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出品的「小宇宙」,會成為中文播客的理想國嗎

2020-12-12 新商業情報NBT

在部分主流音頻平臺更傾向於視頻平臺思路的當下,更聚焦於「播客」垂類本身的小宇宙App有望收穫一批用戶黏性較高的群體,但其發展天花板依然面臨著基本盤和監管風險等多重考驗。

作者 | 周亞波

這是「新商業情報NBT」的第92篇產品觀察

本周,一款名為「小宇宙」的播客App登陸各大應用商城,並正式展開了依託於邀請碼的內測。

在蘋果商城介紹頁,小宇宙App在自述中表示:「小宇宙App是為播客而生的產品。播客聽眾值得一個更好的選擇,我們總能做點什麼。」

「小宇宙App」的開發者為寧波意賦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於2019年7月成立,根據「天眼查」軟體著作權和網站信息,該公司目前擁有匿名社交應用「一罐」和即刻簡化版「Jellow」的軟體著作權。2019年11月,即刻向確認收購一罐,並稱一罐將獨立運營,由此可見,小宇宙應為即刻旗下產品。

從產品體驗上看,「小宇宙App」跳脫了當下國內主流音頻App的思路,而是採取了國際上播客領域較為主流的RSS訂閱模式,整個App顯得較為清爽簡潔,且具備「時間軸評論」等特色功能。

當前,小宇宙已在國內播客圈形成傳播,許多著名中文播客也都可以在「發現」頁面獲得推薦。在部分主流音頻平臺運營思路更近似於視頻平臺的當下,更聚焦於「播客」本身垂類的小宇宙App有望收穫一批用戶黏性較高的群體。

但其發展天花板依然面臨著基本盤和監管風險等多重問題。而且,就播客目前的用戶群體與內容體量來看,還較難支撐起一個新的即刻的產生。

01|新體驗

「中文播客終於有一款好用的App了。」一名播客圈人士告訴《新商業情報NBT》。

當前,小宇宙App尚處於需要邀請碼才能使用的「內測」狀態,但邀請碼已經被一些播主在社交平臺進行了較廣泛的傳播。

輸入邀請碼後,可選的登陸模式為「微信登陸」和「手機號登陸」兩種模式。登陸後的主界面由下方的三個標籤組成,分別是信息流的「發現」標籤、訂閱流的「我的播客」標籤,以及關於個人和軟體設置的「個人」標籤。播放器橫條則位於三個標籤之上。

「發現」標籤為按日期倒序的信息流,內容十分簡潔明了,每日會有三條推薦內容。每條推薦包含了節目名、單集標題、一條精彩評論,以及三個聽過的用戶的頭像等,每條推薦右下角則包括了收聽人數和評論數。

在「發現」頁面上方還包含了搜索框,支持輸入關鍵詞或Feed地址搜索,可以搜索到支持RSS訂閱功能的眾多播客。目前,如日談公園、忽左忽右等精品播客都可以在發現頁面找到,在發現頁找到的播客也均可被用戶加入到訂閱內容中。

「我的播客」標籤就是個人訂閱內容的入口。用戶初次使用時可以選擇「從其他平臺導入」,目前支持Apple Podcasts(只會導入蘋果資料庫中下載過的節目)、 Overcast、 Pocket Casts、 Castro、Castbox等途徑,也可以通過拷貝opml文件來形成從外部文件導入。導入完成後,則會自動形成已訂閱節目的最新更新,以及通過「訂閱」按鈕查看往期節目。

「個人」標籤則包括了個人主頁,邀請碼(內測版本),我的通知,問題反饋和設置等標籤,其中個人主頁和我的通知都指向了軟體中的社交功能。

在「小宇宙App」中,用戶之間可以類似微博等社交平臺一樣單方面關注或互相關注,也可以在播客單集節目下評論,其中,小宇宙支持按照時間點點讚、評論功能,類似B站等視頻平臺的彈幕功能,方便更為精確的溝通與交流。

在個人主頁中,包含了關注數、粉絲數、訂閱數、總收聽時長,以及最近聽過的播客。「我的通知」則會顯示當前的收到的回覆和新增粉絲等信息。

02|理想國

相較目前主流的音頻平臺,「小宇宙App」提純了播客垂類用戶的基本需求,並儘可能做到了簡潔、高效。不論是對內容的甄選,還是產品交互一側,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與即刻類似的產品特點。

RSS訂閱是「小宇宙App」最為核心的要素。當前,國內播放量較大的喜馬拉雅、荔枝、網易雲音樂等音頻內容平臺在自製播客節目範疇仍然採取的是「播客播主上傳-B端平臺運營-C端用戶收聽」的模式,這種模式本質上視頻平臺的內容生產、運營模式並無二致,也導致了部分音頻平臺可能會陷入視頻平臺曾經走過的內容+IP的「跑馬圈地」邏輯當中。

而在當前,國際播客領域常見模式為Hosting+RSS模式,平臺起到的是播放工具的作用,並不具備對內容的管理權和主導權,在降低了伺服器等成本的同時,將內容的主導權進一步讓渡到播客作者手中。

「小宇宙App」也是更傾向這一思路、力求還原到播客核心本質的一款產品。不論是其簡單的訂閱功能,還是其立足社交的評論功能與用戶間關注功能,乃至特色的時間軸評論等功能,都是圍繞著「更好地收聽播客內容」展開,其交互和設計美學都在水準之上。

目前,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小宇宙App已經獲得了一部分播客播主的推薦分享。一位播客圈內人士告訴《新商業情報NBT》,「基於即刻自己的號召力和即友自己的凝聚力,目前這款產品在中文播客圈子已經得到了廣泛的使用。」

當前,「小宇宙App」面臨的主要問題,首先是產品定位是「小而美」還是更「面向大眾」,即出圈程度問題。

從即刻團隊的思路來看,「小宇宙App」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準備在播客領域中重建一個即刻。不同的是,即刻所涉及的內容範圍更廣、用戶基數更大、覆蓋圈層更豐富,門檻也更低;而小宇宙聚焦的播客在國內的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受到短視頻直播的影響,雖有紅利卻開墾遲緩。

而即刻產品在2019年所遭遇的強監管,也讓團隊在推出新產品時動作更加謹慎。目前,即刻簡化版「Jellow」尚處於內測階段,與「小宇宙App」同時上架的線下組局交友軟體「Comeet」也還僅限上海地區使用。

播客行業媒體「播客一下」主編楊一曾在採訪中表示:「播客自誕生起,就天然具有Web 2.0 的屬性,成為個人發表意見與創作的平臺。」

相比其他流媒體形態,由於多種原因,中文播客產品從規模上與國外差距更大,中文播客總體規模和頭部內容產出都較少。但在近年,個人發表意見和創作平臺的屬性在播客圈內的努力下得到了一定的開發。參照國外發展軌跡,以聊天說話為核心內容的播客仍然具備著較大的潛力。

楊一表示,播客在中國發展的下一步,其實是在進一步吸引更多在專業領域有建樹的人參與到節目創作之外,更應該借鑑海外播客的經驗,在節目的形式上有更多的探索。

這也和「小宇宙App」的立足點形成了相關。從「小宇宙App」的發現頁面上看,一些具備著專業素質、表達專業觀點的播客更容易獲得推薦。而「為播客而生的產品」、「播客聽眾值得一個更好的選擇」此類的話術、乃至產品設計的初衷,都體現出了這樣的期盼。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小宇宙App」更像是中文播客的理想國初建,在當前環境中,「小宇宙App」在可以想像的發展軌跡中,依然會有內容審查等一系列的考驗。但小宇宙確實是瞄準著「中文播客的下一步」而來。

「中國和海外有著不同的環境。但在播客這件事上,相比其他媒介,可參考的、可相互借鑑的內容也更多。而從監管的角度,現階段音頻也比其他已經『火』了的媒介遇到的壓力更小。」楊一告訴《新商業情報NBT》。

相關焦點

  • 即刻孵化「小宇宙」:聽一個播客,然後成為它宇宙的一員
    提到「小宇宙」,你會想到什麼? 「小宇宙是一個聽上去很遙遠的地方,但它又是一個獨立的小世界,這種感覺和播客是非常接近的——似乎距離很遠,但你可以看得到他。而一旦你成為這檔播客的用戶,你也就成為了這個宇宙裡的一員。」
  • 《即刻》團隊新作!這款超好用的播客 App 讓你愛上「聽故事」
    作為中文數碼播客的「開拓者」,相信不少聽眾對《友的聊》並不會感到陌生。雖然播客相比視頻仍屬於小眾,但一直都在飛速發展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到播客,聽眾和主播的數量都在不斷增加,而播客客戶端也有不少。比如搜索「影視颶風」就沒有任何內容呈現,而《小宇宙》中則可以搜到他的播客和參與錄製的一些內容。▲ 左為《小宇宙》,右為《Podcast》當然了,如果你和我一樣,是播客領域的「老鳥」,早已養成了屬於自己的收聽習慣,但又希望發現點新內容,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小宇宙簡直就是「神器」。
  • 中文播客何時走出「隱秘的角落」?
    據悉,2019年美國播客廣告收入為7.08億美元,同比增長48%。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太平洋彼岸的中文播客仍在爭論2020年是否實現了盈利。這邊"娛樂資本論"發表文章《2020年,播客盈利了嗎?》表示擔憂,稱"播客們被平臺邊緣化";另一邊"播客志"發表文章《2020年,播客盈利了!》,通過列舉數十個播客的廣告合作進行反駁。
  • 中文播客2020:新興文化升溫,QQ音樂打造「聽場景」的新宇宙
    「隨機波動」召開年度論壇,以「用聲音重建附近性」為題,對2020年的社科議題做階段性總結和延伸;「路人抓馬」則從2020下半場開聊,為半年前立的flag交作業。無論是來自用戶的播客節目推薦,還是大廠們相繼推出的播客產品,市場內外的一系列動作都在顯示,播客,這個因表達而生的音頻類目,即將要在中文網際網路裡迎接它美妙的未來。
  • 中文播客,到底何時才能火起來?
    作者 | 語境 編輯 | Tim 中文播客就像一片「薛丁格的藍海」,有人說它是火不了的小眾烏託邦,也有人說它是被低估的新流量窪地。 「播客的聽眾是很多的,但就像雪花牛裡的脂肪,細細碎碎地融入到了肌肉裡。」 這句話來自「小宇宙播客App」6月4日發布的一條微博。
  • 中文播客2020:還是那個小眾烏託邦
    對音頻平臺來說,播客未來能不能成為一個更成熟的行業?現在還無法給出絕對的肯定答案,投入的資源也相對有限。但樂觀之處在於,至少播客開始獲得大平臺的關注,這點在過去幾年裡都非常難得。中文播客的風口真的來了嗎?
  • 中文播客迷思:小眾烏託邦還是新的流量窪地?
    在這背後,值得思考的問題是,中文播客這個看起來偏亞文化、非主流的內容,會成為下一個KOL雲集的輿論場嗎?會是尚未開掘的營銷寶藏嗎?或者說,中文播客會破圈嗎? 違背商業邏輯的存在如果在大街上隨便問一個人,「你聽播客節目嗎?」
  • 音頻流量競爭新勢力 | 播客客戶端小宇宙App產品分析報告
    然而美國市場的火爆,並不能帶動國內的播客市場,多年來,中文播客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以至於「年年都是播客元年,年年都沒能出圈」;之所以會有這種說法,是因為中文播客的發展逐年呈現抬頭趨勢,但並沒有出現節點性的事件改變播客市場的走向,更多的是靠諸多領域的創作者「潤物細無聲」地推薦聚集形成的氛圍。那麼播客在中國是遇到「水土不服」了嗎?
  • 輕芒推出的這個播客小程序,可能會顛覆你聽播客的體驗
    最近一兩年播客行業好像越來越火了,國外音樂流媒體平臺 Spotify 收購大量播客公司,國內喜馬拉雅 FM 曝出要上市的消息。雖然這兩個平臺都不是以播客內容為主體,不過這反而說明了播客正在走向大眾視野。除了大平臺入局,一些強調體驗的播客產品也逐漸出現,我們之前就介紹過即刻團隊推出的小宇宙。
  • 荔枝正式推出「荔枝播客」App 打造專業中文播客平臺
    如今,荔枝已經成為了一個聲音的樂園,提供多樣的播客和音頻娛樂產品,包括音頻直播和各種交互式音頻產品,使用戶能夠獲得沉浸式的多樣化音頻娛樂體驗。現在,荔枝也正密集謀劃自己的多元商業模式,也密集與汽車廠家如小鵬、廣汽新能源、比亞迪等合作布局車載音頻,下沉Iot領域。從最新披露的2020年第三季度的財報數據上看,荔枝的商業布局卓有成效。
  • 即刻推出真人交友App「橙」,社交、電商、播客……即刻停不下來
    社交、電商、播客,即刻停不下來七麥數據顯示,「Ningbo If Technology Co.,Ltd」開發者ID下,還有5款產品,分別是小宇宙、Comeet、快鳥返利、一罐、生辰。媒體確認即刻收購一罐的消息是2019年11月5日,實際上早在20天前,即刻與一罐團隊就完成了交接。
  • 小眾播客「文藝復興」,明年會出圈嗎?
    今年3月,即刻團隊開發的泛用型播客客戶端「小宇宙」開始內測;9月,快手又推出了一款播客APP皮艇。 網際網路大廠也紛紛探索長音頻賽道,4月,騰訊音樂娛樂推出酷我暢聽APP,6月,字節跳動上線了番茄暢聽APP。 但即便有這麼多入局者,無論是從滲透率和大眾認知來說,播客在當下仍然是一個小眾市場。
  • 知識付費過境後,播客成為「倖存者」?
    來源:36氪誰會成為播客界的「公眾號」?據播客搜尋引擎Listen Notes的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5月,中文播客的數量已超過1萬個。但即便如此,目前的播客市場與早期面臨的難題並無不同,因為優質播客都有一個共性——極度依賴製作者的能力和特質,這是維持聽眾粘性的重要前提,但也是投資機構猶豫所在。
  • 看「中文字幕」會影響英文聽力嗎?
    看「中文字幕」會影響英文聽力嗎?
  • 播客需要一場小宇宙大爆炸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對音頻平臺來說,播客未來能不能成為一個更成熟的行業?現在還無法給出絕對的肯定答案,投入的資源也相對有限。 但樂觀之處在於,至少播客開始獲得大平臺的關注,這點在過去幾年裡都非常難得。 中文播客的風口真的來了嗎?在10月底的一場行業活動上,喜馬拉雅副總裁、總編輯殷啟明在分享中提到,要評估一個行業的熱度,還是要衡量其從生產端到消費端一整條鏈條的成熟程度。
  • 全職做播客,能養活自己嗎?
    據《第一財經》援引行業網站ListenNotes的數據,截至9月初,國內已有近1.3萬檔播客節目,而在2020年4月底,這個數字只是1萬出頭。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與此同時,更多的播客平臺也漸次出現。今年3月,即刻團隊開發的泛用型播客客戶端「小宇宙」開始內測;9月,快手又推出了一款播客APP皮艇。
  • 中文深度報導播客,有哪些值得聽?
    原創 陳恆一 全球深度報導網 收錄於話題#播客1個過去一年,中文播客迎來了飛速成長,新聞機構和經驗豐富的媒體人推出新聞類播客漸漸成為一種趨勢。內地財經媒體《財新》在2019年和2020年連續推出了兩季調查報導類播客節目,講述報導背後的調查路徑、故事細節和現場情景;而臺灣地區的多家媒體也將播客作為接觸讀者的新渠道,用聲音分享深度報導的幕後故事,《關鍵評論網》、《轉角國際》和《鏡傳媒》這三家媒體平臺甚至形成了自己的中文播客矩陣。本文從這些中文播客中,挑選出了七個以深度調查報導作為切入的節目,一起聽聽那些優秀的深度報導是如何誕生的吧!
  • 藍莓播客 | 聽兩位世界冠軍聊聊搏擊健身的魅力
    點擊下方小程序,邊聽邊看 >>>「GYM TEST」是藍莓評測旗下一檔專注健身體驗評測的播客節目,每期節目會邀請資深的藍莓偵探,來聊聊他們在健身過程中的真實體驗和感受,給大家最新鮮的健身靈感。
  • 即刻App恢復運營,下架期間即刻團隊上線6款新產品
    來源:藍鯨財經6月10日,基於興趣推薦內容的社交平臺即刻App恢復上線,目前蘋果和安卓各大應用市場均可以下載全新7.0版本。新上線的即刻7.0版本新增了心情日記、足跡地圖、頭像彈一彈等功能。2019年7月12日,即刻小秘書發布消息稱:即日起將進行技術升級,升級期間即刻App暫時無法使用。當時,官方未就下架原因給予明確說明。據新浪科技此前報導,下架前夕,即刻App曾因違規收集用戶信息被通報。
  • 即刻App回歸,消失的這一年,它都幹了什麼?
    蘋果用戶在App Store 搜索「If Tech/即刻-記錄我」便可下載,安卓端可掃描上方車票二維碼進行下載。還沒刪除App的朋友,直接刷新即可更新。01「即刻」為何失蹤一年?作為一款基於興趣的信息推送提醒工具,誕生5年,「即刻」擁有一定的聲望,一度成為80、90後的社交寵兒。