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州少年厭原野,狐裘蒙茸獵城下。虜酒千鐘不醉人,胡兒十歲能騎馬。——高適《營州歌》
在詩人的筆下,塞外的小孩10歲就已經學會騎馬了,小小年紀的他們自由地奔走在原野當中。其實不僅是塞外的小孩,我國古代的中原人也非常的喜歡運動,例如我國的蹴鞠就非常受歡迎,並且會經常舉行大賽。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更是在發展體育事業,在奧運會上,也有很多奧運健兒為國家爭了光。
不過並非所有的奧運健兒都心繫祖國,我國體育事業上也曾出現過一些叛徒,例如曾經有一位女排運動員,她被稱為中國女排的叛徒,如今的她,已經加入了美國國籍,但卻慘遭排擠,如今她想要回到國內打球。奧運會深受各國重視,每個國家都希望在奧運會上展示出自己的實力,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也絕非代表個人,他們代表的是國家和民族,可見他們身上肩負著非常大的使命。這些運動健兒,每獲得一枚金牌,都會提升我們國家的榮譽。在這麼多年間,我國的體育事業一直在不斷地進步和發展,也有很多人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體育。
不過在奧運場上,也有一些人深受國民的唾棄,例如郎平曾經在美國擔任排球教練,她也因此受到了國人的唾棄。不過對於郎平而言,她所做的是帶好整個團隊,可見在她的心中只有體育,而沒有國籍。除此之外女排運動員張穆意,也同樣是一位讓國人憤恨的運動員。張穆意非常有排球天賦,她的身高足足有2.06米,因此在成年之後被招進女排隊,希望她憑藉身高的優勢在場上發揮出長處,並且讓她成為了我國的一名女排健將。在訓練上,教練對張穆意也非常的關愛,希望張穆意成為重點運動員。可是當時張穆意卻認為中國女排沒前途,也賺不了多少錢,因此使他變得慢慢懈怠。
當然,張穆意還認為自己的身高是優勢,所以即使不用參加訓練,也能夠在戰場上擊敗對方。就這樣,張穆意一天天墮落下去。其他的女排運動員卻非常的辛苦,不斷努力。最後張穆意因為缺乏訓練,所以在國家隊選拔之時被淘汰,這使她的心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張穆意非但沒有反思自己,反而認為這是制度的問題,於是張穆意決定更改國籍,加入了日本,並且聲稱自己與中國再無瓜葛。
到了日本之後,張穆意卻發現自己失去了以往的優勢。日本排球的戰術是結合自身身高特點,定製每個人不同的攻打方式。在戰場上,日本每一個運動員的身材都很矮小,張穆意卻無法適應日本的作戰戰術,因此張穆意只能夠更加努力,可是張穆意在訓練的時候,讓教練很是失望。當時,個子高的張穆意不能配合其他運動員,自己也無法打好主攻,於是張穆意在日本也沒有了參賽的資格。不久之後,日本教練對於張穆意的表現越來越失望,張穆意本人也錯過了最佳的運動年齡,所以希望能夠回到中國,可是張穆意已經背叛了中國,中國隊當然會拒絕她的請求。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戍登程口佔示家人·其二》
即使在戰亂年代,都有一些人願意與國家共存亡。到了和平年代,更是有無數人的心與祖國連在一起,願意為國爭光。正如訓練場上努力拼搏的運動員一樣,他們將自己的熱情和青春獻給了運動場,獻給了國家隊,希望在戰場上為國爭光。
曾經中國的體育事業有過一段時間的落後,但是通過無數運動健兒的拼搏,已經收穫了一枚枚金牌,令世人看見了中國運動健兒的風採。直到現在,每天依舊有很多人在不斷努力訓練,希望用最好的狀態去參加奧運會,為祖國奪得更多金牌。而張穆意卻備受唾棄,她本身疏於鍛鍊,卻反怪國家隊不重視她,最終又投靠日本,這種行為無異於背叛國家。當然,背叛者不會有好下場,她在日本卻並沒有受到重視,反而錯過了人生的最佳時光。
前不久,一部關於女排的電影上映,更是讓我們看到了女排精神。這些運動員無論多苦多累,一直咬緊牙關不低頭,這就是女排的拼搏精神,也代表了我們中國人的韌勁。
參考資料:
高適《營州歌》
林則徐《赴戍登程口佔示家人·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