚誼,兄弟情深表達出來,傳遞過去。
說上面這段話的人
是年近八旬的
山東籍著名詩人——桑恆昌
在得知我們的詩歌徵集活動後
濟南市僑聯第一時間為我們推薦了
桑老為這次戰「疫」特別創作的詩歌
我曾到過三江源頭,黃河長江同根同源,就像親兄弟一樣!
在桑老的記憶中
他曾到過三江源頭
「 那裡看起來就是一片溼地,三條河流都融在一起,黃河和長江就像親兄弟一樣的存在,同宗同源,不分彼此……」
桑老說
黃河長江
共同孕育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燦爛文明
這次黃河對長江的支援
就是一場手足間親密無間的鼓舞和幫助
就像他一聽到這次詩歌朗誦徵集活動的主題
「黃河長江守望相助」
立即創作的這首詩歌一樣
讓我們深深的感受到了
黃河長江相依相融的深厚情感
以及黃河長江所給予我們的
奔騰不息的生命的力量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
由桑老創作
山東省朗誦藝術家協會副主席——賀華
為我們朗誦的這首
《液體的故鄉》
液體的故鄉
【題記】武漢病了,我只能在遠方,念一些詩句給他聽。
—— 桑恆昌
黃河的水
澎湃著
我詩意的血漿
長江的浪
捶打過
我軍人的脊梁
萬年積雪
是江河的乳汁
高原雲朵
是江河的搖床
三門峽躬身讓開
一條通衢水道
三峽壁壘被踏成
壯觀的長廊
與大地同齡的黃河
與長天共在的長江
匯成海
便有了
這水的天堂
黃河長江
是我
液體的故鄉
除了鼓舞人心的文字
更觸動人心的
是桑老與我們分享的一段
關於「第二故鄉」的回憶
……
桑老
出生在黃河岸邊
1961年高中畢業
接到了保送軍事院校的通知書
地點就在武漢
用他的話說
想起武漢
感覺自己大半輩子的回憶都留在了那裡
就像《當兵的歷史》歌裡唱到的一樣
生命裡有了當兵的歷史
一輩子都會感到快慰
桑老也一樣
他會自豪的跟我們說
「1967年,我橫渡過長江,就是從長江大橋的東邊出發,跟我的戰友們一起……」
在武漢度過了幾年難忘的軍旅生涯
不僅給他留下了最珍貴的回憶
也讓他對那個錘鍊意志,快速成長的地方
產生了深厚的感情
他說
武漢人和山東人有著同樣的樸實
武漢就是他的第二故鄉
徵集活動開始之後
桑老一連給我們傳來
六篇有關抗「疫」的作品
桑老在家裡通過視頻通話
接受了我們的採訪
感謝桑老的創作和分享
讓我們汲取詩歌的力量
堅定必勝的信念
桑恆昌 | 詩歌作者
山東德州武城人。歷任中國詩歌學會副秘書長,黃河詩報社長兼主編。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常務理事。出版中文詩集《桑恆昌懷親詩選》《詩醒了世界便睜開眼睛》《愛之痛》《大聲說著光芒》《愛和詩是我們共同的血液》等20部。
賀華 | 朗誦人
山東省朗誦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山東省播音主持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山東省當代藝術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濟南市朗誦藝術家協會榮譽主席,俄羅斯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曾任濟南廣播電視臺主任播音員、製片人、總編室副主任。有數十篇作品榮獲全省、全國優秀播音作品獎、精品工程獎、全國電視「金鷹獎」、「星光獎」等。
站在黃河之畔
用詩歌祝福長江岸邊的武漢
用聲音匯聚力量
聲援戰「疫」
由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
濟南廣播電視臺
武漢廣播電視臺特別策劃
濟南、西寧、成都、蘭州、銀川
呼和浩特、西安、太原、鄭州
沿黃九省區省會城市臺
共同發起
《黃河長江守望相助》
共同戰「疫」詩歌朗誦徵集活動
正式啟動
各省會城市分別代表家鄉
用鏗鏘有力的聲音
祝福武漢
匯聚更多同舟共濟的力量
共唱一曲共同抗「疫」的
黃河大合唱
如果您也有關於抗擊疫情的
原創詩歌及朗誦作品
請發送至 :jngdhhcj@163.com
諮詢電話:183-0531-1031
來源:FM1031濟南交通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