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繼續閱讀《澳門賭王何鴻燊全傳》。
在昨天的閱讀中,我們讀到何鴻燊作為澳門賭王的經營風格,還有他一生中妻妾成群、風花雪月的情場故事。那麼,此後身擁巨額財富的何鴻燊又將如何安排自己的晚年呢?
讓我們開始今天的閱讀吧!
重回香港房地產界
地產,是何鴻燊的老本行,他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就是香港屈指可數的地產大亨。到20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一些在20世紀50年代末才涉足地產的商人,如李嘉誠、李兆基、郭德勝等,都成了威風八面的地產巨富。
相比之下,何鴻燊的財富還不能與他們相提並論,為此,他決心重回香港地產界。
何鴻燊的地產策略是:在香港以發展項目為主,即以出售為主;在海外以投資項目為主,即作出租用途。1987年,他收購九龍尖沙咀星光行的整個地庫,總共4萬多平方英尺。1989年,他出售其中的四分之一給麥當勞,淨盈利4700萬港元。
他還購入摩羅廟街、灣仔萬茂臺的一些地盤。接著,他又購進半山西摩臺1號商住地盤和薄扶林道124號低密度住宅地盤。他還與自任董事長的新濠國際合作,購入羅拔臣道69號等地盤。
何鴻燊後來開發的地盤還有靖林、寶翠園、聲悅居,以及商業綜合開發項目西寶城和升悅商場等。
在澳門,由何鴻燊一手組建的信德集團的發展項目包括壹號湖畔、濠庭都會以及旗艦綜合地產項目南灣海岸,致力於提升澳門的住宅環境,為業界創下優質物業新標準。
在何鴻燊的地產生意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與湯臣集團的合作。
20世紀80年代末,何鴻燊認識了湯君年,他們的第一個合作項目,是湯臣集團以2.69億港元的價格,向何鴻燊收購的一項酒店賭場及商場綜合計劃的5成權益。湯君年成了何鴻燊在地產界的最佳拍檔。
湯臣集團實力雄厚,但湯君年為人謙讓,他請何鴻燊出任上市公司湯臣集團的董事會主席,自己只擔任董事總經理。從此,兩人的關係日益密切,澳門的一些大型發展項目,何鴻燊和湯君年都有參加。
幾年間,何鴻燊通過眼花繚亂的收購和高超的資產重組技巧,締造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
這個商業帝國分為三大系列:以港澳客運為主的信德集團;以地產建築為主的湯臣太平洋有限公司;以及後來被證明失敗的以電子工業為主的善美環球。
此外,何鴻燊還組建過航空公司。但因為香港港資企業對澳資的排擠最終出售給了對方。在這些經歷中,何鴻燊也清楚地認識到:香港不是澳門。
但他對地產生意始終抱著樂觀態度,為此他說:「紮根澳門,熱愛祖國,面向世界」是澳娛公司的一貫宗旨。
澳娛公司除全力參與澳門經濟發展外,也積極投資內地。在上海,何鴻燊投資超過23億元人民幣,興建虹橋上海城等;在天津,何鴻燊參與發展樓高49層、集商業辦公和服務式公寓為一體的小白樓華信商廈,總投資約16億人民幣。
他還分別在廣東省內投資興建高爾夫球場、酒店、別墅、會所、寫字樓、住宅區等。
兩手準備:分散風險投資海外
澳門作為一個彈丸之地,何鴻燊實在很難在除了博彩業以外的行業一展身手。在這種情況下,境外投資成了他業務發展的選擇之一。
1987年1月1日,何鴻燊舉行盛大酒會,慶祝澳娛公司成立25周年。一向有請必到的中方駐澳門官員和親中人士,當晚全部拒絕出席,以表示對何鴻燊和澳府的不滿。這一舉動,令何鴻燊大跌面子,也令澳府部分官員感到十分難堪。
何鴻燊當時只關心一個問題:中國收回澳門後能不能開賭?他多方探詢中方人士的口風。中方人士的回答是:「資本主義50年不變,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
中方對香港的未來承諾的正是這幾句話,但在何鴻燊看來,香港是資本主義的,但那裡是禁賭的;將來澳門就算繼續搞資本主義,但到底是禁賭還是開賭呢?
於是,在不辨方向的時候,何鴻燊也開始跟風海外投資。
1988年,何鴻燊投資加拿大國際善美電腦公司。可惜國際善美電腦公司在上市後只是曇花一現。顯然,何鴻燊的跨國、跨行業投資失敗了。
不過,何鴻燊在海外的地產發展很順利。他在澳大利亞、加拿大、舊金山等地都有個人物業,此外在溫哥華還有兩家酒店。他的海外投資還包括資助二太太藍瓊纓在多倫多的成衣業,投資額為4.5億港元。
據估計,何鴻燊在海外的資產約為他個人總資產的百分之二十,即30億港元。後來,何鴻燊也意識到自己的海外投資太倉促,這造成了對於收購企業的重組再造及管理都沒有跟上,效益低微。
因此人們很難完全相信他是投資,而不是轉移資產。
倚權獲利,引火燒身
花錢買教訓,正是許多商人的經驗之談,也更讓何鴻燊相信,立足於澳門才能使自己根深葉茂。何鴻燊善於謀權造勢及平衡各方關係,但在各方關係中,畢竟有親疏之分。
澳府當局一直是他的大靠山。他在賭壇近乎一手遮天,正是因為有澳府這頂巨大的保護傘。所以,他涉足賭業之外的行業,遠沒有他經營賭場那麼順當。澳門的土地相當有限,政府將每一寸土地的使用都納入規劃。
但長期以來,澳門7成以上的土地,都是澳府以「協商批地」的方式批出;其他的則以「公開招標,暗標競投」的方式售給發展商。
但澳府又不像港府那樣辦事比較透明,還會考慮各方的實力背景,因此造就了一些商家獲得較多的政府優惠官地,也為某些官員獲得額外利益提供了便利。
澳娛公司是「協商批地」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對此,澳府的解釋是:澳娛公司對本埠貢獻巨大,理應獲得較多的土地用於發展。
新口岸7幅土地的競投,就是採用這種「暗標競投」附加「優先權」的「公開拍賣」方式。但中葡土地小組進駐澳門後,中方小組不斷批評這種方式。何鴻燊在7幅土地拍賣中獲得的權益被中方直接宣布無效。
為此,澳府不得不重新將這7幅土地進行透明性的公開拍賣。在新的拍賣場中盡見中資和親中財團的人馬。人們相信拍賣會的公正性無可指摘,但切身感覺到中資和親中勢力的強大。
何鴻燊也參加了拍賣會。事前發表聲明「志在必得」的他,只是象徵性地叫了一下價,然後坐山觀虎鬥。拍賣尚未結束,他就拂袖而去。媒體認為,何鴻燊此舉可能是對拍賣會的抗議。
何鴻燊的表演富有戲劇性,甚至有點玩世不恭,跟他向來的經商作風大相逕庭。熟悉他的人說,他是把積在心裡的怨氣,拿到拍賣會上發洩。
何鴻燊自己也說:「我參加這次競投,只是不想讓別人認為我何鴻燊又要壟斷澳門的土地。」
這才是何鴻燊真實的態度:對最能體現公平的拍賣方式非常不滿。
何鴻燊覺得自己過去在澳門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日子似乎已經過去了。他甚至開始考慮澳門回歸後如何與中國官員相處,中國政府將如何對待他這個賭王。帶著內心的種種憂慮,何鴻燊迎來了澳門的回歸。
結語
今天我們讀到了何鴻燊重新回歸香港房地產業,成為地產界新的大佬,之後在港澳回歸的大形勢下,何鴻燊進行海外投資,意圖規避風險。
尤其是澳門回歸的臨近,讓何鴻燊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作為一方賭王,新政府關於賭博政策的界定,成了他心中最憂慮的事情。那麼,澳門回歸在即,何鴻燊又將何去何從呢?
讓我們期待明天的閱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